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學實錄

教學實錄

發布時間: 2020-11-18 23:47:09

Ⅰ 課堂實錄怎麼

課堂實錄是教師將自己或他人執教的優質課盡可能詳細地記錄下來,並加上教學後記或聽課評價的一種教育實用文體。課堂實錄怎麼寫?下面做簡要說明,供老師們參考。
一、要實錄的課必須是優質課。
二、把教學的過程原原本本的記錄下來。記錄的方式一般有兩種:
第一種:劇本對白式。即採用師生對白的方式記錄,並用括弧「()」補注課堂氣氛、動作等情況。這種寫法簡潔明暸,教學過程一目瞭然。缺點是太單調,缺乏可讀性。
第二種:敘事描述式。即採用敘事的方法,把整個教學過程用寫記敘文的一般方式記錄下來,不僅記錄師生的對話,對課堂情況也可以作較為具體、生動的描述。這種寫法生動形象、可讀性強。缺點是有時會過於羅嗦,或過於「生動」而失卻實錄的本意。
三、實錄完成後,最好在實錄後面加上「教學後記」或附上「聽課評價」,更有助於閱讀者的理解把握,也有助於體現授課者的教學追求。
附:
測量平均速度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速度公式,大家還記得平均速度怎麼求嗎?
生:用路程除走完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師:好,看來大家課後都很努力,沒有把功課落下。
師:那麼接下來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教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檢查預習
師:大家都預習過了,那麼你們說說看這次實驗需要用到什麼器材?實驗原理是什麼?
三、實驗前講解
師:在開始實驗之前,我給大家講一下這次的實驗要求以及做法:這次實驗我要求把長木板分成三個路程,一個是全程路程S1,一個是上半段路程S2,最後一個是下半段路程S3,用刻度尺分別量出全程長度S1和下半段路程的長度S2;再用秒錶測出小車走完全程的時間t1和走上半段的時間t2;測完數據後大家根據所測數據求出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較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V2、V3)的大小關系,得出什麼結論?(講的過程用幻燈片配合演示)
師:剛才是多媒體演示,現在我用真實儀器做一次給你們看,大家認真看清楚。(演示完,分發器材到各個小組中,強調不能損壞儀器)
四、實驗環節
學生把器材拿到手後開始做實驗,老師到各個小組進行指導、幫組,看學生測出的實驗數據是否出錯。並指導如何記錄數據。
完成試驗後把器材回收上來。

Ⅱ 課堂實錄包括哪些內容

聽課是教師學習他人先進經驗,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那麼,聽課時就要做好聽課記錄以便於課後的反思、研究。那麼聽課者如何做好聽課記錄呢?愚以為,聽課記錄可以從教學實錄和教學點評兩方面來記錄。

一、課堂實錄。包括:聽課時間、學科、班級、執教者、課題、課時等,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時所採用的方法,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學生活動情況,教學效果等。

課堂實錄如何記,記到什麼程度,要根據每次聽課的目的和教學內容來確定,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

1、簡錄,簡要記錄教學步驟、方法、板書等。

2、詳錄,比較詳細地把教學步驟都記下來。

3、實錄,把教師開始講課,師生活動、直到下課都記錄下來。

二、課堂點評。記錄聽課者對本節課教學的優缺點的初步分析與評估以及提出的建議。點評包括:教材的處理與教學思路、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課堂結構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基本功,教學思想等等。

寫教學點評可以採用以下兩種形式:

1、簡評,把師生雙邊活動後產生的反饋感應,隨時記錄下來。

2、總評,就是把對簡評綜合分析後所形成的意見或建議記錄在記錄本上。待課後與教者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需要強調的是,在做聽課記錄時,許多人偏於記錄課堂實錄,而不做點評,甚至相當一部分老師記錄的是教者的板書,教者板書什麼就記什麼,此外別無他記。顯然這種聽課記錄的價值是不打的。好的聽課記錄應該是實錄與點評的兼顧,特別是做好課堂點評往往比實錄更重要。

減輕教師上課壓力,學生自主學習神器,關注課堂無憂微信公眾號:kt5u21 。

Ⅲ 如何拍攝課堂實錄

1.景別的運用
課堂教學錄像的景別一般可分為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五種。
全景:表現的是某一被攝對象(如課堂、人物等)的全貌。
主要用於事物全貌的介紹或展示,如課堂的環境、學生的活動、教師的教態等,強調的是課堂的氛圍、情景,揭示事物互相之間的關系。
此景別在課堂錄像的開頭、結尾及中間環節都會用到。
中景:是表現人體膝蓋以上部分或一個場面局部的畫面。
中景與全景相比,表現的范圍縮小了,進一步接近了被攝主體;
畫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攝主體外,還有與主體有關的周圍環境,此時環境和背景因素起著輔助、陪襯或烘托的作用,並與主體一起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義。
中景主要是用來揭示主體人物的情緒、身份以及動作目的。
如用中景拍攝學生回答問題時的情景,不但可以表現回答問題的學生的表情和神態,同時還可顯示鄰座學生的反應(如表情、動作等)。
近景:是人物胸部以上或物體局部的畫面。
它與中景相比,畫面表現的空間進一步縮小,內容也更趨單一。
它主要是用來表現含人物面部表情的動作和變化等,可給人以交流感。
如學生回答問題、朗讀、做作業、做實驗;
老師講課、寫板書、做演示實驗等。
這是課堂錄像中最常用的一種景別。
特寫:是人體肩部以上的頭像或某些被攝對象細部的畫面,是對事物細小部位的放大,給人以較強烈的視覺沖擊,強化觀眾對所表現的形象的認識和感受,加深記憶。
如板書內容、實驗現象、師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態等。
2.鏡頭的運動和運用
攝像機常用的拍攝方式有推、拉、搖、移、跟等幾種,恰當地運用鏡頭,才能達到好的拍攝效果。
搖鏡頭:所謂搖鏡頭,就是攝像機位置不動,藉助於三腳架上的雲台,按某一方向水平或垂直轉動攝像機所拍攝到的鏡頭。
其畫面效果猶如人們轉動頭部環繞四周或將視線由一點移向另一點的視覺效果。
其目的就是通過攝像機的運動將畫面向四周擴展,使畫面更加開闊,給人完整的印象。
如為了強調課堂上學生活動或反映整個課堂氣氛,就可用這種拍攝方式拍攝全景來完成。
當然,在用該方式拍攝時應注意畫面起幅和落幅時的停頓(一般為3——5秒)和畫面內地平線的水平,同時還應控制好使用的次數與轉動的方向,搖鏡頭過於頻繁地使用或來回搖動都容易使觀眾感到不適。
推鏡頭:所謂推鏡頭,就是通過變焦使畫面的取景范圍由大變小、逐漸向被攝主體接近的一種拍攝方法,其目的就是逗引導地甚至逗強迫地觀眾對被攝體的注意,有突出主體、強調局部的作用。
如用於引導觀察板書、掛、投影、人物表情或動作以及實驗現象等。
由於推鏡頭是通過畫面的運動來引起觀眾對某個形象或教學環節的注意,因此,其應有明確的表現意義,那種沒有任何意義,僅僅是為了表現攝制技法而推的鏡頭應該避免。
拉鏡頭:與推鏡頭相反,拉鏡頭是通過變焦使畫面的取景范圍和表現空間由小到大、由近變遠的一種拍攝方法。
它強調的是主體與整體以及主體與環境的關系,如起幅是學生專注的眼神,然後再慢慢拉開,落幅是這個學生在專心做實驗的近景;
又如起幅是老師,慢慢拉開到老師與學生在交談,最後落幅是課堂內學生激烈討論的全景等。
拉鏡頭在一個鏡頭由小景別向大景別連續的變化中保持了表現空間的連貫性和完整性,畫面表現上具有無可置疑的真實性和可信性。
跟鏡頭:跟鏡頭就是攝像機鏡頭跟隨運動的被攝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其特點是畫面始終跟隨一個運動的主體(老師或學生等),並且要求這個被攝對象在畫框中要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位置上,以利於展示運動主體的神情變化和姿態變化,如拍攝老師在課堂上巡視、學生表演節目等。
拍攝時要注意把握好焦距的調整(自動檔除外),以免像模糊不清。
移鏡頭(移動拍攝):移動拍攝是將攝像機架在可移動物體(如裝有滑輪的三腳架)上並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攝。
考慮到畫面的穩定性,在課堂實錄中一般不太使用這類鏡頭,只有當被攝體被前景擋住無法正常取景時才使用。
組合拍攝:組合拍攝是指在一個鏡頭中有機結合推、拉、搖、移、跟等幾種不同攝像方式的拍攝方法,用這種方式拍攝的畫面也叫綜合運動鏡頭。
如在拍攝學生分組討論這一教學環節時,可先用全景表現課堂中熱烈的討論氣氛,然後隨著老師走動可使用跟鏡頭跟上,當老師走近某一組學生時,再用推鏡頭推至中景表現出老師和學生討論的情景。
3.鏡頭的組接和特技的運用
課堂教學錄像是課堂上教師形象、教學行為的直觀體現,除了要求拍攝人員客觀、准確、及時地把握好每個鏡頭外,作為現場導播(切換人員)還應在畫面的選擇與組合、鏡頭的切換、機位的調度、特技的應用等方面做到適時、適度、准確、合理,切忌畫面停頓過短或鏡頭切換頻繁以及過多地使用特技鏡頭而造成中心不突出、畫面零亂,以致削弱了原有的課堂教學效果。
對於一些用單畫面難以完全展示的教學環節,如師生對話等,可用畫中畫或左右畫的技巧,分別用近景突出教師提問題時的面部表情和手勢,用中景表現學生回答問題時的表情和神態,使畫面能產生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效果。
在拍攝用現代教學媒體(投影、電視)及其他手段(掛、板書等)展示的一些教學內容時,為了表現此時教師或學生表述時的手勢、表情,也可用畫中畫的功能,把要展示的教學內容放在主畫面(便於看清內容),把教師或學生的近景畫面置於主畫面中某一合適的位置,畫框大小以不影響主畫面的內容展示為前提。
課堂錄像對鏡頭的長度雖然沒有嚴格的規定,但連續的短鏡頭容易使觀眾感到疲倦,冗長而又單調的鏡頭會使人厭煩。
一般情況下,全景鏡頭與特寫鏡頭相比,可供觀看的信息較多,因此可適當長一些,而特寫鏡頭可短一些;
有趣的、動態的鏡頭可長一些,靜態的、單調的鏡頭應短一些。

熱點內容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
微生物標本採集原則 發布:2025-05-14 01:41:26 瀏覽: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