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學故事

教學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9 01:26:33

⑴ 故事教學的基本模式包括哪些步驟

不同的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及對師生活動不同安排,就構成不同的教學模式。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其基本結構應包含以下六個基本要素:1.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教學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的。「每一個模式都有一個內在的理論基礎」。教學模式的方向性和獨特性是由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思想決定的。例如:程序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結構主義教學模式(布魯納的概念獲得模式)的理論基礎是認知心理學;非指導性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是人本主義心理學。2.教學功能目標任何教學模式都要指向一定的教學目標,即教學模式是為了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而設計構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模式構成的核心要素,它影響著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師生的組合方式,也是教學評價的標准和尺度。例如,合作教學模式的功能目標是使學生具有民主精神、獨立人格、交往能力和創造才能。3.教學結構及活動程序任何教學模式都有一套獨特的教學結構和體現教學活動的邏輯過程的操作順序。教學模式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合理處理教學過程諸要素的相互關系和合理確定按照時間流程從邏輯上展開的各個教學步驟(即教學過程結構)例如,加涅的累積性教學模式的活動程序是:注意→知覺→獲得→保持→提取→遷移→反饋→強化,八個步驟。它包含了教材內容的展開順序、師生復雜心理活動順序、教學方法的運用順序這三個方面的整合。4.師生交往系統在教學中,師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關系、相互作用等的不同配合是構成一定的教學模式的重要要素。主要有四種類型:⑴高度集中型(如講授模式),即教師是活動的中心,是信息的來源,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協調者。⑵溫和型(如「探究──發現」模式、合作模式)。即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相當,教學民主,教師通過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意義建構,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⑶放任型(即鬆散型,如自學輔導模式、活動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只提供一些幫助和輔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具有較大的彈性。⑷管理型(如程序教學模式),這是高度集中型和溫和型的中間類型。5.反饋方式反饋方式指教師如何看待學生,如何對學生的外顯行為作出反應。不同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反饋方式有不同的要求。6.支持條件任何教學模式都必須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發揮效力。教學模式的支持條件包括環境、設施、媒體(計算機及其網路等)、教學手段、教學的時空組合等。例如,布盧姆的掌握學習模式的支持條件包括認知前提行為、情感前提特性和教學信息結構三大變數。隨著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對於物質條件的依賴程度愈來愈大,各種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對於實現教學模式的功能起到不可或和缺的作用,認真研究並保障教學模式的實現條件,可以更好地掌握和運用教學模式,成功達到預期目的。以上六大要素各有不同的地位,起著不同的作用,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彼此聯系,相互蘊含,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缺一不可,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從不同的基點出發有不同的分類。例如,美國學者喬伊斯和韋爾把眾多教學模式歸納為四種基本類型:第一類是信息加工教學模式。這類教學模式依據信息加工理論,把教學看作是一種創造性的信息加工過程。它著眼於知識的獲得和智力的發展。主要有以信息處理能力的發展研究為基礎的模式(皮亞傑);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模式(加涅);概念獲得模式(布魯納)。第二類是個性教學模式。這類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是個別化教學理論與人本主義的教學思想。其核心是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著眼於個人潛力和人格的發展。如羅傑斯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杜威的「活動教學模式」。第三類是合作教學模式。這類教學模式依據的是社會互動理論,強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相互影響和人際交往,著眼於人的社會性品格的培養,如前蘇聯戈蓋巴維利等一批學者創立的合作教育學。第四類是行為控制教學模式。這類教學模式依據的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它把教育看作一種行為不斷修正的過程。它通過操作方法的自我控制並駕馭自己的環境,來提高目標行為質量和減少不適應的行為。如程序教學模式(斯金納),以「智力行為多階段形成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加里培林)等。在國內,教學模式的分類也有多種。有人按師生活動的不同強度把教學模式依次分為注入式、啟發式、問題式、範例式和放羊式等五類。第一類教師活動強度最大,學生最小,依次遞減(遞增)至第五類則表現為教師活動強度最小,學生最大。有人從教學意義的生成方式把教學模式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替代性教學模式」,即學生通過教師呈現教材來掌握現成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第二類是「生成性教學模式」,其教學策略傾向於建構主義學習的理論觀點,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對教學意義的生成起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第三類是「指導性教學模式」,

⑵ 教學故事

小朋友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說:買菜、賣菜、算多少錢……

下面就是一個小故事,是一個數字之間的故事。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傢伙兒,一起拍幾張合影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於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於+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獃獃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在它們十一個人中,就數老六最聰明,這回它還是第一個算出了結果,你知道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嗎?

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眯眯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唐僧很快說出他們每人摘桃子的個數。你知道他們

⑶ 如何撰寫教學隨筆,教學故事及教學案例

如何撰寫教學隨筆呢?
(一)題目宜小,內容忌散。 不必考慮面面俱到,只求一事一得,內容集中,旨意明確。
(二)材料集中,記事忌雜。 題目確定之後,應對原始材料進行分析提煉,在此基礎上篩選出合適的材料,切忌主次不分,紛繁蕪雜。
(三)要有一定的理性因素。 教學隨筆雖不像論文需要嚴密地論證,但也應努力於細微處悟出真諦,給人啟發。一味就事記事,價值不大。
(四)語言要簡潔流暢。 教學隨筆應體現一個「隨」字,寫得輕松自如,簡潔流暢。如能注意文采,則可收到情、理、文並茂的效果。
教師朋友,願您和教學隨筆結成親密的伴侶,它將伴您取得事業的成功。當您從教數年、數十年後,回顧教師生涯,您將不會為往事成了過眼煙雲而感到空虛,那一篇篇教學隨筆將勾起您甜美的回憶,成為您人生的慰籍。

⑷ 如何在語言課堂上運用故事教學

一、首先,在開展故事教學活動之前,我們要明確故事對於孩子們來說有哪些益處
(一)故事讓孩子打開智慧的窗戶,增加了孩子的知識性。
什麼孩子對故事感興趣呢?孩子對未知的世界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故事的內容除了趣味性,本身還具有知識性,是兒童認識世界的窗口,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說過:「對於幼兒,沒有再比故事更為重要的了,因為孩子是這個世界的生客,這個世界對他是個無的世界。」為了使兒童認識世界,增長見識,最好的手段就是講故事。因此在故事教學中培養了孩子的趣味性和知識性,這些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條件。

(二)故事凈化了孩子的心靈,陶冶了孩子的情操。
故事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促進幼兒的想像力和思維能力,而且還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為幼兒的行為、品德提供榜樣,提升了孩子高尚的情商。
(三)故事是孩子想像力的源泉,促進了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
列寧說:「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美妙的童話故事,任何童話故事中都有它現實的成份。」孩子通過聽到的故事轉化為想像的畫面,這一過程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而老師的循循善誘則點燃了孩子智慧的火種,讓各種不同的思維互相交叉互相影響,不斷促進孩子思維的發展。

⑸ 我的教學故事

大家好!很高興能有機會與大家分享我的教學故事。我非常榮幸的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有趣、動人的故事,有許多能夠引起我思考的瞬間,也有許多啟迪學生的情節,今天,我把我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小故事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掌聲》是篇人文性很強的課文,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教學中我給了孩子們一個親和、陽光的課堂。《掌聲》的第二課時,我通過讓學生對小英前後的對比,在輪到小英上台演講,及小英一搖一晃走上講台時的同學們目光的對比,及同學們兩掌聲的對比,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文中同學們的掌聲中包含了對小英的鼓勵、支持、信任、贊美、欣賞,正是同學們的愛心,才使得小英由原來的自卑、憂郁變為自信開朗,勇敢地面對生活的.從而懂得生活中要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要把自已的掌聲送給別人的道理。 我覺得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1、兩次「目光」,第一次是:輪到小英上台演講時,同學們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此時,同學們的目光中,可能包含著關注、期待,甚至也有少數學生准備看笑話的意思。但等到小英猶豫一會兒,慢吞吞地站起來,紅著眼圈,准備走向講台時,同學們的目光為「注視」。此時的目光中更多包含了鼓勵、支持和信任。這樣才有當小英剛剛在講台上站定,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熱烈、持久的掌聲的情況出現。教學中我抓住這些,引導學生理解,讓學生清晰地體會到 「目光到掌聲」,這一發展過程中的同學們對小英態度的變化。
2、文中「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這句,我引導學生對「驟然間」的意思進行了理解,並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驟然間」在這句中使用的准確,是「突然間、忽然間、一瞬間」所不夠替代的。
3、本課教學中,我通過語言文字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還是較有深度的,但在讀的指導上不夠到位,這一直是本人教學的弱項,我需在這方面加倍努力。
4、在通過三次對比之後,學生體會到了小英的來信的意思和作者在文章最後發自內心的感慨。但我在教學時卻忘記了最後應讓學生通過文本,對同學們掌聲引起小英的變化進行整體的梳理把握,就像是前面已准備好了一顆顆的珠子,而最後未用紅線把它們穿起來一樣,終究成不了一串美麗的項鏈。
同時,我注重拓寬教材精神領域,把愛化做支持、鼓勵、表揚、贊許。
課後,布置大家寫了兩個小練筆《我要把掌聲送給……》和《愛的表達方式》。
「我要把掌聲送給我的媽媽。」「我把掌聲送給同桌。」「我把掌聲送給我自己……」「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一個人身處困境時。讓我們珍惜他人給予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最需要的人。」此時課堂充滿人文性和生命力,人性與語言的魅力盪滌著孩子們的心靈,你和我的心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這篇文章語言質朴,但在平談的敘述後面飽含著一個充沛的情感主題:文章中「掌聲」代表著鼓勵、尊重,代表著「愛」。
上完這節課,我和學生都久久地沉浸在愛的情感中,心潮起伏。我從中領悟到: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讓他們自由自在地、盡顯個性地在文本里綻放智慧的花朵,愉悅、興奮地在課堂上做生命的飛翔和超越。
這就是我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小故事。在教學上,我永遠是一個攀登者。我期待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有更多的好故事、新故事發生。

熱點內容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