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啟發式是一種教學方法

啟發式是一種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 2021-07-28 09:21:33

① 判斷一種教學方法是啟發式還是注入式,關鍵看它是否採取了問答的形式

錯誤。
衡量一種教學方法是啟發式還是注入式,關鍵是看教師運用方法所體現出來的教學思想,能不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而不能單憑形式作出判斷。

② "啟發式教學是( )。 A一種具體教學方法 B教學指導思想 C一

B 教學指導思想

③ 6. 啟發式並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教學方法的什麼

教育學中:教師在運用教學方法時往往有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一是啟發式,一是注入式。
希望答案對你有用

④ 「啟發式」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這句話對嗎到底是屬於教學方法,還是屬於教學原則。多謝指教~~~

普遍認為是教學方法。

⑤ 啟發式教學有哪些特點為什麼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理想教學方式


啟發式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理想教學方式

定義:啟發式教學是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更是老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的特點在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老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性相結合;強調學生智力的充分發展,實現系統知識的學習與智力的充分發展相結合;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實現內在動力與學習的責任感相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聯系,實現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於設置問題情境,有效的設疑則能創設問題情境,打開學生心靈之扉,促使他們開動腦筋,獨立思考,求得問題的解決。其基本要求必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揚教學民主。因此,啟發式教學是一種優秀的教學方法,它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啟發教學重在「啟」「發」,要使「啟發」達到頂期的目的,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須講究「啟」「發」的藝術,才能成為學生自覺學習的最佳途徑。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啟發式教學的楷模。青年陶行知留學回國,看到在教育界裡面是有不少的辦法和填鴨相彷彿,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才能興味,一概不顧,專門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就認定舊教育有改革之必要。於是,他提出把教授法一律改為教學法,倡導用自動的方法,啟發的方法、民主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動力和自我教育精神。陶行知強調,學生自動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要依靠正確的培養才能養成。他說「自動不與培養相對立,相反的自動有待於正確的培養。」在培養學生自動、實施啟發教學上,陶行知提出了多種辦法和主張。
其一、鼓勵自治。陶行知認為,在自動上培養自動,才是正確的培養。他說:「遇到了一個問題,自己能夠想辦法解決他,就長進了一層判斷的經驗。問題自決得越多,則經驗越豐富。若是別人代我解決問題,縱然暫時結束,經驗卻也被旁人拿去了」。陶先生以坐車和不坐車為例,對兩種教育進行了比較:學生坐車,自然是學生逸,車夫苦,但學生自己再回來恐怕就不能了;學生不坐車,不識路就問警察,自然是辛苦一點,但走回來時,包管還能回來的。反對包辦代替,鼓勵學生自治自決,讓學生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並自負解決問題的責任,是陶行知一貫的治學主張。他指出,智育注重自學,體育注重自強,德育注重自治,是全面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精神和自動力的有效途徑。
其二、注重啟發。孔子用「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解釋啟發教學,陶行知則對此作了更進一步的說明:「我要進一步說,使他不得不憤,使他不得不悱。」又引用杜威先生的「教學生的法子,先要使他發現疑問;查出他疑難的地方,使他想種種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從這些方法之中,選出頂有成效的法子,去試試看對不對;如其不對,就換個法,如其對了,再去研究一下」的話,說明啟發教學的具體步驟。在杜威的基礎上,陶行知歸納總結出了解決問題的五步科學方法。在曉庄、育才的辦學過程中,陶先生親自擬定的「迷、悟、愛」的育才三方針、「興趣、理解、愛心」的育才三準則以及教人怎樣知其所以然的八個原則,都是陶先生啟發學生自動學習的教學法則。
其三、喚起興味。陶行知認為治學應以興趣為主,「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體,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學校裡面先生都有笑容,學生也有笑容。有些學校先生板了臉孔,學生都畏懼他,那是難免有逃學的事了。所以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是很要緊的。」學生有了興味,就會對所學知識發生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就會有「得學之樂耐學之苦」的精神和毅力。
其四、因材施教。陶行知以為「我們如果承認教育是活的,我們教育兒童,就要根據兒童的需要的力量為轉移。有的兒童天資很高,他的需要力就大些;有的兒童天資很鈍,他的需要力就小些。……兒童不但有需要,並且還有能力。他對於種種事體的需要有大小,他們能力亦有各種不同。……我們教育兒童,就要順導其能力去做去。」陶先生指出,兒童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要跟著不同。他要求教師有園丁的智慧,能依據學生不同的需要和能力給予適當的栽培,以其因材施教,務使各得其所,讓每一個孩子得到及時的培養,避免人才幼苗枯萎和夭折。
其五、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是叫小孩教小孩,小孩教成人,它既是一種教學方式,又是一種學習方式。陶行知認為,小孩子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小孩子能做先生,做先生不限定師范畢業。「即知即傳」是小先生制的一個重要原則,即用自己讀的書教人,一面溫習,一面把學問傳給他人。小先生的職務不但是教人,他們的職務是教人去教人。陶行知倡導的小先生制在普及平民教育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訪問印度時,陶行知還專門向甘地介紹了小先生制。
陶行知先生的啟發式教學是一門高妙的教學藝術。陶先生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進行創造性的運用,創造性思索本身就能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索,而創造性思索正是啟發式教學的目的所在。正如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強調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在說要求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知識基儲認知結構等實際出發,採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發展智能。所以說陶行知先生的啟發式教學就是科學發展觀核心以人為本的啟發式教學,是一種師生積極的雙向的教學方法。採取啟發式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充分調動教學中各種因素發揮積極作用,提高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過程取得最優化的效果。

⑥ 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方法有哪些

啟發式教學法在現代教學論中已經不再是某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運用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教學原則。

啟發式教學的途徑

(1)奮其志。

志,是智力發展的精神動力。目標遠大,才能精力充沛,這是搞好學習的精神支柱。在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介紹該學科當前發展的現狀,向學生指明哪個山頭是值得攻打的,突破口在哪裡,從而誘發學生為美好前途而奮發的雄心壯志——學習動機。

(2)激其情。

教師一踏進課堂就應是情緒飽滿的、熱情、鎮定的,要滿懷激情去講課,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就要求教師在跨進課堂之前拋棄一切雜念,切不可把冷漠、厭惡、怒氣等消極情感帶進課堂。

(3)發其智。

教師應加倍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此,教師要積極採用各種有效措施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引其疑。

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於無疑處覓有疑,善於激疑,有意訓練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在備課時就要精心設計一組遞進型的疑題,使學生沿著教師指引的邏輯思路,步步深入,達到恍然大悟、觸類旁通的目的。

(5)啟其思。

教師要千方百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引路、搭橋、開竅、點撥、評講,不斷激發直覺思維和靈感,努力做到舊中見新,易中有難,平中出奇,難而可及。

(6)廣其知。

教師要採取措施擴大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特別要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知識、新成就武裝學生。

(7)添其翼。

想像是智力的翅膀,教學中要喚起學生的想像、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8)煉其毅。

學生要取得優異成績,沒有刻苦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單有興趣和熱情是不夠的。

(9)倡其辯。

教師要引導學生橫向交流,開展無拘束的自由討論,活躍思維。

(10)授其法。

現代教學論倡導學生由」」學會」」轉變為」」會學」」,讓學生掌握自學的方法,學會」」獨立走路」」,早日進入科研前哨陣地。

(11)增其識。

一個有作為的人應具有相當的膽識,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豁達大度的氣質,使他們具有遠見卓識和高尚的品德。

啟發式教學的心理結構

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主動地把整個心理活動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心理結構5個因素與教學環節相融洽,教師要在各個環節抓住核心,以提高教學質量。

(1)動機的激發。

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興趣,引起求知慾、好奇心。

(2)知識的攝取。

最核心的心理因素是感知、觀察力。

(3)知識的領會。

即從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即對知識的理解。這要有直覺思維、發散思維,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和毅力,以及縱橫馳騁想像力的參與,其中最核心的是思維力。

(4)知識的鞏固。

記憶是該環節的核心因素。

(5)知識的運用。

最核心的是操作技能、操作能力。

⑦ 啟發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嗎

這是教學原則

⑧ 啟發式教學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思想

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採用啟發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促進身心發展。這里要著重說明,啟發式教學不僅是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思想,是教學原則和教學觀。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