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策略的特點
1. 你認為有效的教學策略有何特徵如何對教師教學策略的有效性進行評價
策略不是模式,不是框框
在這次市優質課評選中,我認真的聽了每一堂課,學習到很多的東西,同時也有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 參評的老師對小學教學策略吃的透,研究的細,每一位教師都能按照科學課的教學策略去完成自己的課,從「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方案——實施探究——展示交流——拓展創新」,每一步都能深入探究,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 在本次活動中,部分老師製作的課件較以往有了不同的改觀,更加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所設計的實驗更能吸引學生,比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師的語言更加具有啟發和鼓勵性,如羅庄實小的周曉靜老師的「會觀察的孩子就是會學習的孩子,會用心傾聽的孩子是會學習的孩子」。「科學只憑猜想是不行的,我們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光說不行,不如手動」。溫馨小提示有了更鮮明的特點,即詳細、有目的性。拓展延伸更具有現實性。
三、 我對本次優質課也有幾點自己不成熟的看法:1、策略不是模式,不是框框,每一位老師都順著策略一絲不差的完成一節課,即顯得所有的課很平淡,沒有多少亮點。2、有點環節即使學生很熟悉,有的老師也不敢省略,生怕跳出策略的范疇,影響了自己的成績。所有我感到本來很靈活的策略被部分老師用死。3、我認為,策略是靈活,不是模式,更不是框框,他有彈性,在教學中,不是你去適應教學策略,而是策略去適應你和學生,就和我們的教法必須適應學生的學法一樣。4、個別老師對個別學生回答錯誤時置之不理,不能靈活處理,是不對的,凸顯我們駕馭課堂能力低,有時會讓學生對自己的回答認為是對的,而走入誤區。5、多數老師的課課堂氣氛不活躍,我個人認為跟課前熟悉學生有關,整節課走過是一帆風順,沒有一點課堂生成,怎樣看出你的課堂機智,往往一個學生的一個幼稚的問題和回答,可能是一節課的一個亮點,更能烘托課堂氣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不是不贊成熟悉學生。而是不贊成熟悉學生太過了。袁春柱
2. 在教學方法的四個層面中,「教學策略」具有什麼特點
教學策略復是實施教學過程的制教學思想、方法模式、技術手段這三方面動因的最優化框架式集成整體,是教學思維對其三方面動因的進行思維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某一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付諸於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方案,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
3. 教學策略的含義是什麼
教學源策略是教學心理學中的術語。
廣義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學的策略,而狹義則專指教的策略,屬於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採取的教學實施措施。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教學方式和行為。教師可根據學科特點、題材及兒童的年齡階段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指導發現法、自學輔導法等。

(3)教學策略的特點擴展閱讀:
教學策略是實施教學過程的教學思想、方法模式、技術手段這三方面動因的最優化框架式集成整
體,是教學思維對其三方面動因的進行思維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某一
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付諸於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方案,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
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
基本類型:
產生式教學策略
讓學生自己產生教學目標,學生自己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安排學習順序等,鼓勵學生自己
從教學中建構具有個人特有風格的學習。也就是說,學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處於主動地處理教學信息的地位。
4. 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有什麼區別其分別有什麼特點
從理論向實踐轉化的階段或順序看,是從教學理論到教學模式,再到教學策略,再到教學方法,再到教學實踐,教學策略是對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具體化,教學模式包含教學策略。教學模式規定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屬於較高層次。教學策略比教學模式更詳細、更具體,受教學模式的制約。教學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較穩定,而教學策略則較靈活,具有一定的變性,可隨著教學進程的變化及時調整、變動。二者是不同層次上的概念。
5. 在教學方法的四個層面中,教學策略具有什麼特點
教學策略是教學方法的上位概念,就具體問題而言不同問題有不同的解決策略.不同領域的問題也有不同的解決策略.例如小學數學中常用到主動構建、自主探究、親身體驗、情景感悟、操作驗證等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