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四首教學設計
A. 古代詩歌四首學情分析
人教版(部編)初中年級語文上第一單元第4課
《古代詩歌四首》最新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第一首《觀滄海》選自《曹操集》(中華書局2012年版)。這是曹操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全詩具有雄渾蒼勁的風格,是一篇激發為理想而奮斗的豪情壯志優秀作品。
第二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選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龍標尉,王被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麼重大的問題,而是只是由於不拘小節,李白聽到王昌齡不幸遭遇以後,寫了這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事件,從遠道寄給他,表達作者對友人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第三首《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者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古詩中一個重要的主題。這首詩寫景如畫,意境開闊,寫詩人沿長江往東,游吳忠的路上,泊舟北固山下,觸景生情,產生了鄉思之情。
第四首《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選自《全元散曲》(中華書局1981年版)。馬致遠士途不如意,長期漂泊,足跡所到之處,總有與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怨,而這種哀怨又與他對朝廷的哀傷結合在一起,全文僅5句,28字,純用白描勾勒景物,表達遊子長期漂泊異鄉的凄苦、惆悵之情。
二、教學目標
一】《觀滄海》
1、知識與能力
有情感的誦讀詩文 揣摩詩歌表達的感情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體會詩歌借景抒情的特點 ,領悟詩歌的意境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領悟詩人寄寓的豪邁情感,激發為理想而奮斗的凌雲壯志
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知識與能力
幫助學生了解作者及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體會擬人修辭和情景交融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詩句含義,領會文章思想感情。
3、情感 、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從意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人對朋友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三】《次北固山下》
1、知識與能力
反復誦讀,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想像和再創造,再現詩歌中優美和諧的畫面,體會即景抒情的寫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中國詩歌中的思鄉旋律,培養愛故鄉、故土的思想感情。
四】《天凈沙·秋思》
B. 急急急!!!!初一語文上冊古代詩歌四首的復習課教案
1 、下列作品的作者按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次北固山下》《綠色蟈蟈》《風箏》《金色花》《荷葉 母親》《詠雪》
A 、劉義慶 法布爾 魯迅 泰戈爾 冰心 王灣
B 、王灣 泰戈爾 冰心 法布爾 魯迅 劉義慶
C 、劉義慶 泰戈爾 冰心 法布爾 魯迅 王灣
D 、王灣 法布爾 魯迅 泰戈爾 冰心 劉義慶
2 、下列作品的出處正確的一項是()
《綠色蟈蟈》《金色花》《陳太丘與友期》《蚊子和獅子》《塞翁失馬》
A 、《昆蟲的故事》《泰戈爾詩選》《世說新語》《伊索寓言》《淮南子》
B 、《泰戈爾詩選》《昆蟲的故事》《淮南子》《伊索寓言》《世說新語》
C 、《伊索寓言》《泰戈爾詩選》《昆蟲的故事》《淮南子》《世說新語》
D 、《昆蟲的故事》《泰戈爾詩選》《淮南子》《伊索寓言》《世說新語》
3 、下列句子與原文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 、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B 、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凋謝了,白瓣兒小船般飄散在水面。
C 、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墜而折其髀。
D 、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4 、下列詩句默寫正確的一句是( )
A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B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生。
C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朗西。
D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遲。
5 、列文言文句子中指定詞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A 、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
B 、人不知而不慍。慍:生氣,發怒。
C 、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反省三次。
D 、誨女知之乎。女:同「汝」,你。
------------------------------ 判斷題 ------------------------------
6 、旅行工具中量子火箭比光子火箭更快。
對 錯
7 、「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木三分」這一對聯寫的作家是曹雪芹。
對 錯
8 、王贛駿是第一個飛上太空的華人。
對 錯
9 、林黛玉是中國四大古典美女之一。
對 錯
10 、羚羊是動物界中的長跑冠軍。
對 錯
------------------------------- 填空題 ------------------------------
11 、請根據解釋寫出相關的成語: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答案:
12 、請根據解釋寫出相關的成語: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勿施於人。
答案:
13 、請根據解釋寫出相關的成語: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答案:
14 、請根據解釋寫出相關的成語:指忍不住要發笑。
答案:
15 、請根據解釋寫出相關的成語: 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答案:
16 、根據意思寫慣用語:把足智多謀的人喻為
答案:
17 、根據意思寫慣用語:把接待賓客的當地主人喻為
答案:
18 、根據意思寫慣用語:把吝嗇錢財、一毛不拔的人喻為
答案:
19 、根據意思寫慣用語:把沒有專業知識的外行人喻為
答案:
20 、根據意思寫慣用語:把在團體中起主導的人喻為
C. 冰心詩四首教案
《冰心詩四首》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學習這四首詩中豐富的想像、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3、體味人間至愛親情,激發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設計自己的人生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品味詩歌。
教學難點 體味人間至愛親情,領悟詩歌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總 課 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紙船》《母親》)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一篇篇美輪美奐的詩象一串串璀璨奪目的珍珠。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現代著名女詩人冰心的四首小詩。(板書課題)
二. 了解冰心生平。
冰心:原名謝婉瑩,生於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逝世。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女作家,詩人,散文家,兒童文學家。五四運動爆發後,在革命潮流影響下,為了探索人生道路,暴露社會的黑暗,開始以社會、家庭、婦女等人生問題為主題的小說創作。1921年,參加了茅盾、鄭振鐸等發起的文學研究會。1923年燕京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把在旅途和異國的見聞寫成散文寄回國內發表,結集為《寄小讀者》。冰心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往事》、小說集《超人》,,,其作品體裁以歌頌母愛、童年和自然為主,筆調柔和細膩,微帶憂愁色彩,手法含蓄委婉,語言清新明麗,共鳴面大。
《繁星》、《春水》是冰心五四時期的詩歌結集。《繁星》寫於1921年,共164首;《春水》寫於1922年,共182首。這些小詩是受印度詩人泰戈爾詩作的影響所作。詩人敏銳地捕捉生活中一剎那的感受,通過對這種感受的抒寫,表現蘊涵的情感或某一哲理,她的詩被稱為「冰心體」,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人們競相仿效,抒寫自己的三言兩語的小雜感,以至於形成了新詩史上的『小詩流行的時代』。
三、整體感知:
⒈自由朗讀。提問:你對哪首詩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依據學生的體會,把學生分成幾組(相同詩分為一組),讓每小組同學討論,為什麼這首詩對你印象最深,並讓學生人人做好發言的准備。
⒉依據1、2、3、4首詩的順序回答討論結果。 力爭讓每位同學都有發言機會。
四,品讀課文:
1、 學習《母親》
(1)集體朗誦《母親》,說說:母親的懷抱有什麼特點?(溫暖、寬廣、安全……),你有過親身體驗嗎?請說出來。
(2) 自由朗讀冰心的小詩《母親》。朗讀要求:要感悟親情,注意節奏和重音。
(3)引導學生質疑問難:
①詩中兩個「風雨」的含義相同嗎?在詩中有何不同?(第一個「風雨」主要是指大自然中真實的風雨;後一個「風雨」主要是指在生活中遇到不順、挫折等等而引起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所以說成是「心中的風雨」。)
②詩中的「躲」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詩人巧妙地用第一個「躲字」引出第二個「躲」字,如同鳥兒躲到鳥巢避風雨一樣,兒女的心靈(精神和感受)受到打擊,總要找母親傾訴,總會在母愛中得到慰藉。這種自然的聯想與巧妙的類比,表現了詩人尋求母愛保護的心態,同時也謳歌了母愛的溫暖,偉大)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請說出是在怎樣的環境下發生的?
2、學習《紙船》
(1)導入設問:海浪滔滔,海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遠離祖國,駛向陌生的國度(美國),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何時回到母親的身邊。母愛是永恆的,母愛又是博大的,作為兒女,我們又該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愛呢?作者揮筆寫下了這首《紙船——寄母親》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大聲朗讀《紙船》,請說出作者表達了對母親怎樣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強烈地思念故土、思念親人孤獨、惆悵的情感)。
(2)指導學生朗讀,要求讀出節奏,讀出感情(這首詩感情基調是思念母親,孤獨憂傷,語調是深情、低沉、緩慢)
(3)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從不肯」、「總是」有什麼深意?(對母親思念很深,由來已久,詩人要用紙疊成紙船,用來寄託對母親的思念)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詩人要紙船到 什麼地方去?(到日夜思念的母親的心田中)
紙船不會飄向母親身邊,我為什麼還是不灰心得「疊著疊著」?(願望能否實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詩人寄託思念、排解孤獨、憂傷的唯一方式),請你模擬一下作者當時的情態。
第三節是詩人的想像,在詩中有什麼作用?(新奇瑰麗、大膽奇異的想像,充分表明詩人對母親強烈的思念之情)
詩人為什麼「含著淚」疊?(詩人在漫長的旅途中,面對茫茫的大海,她孤獨,是思念的淚)
全詩的點睛之筆是哪一句?(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詩人採用「卒章而顯其志」的方法,把實的物象和虛的物象,把眼前的實的意境與想像的母親夢中的情境巧妙地融合起來,是全詩的高潮!
4、 《母親》《紙船》是冰心寫母愛的代表作,仔細品味和辨析兩首詩所表達的情感有什麼區別?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是什麼?:
前一首主要寫的是童稚期尋求母愛保護的心態,而後一首則是寫步入青年以後對母親的懷念和依戀。在情感交流的方式上,童稚期的尋求母愛的 保護,表現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而青年期的對母親的懷念和依戀,則體現和表達了對母愛的感恩和回報。母子或母女之間的感情,是一個隨著雙方年齡不斷變化而互相轉移的過程。前者側重於母愛的付出,後者著力於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和回報,恰恰表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對母愛的認同和理解,其中感情體驗值得珍惜,內涵豐富而美好。
五、拓展延伸:
在這首詩歌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志,賦予了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徵著作者的孤獨無依,象徵著作者思念母親,眷戀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假如明天是母親節,你將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母親的愛呢?
六、布置作業:
1、背誦《母親》《紙船》
2、這兩首詩都藉助具體的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假如明天是你母親的生日,請你親手製作一張賀卡或疊一隻紙船,並寫一句祝福的話在上面,送給母親。
例::《寫給母親》 《想起母親》
我是一片遠去的帆 想起母親
卻永遠也駛不出 晚霞里就升起了
您目光所圍成的河岸 一縷灰白的炊煙
它模仿母親綿長的愛
朝著我離家的方向傾斜
3、預習兩首詩。
附:教師范讀。要讀得低沉而富有深情。節奏和重音劃分如下: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泊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涼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第二課時(《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
復習檢查:《母親》《紙船》的背誦的情況。
一. 導入新課:
21歲——生意失敗;
22歲——角逐議員落選;
23歲——生意再度失敗;
26歲——愛侶去世;
27歲——精神崩潰;
34歲——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
36歲——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
47歲——提名副總統落選;
49歲——角逐聯邦眾議員三度落選;
這是一個美國人的人生片斷,請同學們推測這個人會不會成功?老師揭示謎底:這個歷經無數挫折的人就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請大家告訴我,你得知謎底後的真實感想。
老師歸納:許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麗的光環,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成功背後隱藏的艱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沒有使林肯泄氣,反而激發起他向自己挑戰的信心和勇氣,激發起他實現自己抱負的信心和勇氣,終於他在52歲那年,登上了總統的寶座。
光榮的桂冠,從來都是用荊棘編成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每一個成功者都要付出艱辛和努力,當一個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時,你很羨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榮譽嗎?正當青春年華的年輕人,在投入社會的大海時,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該怎樣寫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讓冰心來告訴我們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整體感知《成功的花》:
⑴反復誦讀這首詩,注意吐字清晰、有節奏、重音、語氣、語調。
⑵引導學生品位語言,找出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並說明好在哪裡?重點體會「明艷」、「浸透」、「灑遍」詞的作用
(明艷比喻人們事業的成功,榮譽的奪目。浸透寫出了眼淚之多,突出奮斗的艱辛。灑遍指明了血雨灑的范圍之廣)。
(3)問題解惑
1、「人 們 只 驚 羨她 現 時 的 明 艷 !」一句中「驚 羨」什麼意思?能不能換成「羨慕」,為什麼?
「驚羨」,有驚嘆羨慕的意思, 「驚羨」比 「羨慕」多一層驚嘆的意味,也更能襯托成功之花的明艷。
2、這是一首哲理小詩,但作者並未空洞的說教,而是大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說理,給人鮮明的印象,請問「花」「芽兒」「淚泉」「血雨」分別比作什麼?
「花」比作人生事業的成功;「芽兒」比作成就事業的起步階段;「淚泉」比作為培養花付出的辛勞;「血雨」比作為滋潤花而作出的犧牲。
(4)引導學生感悟人生哲理,合作探究:一個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羨慕他,因為成功而獲得的榮譽嗎?花的成功歷程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示,請談談自己的感想。可結合奧運冠軍獲得者的奮斗歷程來談(幾個名句:⒈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 ⒉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⒊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5)小結這首詩:人不應該只看到別人榮譽,而應該知道這成功背後蘊涵的艱辛,他是血和淚浸潤的結晶,是奮斗和犧牲孕育的蓓蕾。不經過奮斗和犧牲,哪來成功的榮耀。
(6)齊背這首詩。
三,賞析《嫩綠的芽兒》
導入: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新社會,都想不辜負美好的青春年華,但在社會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如何把握正確的方向呢?冰心這首《嫩綠的芽兒》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這首詩
品位語言,「芽兒」、「花兒」、「果兒」說的話能互換嗎?(不能。這樣的順序排列暗指果樹從抽芽、開花到結果的生長過程。他們說的話與各自特徵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同時,他們的成長過程象徵著青年人的成長過程)
讓學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詞並分析體現了芽花果的什麼特徵?(嫩綠顯示了芽兒的健壯、旺盛和朝氣。淡白蘊涵著樸素簡潔,不追求外表華麗的特點。果兒的深紅象徵著豐碩、甜蜜和美麗)
詩中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展示了一個純潔的心靈和現實的世界。同時,也謳歌了美好的青春,積極的人生。(擬人和反復,比喻)
引導學生感悟人生哲理,請學生思考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有意義?(⒈要刻苦學習,充實自己,提高本領⒉樹立為祖國強盛,民族富強,社會進步而貢獻自己青春熱血的遠大理想⒊甘於奉獻,犧牲自己為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
小結這首詩:詩人以植物的生長,比喻青年的生長,勸勉青年人奮發努力,不斷充實發展自己,甘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學生齊背這首詩
四。布置作業
①討論思考練習2、3,4
②結合《嫩綠的芽兒》,寫100字左右的文字,構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三步曲
試以「人生奮斗」為話題,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時 文 閱 讀
熒 火 蟲
泰戈爾
小小熒火蟲,在樹林里,在黑沉沉的暮色里。
你多麼快樂地展開你的翅膀!
你在歡樂中傾注了你的心,你不是太陽,你不是月亮,難道你的樂趣就少了幾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點亮了你自己的燈;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對誰也不負債蒙恩;
你僅僅服從了,
你內在的力量,
你沖破了黑暗的束縛,
你微小,然而你並不渺小,
因為宇宙間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親人。
題目設計:
1、談談個人對螢火蟲的感受。
2、這首小詩表達的主題是什麼?(贊美了自由、歡樂、微小但不渺小的精神)
3、運用了第幾人稱?有何作用?(用第二人稱,傾情稱頌,親切感人)
D. 蒙氏閱讀詩歌讀本古代詩歌四首(分糖果)要怎樣寫教案
首先要避免"矯揉造作"。詩歌朗誦和其他文體的朗誦一樣,要自然,決不可以做作。詩歌的感情雖然比其他文體來得強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