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雙語言教學

雙語言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7-28 16:17:18

什麼是第二語言教學總體設計中的中心環節

第二語言教學在雙語社團中進行,既教母語,又教另一種語言。在外語教學中,學生所學的是外國語。翻譯要求把原以某種語言寫成的作品的內容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使用同一民族語言,語音、詞彙、語法格式也因地區而異,因使用者的社會地位而異,還因交際場合和使用目的而異。研究這些問題的是社會語言學。

⑵ 漢語作為第一語言教學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異同

第二語言指人們在獲得第一語言後再學習和使用的另一種語言,通過學習獲得是它的重要特徵.
目的語是指人們正在學習並希望掌握的語言.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特點:
1.有利因素:
(1) 語法:漢語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名詞不用變格,動詞不用按人數、性、數、時、態來變位.在很多情況下,漢語只要把詞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就行,無需添加任何附加成分,形式結構簡明,這樣就避免了語法意義的重復表達方式和句子中的多餘成分.
( 2) 語音:漢語只有400多個基本音節,加上四聲的區別一共只有1300多個音節.而且漢語聲調的變化都有嚴格的規律可循,沒有不發音的啞音節,易於掌握.
如漢語四聲的調值55,35,214,51
變調有規律.
「一」:陰、陽、上聲前變去聲,去聲前變陽平聲.
「不」:去聲前變陽平聲,其他聲調前不變.
上聲:上上相連前變陽,上和非上相連變半上.
輕聲:上聲後44,其他聲調後31.
兒化:直接捲舌(如a、o、e)、去韻尾或韻母捲舌
(如ai、in)、去韻母+e 捲舌(如:-i[前、後]) 、+e捲舌
(如i、ü)、去ng捲舌且母音鼻化(如ing、 eng)
(3) 詞彙:漢語的詞音節少,便於記憶;漢語詞彙的結構以詞根復合法為主,由大多數本身就能獨立成詞的單音節語素結合而成,詞義與語素義有關,便於記憶.如「直」,簡直、正直、耿直、平直、一直等有與「直」有關.漢語的構詞法非常靈活,與由詞結合片語的造句法基本一致,都是用偏正、並列、述賓、述補、主謂五種結構類型,組合簡易.
2.學習難點
(1) 語法 :
很多習慣詞的形態變化的學習者要掌握新的變化形式,接受起來有困難;
漢語語法隱性關系豐富、表意靈活,比外顯語法規則清晰的語言更難掌握.如漢語的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關系的主要手段(中國代表—代表中國);詞類有多功能性;雙音節化的傾向影響到語法形式(按-按照);句法結構中鬆散的主謂結構和大量的述補結構以及眾多的特殊句式,都是漢語語法的特點,也是學習漢語的難點.
( 2)語音:
漢語語音的最大難點在於聲調.漢語的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
很多非聲調語言國家的學習者必須首先建立聲調的概念,正確發出並記住每個音節的聲調,是很困難的.
有聲調國家的學習者,由於漢語聲調的調類和調值與其母語不同,感到正確掌握漢語聲調是不容易的.
(3)詞彙:漢語有大量的同義詞和近義詞,有豐富的量詞和語氣詞,大量固定的成語,以及不少的古漢語詞.
(4)漢字:漢字是外國人學習漢語最大的困難所在.對使用拼音文字的學習者來說,漢字是一套完全陌生的書寫符號系統,難認、難記、難寫.從教學實踐看,漢字確實是多數外國學習者學習漢語的主要障礙.

⑶ 語言教學的基本原則;

教學語言只有達到一定的標准和要求,才能發揮教育教學功能,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學習和運用好教學語言是每一位老師的基本功,尤其是中小學教師要下苦功探求教學語言的內在規律,遵循其基本原則。一堂課教師要把所傳授的知識讓學生接受,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要做到語言的正確與准確。正確,一是使用語言要規范,表達符合語音、語義和語法科學體系。二是指語言內容沒有知識性的錯誤。每門學科都是科學,確保傳達正確的教學信息是學生清楚明白教學內容的基礎,也是語言科學性的要求,要正確、完整、嚴密。稍有點文言文常識的人都能解釋「兔走觸株」中的「走」為「跑」的意思,對「走」的正確理解是我上高中後才完成的,因為在初中時我們接觸文言文太少,老師在講解「兔走觸株」時,把「走」意解釋為現代文中的走,只是讓我們展開了想像去理解兔子的走就是跑,意思是兔子沒有走的狀態,一般就是跑,你見過邁著四方步,悠閑走著的兔子嗎?老師的一番發揮讓我們半信半疑地接著去理解「折頸而死」。至高中真正理解「走」意後,真是豁然開朗。准確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意思,即語言的表達要合乎你所要表述的客觀事實或實際,不能使學生產生誤解或歧義,造成思維混亂。例如,教學《烏鴉喝水》,課文最後一段是全文的重點:「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來,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為了指導學生理解這段文字,老師給學生做了直觀演示。 師:這是一個裝了大半瓶水的瓶子,這是一些小石子。同學們注意觀察,看我是怎樣把石子放進瓶子里去的?瓶子里的水有什麼變化?請大家把看到的連起來說一說。 生: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 師:剛才這位同學把看到的連起來說了,說得有條理,但不太准確。你們再看一遍,看老師是怎樣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去的? 生:老師把石子一個一個撿起來,放到瓶子里去,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 師:對!你們在觀察比較中發現了,老師為什麼是「撿」石子而不用「拿」?烏鴉為什麼是「銜」石子而不用「撿」?把石子「放」到瓶子里,而不用「摔」到瓶子里? 生:石子很小,人可以用手撿,烏鴉沒有手,不能撿。它的嘴巴尖尖的,就用嘴來銜,再放到瓶子里去。 生:石子要輕輕地放到瓶子里去,不能用「摔」一摔就會把瓶子打破的。…… 師:所以,用詞要准確,要符合生活實際。 教學用語准確,考察著每一個教師嚴謹治學的精神和認真負責的態度也是起碼的要求。 第二,教學語言要通俗、趣味。通俗是為了讓學生容易明白,聽得懂,把學科術語簡單化、生活化。趣味,是為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以達到理想的聽課效果,提高學習效率。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之所以受到普遍歡迎,就是因為它的通俗。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語言形式上,突出的特點就是通俗,為百姓所喜聞樂見,通俗就易懂、易接受。數學是一門思維邏輯性很強、高度抽象的科學,對某些高度抽象的數學語言,採用通俗的例子,用通俗自然的語言加以說明,可以幫助學生對抽象的數學語言的理解。例如,講到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時,可以舉例問「本班所有大個兒同學」是否可以組成一個集合?學生多數回答「可以」。老師進一步說「那就請這個集合的元素大個同學站起來。」這時就有人站起來,有人猶豫,教師這時可以解釋:他們為什麼猶豫?因為他們無法確立自己是不是大個,這樣就不符合集合元素的確定性。即任一個對象或者是這個集合的元素或者不是這個集合的元素必須十分明確,因此,上例不能組成一個集合。對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作如此解釋,學生就會很輕松地理解明白。有位政治教師講資本主義制度本質,他用了傅立葉的形象言語:醫生希望病人盡量多,律師希望家家打官司,建築師夢想發大火,燒去全城1/4......。這些話,形象地概括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學生聽起來覺得生動、有趣。一位物理教師這樣導入他的《向心力》一課:「在雜技表演中,有一種十分驚心動魄的節目,叫飛車走壁。表演者駕駛著摩托車在圓台形木桶的內壁上上下下盤旋,疾行如飛,觀眾們都怕車手摔下來,為什麼『飛車走壁』的飛車不會摔下來呢?因為飛車手都是物理學家,他們懂得向心力」,幽默的語言,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首先體現的是語言藝術,通俗諧味富有幽默的教學,可以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和氛圍,使學生保持高漲的聽課情緒,一位合格的教師不能僅僅滿足於把課講了或者是很明白地講了。問題是你明白了,學生聽明白沒有,吸收了嗎? 第三,教學語言要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年齡不同,對言語的接受與領會能力自然就不同。小學與初中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知識積累不豐富,認知結構不完整,知識水平不高,抽象思維能力差,他們對言語領會與接受受到很大的制約。例如,他們對抽象的、概括的、委婉的語言不能很好的領會理解。而是形象思維活躍,思維帶有具體性與直觀性,好動、好奇、好問、好模仿。語言生動、淺顯、形象、易於他們接受,對高中生就不同了,由於生活閱歷的增加以及知識的積累,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能通過現象探討事物的本質,對教學語言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不局限於直觀形象、淺顯易懂、語言親切。 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老師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對語言從形式到內容的選擇都要注意它是否能被學生准確理解和接受,老師與學生在課堂講授中是互為主體與客體的雙向聯系,老師與學生互為主體客體,通過提問、回答、講解、討論等途徑,教師以主導者身份、學生以學習者身份直接參與課堂講授,使課堂講授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的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老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實際出發關愛他們、尊重他們,與他們交朋友,平等相待,在講授過程中把學生的情感調節到恰到好處的狀態。 第四,具有啟發教育性。教學語言要啟迪學生心智、啟發學生思考,具有正確的人文倫理、高尚情操和道德觀念,具有正確的思想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如數學課學習《對數表》,老師拿了一張紙對學生說: 同學們,這張紙的厚度大約0.083毫米,現在我把它對折3次,厚度還不足1毫米。但是,對折30次,請大家估計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 我經過計算,這厚度十分驚人,它將超過10座珠穆朗瑪峰疊起來的高度。(同學們很驚訝,甚至懷疑,於是列式計算:0.083×230=?但是又一下子算不出來,期待著老師) 計算230要費很多很多的時間,而且很容易算錯。如果我們學會了使用對數表,那麼很快就能准確地算出結果。 這個教例生動地告訴我們什麼是啟發式教學,老師如何運用啟發式。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為了教書育人,而最終目的是為了育人。培養合格的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教育事業的最終追求。因此,教學語言的教育性至關重要。老師語言的教育性特徵首先要求教師語言本身要健康、文明、進步,禁絕粗俗、低級、落後。教學過程中時時刻刻不忘把「德育」滲透到語言實踐中。一位小學教師在教學生「打」字時,有學生說:「是打人的打。」老師立即說:「應該說是不打人的打,少先隊員能打人嗎?」點滴之事透視出大原則,老師的品行素養以及對品德的要求通過教學語言得到充分的展示,這是符合教育性原則的優秀範例。 (作者單位:河北省泊頭市教師進修學校,062150;河北省泊頭市盧凡庄小學,062000)

⑷ 國外大學雙錄取的語言課程是不是很輕松,就是那種躺著讓你過的

我是被雙錄取的,即將要去讀語言,美國他的語言學校其實分級還是很嚴格的,並且不提供一定過得保障,所以在做選擇之前一定要考慮慎重啊

⑸ 語言教學與文化學習的關系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是:語言屬於文化的范疇,語言包含的范圍比較小,文化的范圍比較大,文化分為很多方面,語言只是其一個方面。

一、語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載體

說它是最重要的載體,是相對於其他載體而言。其他載體只能向人們顯現文化的一個部分,甚至是文化的一個角落;而語言則全面地儲存著文化的整體信息。語言如果要超越時空,就需要藉助於文字。從現象上看,似乎是文字充當著最重要的載體,但是,從語言學的角度看,文字只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的負載功能,是靠它與語言的特殊關系而存在的。

語言由語音、詞彙、語法三大要素組成。負載文化的任務主要是由詞彙,特別是實詞詞彙承擔。語音和語法是超時代的。有人主張漢語語法體現了漢民族的文化意識,似乎至今缺乏有力的論證。

二、語言對文化的巨大反作用力

文化內容,特別是哲學文化在靠語言進行傳播的過程中,由於人們分不清語言和它所指的事物,於是經常誤把語言和其所指混同。於是語言又反過來對文化產生影響。最突出的例子如語言崇拜(包括文字崇拜),如漢語的雙音節詞彙對對稱美的觀念的形成所起的強化和推動作用,如宗教語言進入全民語言後,語言本身對人產生影響等。

三、語言理解與文化理解的關系

正是由於語言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語言理解就包含著文化理解,同時語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語言理解的層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越高。換言之,對於非漢語背景的學習者而言,三個層次的文化都是需要的,不可只給這個,不給那個,至於課程給予到什麼程度,具體內容怎樣確定,則是應該進行研究的。

因為語言本來就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更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語言理解就包含著文化理解,同時語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語言理解的層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越高。語言和文化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文化與語言本身就是不能被分離開的,所以也就是文化是語言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學習一門語言的時候,就一定首先要了解和學習這種語言背後的民族的文化。

總之,語言教學與文化學習之間的關系,是以語言教學為基礎,藉助語言中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形式中內含的文化因素,在能夠完成基礎語言教學與學習任務的同時,使學習者吸收目的語文化。

⑹ 第二語言教學中教學者經常使用的方法有

這個的方法我也就並不能告訴你啊,因為畢竟這個的方法我也沒有看過,所以我也不能告訴你了。

⑺ 第二語言教學和第一語言教學有什麼不同

第二語言教學 第二語言教學在雙語社團中進行,既教母語,又教另一種語言。在外語教學中,學生所學的是外國語。翻譯要求把原以某種語言寫成的作品的內容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使用同一民族語言,語音、詞彙、語法格式也因地區而異,因使用者的社會地位而異,還因交際場合和使用目的而異。研究這些問題的是社會語言學。與社會語言學關系密切的是方言學。研究區域方言的學科稱為方言地理學。語體學近似社會語言學,研究在不同條件下語言使用的語體差異。文體學研究如何造成不同的文章風格。與此近似的傳統學科是修辭學,包括雄辯術和作文法。文體學可以說是現代的修辭學。心理語言學從語言出發研究心理,摸索語言與感知、注意、記憶、學習等心理作用的關系。神經語言學探索人們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神經學基礎,試圖做出人腦控制言語和聽覺的模擬。研究伴隨著語言交際而發生的種種現象的學科,叫副語言學,也叫伴隨語言學。人類語言學研究社會制度、宗教信仰、職業、親屬關系等對語言習慣的影響以及語言對這些東西的或多或少的影響。民族語言學只研究民族類型、民族行為程式與人們的語言之間的關系。數理語言學是研究語言中的數學性質的學科。使用數學方法研究語言,最初是統計音素、語素、詞彙等項目,後來人們運用數量計算學並使用各種模式來處理語言材料。數理語言學目前包括代數語言學、統計語言學和應用數理語言學。

⑻ 文斯頓教育今年寒假開設外交口語補習班嗎還是像往年一樣是雙語言教學哇!!

你好同學,我在文斯頓上課,聽陳老師說今年要辦口語課,也是雙語言教學樣。一起哈我也要報名!!!!

⑼ 在語言教學中存很多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我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教育行業也發展了起來。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就是我們的教育中還是存在一些缺點的,例如幼兒園的一些語言教學問題。我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或者說我們採用何種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能力以及語言溝通能力,對於每個家長以及每個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對於老師而言,他們的工作重心也在於此,所以說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應對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