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學策略研究

教學策略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7-28 21:08:38

什麼教學策略如何認識教學策略與教學理念 教學方法的區別

教學策略是對完成特定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教學活動程序、方法、形式和媒體等因素的總回體考慮.它離不開特定的教答學目標.這是區別「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兩個概念的標志.怎樣操作才能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這是教學策略所追求的目標.新課程實施離不開對教學策略的研究

㈡ 教學策略的含義是什麼

教學策復略是教學心理學制中的術語。

廣義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學的策略,而狹義則專指教的策略,屬於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採取的教學實施措施。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教學方式和行為。教師可根據學科特點、題材及兒童的年齡階段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指導發現法、自學輔導法等。

(2)教學策略研究擴展閱讀:

教學策略是實施教學過程的教學思想、方法模式、技術手段這三方面動因的最優化框架式集成整
體,是教學思維對其三方面動因的進行思維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教學策略是為實現某一
教學目標而制定的、付諸於教學過程實施的整體方案,它包括合理組織教學過程,選擇具體的教
學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師與學生所遵守的教學行為程序。

基本類型:

產生式教學策略
讓學生自己產生教學目標,學生自己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安排學習順序等,鼓勵學生自己
從教學中建構具有個人特有風格的學習。也就是說,學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處於主動地處理教學信息的地位。

㈢ 教學策略的選擇需遵循哪些原則

一、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標

在中小學進行信息技術教育,可以說經歷過三個階段:以學習計算機語言為主的程序設計教學階段;以學習辦公自動化軟體為主的應用軟體教學階段;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為主的信息技術教育階段。目前正處於從計算機應用軟體教學階段向信息素養培養階段的過渡時期。我們認為,信息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應該是:

目標一,信息應用的實踐能力

按照課題和目的應用適當的信息手段,積極獨立地收集、判斷、表現、處理和創造必要的信息,按照對方的具體情況發送和傳遞的能力。

目標二,對信息科學的理解

包括對信息手段特性的理解,對為了評價、改善、處理和應用信息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理解。

目標三,參與信息社會的態度

對社會生活中的信息與信息技術的作用的理解,思考信息道德的必要性以及對信息的責任,積極地、創造性地參與信息社會的態度。很顯然,信息技術教育的內涵並不只是計算機技術的教學。

我們應該充分重視信息技術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過程中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目前我國教育的根本目標。根據著名專家何克抗教授的研究表明,基於計算機的課件開發平台可以對培養直覺思維提供有力支持,優秀的多媒體課件可以對培養形象思維提供有力支持,基於計算機網路的「協作式學習」和「發現式學習」有利於辨證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培養,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對培養邏輯思維有利。我們認為,創新是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用和信息技術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失去了這個靈魂,信息技術就會變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原則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進行信息技術課同樣需要遵從一些有效的基本原則,這是我們工作中的所謂「捷徑」:

原則一,信息技術課程應該加強動手活動

因為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應用性學科,而非理論性課程,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探究和合作,更要求學生親身體驗,具體操練,反復練習。因此,加強學生的動手活動是非常必要的。

原則二,信息技術課程應該應用各種媒體

「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是兩個不同概念,信息技術的范圍比較廣泛,包括多種媒體,例如攝像機、電視機、錄音機和照相機等媒體。應該要求學生掌握各種媒體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利用各種媒體製作多媒體作品。

原則三,信息技術課程應該使學生進行教師拿手領域(題材)的學習

教師的特點和專長各不相同,所熟悉的科學或生活領域也有差異,在選擇探究學習的問題時,應該選擇那些教師能夠駕馭得了的內容。

原則四,設計和實施信息技術學中典型的事例,以一兩個真實問題為基礎進行學習活動

原則五,在教學後期,應該使學習結果作品化,並做好學習成果的發表工作

獲得學習成果之後,應該要求學生將學習成果發布給其他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以及社會上的各種人員。這樣能夠培養學生更多的能力,包括交流力、表現力和約束力,還能夠使學生分享更多的學習成果,大大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強自信心。三、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策略

我們必須大力研發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和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如果把使用網路或多媒體教學的目的僅僅看作是取代粉筆和黑板的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應該說,傳統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教學整合有著十分明顯的差別,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必須使用新的、有效的、適合於信息技術的教學策略和模式,應該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去解決傳統教學所無法解決的,或是難於解決的教學困難和問題。我們要研究網路時代應該如何學習,如何教學,如何充分發揮網路最大的教學優勢,例如網路的資源優勢、交互優勢和探索優勢等。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裝舊酒。現代教育強調讓學生在自己的探索過程中主動學習,學習如何組織和建構自己的想法,思考問題,提出假設,尋找資料,這個學習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探究學習是一種以學生共同的知識探索活動為主的教學策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並提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資料,讓學生主動進行假設、探索、驗證、歸納、解釋及討論活動,教師站在引導的立場上,指引學生主動學習。網路可以為這種學習提供條件和環境,網路探究學習環境通過各種輔助工具軟體,支持學習者進行問題解決活動,再加上網路上豐富的資源,提供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整合環境。

基於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經過研究者和一線教師驗證過的、適合於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策略。所謂教學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或教學任務,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對影響教學的各個要素進行系統化的總體研究,並最終形成可以具體操作的整體化實施方案。

策略一,任務驅動教學策略

所謂「任務」,是指學生按照教材或教師的要求去完成某項工作。例如,學習Word時,在教師給予有限幫助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製作一份報紙,通過製作報紙的學習過程,掌握和熟悉文字處理軟體的排版功能和處理圖像和表格的技術。任務驅動教學策略對主體性教學,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創造性能力都有積極作用。

策略二,研究驅動教學策略

對於「研究」的課題,學生需要自己去尋求答案,學生的已知條件比任務學習少,學生需要更大的自主性,創造性工作的成分更多。例如,讓學生利用網路、多媒體光碟等信息資源去研究埃及金字塔的歷史等。研究驅動教學策略更能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復雜的現實問題,發展學生的信息能力。皮亞傑有一句名言:「兒童是小科學家」,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進行工作和探索。通常我們還可以利用「個案研究」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策略三,認知工具教學策略

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工具軟體,學生利用這些工具軟體通過自己動手來探索外物,以便更好地豐富原有的認知結構。例如,作為通訊工具的有E-mail、電子公告板、聊天室、電子白板等;作為建構工具有字處理軟體、表格處理軟體、多媒體製作工具、網頁製作軟體等。

策略四,情境啟發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為教學提供了一條超時空的隧道,把網上的和光碟裡面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呈現給學生,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廣闊天地,提供了學習環境,增強了對學生思維興奮點的刺激。教學時,學生活動多以觀看為主。

策略五,自主探究教學策略

學生的能力差異造成好的學生「吃不飽」,差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信息社會可以為學生建立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根據自己的水平安排學習進度。豐富的信息資源是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的基礎,網路和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利用這些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當然,網上的自主探究學習要比通常CAI中的自主探究學習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可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校園網和教師個人主頁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主要園地,教師把教學計劃、教學要求和參考資料放在主頁上,學生利用自習和課余時間學習,有的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本班教師的教學內容,還可以訪問其他教師的主頁,學校的學習資源主頁以及互聯網上的教育網站。

策略六,協作式教學策略

基於計算機和網路的協作學習,不同於傳統的個別化CAI。個別化CAI強調人機交互活動對學習的影響,而基於計算機和網路的協作學習,則強調利用計算機和網路支持學生之間進行交互活動,學生利用計算機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進行互教互學、小組討論和小組解決問題等合作性學習活動。這種協作學習由多個各有專長的學習者針對同一學習內容彼此交互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競爭、協同、幫助、分工、夥伴和角色等形式,達到對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和領悟。例如,學生的網站製作組,可以由不同年級和班級的同學組成,他們有的擅長文字,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是計算機硬體「專家」,有的會設計,有的會使用網頁編制軟體,大家共同工作和學習,一起進步。協作學習所使用的技術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師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共同學習;在伺服器上提供公共的討論區,學生可以公開討論,發表意見;通過BBS進行網上的實時在線討論;通過主頁鏈接到教師或同學的主頁上,在主頁上留言或通過E-mail將意見廣播出去。協作式教學策略是目前廣大教育工作者比較關心的教學策略。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