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的書
㈠ 推薦幾本學前教育類的書
1、《大教學論》。
《大教學論》重點闡釋了教學理論問題。在《致意讀者》中,誇美紐斯明確表述了《大教學論》的最基本的目的。他說,教學論是教學的藝術,「大教學論」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的普遍的藝術」,這是一種「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徹底」的藝術。
書中明確提出並詳細論證了一系列的教學原則和教學規則,提出並論述了各種教學方法(包括一般的教學方法和分科的教學方法),擬訂了各級學校的課程設置,確立了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制訂了編寫教科書的原則要求,甚至對教師如何上好一堂課也都作了具體的規定。
2、《愛彌兒》
《愛彌兒》全書共五卷,盧梭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則、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即體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愛情教育。每個階段的重點不同,但五者之間並不明顯割裂。

3、《人的教育》
《人的教育》是19世紀德國著名教育家和實踐家、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福祿培爾論述學前和學校教育的重要著作。他將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哺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兒童的外部感覺;童年期,是家庭教育、游戲和言語發展的時期;少年期,已有自覺目的,是學校教育期。
4、《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
本書匯集了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關於幼兒教育的三篇重要著作,全面反映了作者的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
5、《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一書告訴我們父母和教師,認真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使蒙台梭利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童年時期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時期。
除生理的發展外,幼兒心理的發展更需要得到重視。因為幼兒正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形成了個性,在某種意義上說,他成為了他自己的創作者。
㈡ 教育幼兒的書籍有哪些
1、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美國)
這本書通篇講述的只有一個道理:對感受要寬容,對行為要嚴格。它的副標題為「與孩子實現真正有效果溝通的方法」。這本書理論極少,事例極多,可以說是手把手地教父母怎麼和孩子溝通,適用於3歲以上孩子的家庭。
2、愛和自由
從這里你可以讀到什麼是愛,什麼是自由。「孫瑞雪小學」中的「孫瑞雪」就是這本書的作者。她積極倡導蒙台梭利教育,把蒙台梭利的觀點都寫進了這本書,並把陪伴和傾聽都用於她的教學實踐中。這是打破傳統教育理念的一本書。什麼是真正的愛?要不要給孩子自由 ......
3、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
作者既從教育者的角度闡述了科學的教育觀,又從媽媽的視角講解該如何處理孩子在成長路上面臨的種種問題。書中的案例非常實用,貼近生活、來源生活,為父母培養孩子,提供了一個全新而又典型的標本式的案例集合。
4、童年的秘密(義大利)
蒙台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作為家長,想了解孩子成長的秘密,走進孩子的心靈,讀這本書會有很大的幫助。尊重孩子貫穿了全文,蒙台梭利也始終在強調這一點:尊重孩子,敬畏孩子,孩子是成人之父。
5、兒童心理學(英國)
這本算是很入門級的兒童心理學書籍,內容很專業,深入淺出。簡單的講述了一些心理學的概念和一些常見的認識錯誤。比如說單親家庭對於孩子會產生負面影響。實際的研究數據並不支持這一說法。

(2)幼兒教育的書擴展閱讀:
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
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在中國屬於學校教育系統,和學校教育一樣,幼兒園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所沒有的優點,如計劃性、系統性等。
幼兒園教育以幼兒園教師為主要對象,致力於宣傳黨和國家的幼兒教育政策,反映幼兒教育研究與改革成果,交流幼兒園、托兒所、家庭教育經驗,介紹國內外幼兒教育信息,提供幼兒教育活動材料和教學參考資料。
智力開發的最佳期
美國心理學家傑明斯的研究指出,5歲以前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對一個18歲的孩子達到的正常智力水平來說,其中50%的智力是4歲以前獲得的,30%是4—8歲獲得的,20%是8—18歲前獲得的。
美國生理學家的研究也表明,幼兒是大腦生理發展的最快時期,一個成年人腦重約為1400克,其4歲時約為1000克,8歲時約為1300克。
日本學者木樹久一指出,兒童潛在能力遵循一種遞減的規律,即生下來具有100分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一出生就進行教育,可以成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從5歲開始教育,只能成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從10歲開始,就只能具有60分能力的人。
由此可見,幼兒大腦發展速度之快。在兒童智力迅速發展的時期,早期教育的作用也特別大,因為智力與教育以及社會環境是密切相關的。若在這個時期內,對孩子用正確的方法施以適當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人格健全的關鍵期
幼兒教育對人的個性品質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兒時期,孩子的個性品質開始萌芽並逐漸形成。這時孩子的可塑性強,自我評價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長、老師的評價來評價自己。
家長、老師說「好」,就是「好」,家長、老師說「壞」,就是「壞」。若在這個時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好好引導,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對其一生都有重要影響。相反若在這個時期形成一些不好的個性品質或行為習慣,以後就很難糾正。
性教育的關鍵期
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一個特殊的性心理發育階段,心理學上稱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舉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舉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為男性化女孩。這稱為性角色畸形。
總之,幼兒是智力開發、人格健全、性教育的關鍵期。在幼兒教育上,主要是引導幼兒正確的思維方式、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來應付以後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所以,幼兒教育是決定人生命運與幸福的終身大事。
㈢ 關於學前教育的課外書籍
《人的教育》、《大教學論》
1、《人的教育》是19世紀德國著名教育家、實踐版者、現代學前教育理論的權奠基人福祿培爾論述學前和學校教育的重要著作。
把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哺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孩子的外在情感;童年期,是家庭教育的時期,是玩耍和言語發展的時期;青春期,有意識的目的,是學校教育的時期。
2、《大教學論》是163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誇美紐斯。《大教學論》重點闡釋了教學理論問題。在《致意讀者》中,誇美紐斯明確表達了《大教學論》的最基本的目的。
教學論是教學的藝術,「大教學論」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的普遍的藝術」,這是一種「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徹底」的藝術。

(3)幼兒教育的書擴展閱讀:
《人的教育》思想介紹:
福祿培爾提出了兒童教育的四條基本原則:
(1)適應的原則,「謹慎地遵循本能」。
(2)發展的原則,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兒童發展自己的天賦。
(3)自動的原則,兒童創造力的發展只在他們的游戲、勞動、智力活動等自動過程中反映出來。
(4)外力的原則,發展兒童的內部力量,必須有外部的影響。
㈣ 幼兒教育類書籍推薦
1、《解放孩子的潛能》馬丁·洛森
「我們最大的抱負是培養真正自由的人,讓他能自主地發掘他個人的使命與方向。」魯道夫·斯坦納
華德福教育是一種已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完整而獨立的教育體系。1919年,魯道夫·斯坦納(或譯為史代納)在德國創辦了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聯合國開始向各國推薦華德福教育,它在世界范圍內日益得到支持和認可,在亞洲的日本、印度、菲律賓、泰國以及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華德福學校也發展迅速。
做父母是很不容易的,而如今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現代社會的緊張生活也給孩子帶來越來越多的壓力。本書從孩子的整體成長和所需教育兩個方面,幫助父母了解和支持孩子。書中討論了這樣一些問題:如何從錯誤中學習,走路、說話和游戲,節奏對兒童的重要性,男孩和女孩的差異,該在何時上學,家長和老師的關系,如何面對復雜的社會,青春期問題等。作者告訴我們,父母只有用恰當的方式來滋養、培育與啟蒙孩子,創造出最佳的成長環境,才能讓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2、《打造你的孩子》瑪利亞.蒙台梭利
瑪麗亞·蒙台梭利是20世紀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她的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方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點在於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她為此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教育實驗與研究;她的教育方法——從智力訓練,感覺訓練到運動訓練,從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從平民教育到貴族教育,為西方工業化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幾代優秀的人才基礎。《西方教育史》稱她是「20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家」。為表彰蒙台梭利對於幼兒教育和世界和平的特殊貢獻,1950年她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賈米·托里斯·博佳曾經熱烈地宣布:「瑪麗亞·蒙台梭利已經成為我們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偉大象徵。
3、《斯波克育兒經》本傑明
《斯波克育兒經》被公認為20世紀最可信的育兒手冊,凝結了 「育兒之父」斯波克醫生經60年考驗行之有效的育兒經驗。本書曾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被《時代》周刊評為影響20世紀人類思想進程的10本書。《斯波克育兒經》將傳統的育兒方法徹底更新。它告訴父母「你知道的比你想像的多」,應該勇敢地去照顧自己的孩子,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並把育兒和兒童心理發展結合起來。這些理論在初版當時前所未有,由此開創了兒童教育史的新時代。自1946年問世以來,《斯波克育兒經》一直不斷修訂補充,已被譯為39種語言,全球銷量高達5500萬冊。本書為最新修訂版第8版,分為發育、飲食營養、精神健康、行為培養、學校教育、安全等六大部分,針對育兒最新研究成果設立了全新的章節,還對母乳喂養、兒童常見疾病、免疫、行為和心理障礙、意外傷害等內容進行了更新和補充。
4、《孩子你慢慢來》龍應台
這本書里的龍應台是一個母親,作為母親的龍應台和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龍應台有著豐富、激烈的內心沖突,而正是通過對這一沖突的訴說,表現出她內心深處的母愛。但它不是傳統母愛的歌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這樣的生活散文。十五年前龍應台以一位母親的親身經驗寫下《孩子你慢慢來》,她在書中說:「誰能告訴我做女人和做個人之間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
5、《愛和自由》孫瑞雪
孫瑞雪飽含著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知道兒童的想法,了解兒童的心情,感知兒童的苦難。她說:「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
㈤ 幼兒教育書籍有哪些
如果家長看的教育類書籍有:《卡爾威特的教育》、馮德全系列、《基於腦版的學習》《好媽媽勝過好老權師》、七田真系列
如果上小學的孩子可以看些故事性強,情節精彩有趣的書,如《愛的教育》、《愛麗絲漫遊仙境》、《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小王子》、《綠野仙蹤》、《昆蟲記》《窗邊的小豆豆》、《一千零一夜》這些都是帶有一點插圖的讀本。
如果上幼兒園的孩子可以看些以圖為主,字少且大,知識性強的圖書,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邏輯思維還不強,但是有強烈的好奇心,這些科學知識類的可以給孩子帶來滿足感,同時刺激他的求知慾。如《怦怦跳科學圖書》系列、《神奇校車》系列、《可愛的鼠小弟》系列、還有《花格子大象艾瑪》
我家孩子上一年級,以上都是孩子看過而且很喜歡的書。以作參考哈!
㈥ 求推薦幾本幼兒教育的書
如果家長看的教育類書籍有:《卡爾威特的教育》、馮德全系列、《基於腦的學習》《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七田真系列 如果上小學的孩子可以看些故事性強,情節精彩有趣的書,如《愛的教育》、《愛麗絲漫遊仙境》、《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小王子》、《綠野仙蹤》、《昆蟲記》《窗邊的小豆豆》、《一千零一夜》這些都是帶有一點插圖的讀本。 如果上幼兒園的孩子可以看些以圖為主,字少且大,知識性強的圖書,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邏輯思維還不強,但是有強烈的好奇心,這些科學知識類的可以給孩子帶來滿足感,同時刺激他的求知慾。如《怦怦跳科學圖書》系列、《神奇校車》系列、《可愛的鼠小弟》系列、還有《花格子大象艾瑪》 我家孩子上一年級,以上都是孩子看過而且很喜歡的書。以作參考哈!
㈦ 有哪些關於學前教育的有趣的書籍
有趣談不上,有用是真的
幼兒園書單
1.《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
2.《向孩子學習》
3.《認識如何學習的》
4.《明日之學校》
5.《愛彌兒》
6.《孩子們,你們好》
7.《兒童心理輔導》
8.《奇妙的心靈--兒童認知研究的新發現》
9.《學生行為管理--教師應用指南》
10.《教育科學與兒童心裡學》
11.《不跪著教書》
12.《學習,別聽學校的》
13.《小學生心理輔導札記》
14.《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
15.《拯救男孩》
16.《兒童心力測驗--更好地理解孩子》
17.《兒童繪畫心力學》
18.《15分鍾改變孩子》
19.《還孩子幸福童年-揠苗助長的危機》
20.《體驗孩子:宋慶齡幼兒園區域活動案例》
21.《兒童游戲--在游戲中成長》
22.《好入門不可不知的育兒心理學》
23.《學習在快樂--走向對話》
24.《走向方案教學--幼兒園方案教學探索及案例》
25.《幼兒學習檔案--真實記錄幼兒學習的歷程》
26.《愛心育人》
27.《給青年教師的15 封信》
28.《新手老師上路--幼兒教師入門必讀》
29.《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
30.《中小學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動研究的嘗試》
31.《愛心與教育》
32.《窗邊的小豆豆》
33.《國際教育新理念》
34.《反思教育習慣》
35.《聚焦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與評價》
36.《教師20項修煉》
37.《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
38.《師生溝通藝術》
39.《小小探索家--幼兒教育中的項目課程教學》
40.《寫給你--親愛的老師》
41.《捕捉兒童敏感期》
42.《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43.《愛和自由》
㈧ 最著名的幼兒教育書籍請大家推薦一下 謝謝!
如果家長看的教育類書籍有:《卡爾威特的教育》、馮德全系列、《基於腦的學習》《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七田真系列
如果上小學的孩子可以看些故事性強,情節精彩有趣的書,如《愛的教育》、《愛麗絲漫遊仙境》、《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小王子》、《綠野仙蹤》、《昆蟲記》《窗邊的小豆豆》、《一千零一夜》這些都是帶有一點插圖的讀本。
如果上幼兒園的孩子可以看些以圖為主,字少且大,知識性強的圖書,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邏輯思維還不強,但是有強烈的好奇心,這些科學知識類的可以給孩子帶來滿足感,同時刺激他的求知慾。如《怦怦跳科學圖書》系列、《神奇校車》系列、《可愛的鼠小弟》系列、還有《花格子大象艾瑪》
我家孩子上一年級,以上都是孩子看過而且很喜歡的書。以作參考哈!
㈨ 幼兒教育書籍有哪些
關於教養的圖書會非常長——所有與父母、兒童有關的心理學、社會學、哲學、醫學等作品都算相關。但若說適合家長讀的優秀教養圖書,就少了許多。
我認為家長挑選優秀的教養圖書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
1、科學
教養應依據心理學和教育科學的當代研究成果,因此教養的觀點和方法須持之有據,如果能吸納當代研究成果,與時俱進更佳。以孫瑞雪流傳甚廣的《愛和自由》為例,她的理論來源為蒙台梭利,的確她為國人介紹了蒙氏很多有益的教育思想,不過蒙氏非常看重的」紀律「(自律)在書中卻鮮少提及,讓很多家長易生誤解。
科學從來是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的,舉例來說,蒙台梭利對幼兒教育的發展貢獻卓著,但她認為假裝游戲(如孩子們玩「過家家」)對孩子無益,然而大量當代心理學研究卻證明假裝游戲對兒童的想像力、計劃性、社會能力、語言發展等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孫瑞雪的圖書中,她仍持蒙氏的傳統觀點,未能明辨並做相應調整。
因此我建議家長們要多了解於教養有益的當代研究成果。適合家長閱讀,近年引進介紹新發現的圖書佳作有《關鍵教養報告》、《讓孩子的大腦自由》等。
2、系統性
一本書要有自己的體系,或者能系統地解決一個領域的問題。有些教養圖書寫自己的育兒經歷和反思,勝在細節生動,娓娓道來,家長也愛讀,當然屬於開卷有益的圖書(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過未能總結出清晰的教養規律,家長遇到書中未提及的其它情況時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難以舉一反三。
教養知識有了科學性和系統性,看待和處理孩子的行為便有了一幅合宜的「地圖」,家長有了比較清晰的方向,在日後的實踐反思調整中逐步掌握內化。
系統性的教養圖書注重讓家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區別贊揚和鼓勵的不同時,《正面管教》用下表來說明不同的做法及影響。

圖片來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4、家長應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教養圖書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建議家長在了解基本教養知識基礎上,依據孩子的需要重點選擇所需的圖書。例如您苦惱於孩子常常和其他孩子起沖突,建議重點閱讀《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並善加應用,不必面面俱到。
㈩ 關於幼兒教育的書籍
很多人現在會選擇學學前教育,那麼,看哪些書籍比較好呢?常識網一起了解學前教育必看的10本書籍排行榜吧!
學前教育必看的10本書籍排行榜
1、《大教學論》,2、《愛彌兒—論教育》,3、《人的教育》,4、《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5、《童年的秘密》,6、《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7、《民主主義與教育》,8、《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9、《活教育是怎樣實施的》,10、《增訂幼稚園行為課程》。
1、《大教學論》,
學前教育必看的10本書籍排行榜,《大教學論》必須讀一讀
《大教學論》是163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誇美紐斯。反對封建的、經院主義的教育,系統闡述適應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教育觀點,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內容和途徑。提出教學必須「遵循自然」,並論證教學的「簡易性」、「徹底性」、「簡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則。為近代最早的有系統的教育學著作。
2、《愛彌兒—論教育》,
學前教育必看的10本書籍排行榜,《大教學論》必須讀一讀
《愛彌兒:論教育》是讓-雅克·盧梭寫的書籍。
講述了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著重論述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能自然發展。
3、《人的教育》,
學前教育必看的10本書籍排行榜,《大教學論》必須讀一讀
《人的教育》是19世紀德國著名教育家和實踐家、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福祿培爾論述學前和學校教育的重要著作。他將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哺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兒童的外部感覺;童年期,是家庭教育、游戲和言語發展的時期;少年期,已有自覺目的,是學校教育期。
4、《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
學前教育必看的10本書籍排行榜,《大教學論》必須讀一讀
本書匯集了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關於幼兒教育的三篇重要著作,全面反映了作者的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
本書內容全面,條理清晰,結構合理,融科學性、系統性、理論性及學術性為一體,可供教育工作者參閱。
5、《童年的秘密》,
學前教育必看的10本書籍排行榜,《大教學論》必須讀一讀
《童年的秘密》是2010年由中國長安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詳盡地告訴父母,兒童的成長有著其內在的精神驅動和規律,兒童的成長需要依靠他們自身不斷的有意識的、自主的、獨立的與外界環境進行活動(書中稱為工作)來獲得。成人如果想促進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並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盡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兒童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會逐漸成長起來。書中還講到許多具體的觀念,比如,兒童充滿精力樂此不疲地去工作(活動),只是一種內在的心理驅動,並沒有任何目的。在這種工作中其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6、《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
學前教育必看的10本書籍排行榜,《大教學論》必須讀一讀
《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是200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 約翰·杜威(John Dewey)。本書收杜威六部著作:《我的教育信條》、《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教育中的興趣與努力》和《明日之學校》。
7、《民主主義與教育》,
學前教育必看的10本書籍排行榜,《大教學論》必須讀一讀
《民主主義與教育》是2001年5月2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約翰·杜威。本書可供教育工作者參閱。本書系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與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愛彌兒》並稱為三大里程碑式著作。
8、《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
學前教育必看的10本書籍排行榜,《大教學論》必須讀一讀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是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霍姆林斯基。這本書記述作者五年期間與一個班的三十一名學生朝夕相處的平凡歲月,內容是一年小學預備班和四年小學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學工作,咋看之下沒有什麼奇特之處。那麼這本書的魅力何在?掩卷細思,一顆熱愛教育工作、熱愛兒童的火熱的心所迸發出來的無窮創造力和生命力,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9、《活教育是怎樣實施的》,
活教育要怎樣實施,篇名。陳鶴琴著。原載《活教育月刊》1942 年 2 卷 7、8 期。闡述活教育實施方案,包括目的、實施對象、課程、方法等。提出活教育的三大目標和一些原則。說明實施對象是從幼稚生到小學六年級兒童,提出從幼稚園至一年級課程採用小單元制,二年級至三年級課程除國語、算術外,採用大單元及活動中心編制。要求拋棄「書本萬能」觀念,直接向大自然、大社會學習。教學上重視直接經驗、均衡發展、自動研究、積極鼓勵、具體比較、集體競賽、分組學習等原則。對實施活教育的教師和設備等問題提出建議。收入《陳鶴琴全集》。
10、《增訂幼稚園行為課程》
戴自俺主編:《張雪門幼兒教育文集》(下冊),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1994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