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幼兒學前教育掛圖

幼兒學前教育掛圖

發布時間: 2021-07-29 00:30:46

『壹』 幼兒教育教育技術

知道一個叫小沃學堂的,是不是你要的?

『貳』 幼兒園學前班安全教案電閃雷鳴真可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打雷是自然現象,提高幼兒預防雷電傷害的意識。幼1家 2、使幼兒初步了解雷電的形成和危害,掌握防止雷電傷害的基本知識。 活動准備: 1、事先師生、家長共同收集有關雷電知識的資料。 2、教學掛圖:《雷電的產生》、《大樹下避雨》、《田野里踩水》、《看電視》。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談話:雷電是什麼樣子的?雷電都是在什麼時候出現?並請幼兒模仿打雷的聲音、描述閃電的景象。幼6家6兒童 2、藉助教學掛圖,將雷、電、雲等圖片貼在大圖上,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雷電的產生和危害。 3、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他們做的對不對?應該怎樣做? (1) 圖上有雷電和雨點,一幼兒在大樹下躲魚。 (2) 雷雨天,一幼兒在空曠的地方踩水。 (3) 雷雨天,一幼兒在家看電視。 4、引導幼兒談一談,電閃雷鳴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5、啟發幼兒談談:危險的事情還有哪些?我們應該怎麼做?

『叄』 幼師招考面試時該畫什麼畫

在幼兒的全國教師資格面試考試中有意向是必須要會的技能,那就是幼兒教師必備技能—繪畫。
這裡面所說的繪畫不單單是畫出來,而是講出來。抽到題目首先是將教案寫出來給自己一個思路,然後再根據教案的整個流程進行試講
教案從活動名稱,活動目標直到活動延伸完整呈現,但是講的時候主要是活動過程:導入——展開——結束——延伸。
首先來看導入的部分,目的是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有效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融入到活動中,為接下來的環節做好准備。比如情境導入,談話導入,音樂導入等等,選擇一種適合的就好。
接下來是展開的部分,在這部分至少要有三個環節,才會顯得內容很豐富,舉個例子,展示出了三個環節,1、講解示範,提出作畫要求,2、幼兒創作輔導,3、作品評價,接下來我們進行詳細講解,第一環節,首先要讓孩子有個整體感知,出示範畫,這個范畫可以是你自己畫的,如果在備考室裡面有時間,可以完整地畫出來,也可以是名人的話,只要是孩子能整體感知到畫面的意境即可,出示範畫(繪畫作品欣賞或教師作畫)是支持繪畫教學的手段之一,也是培養幼兒繪畫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授課過程中,范畫的有效使用,不僅使幼兒很快的進入角色,還可以激發幼兒的靈感和創作熱情。緊接著是教師展示繪畫的過程,讓幼兒感知,在這時候可以邊畫邊講解,提示幼兒畫面內容的特點,分析繪畫操作程序及需要注意的點,將整個繪畫的過程完整的展現出來,清楚的講解,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和孩子進行互動。
展示完了作品,就到了幼兒作畫的環節了,這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幼兒創作輔導,1、教師進行創作引導,對幼兒繪畫表現所必須的生活經驗、繪畫表現計劃、繪畫表現技能進行指導。如:提醒技能要求,如色彩搭配、合理布局、均勻塗色等;提醒養成好的習慣,如正確使用工具、專心作業、愛惜作品等。創作引導在繪畫活動中是最關鍵的環節。要求教師仔細推敲,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並達到相應的效果,留下大量的充足的時間供幼兒進行繪畫創作。教師需提示幼兒繪畫時注意的點,握筆的姿勢,色彩的選擇,構圖的結構,注意的小細節如不要畫在外面,不要扎到自己或其他的小朋友等等。提示完了注意要點就開始了幼兒動手操作,教師進行作品的輔導,有人會問了,都指導些什麼啊,怎麼指導啊,指導的內容包括如何構思、如何造型、如何使用色彩、如何構圖等幾方面的內容。針對每位幼兒的特點採用採用巡迴指導、分層指導,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讓每位幼兒在自己原有的發展水平上再向前一步。這時就要將孩子的表現演出來,讓開關感覺到畫面感的存在,關注到每一個幼兒的表現,可以多走幾步,營造指導的情境。
指導過之後,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繪畫作品了,自然地進入了第三環節作品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把評價的標准慢慢教給幼兒,並幫助他們學習積極地評價同伴的繪畫作品。幼兒自身評價與相互評價,不僅有利於其評價能力的提高,還有利於其社會性的發展。可以讓孩子之間進行評價,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也可以然孩子展示教師進行評價,要注意的是不管孩子畫的怎麼樣,都不要否定它,鼓勵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孩子的興趣。
展開部分三個環節進行完,就進入了結束的部分,耐人尋味的結束將使繪畫活動得到美的升華,不但能引起幼兒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和注意,也利於幼兒對整個美術活動的回味和思考。結束也有多種方式,如游戲式的結尾,帶著孩子組織游戲愉快的結束本次活動,故事式的結尾,可以講這幅畫變成一個小故事與大家分享,或者你之前的導入用的是故事,在這里正好首尾呼應,還顯得比較完整,另外展覽式的結束,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都展示出來,形成掛圖的形式進行展覽。
活動過程的結束不代表活動的額結束,還有一個步驟就是延伸的部分,在活動後圍繞活動的主題、目標,在游戲或美工區(角)中,適當安排一些相關的內容來鞏固幼兒新學的繪畫知識與技能。根據之前這個例子,大家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式延伸?(美工區講畫貼在美工牆上,學一首關於顏色的歌曲,延伸到戶外做游戲,家園共育)這么多種延伸方式選擇一種即可。

『肆』 幼兒教育中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對幼兒特點把握不準。
主要表現:如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經常會有一些注意力很難集中的內「坐不住容的孩子」。有時他們會「騷擾」周圍的小朋友,打斷教師正在進行的活動。這些孩子對於教師布置的任務,也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對這樣的孩子,一些新教師會一點辦法也沒有,當眾批評他們,甚至還會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們。時間一長,在其他孩子的眼中這些孩子就成了一個調皮、只知道惹老師生氣的壞孩子。再如,有一些性格內向的孩子,由於種種原因不會或不願與別的孩子說話交往。老師又有更多的孩子要管理,從而不經意冷落了這些孩子,長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孩子的正確引導和教育。

『伍』 制度化學前教育的缺點

制度化學前教育的缺點?

1、 注入式教學
做過幼兒老師的人都不難發現。幼兒教育的方工仍採取一種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式。普遍地存在一種現象,那就是「老師教幾遍,小朋友跟讀幾遍,然後小朋友整齊讀幾遍;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講,小朋友在下面聽,然後做作業。」這種教學過程太機械,缺乏引導和啟發作用,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少之又少,從而促使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不到發展。就拿我們熟悉的舞蹈課來說吧,老師在教幼兒練習舞蹈時,只是把碟片放出來,讓幼兒欣賞一遍,然後跟著自己,一個一個動作的模仿,邊學邊叫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等學完後,配上音樂跳幾遍就OK了。教學過程中既沒有動作要領講解,也沒有讓幼兒熟悉舞蹈動作示範,幼兒只是為了跳舞而跳舞,並沒有注入自己的感情,他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這個舞蹈,更別說他對這個舞蹈過程中體會到多少快樂了。這種「注入式」的教學不僅存在於幼兒園教育中,也存在我們每個幼教者的身上,還存在各科教學和家庭教育中。我認為這是我們幼教行業應該深刻反思和探索的問題。那麼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造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認為有三:a、教學資源缺乏。教學材料只限於光碟、卡片、掛圖等等少之又少的教具,幼兒操作材料也貧乏,教師上課只靠一張嘴和幾本書,這樣就造成了課堂上氣氛不活躍的狀態。B、師資缺乏。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力量,很多幼兒園經常更換老師,造成老師流動性擴大,促使幼兒教育出現空缺與托尾,而且還有一些幼兒園並沒有配備兩教一保,這就阻礙了教師在教學能力上的提高,想想一名教師每天對著幾十名幼兒,而且是形影不離,再加上月、日工作計劃的擬定,哪有時間去更新教學方法。C、社會環境影響。很多家長都認為他們的孩子「會跳、會唱、會寫、會算」是很多了不起了,他們臉上也會光彩照人了,但他們並沒有想到對於一個三至五六歲的孩子是一種多麼不良的教育方式,剝奪了他們玩的權力了。
2、 教學內容欠規范化
在教學上出現隨意性和「小學化」現象。按照《幼兒園的指導綱要》來說,一日的活動內容應以游戲為基本形式,不得象小學那樣形式化,更不得隨意性的上課,講解一下就行了,但大多數幼兒園存在一種相同的情況:都不以游戲的形式來上課。幼兒規規矩矩地坐在課室內識字、算術、寫作業的情況比比皆是,再加上戶外游戲活動的欠缺,完全把小學教育提前教育了。這些現象都嚴重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小學化現象的主要原因:a、行為規范上,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守紀律,少玩少動。幼兒的天性本來就是活潑好動,然而教育形式上並沒有真正實現「寓教於樂」的教學原則。B、在知識學習上,灌輸知識成了幼兒教育的主要模式,認為只有努力學習才是有用的人,卻沒有考慮到給孩子增加的無形壓力。這些現象都嚴重損害了幼兒的健康心理,對幼兒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a、使用權幼兒形成不良的習慣b、促使幼兒產生厭學的情緒c、阻礙了幼的思維的發展和智力的提高孩子不是一個容器,什麼東西都往裡而塞,強迫他們學這學那是不行的,應該讓孩順其自然的發展,在玩中學
3、 片面追求知識技能,忽視學習品質的培養
就現狀來看,不管是公辦、民辦、還是私辦的幼兒園都在片面的追求知識技能的培養,開設識字、數數、背詩、唱歌、跳舞等課程,開設外語班,他們追求一種立竿見影的效果,以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行為來考評幼兒教育成效,來向家長交差,卻忽視了幼兒學習品質、道德品質、身體健康的培養與發展,致使幼兒教育品質逐步下降,久而久之,不良的行為習慣就形成了。學習品質並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堅持,反復強化建立穩固的動力型,才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於,並且自動化。卻沒想到,幼兒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地方,卻被無形的知識壓力抹殺了幼兒臉上的天真燦爛笑容。

『陸』 大班主題活動小學和幼兒園一樣嗎

·讓孩子熟悉幼兒園和教室環境
讓孩子熟悉幼兒園和教室環境
我會蹲下身來多和孩子用眼睛
說話
今年三月份接手了一個新開的班級。全部的孩子都是新生,我也調整好心態,做好心理准備,迎接他們適應期的哭泣。
第一周的教學主要是讓孩子熟悉幼兒園和教室環境,認識自己的毛巾、杯子、座位等,以玩玩具、講故...·大班綜合教案:幼兒園小學大不一樣
大班綜合教案:幼兒園小學大不一樣
目標:
了解小學的校園環境和幼兒園環境的不同,為幼、小銜接做准備
准備:
幼兒用書、掛圖6027
過程:
1.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
師:你們去過小學.....·能否要求幼兒園將教室「透明
能否要求幼兒園將教室「透明
如果有了室內監控,教室內的情況會讓家長一目瞭然,也放心了不少。
連日來,國內兩家幼兒園接連被曝存在虐童等不法行為。對此,本市有幼兒家長致電本報稱,如果幼兒園教室內安裝視頻監控設施,家長就可以隨時監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幼兒園升入小學的孩子來說一樣的
美國幼兒園的教室布置
美國幼兒園的教室布置
一、美國幼兒園教室布置的指導思想美國幼兒園教育極重視幼兒園的教室布置,這是同美國幼兒園和教育觀分不開的。美國幼兒教育的主要觀點是:
1.幼兒必須利用各種感官,通過與環境的直接作用進行學習。

『柒』 談一談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優缺點

「百年基業,教育為本」,可見教育在我國的重要性,尤其表現在幼兒教育上,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點點滴滴都是從小積累起來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培養人才是多麼的不容易,一項艱巨偉大的任務要實施起來又是多麼有漫長,特別是人生萌芽的幼兒教育。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深深地體會到:幼教的辛苦,感受到其中的艱難。
關鍵詞:教學方式 孩子成長 幼師待遇 家庭教育
我國的幼兒園存在三種形式:民辦園、公辦園和私辦園。不管是任何一種形式,它都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一般來說,幼兒教育是不需要進行檢測考核的,不需要進行比較評價的。但是不少幼兒園、家長對幼兒的期望值過高,將幼兒教育神聖化了,好像幼兒園包攬了一切知識內容,不停地對幼兒進行全面灌輸,俗不知這是抹殺了幼兒的天真一靈性的行為。那麼幼兒教育到底存在哪些的問題呢?我將就我鎮的教育情況從兩大方面來談談。
一、 幼兒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 注入式教學
做過幼兒老師的人都不難發現。幼兒教育的方工仍採取一種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式。普遍地存在一種現象,那就是「老師教幾遍,小朋友跟讀幾遍,然後小朋友整齊讀幾遍;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講,小朋友在下面聽,然後做作業。」這種教學過程太機械,缺乏引導和啟發作用,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少之又少,從而促使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不到發展。就拿我們熟悉的舞蹈課來說吧,老師在教幼兒練習舞蹈時,只是把碟片放出來,讓幼兒欣賞一遍,然後跟著自己,一個一個動作的模仿,邊學邊叫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等學完後,配上音樂跳幾遍就OK了。教學過程中既沒有動作要領講解,也沒有讓幼兒熟悉舞蹈動作示範,幼兒只是為了跳舞而跳舞,並沒有注入自己的感情,他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這個舞蹈,更別說他對這個舞蹈過程中體會到多少快樂了。這種「注入式」的教學不僅存在於幼兒園教育中,也存在我們每個幼教者的身上,還存在各科教學和家庭教育中。我認為這是我們幼教行業應該深刻反思和探索的問題。那麼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造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認為有三:a、教學資源缺乏。教學材料只限於光碟、卡片、掛圖等等少之又少的教具,幼兒操作材料也貧乏,教師上課只靠一張嘴和幾本書,這樣就造成了課堂上氣氛不活躍的狀態。B、師資缺乏。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力量,很多幼兒園經常更換老師,造成老師流動性擴大,促使幼兒教育出現空缺與托尾,而且還有一些幼兒園並沒有配備兩教一保,這就阻礙了教師在教學能力上的提高,想想一名教師每天對著幾十名幼兒,而且是形影不離,再加上月、日工作計劃的擬定,哪有時間去更新教學方法。C、社會環境影響。很多家長都認為他們的孩子「會跳、會唱、會寫、會算」是很多了不起了,他們臉上也會光彩照人了,但他們並沒有想到對於一個三至五六歲的孩子是一種多麼不良的教育方式,剝奪了他們玩的權力了。
2、 教學內容欠規范化
在教學上出現隨意性和「小學化」現象。按照《幼兒園的指導綱要》來說,一日的活動內容應以游戲為基本形式,不得象小學那樣形式化,更不得隨意性的上課,講解一下就行了,但大多數幼兒園存在一種相同的情況:都不以游戲的形式來上課。幼兒規規矩矩地坐在課室內識字、算術、寫作業的情況比比皆是,再加上戶外游戲活動的欠缺,完全把小學教育提前教育了。這些現象都嚴重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小學化現象的主要原因:a、行為規范上,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守紀律,少玩少動。幼兒的天性本來就是活潑好動,然而教育形式上並沒有真正實現「寓教於樂」的教學原則。B、在知識學習上,灌輸知識成了幼兒教育的主要模式,認為只有努力學習才是有用的人,卻沒有考慮到給孩子增加的無形壓力。這些現象都嚴重損害了幼兒的健康心理,對幼兒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a、使用權幼兒形成不良的習慣b、促使幼兒產生厭學的情緒c、阻礙了幼的思維的發展和智力的提高孩子不是一個容器,什麼東西都往裡而塞,強迫他們學這學那是不行的,應該讓孩順其自然的發展,在玩中學。
3、 片面追求知識技能,忽視學習品質的培養
就現狀來看,不管是公辦、民辦、還是私辦的幼兒園都在片面的追求知識技能的培養,開設識字、數數、背詩、唱歌、跳舞等課程,開設外語班,他們追求一種立竿見影的效果,以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行為來考評幼兒教育成效,來向家長交差,卻忽視了幼兒學習品質、道德品質、身體健康的培養與發展,致使幼兒教育品質逐步下降,久而久之,不良的行為習慣就形成了。學習品質並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堅持,反復強化建立穩固的動力型,才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於,並且自動化。卻沒想到,幼兒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地方,卻被無形的知識壓力抹殺了幼兒臉上的天真燦爛笑容。
二、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A、 嬌慣
孩子是家中的寶,「小皇帝」、「小公主」的現象顯而易見,他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想干什麼要什麼,就一定要得手,否則就使性子大哭大鬧,家長們見到孩子這樣,心痛時,就會滿足他們那些無理取鬧的要求。在這種環境下,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自私霸道,以我為中心的不良性格。到幼兒園後,他們好認為「什麼都得聽他的,得讓著他」,如稍有其不順意,便哭喊攻擊,這種行為給教師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導致教學過程也受到影響。
B、 替代
現在的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什麼事都有人代替做了,不必自己動手。這種過分溺愛的現象,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在我遇到的孩子中就有過這么兩種情況:孩子已經上學前班了,連脫胎換骨衣服都不會,如果老師不幫助的話,就以哭了事。還有一種情況,孩子上幼兒園,不肯自己走進課室,要家長抱進課室。想想下,孩子的獨立性真的有待深思,他們連一些小小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怎麼去幫助別人呢?來到幼兒園,老師教育他們,自己的事要自己獨立完成,不要什麼事都依賴家長,幫他們改正種種不良習慣。然而,有些家長還是一手包攬,他們認為孩子還小,做不來,不願讓他們動手。很難想像,如果繼續這樣教育下去,孩子的未為會是如何?他們又是將如何擔當建設祖國的偉大重任呢?這就可想而知了。
C、 過渡保護
「捧在手心裡怕凍著,含在嘴裡怕化了」一句話就說明了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孩子是長輩的心肝肉,心頭肉。一部分家長總是站到孩子的面前,替他們掃除障礙,容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一點點挫折。就拿一件最平常的小事來說吧:幼兒園生活是一種群體生活模式,人員較多,幼兒與幼兒之間總會有一些小摩擦,總會不經意之間碰到摔傷,一旦出現問題以後,有些家長不理清事理,就先把老師指責一頓,或者對著做錯事的幼兒大吼。盡管最後事出有因,家長也接受了老師的道歉,可是由於家長們的過度保護,使孩子變得不講情理,變得更無理限鬧,孩子們心中慢慢就形成一種扭曲心理:「天不怕,地不怕,出了事有父母撐職工腰」。這一現象,使孩子長大後容易出現極端的心理:目中無人,膽小怕事。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我個人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A、開展幼教知識宣傳活動
幼教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在全鎮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引導幼兒、教師、家長對幼兒的科學教育。比如:開設一些專門的幼教知識講座,或者電視專題講座,讓家長和老師都同時參與這些知識或專題講座,從中吸取經驗,及時教育我們的孩子。幼兒園應多召開家長會議,讓家長與老師多溝通交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習慣和缺點,全面貫徹實施家園合作工作;幼兒園還應開設幼教宣傳欄,幫助家長摒棄傳統的知識觀念。通過如此種種方法,讓幼兒形成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健康的人,讓他們養成自信、自立、自強的人。
B、提高幼師整體素質水平
教師是教育中不要缺少的主體。據了解,我鎮有一部分幼師尚未經過系統的學習,取得任教資格證,政府部門應引起重視。首先,教育局應提供培訓機會,使那些有識之士取得相應的資格證;其次,應該讓教師走出去,走出幼兒園,到其他幼兒去學習交流,借鑒別人的優秀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來,促進自身能力的提高;第三,保教結合,每班配備一名保育員,既有利於班級管理,又為教師提供了學習和鑽研課題的時間和空間,第四,多訂閱幼教專刊,供教師參考學習。通過各種渠道的學習與深索,不提高幼師的整體素質,開創嶄新的幼教局面。

『捌』 簡筆畫對學前教育的學生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意義作用:動物簡筆容易掌握,不僅能激發孩子的學畫興趣,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速專記能力、概括能力、想像屬能力,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動物簡筆畫繪畫方法:

1、概括動物的基本形狀。基本形狀就是大輪廓,它是根據動物的外形特徵決定的。要使復雜的形象變簡單,首先要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來概括動物的基本形狀,再在基本形狀上進行加工。

2、抓住動物的動態變化。

3、根據各種動物的特徵採取誇張、擬人的手法來畫,使形象更加突出。

(8)幼兒學前教育掛圖擴展閱讀

社會推廣

原國家教委(教師)〔1991〕8號文《關於開展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意見》提出:「基本功訓練是現階段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其中第三項基本功要求的就是簡筆畫。即能按教學要求,突出教學重點,用簡練的線條較快地勾畫出事物的主要特徵,設計、繪制圖畫。這就是簡筆畫。

簡筆畫,是指把復雜的形象簡單化,形體結構是繪畫最基本的要素,各種物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構成因素,結構形勢及比例關系,平面化的簡筆畫,表現2維的平面結構比較簡便。

但要表現立體結構的物體形象,因主要只表現一個面的圖形,寫生時應選擇能充分顯示對象結構特點的角度和視向,使這些特點能突出地呈獻於平面圖形之中。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