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水平高
中國復香港的教育水平最制高。
香港(Hong Kong),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寫:HKSAR)。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包括大嶼山及230餘個大小島嶼)組成。地處中國華南,珠江口東側,北隔深圳河與廣東深圳相接;西與澳門隔海相望;南臨中國南海。
Ⅱ 中國的教育水平如何
樓下已經有幾位說出了痛處了,比如大學前高考的考試緊迫感,大學以後的懶散作風(我就是一個例子了,想想真的是很不好意思……)、人懶無用等。在薪資這一塊,海歸的確是更吃香,但是你不能只看到這一面,你更要看到後面的個人奮斗和家庭教育、家庭的財富投入。比如我的一個老師,早稻田大學畢業,這名頭夠響了,但是他並不滿足於此,回國工作之後,為了拓寬知識面,也有參加一些培訓班來進修。
另外分享一個我聽到的一個比較有趣的觀點,為什麼達官貴人都紛紛把孩子往外面送?因為高考他們競爭不過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們,高考真的太激烈了。達官貴人有點途徑和手腕的都把孩子送進國外學校,那裡競爭相對沒有國內那麼激烈。
另外,你也要知道有些人只是出去鍍個金而已,甚至根本沒有真材實料的,混個文憑好回來顯擺的(當然國內也一樣有這樣的情況)。
至於教育水平的話,這你得看那些智庫怎麼說,沒有大數據不好說話。但我個人來看,和國外相比,可以肯定的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師資的分配問題。這跟中國人口基數大的基本國情是離不開的。從我的個人經歷出發,我的小學是在郊區的城中村上的,師資一般。四年級的時候教我們的數學老師教得還不錯,但是沒多久就調到省一級小學里去了,校長還特意請省一級小學的一位退休教師,但是卻起了反效果,作業是以前的好幾倍也就算了,對學習差的學生更是肆意侮辱,當然,學習好的話什麼都好商量,但我們是真的受不起了(所以說有些人只是有名無實而已);初中是在省一級學校,這里才真切地感受到師資的不同,畢竟級別都不一樣了;高中也是省一級,但是需要說的是,我這個學校所在的區,是市裡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一個區,這個區在古時候也是很注重文化培養的。教學水平也是杠杠的,而且校內還有一位特級教師坐鎮(不過這個特級教師脾氣倔得很,不肯教高三),曾經做過他學生,作風嚴格,但他的嚴格和別的老師的嚴格相比十分神奇,只要按照他的要求做完,你基本都能掌握好知識點。但是高二分班,換了個比較年輕的老師,他比較缺乏經驗,而且校長有指標下來,所以實際上後面兩年並不是很和諧。而到了大學,情況要變得復雜了,因為大學大多都是有「偏科」的,也就是某些專業很強,某些專業很弱,我就是後者,而且我的專業在國內也算是新興專業(但在發達國家不是,所以我有個特別厲害的師兄畢業後出國讀研)。
Ⅲ 哪些國家教育水平最高
2017年4月,USNEWS(美國新聞與世抄界報道)新鮮出爐了「全球教育質量國家排名」。加拿大再次傲嬌,成功超越鄰居美國,拿下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據悉,USNEWS全球教育最好國家排名,共有80個國家參與評選,主要考察發達的教育體系和上大學的意願,為了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這次排名沒有把頂級大學排名因素計算在內。
一起來看看榜單前二十名都是哪些國家吧~
1加拿大
2澳大利亞
3法國
4瑞士
5美國
6丹麥
7日本
8荷蘭
9挪威
10奧地利
11紐西蘭
12盧森堡
13芬蘭
14愛爾蘭
15義大利
16西班牙
17新加坡
18葡萄牙
19韓國
20俄羅斯
Ⅳ 受到 的教育水平高就代表素質高嗎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的 這個離絕對性就更遠了 沒有高學歷 只要思想品德好就行 為什麼愛說農民純朴呢 收到教育水平高 說明科學文化素質高
Ⅳ 哪些國家教育水平較高各有什麼優缺點
美國不用說了。在美國讀小學中學可以更方便地申請進入世界頂級的美國一流大學,因為頂級的美國大學只認可美國的高考(即SAT)成績。美國學校非常注重學生的素質發展與課外活動,海外交流項目與各種實踐活動(比如參觀NASA航天局,且費用不高)而不會一味地強調理論與進行填鴨式學習,使學生學在樂中並發展潛能,成為真正的實用人才。美國學校也很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常春藤盟校指明了「我們不缺競賽大獎小獎得一堆的學生,我們只需要一個有特色的你」,非常看重學生人格,而不是成績。早點進入美國學校就讀(比如小學、中學就去),就越早融入當地環境和本地學生的交流圈。且美國院校資金雄厚,的的確確是「再窮不能窮教育」,無論什麼科目,為學生配備的都是最先進完善的設施。像國內的科研院校出現的那種資金短缺以導致研究無法進行的情況根本不可能出現。美國的缺點就是不安全,會有一定種族歧視(其實也只是出現在偏僻的地方),近幾年大學校園里發生的命案也很多,前段時間耶魯的科學院剛剛出過事。
歐洲(熱門為英國法國)和加拿大與美國差不多,也是非常注重實踐,且歷史比美國高校更為悠久,是真正的享有良好口碑的老牌大學。同樣也是越早去越能融入當地生活圈。缺點就是在歐洲的中國富人太多,「沒有了學習的氛圍,不是真正能學習的地方」。而且近年來由於歐洲經濟狀況低迷,政府對高等院校的投入也下降許多,使大學質量有所下降,也造成了優秀的導師與生源的流失,與美國的大學拉開了一定差距。
澳大利亞,小學尚可,到了中學時期,由於華人留學生過多,中國人去澳大利亞上中學往往會將自己禁錮在華人的圈子裡,英語得不到提高,無法與本地人打成一片,相當於是花錢在國外過國內的生活。澳大利亞的大學質量也很高(前提是澳洲的一些頂尖大學,比如G8聯盟),也是與歐美高校類似的名牌優質大學,非常注重學生的素質發展,也擁有一流的師資力量。但近年來由於華人留學生的大量湧入,許多大學已嚴重依賴華人學生(而且幾乎走到哪裡見到的都是華人)並且校風與教學質量也有所下降(許多華人帶來了不好的習慣比如抄襲論文等)。另外,許多留學生畢業以後由於英文水平不行(從來都只和中國人來往也從來不看英語書),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原本澳洲留學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移民,可是如今移民政策急劇緊縮,技術移民葉門檻也高了不少,很多以移民為目標的會計、廚師在讀生都只能讀完後回國。另外澳洲有個缺點,即近幾年治安嚴重下滑,大概是因為種族主義。在澳的許多印度留學生都出了命案。中國留學生也有被謀殺的,好像光2008年一年中國人就有五六個被殺的。
Ⅵ 受教育程度高的好處是什麼
可以說,文憑是一個人的招牌,是用人單位選擇人才的第一個條件
你的文憑越高,被看中的機會也就越大。
教育程度越高,接受能力,自身素質都有提高
Ⅶ 教育水平高低的標準是什麼
教育水平是一個稍稍抽象的名詞!所謂水平不是某個人和單位,是指的社會或某一地區的教育成果,人們平均知識水平,道德水平!人文水平高的地區不管繁華與否,氣氛都是積極向上的!這個一時不好描術。文化水平也是,指的所有人群中的平均文化深度,受教育的高深程度。(以上只是我的個人理解,朋友可以參考下)
Ⅷ 中國哪個城市的教育水平最高
中國香港的教育水平最高。
香港(Hong Kong),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寫:HKSAR)。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包括大嶼山及230餘個大小島嶼)組成。地處中國華南,珠江口東側,北隔深圳河與廣東深圳相接;西與澳門隔海相望;南臨中國南海。
Ⅸ 如今的教育水平,對比30年前提高了多少
三十年以來,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經濟迅速發展,一躍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迅速進步的是教育的硬體、師資;
毋庸置疑,三十年來,教育的硬體和師資有了天翻地覆的進步。當年老汪一半的初中老師都是民辦教師,高中畢業,甚至高中未畢業。全縣所有的初中幾乎沒有一個本科生,那時的本科生都在高中。當年的黑板粉筆也被現代化的一體機、電子白板取代了。如今,似乎每過幾年,就會有更新的電教平台裝進課室。如今,不要說初中已經有博士任教,就是小學基本上也全面實現了本科化,甚至某些小學老師也是碩士畢業。當然,我說的是一線城市。其它城市和農村的教學硬體和師資跟30年前相比,同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進步。

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實踐經驗課題組「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改革發展
的成就與經驗研究」的調研,5年來,我國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加速,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效顯著。教育資助體系實現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全覆蓋,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共資助學生4.25億人次,資助金額達到6981億元,財政投入達到4780億元。
與此同時,教育的難點熱點問題被逐步解決:義務教育質量整體提高,讓家門口就有好學校,努力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隨遷子女異地就學障礙逐步消除,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學段銜接、普職融通、醫教結合的特殊教育體系初步形成……
更重要的是,教育精準扶貧成績斐然。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取得顯著成效,這一國家工程覆蓋全國2600多個縣近22萬所義務教育學校,被譽為「我國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史上中央財政投資最大的單項工程」,3年多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336億元,帶動地方投入2500億元,過去學生自帶課桌椅、睡「大通鋪」、使用D級危房等現象基本消除。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營養改善計劃全面實施,農村學生身體素質顯著提高。重點大學面向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人數大幅增加,包括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在內,5年來共錄取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27.4萬人,更多農村孩子有了上重點大學、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Ⅹ 現在的教育水平高嗎
不是都是高等教育嗎?所以,經濟發達地區的教育水平很高。次發達地區不錯。不發達地區一般。貧困地區差。
這樣的分布不均勻就在於,中國的教育水平是從東到西(經濟發展水平不也是這樣?)依次遞減,在各省市區是由城市向農村依次遞減(城市教育資源比起農村要更好些)!
所以現在的教育水平有高有低,但分布不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