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教學設計
㈠ 中班語言(草)古詩教案怎麼做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並會寫「枯、榮」
3、能說出詩歌大意,體會詩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樣不怕困難、頑強不屈。
4、啟發兒童想像,讓學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長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難點:
1、理解「離離」、「枯」、「榮」、「盡」的詞義。
2、懂得句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含義。
教具准備:教學課件、插圖
一、課前准備
齊讀白居易的一首古詩《江南好》,跟學生介紹白居易是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尤其是敘事詩《琵琶行》和《長恨歌》極為有名,我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學到他的這些優秀詩文。
二、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昨天的課文中學到的小草是什麼樣子嗎?
在你的眼裡草又是怎樣的呢?
今天我們要去看看聽聽在詩人白居易眼裡的草是什麼樣的?,齊讀《草》
三、詩歌加插圖,學習詩歌
1.出示詩歌;
看來這首詩對同學們而言是耳熟能詳呢?那麼你能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嗎?能產生問題的人才是會思考的人!
(預測學生會提出不能理解的詩歌中的詞語或者是句子)
看來大家對整首詩的理解還是感覺到有點困難的!沒關系,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會慢慢理解這首詩的意思的。大家別著急!
2.請看第一句詩「離離原上草」中的「原」字。誰能用「原」這個字組個詞語?預測生:原因、原來、高原、草原、原子彈、原始人、校原(可能與「園」的組詞相混,相機解釋:「原」是指廣闊的沒有遮擋的;「園」則是人工圍建的)
嗬!小朋友知道的還真不少!請大家想一想,「離離原上草」的「原」是指剛才那麼多詞語中的哪個?
――草原!
師:大家同意嗎?是的。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長得怎麼樣呢?請看插圖回答。
預測生:草原上的草長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密,一棵挨著一棵。
生: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
生:草原上的草綠油油的,一眼望不到邊。
師:說得太美了。聰明的小朋友看了這幅圖,一定知道「離離」是什麼意思了。誰說說?
生:「離離」就是茂盛的意思。
生:「離離」就是草長得很茂密,一棵挨著一棵。
師:說得完全正確!誰能把這一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生:「離離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長得非常茂盛。
師:誰能看著圖,說得再具體一點?(強調把話說完整,說具體。)
3.師:很好!再看第二句「一歲一枯榮」。誰能用「歲」說一句話?
預測生:我今年8歲了。
大家今年8歲了,也就是說,你們從生下來到現在幾年了?
生:(齊聲)8年了!
師:8歲是8年,1歲呢?
生:(齊聲)1歲就是一年!
師:1歲就是一年 ,那麼,一年有幾個季節呀?
生: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
師:一年四季草有哪些變化呢?(貼春季圖。)
師:這是春天的小草。春天的小草怎麼樣?誰能看圖說一說?
生:春天來了,小草發芽了。
生:春天來了,小草從地里探出了小腦袋。
師:說得太漂亮了!夏天呢?(貼夏季圖。)
生:夏天到了,小草長得非常茂盛。
師:秋天到了,天氣涼了,小草怎麼樣了呢?(貼秋季圖。)
生:秋天到了,天氣涼了,小草慢慢變黃了。
師:冬天呢(貼冬季圖。)
生:冬天,小草都凍死了,葉子變黃了。
師:(指著黑板上的四季的草)小草一年當中,有兩次明顯的變化,誰看出來了?
生:一年當中,草綠一次,黃一次。
師:多聰明!那大家一定知道枯和榮是什麼意思了。(學生紛紛舉手)不過,我不想讓你們說。現在,我請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邊來,看看「枯」該貼在哪一幅圖的下面,「榮」該貼在哪幅圖的下面,貼對了,說說明他懂了。)
(把「榮」寫在夏天草的下面, 把「枯」寫在冬天草的下面。)
師:請你說說「枯、榮」的意思,你能給他們組幾個詞嗎。
生:「榮」就是茂盛的意思,「枯」就是黃了,幹了的意思。
師:「一歲一枯榮」什麼意思?
生:就是一年當中,草茂盛一次,乾枯一次。
4.師:再看「野火燒不盡」這一句。「燒不盡」就是燒不——
生:(齊聲)就是燒不完!
師:「盡」就是完的意思。這可奇怪了!到了冬天草葉子都凍死了,枯黃了,大火一燒(貼紅紅的火苗圖),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把草燒得乾乾凈凈,白居易為什麼說燒不盡呢?
相機引導:大火有燒不到的地方。是什麼沒燒完?聯系下一句想一想。
師:草根沒燒著,所以說沒燒盡!
師:學到這兒,我想,小朋友一定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了。誰能到前邊來,把第四句的意思在老師畫的畫上畫出來?(指導畫出草根和風吹小草芽斜的圖來)
5.師:同學們,大火燒得那麼厲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風一吹,小草齊刷刷地生長出來了。你覺得小草怎麼樣?
生:小草不怕燒,很勇敢。
生:小草很堅強。
師:(把「強」寫在黑板上)「強」字前邊的「堅」字換一個什麼字更合適?確切地說,是什麼「強」?
生:是頑強!
師:對!是頑強!小草的生命力多麼頑強!火把葉子都燒光了,第二年照樣發芽,多麼了不起呀!
6.面對小草的遭遇,你覺得大火是怎樣的?帶著你的感覺來讀第三句話。
而小草的頑強又應該讀出怎樣的感覺呢?請你也來讀讀第四句。
7.正是因為小草的這種頑強的生命力才使白居易寫下了這首詩來贊美它。學完這首詩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四、寫字「枯榮」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草》,了解了詩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這種小植物雖然不起眼,可它那頑強的意志、頑強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們欣賞的。我們也要像小草那樣,遇到困難要有頑強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
六、板書設計:
草 ―――――――― 頑強
白居易 草的圖
離離原上草, 春 夏 秋 冬
一歲一枯榮。 榮 枯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㈡ 編寫小班古詩教案《草》要注意什麼
培養幼兒朗讀古詩的興趣。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㈢ 小班古詩草教案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朗讀古詩的興趣。
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材料准備
電腦課件;輕音樂。
活動流程
一、 初步感知理解古詩內容,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電腦課件,討論:「畫面里都有什麼?」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初步欣賞古詩。
二、 反復聆聽作品,學習古詩
1、反復跟著電腦聽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
2、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
三、 交流討論、表演、表現
1、集體大聲的朗讀古詩。
2、分小組進行比賽朗讀古詩,比一比那組朗讀的有感情。
3、討論:古詩里都講了什麼?小草都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你要學習小草的什麼精神?
活動延伸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到前面表演古詩。
㈣ 《草原》教學設計
草原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4個字,能正確讀寫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版襟飄帶舞等詞語。
2、有權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一、二自然段。
2.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和諧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養美感,學習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品讀優美語句,體會表達方法。
三、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聽歌曲引入: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說說歌曲中描繪的是哪裡的景色。聽著歌曲,在你頭腦中呈現了怎樣的景象?出示課題。
2.聯系生活實際及見聞說說草原的美麗景象。
3、今天我們將在老舍先生優美文字的引導
㈤ 故事《草 》 教案詳情
[草教案][教學目標]
1、體會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的表達作用,
草教案
。
2、理解課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為代表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深刻含義。
2、難點:理清課文的線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紅軍過雪山草地,前一課我們學習了紅軍翻越老山界,這節課我們學習紅軍過草地,課文標題下面有一段話,為什麼說"這里是最甜的地方。"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來一起研究這篇課文。
1、作者簡介
王願堅,山東省諸城縣相州鎮人。當代作家。創作《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說。
2、關於"草地"
課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為阿尼瑪卿山、岷山和巴顏喀拉山之間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澤。為四川省主要牧業基地。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這里。
二、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指名要求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讀准字音,注意讀出課文中人物對話的語氣。
三、閱讀課文,理清思路,品評人物。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1、本文主要寫了哪些人物,明確楊光和周副主席。
2、根據提示完成故事情節的梳理:
紅軍吃草中毒---周副主席品草救人---戰士議草悟理
3、找出文中描寫草的語句,說說草在文中的作用。
課文以"草"為題目,既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說的線索,還設置了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4、品析文中的人物。
思考:楊光發現擔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後,心理活動怎樣?把描寫楊光心理活動的詞圈出來。周副主席嘗毒草時的動作和神態如何?把描寫周副主席動作、神態的詞圈出來。細細品味作者用詞的精妙。
學生小組使用,討論交流:
先是"立時驚住",接著感到"惶惑";面對周副主席的招手,楊光又深感"不安";當眼見周副主席病得十分嚴重時,楊光"大吃一驚","覺得心頭像刀在絞",這些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形象而細膩地描繪了二班長楊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復雜的感情變化過程,最後聚焦到對周副主席病體的關切和憂慮,充分表現了紅軍戰士對周副主席的愛戴和敬重之情,
教案
《草教案》(http://www.unjs.com)。
周副主席仔細觀察有毒野菜時的神態:"仰起了頭,眼裡浮上了異常的嚴肅的神情",詳細詢問有毒野菜長在哪裡和它的味道,這些都為緊接著周副主席嘗有毒野菜的情節加大了蓄勢的力度。
周副主席親自嘗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作者動作一系列描寫周副主席嘗有毒野菜的動作和神態的詞:"舉起""看了看""放進""咬下了一點""乾裂的嘴唇閉住了,濃密的胡須不停地抖動著,一雙濃眉漸漸皺緊了""吐掉了殘渣""還給楊光",這些詞語和句子,充分表現了作為紅軍革命領袖的周副主席雖身患重病仍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對紅軍戰士生命和健康高度關注,對革命大業業極端負責、無比忠誠的高尚品質和非凡氣度。
5、議論草,理解文中一些有意義的句子。說說文章開頭提出的為啥說:這里是最甜的地方。
這里的草地曾經挽救無數戰士的生命,紅軍戰士在這里為了勞苦大眾創造了幸福生活。
四、拓展練習
從課文提供的材料想開去,以"說吃草"為話題,談一點或幾點自己的看法,
與同學交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憶苦思甜,繼承和發揚革命優良傳統。
2、從周副主席嘗毒草、議毒草,學習他的高尚人格、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及閃光的辯證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學方面的有關知識,學會識別無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護自己,戰勝困難。
4、今天,人們已解決了溫飽問題,過上了小康生活,開始以吃野菜這時尚,這是物質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的表現,體現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好處。
5、魯迅先生曾說:"我好象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當做是人民大眾的"孺子牛"。從牛感受魯迅先生倡導的奉獻精神。
五、小結
這篇小說描述了長征過草地的時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紅軍戰士因誤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險情,他置個人安危於不顧,不僅仔細辨識毒草,而且親口咀嚼毒草,果斷作出英明決策,引導紅軍戰士正確對待困難,從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為代表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