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微格教學的特點

微格教學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7-29 07:47:58

㈠ 微格教學法的特點

微格教學的特點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訓練課題微型化,技能動作規范化,記錄過程聲像化,觀摩評價及時化」。「微」,是微型、片斷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討及變革的意思,又可理解為定格或規格,它還限制著「微」的量級標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觀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圍內)。微格教學就是把復雜的教學過程分解為許多容易掌握的單一教學技能,如導入、應變、提問、媒體使用、學習策略輔導、學生學業成就評價等。對每項教學技能進行逐一研討並藉助先進音像設備、信息技術,對師范生或在職教師進行教學技能系統培訓的微型、小步教學。 師范生或在職教師通過觀摩錄像示範片、施教前的教學設計、操作攝錄機進行教學實況錄像、重放教學實況、計算機教學評價分析等一系列活動,增強了其對教育技術的應用意識和技能。

㈡ 微格教學有很多特點,但最能體現微格教學含義的是

微格,顧名思義,就是微型課堂。教材上給的定義是:「微格教學是指以少數學生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並把這種教學過程攝製成錄像,課後再進行分析」。可想而知,不管它有多少個特點,訓練單元小才是最根本的。不然的話,微格教學與別的教研活動又有什麼差別呢?

㈢ 什麼是微格教學

微格教學也稱微型教學,形成於美國60年代的教育改革運動。它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利用先進的媒體信息技術,依據反饋原理和教學評價理論,分階段系統培訓教師教學技能的活動。微格教學的特點就是「訓練課題微型化,技能動作規范化,記錄過程聲像化,觀摩評價及時化」。

㈣ 什麼是微格教學評價

微格復教學的英文為Microteaching,在我國制被譯為「微型教學」、「微觀教學」、「小型教學」等,目前國內用得較多的是「微格教學」。微格教學是一種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來培訓師范生和在職教師教學技能的系統方法。微格教學創始人之一,美國教育學博士德瓦埃.特.愛倫認為微格教學:「是一個縮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學環境,它使准備成為或已經是教師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學技能和教學內容」。微格教學實際上是提供一個練習環境,使日常復雜的課堂教學得以精簡,並能使練習者獲得大量的反饋意見。

㈤ 微格教學的功能

(1)基於網路資源信息瀏覽、上傳、下載功能。
由於B/S方式具有系統升級、維護、管理方便,容易使用,更具人性化等特點,因此B/S方式應是首選。
(2)課程教學實況記錄功能。
實況記錄效果,目標應為:實時性要求強、多路視音頻流應能同步、錄制效果好、碼流大小控制等。
(3)室與室之間通過網路進行視頻交互交流、觀摩功能。
(4)教授過程自動生成網路課件功能。
自動生成課件,常見格式是avi和asf格式。考慮課件要求用於後期點播,因此應選擇直接生成asf格式。
(5)現代各種媒體演示操作功能。(利用現代媒體培訓演講技能、電子板書技能、多媒體教學技能、網路資源利用技能、信息技術技能、多媒體組合教學技能。多媒體設備如:計算機、展示台、無線話筒、投影機等)。
(6)各種媒體演示操作功能屬於系統集成功能,應通過各種軟體、硬體的集成實現。

㈥ 微格教學的特點是什麼

微格教學的實施過程是以現代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理論以及系統科學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技能訓練過程。它具有以下的教學特徵。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微格教學中的一系列實踐活動可以使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心理學理論得到具體的貫徹和應用。這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對教學法課程的學習興趣。
學習目的明確,重點突出。由於採用微型課堂的形式進行實踐教學,所用時間短,學生人數少,只集中訓練一兩個教學技能,有利於使受訓者明確學習目的,便於把精力集中放在重點上。
信息反饋直觀、形象、及時。採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記錄,能及時准確地獲取反饋信息,可大大提高訓練的效率。
有利於學生主體作用地發揮。微格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指導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這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㈦ 教師教學中的微格課,微課有什麼區別

一、內容上的不同

一次微格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詳細、全面。而一個微課內容更加簡練,呈現碎片化的知識信息。

二、上課形式的不同

微格教學相當於一個微型課堂,依然是師生之間下面對面教學,只不過教學的內容簡化,時長縮短;而微課僅僅是教師對於知識的講解用現代信息技術記錄,然後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是一種一對一的學習模式。

三、時間的不同

微格教學的時間控制在5---20分鍾內;微課教學時間控制在5---8分鍾。



(7)微格教學的特點擴展閱讀:

「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鍾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鍾。因此,相對於傳統的40或45分鍾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於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

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於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路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

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於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微格教學的發展

微格教學在80年代中期引入我國,首先在北京教育學院展開了學習研究,並進行了實踐。在此基礎上,按照國家教委師范司的意見和要求,先後舉辦了七期全國部分教育學院教師參加的「微格教學研討班」。

微格教學作為培訓教師教學技能的有效方法,很快收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微格教學的研究和實踐已經擴展到中等師范學校、許多中小學和部分高等師范院校。

1993年全國各省級教育學院在國家教委的世界銀行貸款的資助下,分別建立了具有先進設備的微格教學實驗室,為這些院校和地區開展微格教學做了必要的物質保證。

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北京教育學院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開展了微格教學效果的對比實驗研究。實驗分為微格教學實驗組和教學實習對照組,以分析微格教學效果與實習效果的差異。

㈧ 微格教學與教學技能中教學語言有哪些特點

他山之玉:
微格教學的特點

微格教學的特點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訓練課題微型化,技能動作規范化,記錄過程聲像化,觀摩評價及時化」。「微」,是微型、片斷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討及變革的意思,又可理解為定格或規格,它還限制著「微」的量級標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觀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圍內)。微格教學就是把復雜的教學過程分解為許多容易掌握的單一教學技能,如導入、應變、提問、媒體使用、學習策略輔導、學生學業成就評價等。對每項教學技能進行逐一研討並藉助先進音像設備、信息技術,對師范生或在職教師進行教學技能系統培訓的微型、小步教學。

(1)學習目標明確、具體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明顯不同就在於對教學過程進行分解,從簡單的單項教學技能入手,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每一項技能的達成目標要求翔實、具體,常用行為目標表述,具有可操作性。在對教學技能進行科學分類的基礎上構成完善的目標系統。

(2)學習規模小、參與性強

參加培訓的教師採取分組的方式,小組人數一般3-5人,最我不超過10人,每人講課時間一般5-10分鍾,聽講人由指導教師和其他受培訓者組成。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每一位受培訓者不僅有權會登台講課,展示自己對某項技能的理解、掌握及運用情況,感受作教師的真實體驗,同時又可作為學生學習其他人的講課技巧,並參與對教學效果的自評與他評,不斷總結經驗。這種小組式教學機動靈活,並可穿插其他教學方法,從而使教學方法體系化。

(3)教學實踐過程聲像化,反饋及時、客觀

微格教學的形成與聲像技術的教學應用是分不開的。利用聲像設備把每一位受培訓者的講課過程如實客觀地記錄下來,為小組討論及自評提供了直觀的現場資料。受培訓者能及時看到自己的教學行為,獲得自我反饋信息。有些不太注意的教學細節如多餘的習慣性動作、口頭禪,經細節放大以後一目瞭然、印象深刻,利於及時修正,收到「旁觀者清」的效果,產生「鏡像效應」。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指導教師的教學負擔,以便騰出更多的時間用於對學生教學行為進行評價和指導,提高了培訓質量和效率。也可利用錄音帶、錄像帶的存儲功能,經過一定階段後再次視聽音像帶,實現延時反饋,對受訓人員進行教學技能的再強化,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利用積累的大量教學聲像素材,可編輯製作典型的微格教學片,構成微格教學系列教材,用於微格教學實錄前的觀摩及第二課堂學習。

(4)評價技術科學合理

傳統的教師技能培訓中的評價主要是憑經驗和印象,評價指標也不明確、系統。微格教學中不僅對教學技能進行系統分類、明確學習內容,並對教學技能要達到的目標盡量做到細化,提高可操作性,制定科學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一定的評價技術,對每項技能進行公正評價。參評人員不僅僅是指導教師,而且包括試講人自己和其他受訓教師,使信息反饋多元化、教學評議民主化。評價方式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集體評價相結合,評價與議論相結合,構成綜合評價系統,而且評價是對照著聲像記錄結果,更有針對性、更直觀、具體,評價結果更客觀、符合實際。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大量運用於教學實踐。我們可以把大量評價數據輸入計算機,從而構建評價模型,使評價結果更直觀、可靠。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關鍵環節之一,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是微格教學的難點,也是重點。

(5)觀摩示範與模仿創新相結合,新時期訓練與綜合訓練相結合

為了增加對教學技能的感性認識,對某項技能除做理論闡述外,同時提供一些優秀範例(文字的或聲像的)。在觀摩、評論的基礎上結合給定的題目進行教學設計,並鼓勵受培訓者積極發揮主動性,在模仿的基礎上勇於創新,體現教學的靈活性、創造性,避免過於機械的學習。由於聽講「學生」是指導教師和其他受培訓者,即使在執都過程中出現差錯也不必擔心對學校教學或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心理壓力小,有利於增強掌握教學技能的信心。每一階段的訓練項目要盡量集中,在重點進行單項訓練的同時,注意多種教學技能的組合運用,由線性訓練轉向綜合訓練,使各種教學技能運用自如,達到融會貫通。

(6)教育技術的掌握、應用

師范生或在職教師通過觀摩錄像示範片、施教前的教學設計、操作攝錄機進行教學實況錄像、重放教學實況、計算機教學評價分析等一系列活動,增強了其對教育技術的應用意識和技能。

㈨ 什麼是微格教育

微格教學又稱微型教學,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利用先進的媒體信息技術,依據反饋原理和教學評價理論,分階段系統培訓教師教學技能的活動。微格教學形成於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教育改革運動,斯坦福大學的W.Allen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利用攝錄像設備形成的。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引入這種教學方法。微格教學的特點就是「訓練課題微型化,技能動作規范化,記錄過程聲像化,觀摩評價及時化」。微格教學不僅作為教師教學技能的一種輔助手段,也可以應用於其它領域的技能培訓。1、微格教學系統微格教學設施主要由主控室和微格教室兩部分組成。(1)主控室主控室可以控制任一微格教室中的攝像雲台和鏡頭,可以監視和監聽任一微格教室的圖像和聲音,可隨時與受控教師進行電視講話,或是播放電視節目。(2)微格教室微格教室中的設備主要包括分控機、攝像頭及其他教學設備。在微格教室中可以呼叫主控室,並與主控室對講。2、微格教學的實施微格教學的實施是以現代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理論以及系統科學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技能訓練過程,具有以下特徵: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習目的明確,重點突出信息反饋直觀、形象、及時有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微格教學實施的基本步驟包括(8步):學習相關知識確定訓練目標示範觀摩分析與討論編寫教案角色扮演與微格實踐評價反饋修改教案。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