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旗教育
A. 如何愛護國旗
如何愛護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志。
法律明確規定,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不得升掛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
國旗及其圖案不得用作商標和廣告,不得用於私人喪事活動;在公眾場合故意以焚燒、毀損、塗劃、玷污、踐踏等方式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參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處罰規定,由公安機關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國旗是國家的象徵和標志。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尊重和愛護國旗,依法使用國旗。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國旗升掛、使用的監督管理,對升掛、使用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的,要責成有關單位迅速更換和糾正。
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的回收,按照單位管理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實施。中央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由本單位機關黨委或工會負責;學校由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負責,農村由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其他組織和社區由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後,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單位集中放置,定期統一處理。處理時應注重環保和循環利用,可根據材質採用不同方式。
集中處理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情況舉行庄嚴的儀式,作為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普及國旗知識、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各地要建立健全對國旗升掛、使用、回收處理的長效管理機制。工商、質檢、環保、市容和公安等相關職能部門要依據法定職責,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加強對國旗製作、銷售、升掛、使用等環節的監督管理,發現問題,及時依法處理。

宣傳、教育、文化、旅遊、新聞出版等部門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要大力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宣傳教育,廣泛普及國旗知識,不斷提高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國旗意識,引導人們養成尊重、愛護和正確使用國旗的良好習慣。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新聞媒體,要採取不同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各地各部門要對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進行一次回收處理。
詳細內容:
基本信息
國旗(National flag)是國家的一種標志性旗幟,是國家的象徵,它通過一定的樣式、色彩和圖案反映一個國家政治特色和歷史文化傳統。
在一個主權國家領土上一般不得隨意懸掛他國國旗。世界上各國國旗的顏色主要有紅、白、綠、藍、黃、黑等,這些顏色各有一定的含義,形狀絕大多數是長方形。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七)》規定了侮辱國旗、國徽、國歌罪罪名,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B. 愛的教育中校長是怎樣教育孩子們尊重國旗的
愛的教育中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士兵》這個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校長的兒子去世時正在部隊里當志願兵,當孩子們放學看到一個拄著拐杖士兵時發出了笑聲,校長對他說:「當心點兒!嘲笑一名在隊伍中間,既不能報復,又不能作出反應的士兵,就好比侮辱一個被困住手腳的人,這是卑鄙無恥的。」校長告訴在場的孩子們,應該熱愛士兵,他們是祖國的保護者。尤其是校長告訴孩子們做一件事情:當三色旗(義大利國旗)經過的時候,請把手舉到前額,敬一個學生禮。讀到這里,我不僅為校長的愛國情懷所感動,更要為孩子們尊重國旗,維護自己祖國尊嚴的行為而拍手叫好。
我由此想到不少這樣的愛國者。南宋名將岳飛,他少年時就立志「精忠報國」,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忍辱負重,含冤而死;邊防戰士,為了領土的完整,不怕流血犧牲,趕走了入侵我國邊境的侵略者;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完成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具有意義重大。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大家在感受祖國日益強盛的同時,將要立足本職崗位,多做貢獻……他們的愛國熱情激勵著無數國人奮發向上。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在學校、家庭中關愛他人,用自己的愛心來熏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在今後的《愛的教育》中,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里。
C. 中班社會《我愛國旗,國微》教案
設計思路:
由於幼兒年齡的特點,他們雖然見過國旗和國徽也聽過國歌,但對實際意義不宜理解,因此,為了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幼兒從小萌發愛祖國的美好情感,我對所帶的大班幼兒進行開展「我愛國旗國徽和國歌」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代表我們國家的國旗、國徽,學唱國歌
2、知道尊敬國旗、國歌、國徽是熱愛祖國的表現。
3、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國旗、國徽。
難點:熟悉國歌,哼唱國歌向試唱國歌過度。
活動准備:
1、實物:國旗、國徽。
2、天安門幻燈片一張。(見附件演示文稿PPT中)
3、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錄象。(見附件中)
4、國旗和國徽幻燈片。(見附件演示文稿PPT中)
5、小朋友升國旗幻燈片。(見附件演示文稿PPT中)
6、音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見附件中)
7、彩筆,白紙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興趣:
1、幼兒觀看PPT天安門幻燈片第二張
2、將實物國旗、國徽展示給幼兒看,使幼兒對這些國家象徵物有初步的了解,並且產生喜愛之情。
3、觀看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錄象。(PPT第三張時插入天安門升旗錄像)
二、認識國旗和國徽,學唱國歌
1、邊聽音樂邊觀看國旗幻燈片(第四、五張),問:國旗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上面有什麼?
師:小朋友,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見到升國旗、聽到奏國歌都必須停下手中的活動,向國旗行注目禮,嚴肅地聽國歌,直至國旗升起,國歌演奏完畢。
教師小結:國旗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紅色意味著革命的勝利,五顆星星表示全國人民的大團結,一顆大星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星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國旗也叫五星紅旗。
2、邊聽音樂邊觀看國國徽的幻燈片(第六張),並進行討論
師:小朋友說說,國徽你在哪裡見過?五顆星,天安門城樓,麥穗和齒輪各象徵什麼?
幼兒暢所欲言說自己在天安門上、開大會等地方見到過國徽。
小結國徽的含義:麥穗代表人民,出輪代表工人,天安門就表示我們的明民族的精神。五顆星星就表示全國人民在共產黨的團結。
教育幼兒熱愛祖國,讓幼兒知道十月一日是新中國的生日。
3、聽《國歌》唱《國歌》
(1)、操作課件第七、八、九張)、聽《國歌》並跟著音樂學唱《國歌》。 (2)、欣賞唱國旗的幻燈片(第九張),哼唱《國歌》。
簡單介紹一下升旗禮儀:一個人持旗,兩個人護旗。參加升旗的人都要行注目禮。(教師示範動作)
(3)、操作PPT(第八張)放國歌的音樂,學習升旗禮節:立正站好,行注目禮,聽國歌唱國歌。
討論:什麼地方升國旗?什麼時候唱國歌?
教師小結:國旗、國徽、國歌是我們國家的象徵標志,我們祖國的美麗和偉大,讓我們大聲喊出,(操作課件第十張)喊出我們的心聲:我愛祖國!祖國萬歲!祖國在我心中!
評析(1、2、3):使幼兒通過聽、看、唱、想、說,激發幼兒對祖國熱愛的情感。
四、小小蠟筆畫祖國
(1)、欣賞幼兒作品(觀看PPT幻燈片第十一、十二張)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大哥哥大姐姐畫的畫兒。
師:畫里畫的是什麼呢?
幼兒爭先恐後說著畫中情景:國旗、國徽、天安門等
評析: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祖國的主人,我們幼兒是祖國的小主人,我們要熱愛祖國,關心祖國,盡心盡力為祖國作貢獻。
(2)、幼兒拿出彩筆,白紙等材料開始作畫,畫出國旗、國徽等。
活動延伸:
1、幼兒繼續作畫。
2、自評:雙手拿畫在胸前,講述畫的內容。
3、互評:幼兒將自己的畫貼在牆上進行畫展。
D. 怎樣加強對孩子的愛國教育
(1)愛祖國,從愛身邊的人和物開始
蘇霍姆林斯基說:「愛祖國應該從愛媽媽做起。」愛祖國,從愛家鄉開始;愛祖國,從愛身邊的人開始。一個人如果不熱愛自己的故鄉,不熱愛家鄉的父老鄉親,不熱愛養育自己的土地,他還會熱愛自己的祖國嗎?家鄉是我們生長和生活的地方,一草一木皆是情。我們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生活中捕捉家鄉的美和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家鄉充滿驕傲和自豪,心中充滿責任感,並從小樹立把家鄉建設的更美好的奮斗目標和光榮責任。其次,就是要愛身邊的人。家人、老師、同學,是生活在孩子身邊的人。我們要引導學生從孝敬老人、尊重老師、團結同學這樣的小處入手,培養孩子健全健康的人格,讓孩子意識到這既是對自己負責,又是愛國的具體體現。
(2)愛祖國,從尊重國旗、國徽開始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志,不愛國旗也不會愛自己的國家。當五星紅旗一次次在奧運賽場上升起時,每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都會滋生出自豪感;當神七登上太空,五星紅旗在太空中搖擺時,全中國人民都無比驕傲。但是,我們也常常看到,有些學生在學校升國旗的庄嚴時刻,還在嬉笑打鬧、隨意走動。每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的時候,我們教師首先要面對著國旗肅立,給孩子做出一個行為的榜樣。小學生因為天性好動,一時可能還不太願意接受肅立的要求,但是我們要反復告訴孩子要立正、行注目禮,隨便走動是對國旗、國歌的不尊重。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老師的榜樣中有了努力的方向,國歌奏起,耳朵就會不由自主地聆聽,國旗升起,目光就會不由自主地追隨。同時,我們還要要求學生視國旗、國徽為祖國的象徵,不做出有損國旗和國徽尊嚴的舉動。
(3)愛祖國,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愛國常常在一個個微小的地方。只要一個人心繫祖國,哪怕在一件平常的小事上也能表現出愛國之情。主動承擔責任、愛校愛家是愛國,愛護環境、節約用水、用電是愛國,樹立遠大理想的教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是愛國,盡量購買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是愛國……當你離開教室時,看見電燈沒關時,你將它關好就是愛國;當你在公共場合,自覺撿起腳下的紙屑就是愛國;當你遵守秩序,自覺排隊買票是愛國;當你克服缺點,努力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也是愛國……每一個生活中的點滴都是愛國的折射。我們要培養學生從最普通、最平凡的小事做起,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身修養,完善自己的人格。愛國無小事,事事皆能愛國。一個人如果連這些「小事」都做不到,怎麼可能在祖國最需要他的時候挺身而出去做「大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4)愛祖國,從身邊活動開始
重大節假日能給孩子們營造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氛圍。清明節是紀念祖先和先烈的日子,是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時機。在清明時節,學校可組織孩子參加清明節掃墓活動,讓他們自己製作小白花、花圈,向已逝的親人、先烈莊重地送上思念與敬意,讓他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輩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安心的學習。國慶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光輝節日,是祖國的生日。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裡,我們可以為孩子營造喜慶的祖國生日的氛圍,引導學生回顧歷史,展望未來,鞭策學生更嚴格的要求自己,激勵自己,規范言行舉止,樹立強烈的歷史責任感,立下「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而高翔」的志向,做新世紀的小主人。端午節、建黨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等很多節日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最佳時機,我們要在不同的時候,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的活動,給孩子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在活動中共同享受到了一份濃濃的愛國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