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責任
在討論小學生的責任感教育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例:
例一,某小學生站在母親面前:「媽,今天我們大掃除,老師說要拿手帕擦桌子、玻璃。」母親忙說:「做大掃除塵土飛揚,吸入肺里不好,擦玻璃,會有危險的,你就說你今天不舒服,老師就不會讓你做的。」
例二,放學時,家長早早等在學校門口,見到孩子的同時結果孩子手裡的書包,遲到了還要忍受孩子的無情抱怨,遇上孩子要留下來值日,有的孩子便理所當然地丟給來接的家長去做,似乎這是他們的義務。(這是我在三小實習時的見聞)
例三,早上將孩子送到書人補習班,傍晚早早守在門口等孩子(有的家長坐在家長等候室里陪讀),看到孩子就主動接過書包,遞上食物,還一邊關心今天的學習。在書人上課,學生不用記家庭作業,因為班主任會每周將作業要求,下周要做的事情都以簡訊的形式發到家長的手機上,即使在班上強調過,還發了信息,學生依舊會忘記應該做的事,但道歉的往往是家長。「班主任,不好意思,昨晚忘了把作業放書包里,我證明小孩確實完成了。」批改小孩的作業會「驚喜」地發現家長認真幫孩子抄寫的題目,孩子的任務就是寫個答案。與之相反的是有些家長不聞不問,責任全在老師。學生生活簡單得只剩下上課、做作業。(這是我在書人做代理班主任的親身經歷)
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但都殘酷地讓我們意識到一個問題:小學生責任感的嚴重缺失。同時也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孩子責任感的缺失不只是孩子的錯,它是學校教育和家長聯手造成的悲劇。現代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大多數家庭是四位老人、父母和一個孩子。六個大人圍繞著一個孩子轉,孩子成了這個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四位老人的隔代溺愛中成長。大多數孩子缺乏生活技能,爺爺奶奶背書包陪孩子上學、外公外婆給孫子端碗送水;孩子不會戴紅領巾,不會整理書包,不會系鞋帶;挑三揀四,學會穿名牌;吃飯挑食,不想吃的東西寧願餓死也不吃;怕困難,怕受挫折,遇到困難就退縮;以自我為中心,只顧自己的利益,對他人毫不關心,缺乏與人交往和溝通的能力。學校教育制度方面的滯後導致口號先行,相應的素質教育舉措並未能及時跟上,社會對於學生的評價標准仍然是成績。於是家長只能把孩子訓練成學習的工具,於他們而言,似乎只有學習才是他們分內應該做好的事情。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連這唯一的「責任」也是外界強加在他們身上的,很多孩子並不認同這份責任,他們覺得學習是為了家長和老師而學,因而也就沒有義務去盡責,進而導致缺乏自覺地把份內的事情做好,並願意承擔相應責任的情感,也即責任感缺失。由此可見,我們沒有讓學生認識到責任的內涵和意義,而只是一味地將自己以為的責任強加在孩子身上,試問這樣怎麼能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去盡責呢?相反,還會導致他們養成不負責任的壞習慣。
那麼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
我覺得首先是觀念的轉變。作為父母、長輩或老師,對孩子關心愛護是應該的,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忘了孩子是要學會負責任的,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怕孩子為難,怕孩子有閃失,於是有的家長在無形中對孩子的關心過分了,老師為學生做的過多了。作為孩子人生的導師,我們要學會轉變觀念,應大膽地放手讓孩子去嘗試,讓孩子承擔應有的責任,而不應包辦代替,失敗不可怕,摔跤也無所謂,沒有挫折怎麼知道疼,又怎麼會成長呢?!只有讓孩子經歷更多,參與生活,具備一些生活技能,將來他們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其次要讓孩子知道並認同什麼是責任,也即什麼是他們分內的事,給予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讓他們去嘗試,也要讓他們明白嘗試的後果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有些家長認為在一年級家長就要和小孩好好談心,讓他明白學習是為自己人生打基礎的階段,學習不是為家長學習,跟家長沒關系,家長有家長的責任,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當然這樣的要求確實有點高,但是我們也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要相信只要方式對了,孩子是能夠接受一些合理的解釋的。所以有時告訴也是一種方式,關鍵在於怎麼說以及怎麼落實。家庭作業家長簽字問題,我看到一位家長是這樣做的:「老師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家長檢查簽字:讓小孩自己檢查,檢查好拿來我簽個字就行。簽字時詢問:你檢查後都沒錯了吧,他確定說沒錯,你就簽字。你明明看到有錯的題,也不要給他指出來,讓他明天的作業本有一個紅叉。面對這一情況,你只要說一聲昨天為什麼沒檢查出來即可,不要太嚴厲,不要讓小孩有擔心你打他的時候,一切以講理為主,這樣他下次檢查就會認真很多。」
學校教育中可以開展一些活動來讓孩子在體驗中增強對責任的理解,但要注意每次活動都要讓每個孩子明白活動的目標,以及大家希望達成的要求,這樣學生才能有的放矢,通過努力,結合實際情況,有組織有目的地完成任務,達到目標。想要孩子做到負責任,必須首先讓孩子有知情權和選擇權,但也不是說家長就放任孩子,畢竟他們還只是成長中的人,他們需要必要的合理的指點,關鍵在於度的把握。
第三,責任感的培養要「從小抓起」「從小事做起」。從小種下善的種子,才能期待結出善的果實。對於孩子在生活中做出的任何小事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比如孩子知道在游戲結束後將玩具收拾好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這就是一個很有責任的表現,這時家長要注意給孩子以積極的引導,讓他形成一種意識——這是他應該做的事情,並且能夠做好。有時孩子會因為做錯事怕懲罰便使出法寶——哭。家長要能正確處理愛與責任的關系,我們不要因為「愛」而隨意剝奪了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給他們做出不好的示範,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逃避,而不是面對現實,冷靜分析,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B. 教育法律責任的類型有哪些
您好,教育法律責任的類型如下:
一、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由於教育法具有行政法的性質,所以,行政法律責任是違反教育法的一種最主要的法律責任形式。
行政處罰是指GJXZ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組織或個人進行的行政制裁。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很多,根據1998年GJ教委發布的《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的規定,教育行政處罰的種類主要有10種:(1)警告;(2)罰款;(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違法頒發、印製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及其他學業證書;(4)撤消違法舉辦的學校和教育機構;(5)取消頒發學歷、學位和其他學業證書的資格;(6)撤消教師資格;(7)停考、停止申請認定資格;(8)責令停止招生;(9)吊銷辦學許可證;(10)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行政處分是由GJGG或企事業單位對其所屬人員予以的懲戒措施。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和開除。
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針對的主體不同,行政處罰可以針對所有違反行政法規的公民和組織,而行政處分針對違反行政法規的體制內人員,如學校的直接負責人,學校的教師等。
二、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於民事違法行為所承擔的法律後果。
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GJ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是公民和法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約行為和侵權行為。
三、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刑事違法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追究教育刑事法律責任是國家對違反教育法的行為人最為嚴厲的法律制裁。
以上就是對問題的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C. 作文:責任教育,誰的責任
責任教育
我記得這樣一段話:責任心就是關心別人,關心整個社會.有了責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意義.
對於教師而言,首先就得有責任感.離開了責任感的愛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空中樓閣一座!正是這樣高度的責任感使教師擁有了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和無比熱愛.責任心能讓愛變奇跡,能讓小小的教師工作變得非常偉大.把責任植根於教育,能讓平凡大放異彩.
但是為什麼有些孩子總是不能堅持把一件事從頭至尾地做完?為什麼有些孩子過於任性自我?為什麼有些孩子缺少克服困難的毅力?為什麼有些孩子對別人漠不關心?……究其原因,是孩子缺少責任感.父母應當要求孩子勇於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只要他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就要讓他去勇敢地面對,不能讓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而今,教師諦聽著自己踩踏的足音,搖搖晃晃地在這條路上已走了十一年,她被周圍的人感動著:她喜歡走在路上,聽學生們遠遠地面帶微笑向她問好;她喜歡登上講台,看台下幾十雙期待和信任的目光;她喜歡拿起粉筆,為年輕的航船導航,為我們開啟智慧之門,幫我們點燃理想之燈……而我們也在影響著她的靈魂,豐富著她的生活,美麗著她的人生……也讓她更加明白了,作為一個教師,責任感多麼重要.只有擁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奏出快
D. 教育責任心
我是一個學生,我覺得向您這樣的老師真好,我們那裡大部分宿舍矛盾老師是專不管的,頂多換宿舍,這個屬學生,,老師已經幫他了他竟然還埋怨,如果是我我早不理他了,當好心變成了他眼中的應當,他就看不到好了,光想著自己真的好煩,還有一些人表面上跟老師非常親近,背地裡壞話說盡,真是惡心至極!您是一位好老師,我覺得您可以給他一次機會,他要是屢教不改以後也別盡力幫他了,費力不討好,他覺得誰都是應該對他好,憑啥呢?埋怨老師這種事聽著就匪夷所思。
我覺得老師對那些懂事的學生盡力幫,倒不是區別對待,只是像他這樣不識好人心的擱誰那心都得涼半截,「愛是雙向流動」的,像他這樣,真的很不喜歡
E. 教育機構責任的問題
以下回答由「濟南商律師」提供,如需轉述請註明出處:
三校的答案是正確的。
《人身賠償解釋》是2003年12月4日通過的,2002年司考從《民法通則》133條和《民通意見》160條出發考慮答案,在當時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自2003年《人身賠償解釋》頒布後,就應該適用《人身賠償解釋》來進行責任的劃分了。
根據《人身賠償解釋》,學校是安全保障義務人,要根據自己的保障義務進行承擔責任。題中幼兒園放任孩子們在爐火前烤火而沒有管理,顯然是重大的過失,應該承擔較大的責任。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F. 責任教育的作文
責任教育
我記得這樣一段話:責任心就是關心別人,關心整個社會。有了責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意義。
對於教師而言,首先就得有責任感。離開了責任感的愛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空中樓閣一座!正是這樣高度的責任感使教師擁有了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和無比熱愛。責任心能讓愛變奇跡,能讓小小的教師工作變得非常偉大。把責任植根於教育,能讓平凡大放異彩。
但是為什麼有些孩子總是不能堅持把一件事從頭至尾地做完?為什麼有些孩子過於任性自我?為什麼有些孩子缺少克服困難的毅力?為什麼有些孩子對別人漠不關心?……究其原因,是孩子缺少責任感。父母應當要求孩子勇於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只要他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就要讓他去勇敢地面對,不能讓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而今,教師諦聽著自己踩踏的足音,搖搖晃晃地在這條路上已走了十一年,她被周圍的人感動著:她喜歡走在路上,聽學生們遠遠地面帶微笑向她問好;她喜歡登上講台,看台下幾十雙期待和信任的目光;她喜歡拿起粉筆,為年輕的航船導航,為我們開啟智慧之門,幫我們點燃理想之燈……而我們也在影響著她的靈魂,豐富著她的生活,美麗著她的人生……也讓她更加明白了,作為一個教師,責任感多麼重要。只有擁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奏出快樂的音符。回顧教師自己十多年的教學歷程,她能始終保持著不斷進取的高昂鬥志與蓬勃向上的工作激情,正是源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源於 「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信念。只有擁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閃出成就之光。教師能否做到有責任心,是決定教師是否有工作成效,能否更好地教書育人的重要因素,也是決定其個人能否有所成就的關鍵。只有擁有了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對自身的素質水平有一個理性認識,才會不斷完善自身,實現個人的騰飛,在平凡的崗位上有所作為。擁有高度的責任感,能以情動人,事半而功倍,傾之以情,才會回饋以愛,收獲成功。
真因為她們有責任教育,所以我們要尊重教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學生的未來,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未來。這個職業更需要高度的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每一個教師都愛崗敬業,傾注所有的愛心、耐心、細心、誠心、責任心,教育好我們,使之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責任成就明天的人生,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快樂工作、樹立積極負責的心態,發揚團結拼搏的精神,共同努力,積極主動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一同把「雲南民族民間工藝品交易市場」這艘文化航母駛向更加光明的彼岸!讓我們相信,責任將會成就更加光明美好的人生!做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也將會在人生的長河中汲取更多的財富!
感謝教師,教師的職業是祖國的驕傲,只有教師才有一種高尚為人犧牲的精神。
我們要向教師學習,學習那種精神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所以我們應該謝謝教師,他們用責任教育我們,我們應該對老師說聲——————謝謝我的老師!!!!!!!!
G. 教育責任問題
學校舉行考試的時候有沒有人提前通知你,如果學校已經提前通知你,是你自己沒回來考試的,那責任在你;如果學校沒通知你,學校有一定的責任,給你降級不太合理,頂多讓你補考就可以了。
H. 教育是誰的責任
小時候:教育是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的責任;
長大了,上學了:教育是老師,是身邊同學的問題;
接觸社會了:教育是身邊人的責任,是社會的責任。
I. 中國的教育是誰的責任
主要是體制問題,還有思想問題。
你的題目太大,無法有一個科學的答案。正如你所說的,大家都有責任,那大家也就都不用負責任了。
J. 教育責任的名言
對學生教育責任的格言
1、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切只能靠自己。
2、對我們幫助最大的,並不是朋友們的實際幫助,而是我們堅信得到他們的幫助的信念。——伊壁鳩魯
3、內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定,這是因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於丹
4、請一定要有自信。你就是一道風景,沒必要在別人風景裡面仰視。——柯少爺
5、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必須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且要不惜任何代價把這種能力發揮出來。——博賓斯卡
6、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的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梁啟超
7、自尊不是輕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8、我只有一個忠告給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崙
9、許多人一事無成,就是因為他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於縮小了自己的成就。
10、我們的使命是照亮整個世界,熔化世上的黑暗,找到自己和世界之間的和諧,建立自己內心的和諧。——高爾基《人》
11、只有滿懷自信的人,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認識自己的意志。——高爾基
12、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