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教學內容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課後反思。其中教學過程裡面又包括導入環節,新知呈現環節,操練環節,知識拓展與鞏固環節,再加上總結環節。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拓展資料:
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是:
前期分析、教學目標編寫、教學過程設計(學習環境設計——情境、資源、媒體、課程組織形式;教學策略設計——教學順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學習方式)、教學設計形成性評價與實施、教學設計總結性評價。
㈡ 教學設計包含哪些內容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版時間分配等環節權。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
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⑴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⑵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⑶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⑷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㈢ 教案的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都是什麼意思啊哪位教師前輩能給解釋一下
1、教學設計要從「為什麼學」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的目的;
2、根據教學目的,進一步確定通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學什麼」;
3、要實現具體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需要的教學內容,應採用什麼策略,即「如何學」;
4、要對教學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各環節進行修改,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
㈣ 教案中教學內容指的是什麼
我們的教案項目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准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設計
㈤ 教案的內容有哪些
教案也稱課時計劃,即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有的教案還列有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 如電影、投影、錄像、錄音等 ) 的使用、作業題、板書設計和課後自我分析等項目。
②教案編寫包括如下內容:現在的教案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小結、作業和板書設計、課後反思等內容。
㈥ 教案的教學內容怎麼寫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____________,並能熟練運用__________。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__________活動,培養_________的能力(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________活動,激發學生的________,培養________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掌握)_______,能夠熟練運用______。
【難點】理解(推導)_______的過程,掌握運用_______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提問法、練習法、討論法、活動法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
導入,出示情境(復習舊知)________。
提煉數學問題,並提問學生:____________,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____________,並引出本課內容。
環節二:新授
活動一 合作研究
1.教師多媒體出示PPT,並提出問題並分組:問題1:________。問題2:________。
2.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展示:1:________。2:________。
4.教師針對小組展示,作出評價,並進行總結歸納。
教師總結提升:_________。
活動二例題講解
1.出示例題________,學生獨立思考。
2.講解例題,演示過程________。強調書寫步驟。
環節三:鞏固練習
PPT出示練習,二生板演,集體講解訂正。
環節四:課堂小結
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進行補充點評,提升。
環節五:布置作業
作業1:課後練習1.2.(一二年級無書面作業)
作業2:搜集(上網查閱)生活中與本節課所學知識相關的內容,下節課分享交流。
五、板書設計
標題
知識點1_____
知識點2_____
知識點3______
㈦ 教案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教案也來稱課時計劃,即教師經源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有的教案還列有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 如電影、投影、錄像、錄音等 ) 的使用、作業題、板書設計和課後自我分析等項目。
②教案編寫包括如下內容:現在的教案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小結、作業和板書設計、課後反思等內容。
㈧ 語文教案教學內容怎麼寫
1.教學目的。所謂教學目的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所要達到的最終效果。教師只有明確了教學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學」有目標可循。教學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確、具體、簡練。一般應選定1~3個教學目的。
2.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重點突出,難點明確,有利於學生掌握教學總體思路,便於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3.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每節課的教學方法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得當。教學過程也稱教學步驟或教學程序,即用於指導和規范教師課堂活動的步驟。只有安排好教學過程,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圓滿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4.教學內容的引入。教學內容的引入就是課堂導語。課堂導語是門藝術,它是教與學的紐帶,是讓學生走進教材、掌握教材的橋梁。因此,教師應該根據確定的教學目的、內容,針對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巧妙地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5.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因為備課的其他環節都是為它服務的。寫教案時,必須將教學內容分步驟分層次地寫清楚,必要時還應在每一部分內容後註明所需的時間。這樣,可以使所講授的內容按預計時間穩步進行,不至於出現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局面。
6.訓練內容。練習是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紐帶,是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方式,更是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好方法,因此無論所講授的知識內容是何性質,都應在課堂上安排練習時間,而不應滿堂灌。
7.小結和作業。一個好的教案應有始有終。小結既是課堂教學的結束語,又是強化教學重點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總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作業則是教師根據授課內容所布置的課後習題,以便於學生復習、理解、消化授課內容,為學好下一節課的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
㈨ 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和方法
文化課類的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是: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2.過程與方版法;
3.情感態度權與價值觀。
二、重點、難點;
三、教學准備:包括教具、學具等
四、課時安排
五、教學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新授課
(三)課後延伸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安排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㈩ 教師教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教案,又稱課時計劃,通常以一節課為單位編寫,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具體方案。編寫教案,可以使教師在備課中所考慮的多種教學活動設想,經過進一步的推敲,使之條理化、科學化,明確地體現於教案文字之中。它既是備課成果的提煉和升華,又是備課的繼續和深入。編寫教案是使教師的備課更加系統、准確和深刻的重要一步。寫成教案,又為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備忘材料。 (一)教案的基本內容 編寫教案雖有一定的格式,但不能強求一律,應多從實際出發,以方便教學為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准。教案的主要內容有:課題、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課時安排、教法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課後回憶等。 1.課題 課題是本課時所講的題目,一般要醒目地寫在一頁的首行中間。 2.教學目的 教學目的是一篇(節)教材教學的行動綱領,是教學大綱的具體落實,也是一節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必須寫得具體、明確、恰當、適中,有指導作用,要防止籠統或瑣碎、偏高或偏低的現象。確定教學目的的依據,一是大綱,二是教材,三是學生。教學大綱中規定了各年級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具體要求,因此不能脫離大綱的指導;每篇或每節教材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必須從具體的教材內容出發;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差異,因此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總之,擬定教學目的必須有利於學生增強知識,強化智能。 3.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應從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出發,有利於實現教學目的。在編寫教案時,要在系統地講述過程中,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教師的作用貴在從重點和難點上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智能。 4.課時安排 課時安排要根據教材的分量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各課時教學內容的分配要講究科學性,要注意重點難點和合理分布。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各課時教學內容的量要基本相近,不能過輕或過重。 5.教法和教學媒體 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什麼方法,編寫教案時要考慮並寫明。教師各有各的特長專長,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揚長避短,講究實效。教學媒體的選擇是指上課時需用的各種教學儀器、掛圖、實驗用品等等的准備,要寫清楚,以防止遺忘,並在使用前做好檢查和試用,以確保課堂上的成功利用。 6.教學過程(步驟) 這是在教案上編寫好落實教學目的、完成教學內容的實施程序。哪些地方由學生自學試講,哪些地方由教師講解;哪些地方使用教具,哪些地方進行板書等,都要有一個周密細致的安排。教學過程的安排既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要符合教材的邏輯規律,循序漸進,做到既完整又系統。教學的內容,要充分體現教學目的。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選擇性、邏輯性,力求寫得正確、具體,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7.板書設計和課後回憶 教案中要設計好上課的板書,板書設計要盡量體現編者的用意,作者的思路,符合學生學習理解的心理,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把傳播與吸收的意念聯在一起,形成有機的統一體。教師還要注意寫課後回憶,及時總結每節課的成敗優劣,為以後的教學總結經驗,積累資料,這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措施。 目前各個學校根據教學的基本原理,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設計印製出不同格式的教案「表冊」。一般在第一頁規定一些共同的項目,如班級、授課時間、課題、教學目的、重點難點、課程、教具及作業等,要求教師逐項填寫。這可幫助教師思考,並達到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的規范化,是很有必要的。教案的第二頁通常為空白,供教師填寫教學進程,包括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詳細安排、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和教學時間的分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