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輔助洛教學

輔助洛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7-29 12:48:52

A. 說說什麼是多媒體輔助教學

就是在老師講課的基礎上,輔助著課程多媒體,這樣可以讓學生們更加直觀清楚的了解到這個問題,老師講起來也會更加的輕松,這就是多媒體輔助教學。

B. 如何更有效的輔助實驗教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不斷深入,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已成為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問題,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則是教學手段現代化的一種重 要形式。多媒體教學集聲、光、色、像、圖等多種元素為一體,以其靈活的表現形式和良好的交互性能,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有效率。所以我們投入大量人力、財 力,使硬體建設盡量滿足現代化教學要求。然而,目前還有一些教師由於缺乏對多媒體教學的科學認識,未能有效使用這種教學手段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現就如 何利用多媒體有效地進行輔助教學簡要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如何科學選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多媒體的運用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並不是要求任何內容、任何教學環節都適合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是要有目的性。現代教育必須注重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或效率

C. 如何利用微課輔助化學教學

如何有效利用微課輔助歷史教學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多媒體家族又迎來一位新成員――微課,一個微課就是一個知識點,它注重的是方法的傳授,即「授人以魚」學生用學習到的方法做功課,可以舉一反三。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

D. 如何利用所學課程的學科工具輔助教學

  1. 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觀。相對於傳統的教學模式,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學方式由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
    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教材觀。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當前的教材內容不可避免地要不斷被豐富和更新。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廢除各模塊間的阡陌,根據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以及學生的特點,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識設置相關的課題內容,並且按照課題難度的程度安排學習順序和課時。
    現代教育技術強調的一是學習資源,二是學習過程。如果我們只關注學習資源,不關注學習過程;只關注學習資源中的設備和設施,不關注教師和學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2. 要正確處理「硬體」和「軟體」的關系
    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正確處理好硬體和軟體的關系,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中的重大課題。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硬體建設水平只是一個投人問題,而軟體水平的提高比硬體投入要復雜得多。只有大量的、科學的、有效的軟體產生出來,才能激發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如果軟體跟不上,就必然影響到硬體效用的發揮。
    所以,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育教學研究實踐中,要從根本做起,真正把軟體的水平提高上去,帶動軟體建設,從而提高硬體的利用效率。在建設中,硬體建設要量力而行,但軟體建設要高標准、嚴要求。

  3. 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關鍵是教師培訓
    培訓教師是中小學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關鍵。在教師培訓的內容上,既要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新方向,學習方式的革新與課堂教學改革,網路環境下教與學,網路課程資源的搜索、篩選和集成,多元智能及其在教學中的運用以及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師教學行為的分析等的同時,又要重視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的學習和掌握。

    在培訓的方法方面,建議採取專家開辦專題講座、各科教師相互教學觀摩、「一對一」手把手地製作課件、實習與討論交流的方式進行,既重視理論素養的培養、教學理念的轉變,又重視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及訓練,真正作到「學以致用」。

E. 如何利用所學課程的學科工具輔助教學

信息技術與學科相結合是以學科知識作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學科的教學中去。由於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整合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互補優勢,提高教學效益,因而在許多學校得到迅速而廣泛的應用。但是目前,在推廣教育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誤區,需要引起重視,採取相應的對策。
1.硬體設施的配置:存在「一刀切,一哄而上」的現象。
信息技術設備已經成為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硬體」的標志。許多學校不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盲目的建設「校校通」、「校園網」和「多媒體教室」。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各級教育部門把信息技術設備數量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硬指標」,出現了「一刀切,一哄而上」的現象。但是由於每個學校的辦學經費不同,在農村,由於教育經費短缺,有的設備新舊不一,性能相差懸殊,不能配套使用;有的學校「多媒體教室」形同虛設,平時不用,只是應付上級檢查。
2.課堂評價的標准:存在「盲目化,絕對化」的現象。
在中小學各科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成為「時尚」。特別一旦有公開課、實驗課、教研課等必定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了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有的學校規定35歲以下的老師必須會製作「課件」,1/2的課堂教學必須使用多媒體。教育行政部門在「評優、評課」中,把是否使用多媒體,也看成是否符合課程改革的標准。有的教師對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存在著盲目性。並非所有課程(內容)的教學都有必要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其使用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不應該「一刀切」、「一哄而上」。
3.教學行為的轉變:個別教師成為「滑鼠」的僕人
在調查過程中,一些老師在教學中成功地運用多媒體,確實拓展了教學空間,提高了教學效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過去教師一味僅靠書本、教鞭、粉筆傳道授業的套路,無疑給學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聽覺、視覺感受,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喜歡不加選擇地使用多媒體,以為這才是現代教育,這才是課程改革。
4.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參差不齊,簡單隨意。
總的來看,教師的多媒體課件製作水平參差不齊,技術亟待提高。有的課件只是讓書本搬家,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有的只是「綉花枕頭稻草芯」,多媒體課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網路功能的優勢得不到體現;有的教師授課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的片面追求追求信息技術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味展示信息技術的作用,結果導致教學內容主次不分,教學目標不明確。造成了「學生瞪著眼睛看,教師圍著電腦轉」的現象。大部分學生反映連筆記都來不及記,學生成了所謂的「觀光者」,對所學內容印象不深,甚至形成了課下學生借抄教師課件筆記的局面;有的學生認為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是將我們所斥責的「人灌」演變成了「機灌」。此外,多媒體教學隨意性上,缺少集體備課和試講等環節。
5.教學手段的組合:迷信技術,忽視傳統。
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同時,忽視了傳統的教材教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是我國傳統教學思想的精華。多媒體用於輔助教學,是不能全盤代替傳統的教法。
如果我們過分地強調使用信息技術,可能會造成以下的後果:
1.助長了「形式主義」。使用多媒體不能一味採取「拿來主義」,把課件播放一番,附加幾點解說了事。如此生吞活剝、移花接木使教師自身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在調查中有的教師形容多媒體教學是「把教室當成電影院,把課件當成影片,把學生變成觀眾,把教師變成放映員」。
2.削弱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水平。滋長教師依賴多媒體教學的思想。許多年輕教師認為只要有多媒體教室,就找來現成課件,不假思索,滑鼠一點,輕裝上陣了。一旦脫離多媒體就「原形畢露」了。筆者在一次聽課過程中,由於突然停電,年輕的教師驚慌失措,拿著粉筆竟然畫不出圓柱體,教學基本功由此可見一斑。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不強,影響實際的教學效果。
有些教師上課時用的課件、網頁不是自己親自做的,對課堂上出現的突發性的技術問題無法處理,如局域電子教室學生機突然黑屏,教師就無計可施,只得「助教」上陣;一些學生在電腦上操作交流,教師不會控制其他學生機,任那些學生自由瀏覽;有些學生打字速度慢,電子郵件不會發,這些均會造成課堂教學組織不嚴密,張弛度把握不好,影響教學效果。
3.阻礙師生之間溝通。師生雙向互動不暢,教學親和力下降。因為使用多媒體,為了達到光影的最佳效果,需要營造灰暗、柔和的教室環境,這就需要在有光的門窗處拉上暗色簾布,在灰暗中記筆記會影響學生的視力。課件一放,教師就得時刻注意點擊滑鼠,仔細搜索,難以關注學生。教師難以像傳統教法一樣言傳身教,諸如形體動作、情感表達、現場板書設計等語言、情感的交流,肯定會影響教學效果。蘭州市某中學校長說:「我總覺得現在教師快成『滑鼠』了,把教師培養成了「點擊」者角色,忽略其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撥』作用。教師不是機器人,不能成為多媒體的附屬品。」
我們提倡信息技術在現代化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更廣泛的運用,但並不是說可以無目的的、隨意的整合,解決運用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轉變教學觀念
校校通工程、校園網建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都需要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作指導。反過來講,各項工作都必須建立在現代教育觀念上。教學觀念的轉變是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一個重要先導條件。它要求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學科觀念,不要人為地在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劃分界線,要將其他學科的知識有效地融入信息技術課程之中,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具備不斷更新知識、創造新知識的能力。
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觀。相對於傳統的教學模式,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學方式由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
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教材觀。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當前的教材內容不可避免地要不斷被豐富和更新。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廢除各模塊間的阡陌,根據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以及學生的特點,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識設置相關的課題內容,並且按照課題難度的程度安排學習順序和課時。
現代教育技術強調的一是學習資源,二是學習過程。如果我們只關注學習資源,不關注學習過程;只關注學習資源中的設備和設施,不關注教師和學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2.要正確處理「硬體」和「軟體」的關系
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正確處理好硬體和軟體的關系,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中的重大課題。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硬體建設水平只是一個投人問題,而軟體水平的提高比硬體投入要復雜得多。只有大量的、科學的、有效的軟體產生出來,才能激發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如果軟體跟不上,就必然影響到硬體效用的發揮。
所以,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育教學研究實踐中,要從根本做起,真正把軟體的水平提高上去,帶動軟體建設,從而提高硬體的利用效率。在建設中,硬體建設要量力而行,但軟體建設要高標准、嚴要求。
3.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關鍵是教師培訓
培訓教師是中小學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關鍵。在教師培訓的內容上,既要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新方向,學習方式的革新與課堂教學改革,網路環境下教與學,網路課程資源的搜索、篩選和集成,多元智能及其在教學中的運用以及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師教學行為的分析等的同時,又要重視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的學習和掌握。在培訓的方法方面,建議採取專家開辦專題講座、各科教師相互教學觀摩、「一對一」手把手地製作課件、實習與討論交流的方式進行,既重視理論素養的培養、教學理念的轉變,又重視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及訓練,真正作到「學以致用」。

F. 在線教育軟體輔助教育的管理教學工具

這個還真是有點多。輔助教育的工具在網上也是一搜一大把但是大多都不太成熟,也只是針對單一的一面做的工具,
操作比較麻煩。微恆MEM軟體,可以當管理教務工具。也可當在線教育,功能完善操作簡單明了。"

G. 教師怎樣利用輔助教學工具促進任務型教學

2、確立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教學觀念
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對任務型教學模式缺乏認識,教師一般採用傳統的五步教學法模.課題組成員通過組織觀摩課、公開課、舉辦任務型教學理論學習,召開小學業英語教師座談會,向廣大英語教師傳播任務型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利用實驗班倡導的任務型教學取得的成果向廣大教師說明任務型教學模式具體的操作方法,切實把教師的教學觀念轉到任務型教學模式上來.
3、提高實施任務型模式的教師的教學水平
我們感到要使任務型教學模式成為教師的實踐,必須加強教師的教學水平.由於本鎮小學開設英語的時間還不長,理論和教學水平有限,因此,我們還積極參與各種培訓,使廣大的英語教師提高對任務型教學知識的認識.

H. lol洛輔助怎麼出裝

他是中短程英雄,R技能還可以打斷別人的技能。這個輔助也很奇怪,用了E技能可以全地圖跑啊跑的。不建議出肉裝,因為這英雄靠的就是走位。雖然近戰脆了點,但其在團戰里,作用很大。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