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教學
『壹』 廈門大學有教育學研究生嗎
有,高等教育學,教育史,教育經濟與管理,比較教育學這些專業都有,實力在國內來看比較強。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入選「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全國31所副部級中管高校。學校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被譽為「南方之強」[1] 。
截至2013年12月,學校佔地近8747畝,其中思明校區位於廈門島南端,佔地2534畝,漳州校區佔地2568畝,翔安校區規劃建設用地3645畝。校舍建築總面積199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448萬冊,固定資產總值42億元,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5.3億元。校園高速信息網路建設的規模、水平居全國高校前列並成為CERNET2的核心節點之一。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27個學院(含76個系)和10個研究院,187個博士學位授予點,27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83個本科專業。有在校生近40000人(本科生19570人,碩士生17490人,博士生2919人),其中外國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2800餘人[2-3] 。
『貳』 廈門大學有沒有教育學呢 為什麼我在廈大官網上沒看到有教育學 也沒看到教育學的分數線
你考研選擇學校的想法是挺好的,只是廈大的教育學,挺難考的。廈大的教育學本來就不錯,錄取的人數不多,再加上這幾年各種「最美大學」的宣傳,還有考研人數的激增都是導致廈大考研難度增加的原因。你如果是為了考上一所非「師范」命名的好大學,就別選這些熱門學校。只是,沒有「師范」命名的大學又是牛逼的大學,就那麼幾個,可供選擇的餘地太少。還沒考呢,你就被錄取率打擊到了。首先,選擇正確的目標;其次,好好准備。同時,給自己信心!
『叄』 廈門大學如何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入選「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學校早期建築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
截至2019年3月,廈門大學4個校區佔地9700多畝,其中馬來西亞分校約90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220多萬平方米;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9個學院和15個研究院;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有專任教師2662人,兩院院士22人;在校學生40000餘人,本研比約為1:1。
『肆』 廈門大學大是學什麼的
廈門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3月,該校擁有3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7個專業可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276個專業可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92個專業可招收本科生;擁有5個一級學科和9個二級學科的國家級重點學科(涵蓋38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31個博士後流動站。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1個)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戲劇與影視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建築學、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葯學、中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戲劇與影視學、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設計學。
專業碩士學位點
工程碩士、翻譯碩士、法律專業碩士、工商管理、高級經理、會計專業碩士、物流工程、項目管理、公共管理碩士、社會工作碩士和教育碩士等。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理論經濟學(0201)、應用經濟學(0202)、化學(0703)、海洋科學(0707)、工商管理(1202)。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國際法學(030109)、高等教育學(040106)、專門史(060105)、基礎數學(070101)、凝聚態物理(070205)、動物學(071002)、水生生物學(071004)、細胞生物學(071009)、環境科學(083001)。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
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物理學、生態學、統計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葯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
博士後流動站
社會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中國語言文學、理論經濟學、哲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物理學、教育學、考古學、中國史、海洋科學、生物學、新聞傳播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化學工程與技術、生態學、信息與通信工程。
學科排名
2013年,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了第三輪全國學科評估中,該校有5個一級學科進入了前五名,分別為海洋科學、統計學、應用經濟學、民族學、工商管理;另有11個學科進入了前十名,分別為教育學、戲劇與影視學、化學、理論經濟學、中國史、世界史、法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生態學、公共管理。
『伍』 廈門大學謝素蓉簡介
謝素蓉,女,廈門大學軍事教研室碩士生導師,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學博士。
承擔廈門大學國防教育研究生的教學示範課程,以幽默詼諧的授課風格廣受師生好評。

從2005年至今每年參加福建省軍事教師教學培訓會議並給全省軍事教師進行教學示範。
赴挪威、芬蘭、立陶宛等國先後五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作會議報告,有較為豐富的臨場經驗。
她解釋為什麼要把「支部建在連上」:「好比你們一個班的同學,我就把你們十個人分一個組,然後在每個組都安插我的心腹。」
一個美麗的女子,專業又通俗地講述著似乎專屬男子的軍事內容—這其中的反差讓人訝異。
廈大,國家211、985大學,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
廈門,城在島上 海在城中,白鷺與落日齊飛,春水共長天一色。廈大止於至善,人文氛圍厚重。
『陸』 廈門大學教學樓
1 群賢樓群,是嘉庚校主建校時候的
2 建南樓群,是嘉庚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贈的。
建南樓群系20世紀50年代初,由陳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資、陳嘉庚先生督造的,包括建南大會堂、成義樓、成智樓、南安樓、南光樓五幢大樓,曾是廈大頗具風格的標志性建築群。李光前先生的哲嗣主持的新加坡李氏基金會念其年久失修,遂於1994年開始陸續捐獻1630多萬元巨資,予以全面翻修,2001年我校80周年校慶期間舉行了翻修竣工典禮,昔日雄偉壯麗的建南樓群重新屹立在廈大上弦場上。
3 逸夫樓,也就是國際會議中心之一,是由香港的劭逸夫先生資助。
逸夫樓即「廈門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大樓,位於芙蓉湖西北面,由香港著名實業家邵逸夫先生捐款500萬港元興建。該樓於1991年3月建成,共7層,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主樓設客房,另設會議室、門廳、餐廳等配套設備。它既是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又是一座多功能的高級賓館,對於改善學校接待條件,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4 明培體育館
明培體育館位於囊螢樓前面演武場西邊,是旅菲華僑、我校海外函授學院1957年入學的學生佘明培校友及其夫人施淑好女士,捐獻人民幣210萬元(一說30萬美元,又說外匯人民幣100萬元)建造的正規化體育館。1986年4月破土奠基,1990年4月落成,共3層,建築面積4700多平方米,屋頂採用進口鋁鋅鋼板,設計新穎,造型美觀;館內設有一個籃球場,2000個座位的看台,可作為各種體育訓練和比賽之用。該館的興建,為我校開展體育活動增添了良好的設施。
5 華僑之家。
華僑之家」樓系菲律賓校友庄中堅先生、陳卿卿女士,以其父輩名義捐款外匯人民幣10萬元建造,1984年10月落成,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設會議廳,兼設套房,是我校僑聯的辦公地點,也是歸僑教職工的活動場所。
6 電鏡樓。
電鏡樓即電子顯微鏡實驗樓,是香港著名愛國人士桂華山先生捐資興建的。1982年6月,桂華山先生聞我校已接受聯合國有關機構贈予的兩部電子顯微鏡,尚需建造電鏡實驗樓,乃慨然捐贈港幣100萬元,興建此樓。電鏡樓於1983年開工,1984年竣工,建築面積1021平方米,現做生命科學學院實驗室用房。
7 西校門。
西校門建在廈大舊主樓群賢樓群西邊,由台胞、我校名譽校友張子露先生捐贈10萬美元建造,1991年3月落成。西校門高7.4米,長25米,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採用花崗石材,以左右延伸的弧面、上方兩角微微翹起的長方形為造型基調,主體對稱式構圖上面配以浮雕,以體現高校大門所應有的莊重性及文化內涵,整個造型簡潔、明快、舒展,富有現代感。
8 薩本棟墓園
薩本棟先生自1937年至1945年任廈門大學校長,在抗戰爆發、我校內遷長汀辦學的艱難環境下,帶領全校師生發憤圖強,以高尚的人格贏得全體師生的尊敬。薩本棟墓園位於成義樓後面(?),其修建系由菲律賓、台灣、美加、香港、泰國、新加坡廈大校友會於1989年發起籌款,後北京、汕頭、南京、合肥、溫州、上海等校友會參與捐款。修建總投資11萬元,於1991年3月竣工。主要是在原墓身墓基上鑲嵌薩校長鑄銅浮雕頭像,在墓後堆設假山假石群並鐫刻薩校長生平傳記;又在墓之東側新建一涼亭,擴大墓前場地,植以草坪,依山修築花壇、石階等,使之成為我校師生憑吊先賢之處。
9 自欽樓
自欽樓是旅菲愛國華僑許自欽先生捐款200萬元(一說140萬港幣)興建的學生活動中心,位於芙蓉湖東南面、學校中心地帶「三家村」,建築面積2260平方米,為二層框架與三層混合結構,內設閱覽室、活動室、展覽室、錄相室、多功能廳等。該樓自1992年3月落成後,一直是學生開展課余文化娛樂活動的一個理想場所。
10 蔡清潔樓
蔡清潔樓是旅菲榮譽校友蔡清潔先生捐款500萬元(石碑上寫明捐款520萬元人民幣)建造的綜合性留學生樓,共10層,座落於小白城山崗上,正面俯瞰大海,氣勢壯觀。建築面積5606平方米,1994年4月竣工。主要作外籍留學生及來自東南亞的僑生住宿、學習和活動場所。它的建成為我校發展海外教育事業創造了重要條件
11 克立樓
克立樓是廈門大學會議中心,系香港校友黃克立先生捐資438萬元(一說400萬港幣)建造,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共7層,1994年4月落成。該樓是一座集住宿、會議中心與娛樂為一體的高級賓館,它為我校舉辦各種高層次學術會議提供了良好條件。
黃克立先生福建泉州人,1936年畢業於我校政治經濟學系,是香港著名企業家、社會活動家,曾長期擔任全國政協常委,1997年首批獲得香港特區政府授予的最高榮譽大紫荊獎章,2004年5月逝世,享年95歲。
12 鍾林美廣場
鍾林美廣場建在西校門入口處的囊螢樓前,是海外華人鍾寶玉兄弟姐妹為紀念母親鍾林美女士,捐贈款港幣60萬元建造的,1994年5月竣工。廣場最主要的景觀是在噴水池後面銅雕一似浪非浪、似鳥非鳥、似書非書的騰飛物,象徵廈大一切都在騰飛。
13 基金樓
基金樓位於我校群賢教學區,共5層,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總造價206萬元,1994年10月建成。1993-1994年,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熱情倡導下,廈門的25家(一說26家)外經貿企業先後捐資約2000萬元,建立「廈門外經貿企業廈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基金樓即是使用該基金兩年收益的首項工程。該樓設立外文培訓中心,裝配先進的視聽設備,現為外文學院教學用房。
14 建文樓
建文樓即「廈門大學教職員活動中心」,由泰國著名校友丁政曾、蔡悅詩伉儷捐資434萬元建造,以蔡悅詩女士的先父蔡建文先生的名字命名。該樓建於學校大南校門入口處原工會俱樂部舊址,共7層,建築面積5460平方米,1998年4月建成。現作為學校工會的教工活動中心,也是學校舉辦展覽的重要場所。
建文樓志
蔡建文先生原籍福建晉江,生於一八九九年,卒於一九八三年。夙懷大志,穎悟過人,克勤克儉,白手成家。先後在菲島、香港、日本、印尼、泰國經營工商,懋遷有無,稱譽業界。既擅計然之舉,得其精髓,豁然貫通。復效陶朱聚散其財:博施濟眾,造福桑梓;捐資興學,澤裕後昆。
夫人吳淑貞,淑慎貞靜,女宗典型;坤儀芳徽,閭里共稱;訓子義方,宇內揚名;芝蘭玉樹,瑞藹盈庭。
先生令次媛悅詩女士,一九四九年畢業本校教育系,秉承父志,熱心興學。有鑒於母校尚缺教職工活動中心,乃偕夫婿丁政曾校友捐建此樓,以其令先尊之名名之,回饋母校,嘉惠員工,善莫大焉。茲值本樓落成之際,爰勒石以志之。銘曰:
巍然黌舍 允懷建文
肯堂肯構 美奐美輪
甘棠遺愛 挹芳揚芬
高風仰止 德范長存
廈門大學 立
一九九八年四月六日
13 聯興樓
聯興樓是一幢5層的多功能教學大樓,油印尼華僑、我校海外教育學院1995年入學的中文函授生林聯興先生捐資200萬元建造。該樓位於蔡清潔樓西側,建築面積4300平方米,1999年4月建成,為我校建築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教學之用
14 亦玄館
我校故校長薩本棟教授的學生、機電系47屆旅菲校友邵建寅先生,為紀念薩故校長,慨然捐資人民幣200萬元(一說400萬元)建設廈門大學薩本棟微機電研究中心,並命名為亦玄館,蘊「玄妙深奧,鑽研微納科技;玄同混和,探索浩淼時空」之義。亦玄館共5層,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2001年8月落成。經過幾年的籌建,該館已初步建成我校微機電系統和微感測器領域高起點的開放重點實驗室。
15 頌恩樓(嘉庚三)
頌恩樓即嘉庚樓群三號樓,也是嘉庚樓群主樓,由泰國著名校友丁政曾、蔡悅詩伉儷捐獻2000萬元人民幣建造,而取名「頌恩」,意在頌揚母校獎掖栽培之恩。樓高21層,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1998年6月開工,2001年4月竣工,現為校部機關、部分研究院辦公用房和教學用房。該樓巍然聳立,氣薄雲霄,是我校跨世紀的標志性建築,更是我校行政服務和教學科研的重要場所。
頌恩樓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丁政曾、蔡悅詩伉儷拳拳服膺「自強不息,止於至善」之要旨,捐建此樓,取名頌恩,以頌母校獎掖栽培之恩;以贊天道化育萬物之德;以彰易理生生不息之功。木本水源,裕後光前。愛校情殷,殊足矜式。爰勒石志之,以垂久遠。
廈門大學 立
二○○一年四月
16 保欣麗英樓(嘉庚一)
保欣麗英樓即嘉庚樓群一號樓,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共6層,1998年6月開工,2001年4月竣工。由香港校友黃保欣、吳麗英伉儷捐資630多萬元建造,現作為管理學院教學和辦公之用。黃保欣先生1945年畢業於我校化學系,是香港著名企業家、社會活動家,曾擔任國務院港事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委員等職,1999年獲得香港特區政府授予的最高榮譽大紫荊獎章。
17 成楓樓(嘉庚二)
成楓樓即嘉庚樓群二號樓,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共6層,1998年6月開工,2001年4月竣工。由新加坡華僑吳定基、李織霞伉儷捐資528萬元興建,以李織霞女士的父親李成楓先生的名字命名,現作為管理學院教學和辦公之用。
17 祖營樓(嘉庚四)
祖營樓即嘉庚樓群四號樓,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共6層,1998年6月開工,2001年4月竣工。由菲律賓華僑洪文炳先生捐贈款432萬元建造,以其父親洪祖營的名字命名。現為物理機電學院的教學和實驗場所。
18 鍾銘選樓(嘉庚五)
鍾銘選樓即嘉庚樓群五號樓,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共6層,1998年6月開工,2001年4月竣工。由僑居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的華僑鍾江海、鍾明輝和天德集團的鍾瓊林昆仲共同捐資740多萬元興建,以其父名字命名。現作為學校現代教育基礎中心用房。
19 文正樓
文正樓即廈門大學醫學院實驗樓,位於大學路廈門大學醫院附近,共 層,建築面積0000平方米,200?年建成。2002-2003年,印尼著名實業家李文正先生先後捐資1000萬元,注入廈門大學醫學院基金。為感謝李文正先生的慷慨捐贈,廈門大學將醫學院實驗樓命名為文正樓,並於2001年9月舉行命名揭牌儀式。該樓現在作為醫學院的行政辦公和教學實驗用房。
20 成偉樓(醫院門診樓)
成偉樓即廈門大學醫院門診樓,原是李光前先生在20世紀50年代興建的,以他三兒子李成偉的名字命名。2003年至2005年,李成義先生主持的新加坡李氏基金會先後捐款共527萬元,重建此樓。新樓建在已拆除的舊門診樓原址,仍沿襲陳嘉庚建築的特色,共6層,建築面積7175平方米,比舊門診樓大了約4倍,2004年1月竣工。新門診樓的建成,不僅能為廈大師生和周邊居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而且為廈大醫學院的臨床教學創造了條件。
『柒』 廈門大學課程教學論怎樣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招生人數對於
報考廈版門大學課程與教權學論專業的考生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廈門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考研招收人數在很大程度上
決定了本校本專業的考研難易程度。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課程
與教學論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招生人數雖然很重要,但是獲得這些數據並不是很難:
首先可以登錄廈門大學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般在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考研招生簡章或者研究生招生目錄部分都能找到的,
有時候可能不好找,但是仔細找的話廈門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研究生
招生人數一般都是可以找到的;如果在廈門大學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招生網
的考研信息里找不到這些信息,那麼可以撥打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課程與
教學論專業的招生咨詢電話,可以通過考研招生咨詢老師來詢問這些信息
。另外在知道了本專業的考研招生人數之後,也一定要知道這裡面是否包括
廈門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研究生保送人數,並且知道廈門大學課程與教學
論專業的考研保送比例,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捌』 如何快速全面了解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廈門市共建[1] ,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入選「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全國31所副部級中管高校。學校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被譽為「南方之強」[2] 。
截至2016年3月,學校佔地超過9000畝。2014年7月,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動工建設。校舍建築總面積19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440多萬冊,固定資產總值84.55億元,儀器設備總值超過25.29億元。校園高速信息網路建設的規模、水平居全國高校前列並成為CERNET2的核心節點之一[3] 。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7個學院(含76個系)和14個研究院,3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在校學生40000餘人(含海外學歷留學生1657人),其中本科生19739人,碩士研究生16875人,博士研究生3164人
『玖』 你認為廈門大學的教學水平怎樣呢
廈門大學真的很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