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可不可以教學

可不可以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7-29 15:57:56

Ⅰ 「可不可以」和「能不能」有什麼區別 教學的時候應該怎麼解釋給學生求建議 !

可不可以這樣啊!
能不能幫忙解決一下!

Ⅱ 可不可以·具體談一下你的教學方案··我想間接一下·

教學方案,是教案吧,給你一個我最近網上求到的,體育課的,這個不好找,其他類的可以套用這個格式,教案我改過了,還沒改完,差裡面的一些具體點的話。
半日活動:小刺蝟下山坡
一、生活活動
認真盥洗,有輪流等待的意識和一定的自控能力
二、活動區活動
建築區:
1.在搭建的過程中會與同伴協商、合作與分享。
2、能在觀察和感受的基礎上,搭建出體現事物典型特徵的作品。
益智區:在游戲中敢於面對困難與挑戰,有一定堅持性。
三.集體教學活動
體育:《小刺蝟下山坡》
【活動目標】
1.鞏固齊步走動作要領。
2.學習前滾翻,掌握基本技巧。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前滾翻
難點:掌握技巧
【活動准備】
墊子若干塊
球若干
轉彎標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齊步走,切段分隊走,提示幼兒擺臂、抬腿。
2.
做准備活動,重點活動頭、手臂。(可用模仿運動的方法)
(二).
基本部分:
1.今天有一群可愛的小刺蝟來到我們身邊了,我們變成小刺蝟啦!轉身說兒歌:小刺蝟、圓溜溜,轉一轉,走一走。一滾滾下小山坡,滿身的果子像皮球。
先請幼兒在墊子上一個跟著一個爬過墊子,熟悉在墊子上的感受。
2.教師做示範,邊做邊對幼兒進行講解。注意大刺蝟的手、頭等要領
3.教師保護幼兒進行前滾翻,注意幼兒動作的規范性。
4.幼兒分組練習,練習前提醒幼兒動作到位,減小前滾翻的難度。
游戲
小刺蝟下山坡
小刺蝟下山坡,快到對面去背一個大西瓜吧。
(三).結束部分:小刺蝟送球,把球抱在懷里送回,放鬆身體。
四、戶外活動:
1,武術操:能夠隨著音樂精神飽滿做動作。
2.自由活動:自製玩具
大型玩具
重點指導:選擇皮球的孩子,指導孩子拍球的方法

Ⅲ 學前教育可不可以教小學

學前教育學的當然只限於教幼兒,你要教小學應該還要取得小學教回師資格證書。答

拓展資料:

一、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如下:

小學教師資格統考科目: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統考地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河北、山西、吉林、遼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廣東、海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黑龍江這些地區。

小學教師資格省考科目:教育學、教育心理學

省考地區包括內蒙古、新疆這2個地區。

二、報考小學教師資格證報名條件

報考小學教師資格證應當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

Ⅳ 小學老師可不可以有始無終地完成教學任務

不可以,小學老師無論何時都要有始有終地完成教學任務!

Ⅳ 你可以教我怎樣講課嗎

課堂語言對一節課的成敗也有很大的關系,那麼,課堂語言的技巧有哪些呢?
一 、教師的授課語言要「甜」
有些教師的課堂語言比較生硬,語氣粗重,平板冷淡,少情寡味,猶如教堂里扯長嗓音的誦經聲,既不能引起學生的聽課興趣,也不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很有影響。為此,有必要強調一下,教師的授課語言要甜一點。這里的「甜」,是指充滿教師的激情,飽含知識營養,能激發學生求知慾的言語,是讓學生在甜美、歡悅的感情所造成的氛圍中,集中精力,認真學習的言語。
第一,語言的「甜」,源自對學生、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愛。只有愛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才能了解到學生的喜怒憂樂、興趣愛好、希望要求。作為心聲的語言,才能溫和、親切、甜美。有人對教師這個職業一腔怨氣,對工作抱應付態度,動輒生氣,遷怒於學生,又怎會有「甜」言奔涌?從教十餘年來,我漸漸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看到學生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喜歡他們。緣於這份愛,學生評價我的課堂語言甜而親切。因此,首先要愛學生、愛職業,有道是言由中出,甜自愛來,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要注意心理修養,善於控制和表現自己的情緒。無論在課外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在走進教室之前,一定要使自己恢復常態,不能把自己惡劣的情緒傳染給學生,更不能向學生流露甚至發泄。這種高度的情緒控制力首先來自於平素的心理修養,來自於高度的職業道德。在教室里,每個教育者,都是屬於教育事業的,屬於教育對象的;即使在課堂上碰到了學生回答不出問題,甚至有不遵守紀律現象,也應該冷靜,保持良好的心緒,和藹、親切,講出「甜」的話語來。
記得剛上班時,一看到學生搗亂,我就會怒上心頭,禁不住狂風驟雨訓斥一番,弄得學生顏面掃地灰頭土臉。現在想起仍覺得很後悔。我們有義務教育他,但是也要維護學生的尊嚴,注意方式。可以把他叫出來用甜的語言教導他,這樣即維護了他的尊嚴,同時也會贏得他的感激和尊重。
第三,注意揣摩言語技巧,運用語氣、語調、節奏等把話說得更「甜」一些。甜的言語,除了浸透了感情之外,一般還表現為語氣親切,柔軟,但不失莊重感;語調低一點,但不失其速度與生氣;語感兒童氣足一些,又沒有矯揉造作之嫌。話中洋溢著與學生一道探尋知識奧秘的興味。這就需要學點兒童心理學和兒童語言,盡量把自己失去的童心尋回一些兒來,使自己的口語對兒童的口味。唯其如此,才能使學生聽出「甜」味來。
第四,要注意表情的運用。人們的面部表情是豐富多彩的,它最復雜、最敏感,也最微妙。甚至很難用語言表達的細微深刻的感情,都可以通過面部表情惟妙惟肖地表達出來。課堂上,學生不但要聽,還要看。要讓學生感覺出語言的「甜」味來,無疑表情可以幫你大忙。如果你面目慈祥可親,情感表露豐富,會大大加強言語「甜」的效果。上大學時,一位姓顧的老師教我們《理論力學》課,這門課深奧晦澀,但是我們整節課都聽得很專注,而且能學會。為什麼呢?因為顧老師和藹可親,眼神中含著笑意和鼓勵,諄諄善誘的語言洋溢著快樂,像敘家常一般,在不知不覺間,每一個知識點像潺潺的泉水一般流進我們的腦海。因此,且不可忽視面部表情的作用,特別是眼神的運用。要讓學生從你的眼神中看出深厚而動人的感情,傾心而熱烈的囑托,熱情而深沉的關懷。
二、教學語言的速度要得當
教學語言的速度「快些慢些」,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學,對於教學效果的好壞有直接的影響。並且,這「快些慢些」之間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學問。
日常生活中,每位教師各有自己的語言習慣,彼此說話的速度總是有差別的。比如,年輕教師說話比較快,連珠炮式;老年教師說話往往緩慢,「掛慢檔」;女教師講話,常常比男教師快;這些都是指「生活語言」來說。至於「教學語言」則屬於一種專門的工作語言,它在許多方面與生活語言不同。就拿速度來講,不論是什麼年齡、性格、籍貫、性別的教師,一旦進了課堂,上了講台,就不應該用日常的生活語言習慣速度去講課,而必須受課堂教學自身規律的制約,受與教學有關的諸多因素的支配,不得有任意性。
凡有事業心、責任感的教師,都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語言速度進行一番科學的分析與檢驗,都應該認真地探索和把握最科學、最合理的教學語言速度。
有些教師上課時說話的速度過快,看起來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學生聽課的效果並不好。我們學校有一位女教師,敬業精神首屈一指,但是講課的語速太快了。上一句尚未聽清,下一句又嘰里咕嚕出來了,學生們總是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來聽課,久而久之就疲憊不堪了。這正是因為發送信息的頻率太高,使聽課人的大腦對收取的信息處理不迭,勢必形成信息的脫漏、積壓,導致信息傳收活動的障礙甚至中止。
反之,假使教學語言速度過慢,遠遠跟不上學生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弊病同樣很大。因為,那不僅會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教學時間,而且,更壞的結果是將導致教學對象精力渙散。我上大學時教《測量》的一位教師,說話的速度很緩慢,慢悠悠說完了上句,沉吟片刻又說出了下句,時常有的學生聽著聽著就睡著了。這是因為大腦對所收到的信息已經完成了選擇,進行了反饋或儲存的處理,這時仍然沒有新的語言信息傳送過來,一再地脫節、等待,持續時間一長,感官和大腦皮層細胞自然會引起倦怠,從興奮轉入半抑制狀態。在心理上也會呈現出厭倦疲乏的反應,降低聽課的興致與效果。那麼怎樣才能科學地確定和把握教學語言的合理速度呢?
一般地講,至少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是教學對象的年齡因素——這是確定教學語言速度的重要依據。給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學生上課,教學語言的合理速度有明顯差別。對中學生、大學生,其感官功能、大腦發育情形與負荷能力都逐漸成熟,呈現出精力充沛,反應靈敏、迅速的特徵。這時,他們說話、思維和舉止動作都是速度很快的。面對這樣的教學對象,教學語言的速度就得與之相適應才是合理的。
其次,是教學內容因素——這是確定教學語言合理速度的又一重要依據。即,在同一年級,對同一批教學對象,講不同學科的課或者同一學科的不同內容,由於教材有深淺難易之分,教學語言的速度也應有快慢之別。比如,講述的速度一般快於講解的速度;講淺顯易懂的內容一般比講艱深繁難的問題時說話快。
再次,是教學環境因素——這也是制約教學語言速度的條件之一。例如,在小班上課與在合堂教室上大課,教學語言速度就有差別;上內堂課與上外堂課也不同。空間大、距離遠,語言速度就要相應地放慢。另外,課堂內外環境安靜不安靜,有無噪音干擾等等,也對教學語言速度有影響。
三、教學語言的響度要適當
由於性格、氣質、體質、語言習慣等多方面的差異,每個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說話的高、低、強、弱各不相同。有的愛粗喉嚨大嗓門兒,有的總是柔聲細語。各種語言習慣,在生活中一般並不妨礙思想交流。但是,上課堂講課,說話的高、低、強、弱就是個不能不講究的重要問題了。如果響度不當,不光對授課效果有影響,而且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有關系。響度合理是理想的教學語言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一切運用有聲語言的場合應當講究的問題。
教師上課,傳授知識,是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活動。為提高教學效果,不能不努力尋求教學語言的「合理響度」,也就是使自己說話的音高、音強、音長達到和控制在最適當的程度。具體標準是使坐在每個位置上的學生都能毫不吃力地聽清楚教師講的每句話,發出的每個音節,並且耳感舒適。如果達不到或超過這個合理響度,就會妨礙信息傳遞,影響聽課的效果。
不少教師自恃聲音「宏亮」,即使在小課堂上課也習慣於放開嗓門,像在大會上講演。殊不知這種習慣的壞處實在很多:首先是講者不必要地做多餘的功,無謂地消耗能量和精力;其次,由於學校教學區的建築結構,不論樓房平房,總是一排排教室毗鄰連接的,當這屋上課時,那屋也在上課。如果某個教室里教師講課聲音過大,對四鄰是很討厭的干擾,對整個教學秩序也起著破壞作用。再者,對本班的學生來說,超過所需響度的講話會使聽者感到太受刺激,心神不寧,影響收取信息和及時反饋。這個學期,學校聘請了一位很有實踐經驗的老工程師講課,他的聲音簡直如雷貫耳,學生應該聽得很清楚了吧?其實學生苦不堪言,尤其是第一排的學生,不聽覺得可惜,聽得話又震得耳朵難受。
反之,如果教師說話聲音過小,達不到必須的響度,後面幾排座位上的學生就聽不清,不能順利地收取到教師發出的全部語言信息,當然也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我講課的弊端就是聲音太小,後面的學生總提意見。聲音不能覆蓋全堂,不僅降低了教學效果,同時也好像自己自信心不足似的。
到底怎樣科學、合理地把握教學語言的響度呢?這要靠教師自己善於體會揣摩,善於在實踐中總結。話是講給教學對象聽的,要時時從聽者的角度著想。這里,不可忽視的一個標准,是講課者本人的耳感。即自己講話同時,自己的耳朵也在聽著。自己說話聲音高低強弱,音響效果怎樣,自己的耳朵就隨時在「監聽」和檢驗,有一種現象很有趣:大凡耳聾或聽力弱的教師往往習慣於用過響的聲音說話。這正表明,個人的聽覺對於個個把握說話響度的重要。
有經驗的講課,總是很自然地藉助個人耳感,根據課堂空間大小,最近和最遠的學生座位與講台間的距離,聽課人數的多少,教室有無天花板,門窗是開是關,課堂內外噪音大小等等各種與音響有關的因素,以及個人聲音的特點,把握個人說話的合理響度,追求響度的最佳效果。
對有聲語言來說,響度合理的是保證交流思想、傳遞信息效果的最重要條件之一。要掌握得好,既需弄清許多復雜的原理,又需積累足夠的實踐經驗,這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應當充分重視,切切實實地下些功夫。
四、講課要有節奏感
語言節奏是指講課時語音、語調的高低和說話的速度。
首先,語音要清楚流暢。教師明快清晰的語音,能博得學生的好感,為撥動學生的心弦創造良好的條件。這就要求教師盡量使用普通話講課,避免難懂的俚語和鄉音,只有教師講課字字清晰,學生才能聲聲入耳。
其次,語調要抑揚頓挫。這種語調高低的交迭伴隨著感情的起伏,就形成了一種節奏。這種節奏作用於學生的感官神經,就能導致大腦皮層不斷產生興奮,引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和強烈的感情共鳴,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高爾基說得好,「在距離近的地方要避免使用同樣的字眼、聲音和音節。」語調只有高低相別,錯落有致,學生聽起來才能精神飽滿,興趣盎然。
再次,說話要快慢適度。一般來說,說話速度要根據講課內容和學生情況而定。
對重點內容要反復地講,以期使學生加深印象;對難點要緩慢地講,讓學生有回味咀嚼的過程。有時這一點我就沒處理好。在學習平面匯交力系的合成這一節中,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力系,而且力系的合成在以後的課程學習中會不斷用到。盡管我在講述力系合成時刻意放慢節奏,但是從反饋回來的信息看,我講的還是偏快,立即反映出學生在上課時並沒有徹底理解合成公式的內涵。
對一般內容要簡明地講,使學生了解概要。我的學生曾對我說,如果課堂上老師講課節奏太慢,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下降,學習熱情會冷談下來。比如在我的一節課中,我採用快節奏的方式講課。因為這一節中知識點少,而且學生在初中已有所了解,內容較少且枯燥。我就多舉例子多設問,並讓整節課節奏緊湊,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始終被我吸引著,這樣的節奏既省時間,又能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迅速轉入新的知識點學習中。
因此,適當的講課速度能使學生在教學節奏中把握最重要的東西。如果一律用同等速度平鋪直敘,那就會機械呆板,使學生一片茫然,不得要領。
綜上所述,良好巧妙的教學語言,即要「甜」,又要有恰當的速度、響度、節奏感,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效果

Ⅵ 您好,可不可以出一個視頻教學或者圖片呢因為看文字我還是沒搞懂要如何

你好!
你如果需要視頻教學
或者圖片,
可以直接到網路上搜索,
也許會有你正好想要的,
試一試吧!

Ⅶ 可不可以把八極拳的教學視頻發給我

網上自己下載阿

Ⅷ 拜託你可不可以詳細教學一下

可以詳細教學
請問教什麼?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