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育部孫堯

教育部孫堯

發布時間: 2021-07-29 17:07:46

Ⅰ 四川省有哪些專科師范院校

你好!四川省的專科師范院校有以下4所,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具體為: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四川成都市)

專科(高職)師范類公辦

學校介紹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正式備案,在原四川省隆昌幼兒師范學校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培養幼兒、小學教育師資為主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四川重要的學前教育人才輸出及培訓基地。

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32年的隆昌縣立鄉村師范學校。八十餘年風雨兼程,執著追求,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為四川乃至全國許多地區的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事業輸送了近2萬名優秀人才,涌現出了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四川省優秀教師等傑出校友。學校曾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國家級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全國校園文化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教師遠程網路培訓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先進圖書館」、「省級校風示範學校」、「省級綠化示範學校」、「省級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 畢業生素質高、質量優,連續12年供不應求,就業拓展至北京、上海、廣東等17個省市。學校「好就業、就業好」的局面和獨特的育人特色,被四川電視台、《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教育導報》等媒體專題多次報道。

學校現有教職工255名,其中專任教師218名,正高職稱2人,副高級職稱56人,講師63人,研究生學歷26人,教育碩士學位31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58人,省級骨幹教師5人,市級骨幹教師22人,省級普通話測試員11人,常年聘有客座教授、學者27人。在校生近6000人。

新學校佔地400畝,建有教學樓、藝術樓、實訓樓、科技樓、圖書館、演藝中心、生活中心、學生公寓以及各專業功能室、各類教學及生活輔助用房,總面積達13.4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紙質圖書25.8萬冊,數字圖書10萬冊,閱覽期刊280餘種。擁有教學計算機360台,鋼琴361台,數碼鋼琴251台,風琴142台;設有奧爾夫音樂實訓、兒童感覺統合實訓室、游戲與教學實訓室等專業功能室,能滿足在校學生學習生活所需。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堅持立足川南,輻射西南,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開設有高中起點三年制大專學前教育、音樂教育、初等教育、美術教育、語文教育、科學教育6個專業;初中起點五年制大專學前教育、初等教育2個專業,面向五個省(市)招生。學校是內江市幼兒師資培訓中心,是川南地區幼兒教育科學研究中心,省教育廳重點建設的川南地區幼兒教師培養基地。學校常年同省內外高校及科研機構進行教育交流與合作,不斷更新教育思想、理念,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學校現有省級研究課題11個,教育科研成果獲省、市、縣獎8項。教師獨立編寫並出版了全國學前教育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15本,參與編寫出版教材33本,發表論文400餘篇。學生參加省、市科技及文藝大賽等,獲一、二等獎700餘項。

學校堅持「嚴謹管理、科學培養、技能強化,專長凸顯」的辦學特色,從「人本化、精細化、現代化」入手,構建「校園合作體」和職前職後一體化,秉承「師德為首,學業為上」的宗旨,將師范性與職業性融為一體,通過師德品行培育體系、師資素質提升體系、人才培養成長體系、學生自我發展體系,培養現代幼兒教育需要的品德優良的多能一專適用人才,為廣大城市、鄉鎮培養合格的專科層次的幼兒、小學教師。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將在省、市領導下,團結幹部職工,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努力把學校辦成特色鮮明、管理規范,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大影響力的、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Ⅱ 趙凌雲何時任華中師范大學校長

2018年7月15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在華中師范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趙凌雲任華中師范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楊宗凱不再擔任華中師范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趙凌雲,男,1962年8月生,1983年7月參加工作,中南財經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

華中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師范類、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國家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下設30個學院,70個本科專業;國家重點學科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22個;15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2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Ⅲ 哈爾濱工程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

哈爾濱工程大學性價比最高~~!!!
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是在原「哈軍工」時期海軍工程系的「海道測量」、「船舶電器自動化」、「武備自動化」和「導彈發射裝置」四個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辦學歷史悠久且極具特色!
學院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導航、制導與控制」、「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等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與「導航、制導與控制」兩學科被列為國家「211工程」「九五」及「十五」重點建設學科,投資建設經費達3000多萬元,「導航、制導與控制」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和國防重點學科!
學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和科研特色。近三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近300項,科研經費到款近2億元!獲國家級科技獎12項、省部級獎100餘項,其中艦船減搖控制技術、艦船組合導航技術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幾年來,在國內外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30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200餘部。
哈工程自動化學院所在地31#號樓是原哈軍工海軍工程系(哈工程前身)的教學大樓,氣勢十分宏偉,是哈工程的最具標志性建築,被刻在校徽上!
自動化學院的邊信黔教授和郝燕玲教授全國知名!原自動化學院院長孫堯教授現在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另外,邊信黔教授今年第三次沖擊中國工程院院士,入選希望極大!
來讀研吧,哈工程自動化絕不會讓你後悔的!

Ⅳ 未來學校博覽會擬邀嘉賓有誰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 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孫堯 重慶市政府副市長:屈謙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 中央電化教育館館長:王珠珠 中國教育電視台台長:袁小平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 重慶市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覃正傑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Ⅳ 中國殘聯已確定中國康復大學落戶青島嗎

2018年8月28日,在青島政務網政府信箱欄目中,青島市政府辦公廳政務服務熱線辦公室在回復市民關於「中國康復大學進展如何」的提問時稱,「目前,中國康復大學已經中國殘聯初步確定落戶青島,具體選址尚未確定。」

2018年2月,山東省印發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提出,要積極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爭取國家支持建設中國康復大學、中國能源大學,加快齊魯工業大學、齊魯醫科大學建設。

據中國殘聯官網報道,2018年6月,康復大學籌建專題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教育部副部長孫堯、山東省副省長於傑、青島市副市長朱培吉出席會議。該會議透露,「建設康復大學」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使之成為國家行動。康復大學應建成國家級多功能創新集成性高端人才培養平台,要在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模式、大學功能、整體布局、體制機制等方面優化設計。

於傑在會上表示,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康復大學的籌建,已積極開展相關基礎工作,希望在中國殘聯、教育部等部門的支持下,盡快推動康復大學落地,山東省和青島市將全力做好相關服務保障。

上述中國殘聯官網新聞稿中使用的是「康復大學」一詞,而非較常使用的「中國康復大學」一詞。近年來,國家一直嚴控「國字頭」大學的審批,僅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少數幾家大學獲批。

Ⅵ 三所新國字型大小大學將落戶天津青島嗎

近日,中國核工業大學、中國康復大學、中國能源大學這三所新籌建的「國字型大小」大學陸續傳來最新的建設進展信息,其落戶地天津濱海新區、山東青島也由此成為「贏家」。

今年3月,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萬鋼透露,「中核集團正在以核工業幹部管理學院、核工業研究生部兩個事業法人辦學實體為支撐,統籌集團教育培訓資源,籌建中國核工業大學,搭建與國際接軌的高端教育培訓實體。」

隨後,中核集團在天津投資建設中國核工業大學的消息在今年6月落地。

6月15日,天津市與中核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其中,中核集團將在津投資建設中國核工業大學,圍繞核產業,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訓、碩士及博士學歷教育、國際學術交流、核心技術研發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產學研創新示範基地。當天,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核工業大學、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與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

今年7月25日,天津土地交易中心的一則公告顯示,中核集團全資子公司中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13.405億元摘得津濱生(掛)2018-7號地塊,出讓面積為456410.2平方米,地塊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其中,該地塊有27萬平米為教育科研用地,其餘為城鎮住宅、商服用地。

Ⅶ 師德師風必須常抓不懈!你對此怎麼

“大抓狠抓師德師風建設刻不容緩!你對此怎麼看?”

最新一次談及這個問題,應該是在【北京師范大學2020年教育教學大討論】上,教育部副部長孫堯直接就疫情期間高校教授、學生在網路發表不良言論問題做出回復。需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建設良好的師德、師風,才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也正是在這段期間,有關於社會與學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題層出不窮,又或者說這是一個長期出現的矛盾問題。

關鍵還是要落實,要通過實踐去尋找最適合的方法。

對於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怎麼看?

Ⅷ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歷屆年會

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
本站北京2007年11月3日訊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致信祝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國務委員陳至立,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貴鮮、張懷西出席大會。 曾培炎在賀信中說,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世界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保障。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不斷提高產學研結合水平,更好地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希望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加強科技服務,充分發揮產學研三方及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貢獻。 陳至立在講話中指出,產學研結合是各國進行科技創新的有效舉措,是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高度重視,協同配合,扎實推進。一要進一步突出企業的主體作用,以企業為中心,將各種創新要素集聚到企業創新過程中來。二要為產學研合作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加強對產學研結合的鼓勵、引導和支持。三要加強對產學研結合的研究和探索,不斷充實產學研合作的內涵,努力構建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務實高效、開放靈活的產學研合作新機制。四要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力量。她希望,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新工作機制,努力搭建富有生機與活力的產學研合作平台,也希望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給予其大力支持。 教育部部長周濟、科技部部長萬鋼等出席大會並致詞。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引領自主創新時代潮流——學習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開創產學研結合新局面」。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院士,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院士等擔任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名譽會長。 在今天的大會上,來自國家相關部委、高校、科研院所、國企、民企的300餘名代表一致推舉徐志堅同志擔任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並通過了首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等負責人名單。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是由產業界、教育界、科技界及學術界致力於產學研結合的部門、單位以及熱心促進產學研結合的工作者組成的社會團體。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宗旨是:以促進我國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目標,努力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服務。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將從六個方面開展工作:研究、探索產學研結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提出推動產學研結合的政策建議和措施;發揮促進會在技術創新體系中的服務功能,做好政府相關部門的助手和產學研結合的橋梁,促進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以多種形式舉辦產學研合作的研討會、報告會、展覽會、洽談會,與有關部門合作,加強繼續教育,普及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營銷創新知識,培訓產學研合作的專門人才;組織開展產學研結合的理論研究、政策研究和實際調研,探索中國特色產學研結合的科學理論和方法,以指導產學研結合實踐,並提供信息咨詢服務;保持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的可持續性;加強產學研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開展包括舉辦學術會議、人員互訪、信息交流、合作研究等活動,廣泛建立與國際產學研組織的合作關系,推進產學研結合的國際化進程;積極建設促進會網站和中國產學研合作信息整合服務協同平台,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為產學研結合提供全方位服務;編輯出版會刊和學術刊物及書籍。 在今天的大會上,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網站和信息整合服務協同平台(徵求意見版)正式開通。 在高峰論壇上,來自國家相關部委、科研院所、高校、國企、民企的代表,就當前產學研合作的形式、任務和問題,產學研結合的有效機制和模式,完善促進產學研結合的政策措施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國際產學研教育聯盟理事、中國工程院院士左鐵鏞,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曹湘洪,黑龍江省委常委、省科技廳廳長孫堯,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何建坤,昆明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興華,中國建材集團總經理姚燕,鋼鐵研究總院院長干勇等在論壇上發表精彩演講。 與會代表還通過了《北京宣言》。
第二屆中國產學研合作高峰論壇
本報深圳10月13日訊 作為第十屆深圳高交會的重要內容之一,第二屆中國產學研合作高峰論壇於2008年10月13日上午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發來賀信,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鋒到會致辭。 劉延東在賀信中說,欣聞第二屆中國產學研合作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辦,謹向與會代表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我國產學研合作、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劉延東說,加強產學研合作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在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的今天,以產學研合作為特徵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越來越成為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成為推動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劉延東說,推進產學研合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希望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堅持創新、合作、發展的方向,將為企業服務放在首位,加強產學研合作的政策和理論研究,探索長期、緊密、高效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搭建開放共享的合作平台,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為建設我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次論壇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深圳市政府共同主辦,並得到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科協、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大力支持。
本次論壇以「合作·創新·發展——產學研聯盟與區域經濟騰飛」為重點議題,圍繞區域經濟發展、產學研聯盟、產學研合作的發展政策、發展戰略、高層導向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突破口。我國的產學研合作發展態勢良好,合作模式不斷創新,推動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穩步提升。本次論壇旨在總結我國產學研合作的經驗,研究問題,進行理論創新、機制創新、體制創新、方法創新和結構創新,積極推動高起點、高層次、高水平的交流與合作,以產學研合作為載體,搭建產、學、研、金、介多位一體的創新平台,推動我國產學研合作向高層次發展。
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和地方產學研主管部門及大學、科研院所、企業、知名專家等500餘人參加了本次論壇。在高峰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分別發表了題為《高校在產學研合作中的地位與作用》和《推進產學研合作向高層次發展》的演講;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長張景安,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勤,國資委監事會原主席、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段瑞春,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秘書長吳玲等,也對自主創新與知識產權建設、建立產學研合作戰略聯盟的經驗等進行了精彩而富有新意的演講。國務院參事、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石定環主持論壇。
在此次高峰論壇上,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還公布了13家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試點單位,並宣布啟動由科技部批準的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的評審工作。
13日下午,「園區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半導體照明產學研合作」和「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學研合作聯盟啟動大會暨發展」等3個分論壇,作為本次高峰論壇的組成部分,在深圳會展中心分別舉行。
此次論壇由廣東省科技廳、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第三屆中國產學研合作高峰論壇
新華網天津11月7日電(記者周潤健)作為我國「產、學、研」領域每年一度的高層盛會,第三屆中國產學研合作高峰論壇暨2009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年會,7日在天津濱海高新區召開。 與會人士就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新戰略、新舉措,引導企業走出危機、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新思路、新辦法,如何圍繞中央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創新產學研合作的機制和模式,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及如何以更有力的舉措支持和幫助我國廣大中小企業成長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廣泛交流
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我國自主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總體上還不強,關鍵產業對外技術依存度較高,這些都要求我們要加快推進產學研合作深入發展。
在此次高峰論壇上,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獎勵委員會公布了首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等68家單位,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等30位同志獲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50家單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左鐵鏞等48位同志獲產學研合作促進獎。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是由科技部批准設立的,該獎項是我國在產學研合作方面的第一個全國性獎項,是面向國內在促進產學研合作及創新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及個人所頒發的年度榮譽獎,每年評選一次,分為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和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
第二批全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試點單位名單同時公布。天津濱海高新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8家單位榜上有名。
「濱海綠色能源應用創新戰略論壇」、「產學研合作與技術創新工程」、「科技園區與創新基地發展論壇」、「產學研合作與品牌建設論壇」和「新材料與技術創新聯盟論壇」等5個分論壇,作為本次高峰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於當天分別舉行。
作為我國產學研每年一度高層互動的盛會,第三屆中國產學研合作高峰論壇為期兩天,以「協同創新·共促發展」為主題。

Ⅸ 中國康復大學落戶青島了嗎

一所新建的「國字型大小」大學已經初步確定落戶青島。

日前,在青島政務網政府信箱欄目中,青島市政府辦公廳政務服務熱線辦公室在回復市民關於「中國康復大學進展如何」的提問時稱,「目前,中國康復大學已經中國殘聯初步確定落戶青島,具體選址尚未確定。」

據中國殘聯官網報道,2018年6月,康復大學籌建專題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教育部副部長孫堯、山東省副省長於傑、青島市副市長朱培吉出席會議。該會議透露,「建設康復大學」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使之成為國家行動。康復大學應建成國家級多功能創新集成性高端人才培養平台,要在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模式、大學功能、整體布局、體制機制等方面優化設計。

於傑在會上表示,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康復大學的籌建,已積極開展相關基礎工作,希望在中國殘聯、教育部等部門的支持下,盡快推動康復大學落地,山東省和青島市將全力做好相關服務保障。

澎湃新聞注意到,上述中國殘聯官網新聞稿中使用的是「康復大學」一詞,而非較常使用的「中國康復大學」一詞。近年來,國家一直嚴控「國字頭」大學的審批,僅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少數幾家大學獲批。

多建大學,造福於人。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