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功能論
1、學校教育按復社會對個體制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的方向與方面作出社會規范,即個體社會化;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即個體個性化;
3、學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學的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㈡ 斯賓塞關於教育功能持個體功能觀,然而教育目的卻是社會本位論,這難道不自相矛盾嗎
評述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
第一,個人本位論盛行於18—19世紀上半葉,以盧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祿倍爾等人為代表。其基本觀點是主張教育目的應依據個人需要來確定。該理論認為,人生來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本性的需要決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於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發展;個人價值高於社會價值,評價教育價值應當以其對個人發展所起的作用為標准來衡量。個人本位論興盛時期,正是歐洲資產階級進行反封建斗爭的時期,它對反對宗教神學對人的思想禁錮,反對封建蒙昧主義強加於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倡個性解放,尊重人的價值,具有歷史進步意義。但是,個人本位論排斥社會對教育的制約,排斥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第二,社會本位論是在19世紀下半葉產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塗爾干、赫爾巴特等。其基本觀點是主張教育目的應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該理論認為,個人的發展有賴於社會,教育結果也只能以其社會功能加以衡量,教育結果好壞,主要看它為社會貢獻了什麼,貢獻的程度如何;教育的一切活動都應服從和服務於社會需要,教育除了社會的目的之外,沒有其他目的。社會本位論看到了教育目的受社會制約的一面是對的,但卻完全否認了教育目的的個體制約性,因此也是不全面的。
第三,個人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在處理社會和個人的關系問題上各執一端,都是不正確的。只有將社會發展需要與個人發展需要統一起來,才是科學的。
㈢ 功能主義理論對教育的意義
功能主義理論也是教育學的一種理論。
可以豐富我們對教育的認識。
㈣ 如何理解教育原理的理論功能
教育原理的理論功能主要表現在:
1. 解釋教育實踐
2. 指導教育實踐
3. 推動教育改革
㈤ 簡述塗爾乾的教育功能論
在塗爾干教育理論中,道德被定義為規范行為使之符合預先制定的原則的一整套體系,旨在把個人行為的隨意性消除,使得其行為達到規范標准。道德的持續性決定了其不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出現變化。紀律精神是由人的道德生活產生出來的,具有常規性和權威性,以道德權威為遵守准則,以此對人的行為習慣進行規范。在塗爾干看來紀律精神中的常規性要素能夠讓人們在環境相似的情況下獲得相似的舉止行為和能力,為習慣的形成打下了基礎,這同樣也是道德的前提。因此,在塗爾干看來,紀律能夠使人們在某一條件下的行為更具有規范性。紀律精神的權威性相比常規性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強大的規范作用就是因為權威性而存在,它的存在與紀律精神的存在是緊密相關的。權威性同時也被塗爾干定義為道德最為突出的本質,只有以紀律的權威性為制約人們才能使得自己的行為規范合乎道德的要求。人們對於慾望的追求與道德是背道而馳的,在慾望的不斷膨脹與道德相沖突的時候,正是紀律的權威性約束了人們的行為,使得道德規范具備了真正的力度。權威在一定意義上要比人們的良知要高,是人們共同承認的規范准則[2]。當社會需求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要服從於道德規范。
㈥ 運用教育功能的有關理論,分析下面的教育事件,說明發生該事件的原因以及怎樣避免該事件的發生
教育功能是指人類教育活動和教育系統對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產生的作用與影響。
從教育回功能的呈現形式看,答它包括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教育的顯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實際運行中所出現的與之相符合的結果。如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就是顯性教育功能的表現。教育的隱性功能是伴隨顯性功能所出現的非預期的功能,如教育復制了現有的社會關系,再現了社會的不平等,學校照管兒童的功能等,都是隱性功能的表現。
這是從教育作用的性質看,它包括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正向功能是針對教育作用產生的積極的良好的效果而言,負向功能是針對教育作用產生的消極的不良的後果而言。
上例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代課教師劉**沒有認識到教育功能的復雜性。從案例中可以看到,代課老師劉**只看到了教育的顯性功能,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而忽視了教育的隱形功能,沒有看到粗暴的教育手段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傷害;另一方面,劉老師沒有注意到了不良教育手段可能給孩子帶來的負向教育功能,導致了行動上的不當。
要徹底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根本方法是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㈦ 教育學裡面的教育功能的概述是什麼
一、教育功能的含義
教育與人及周圍環境互相影響中發揮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理論的歷史演進
1、古代教育的政治理論功能觀
2、近代教育的發展個體功能觀
3、現代教育的改造社會功能觀
三、教育功能的基本分類
1、篩選功能和協調功能
2、個體功能和社會功能
3、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4、正功能和負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