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教育
『壹』 經典教育的經典內容
《大學》約2000字,主要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至生財有大道的學問。孫中山先生評其為「中國獨有之寶貝」,是中國人必讀的一本書。(做事)
《中庸》約4000字,講的是永恆不變的和諧之道。中: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永恆不變。協調平衡能力,開發領導潛能,培養處理人際關系的智慧,成為一個高EQ素養之人才。(為官)
《老子》約5000字,是中國人的智謀奇書,著名的《孫子兵法》就出自於老子的思想。用於工作、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熟讀、領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爾不凡。(智謀)
《論語》約16000字,自古以來就享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贊譽,它形象、生動地教給我們人生永恆的法則,熟讀《論語》,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利於經商從政、企業管理、看人識人、選擇朋友等方面得到啟發。教人與時俱進、(經商)
《千字文》由1000個不重復的漢字編成的一篇韻文,是最好的童蒙識字教材。詞藻華麗,語言優美,且脈絡清晰,熔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知識於一爐。學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輕松開始閱讀,及早養成自主學習的興趣及探究式學習習慣。
《三字經》約1100字,是中國文化史綱。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字經》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向全世界發行和推薦。《三字經》是一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簡史。學了《三字經》,就等於將中國文化史綱記在腦子里,對孩子的升學考試和文化修養都有極大幫助!
《弟子規》約1100字,是系統化的「兒童行為守則」。是一整套系統化的「兒童行為守則」。 《弟子規》是教育小朋友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尊敬師長、和別人平等相處,懂禮貌、講信用等,而這些是一個人和社會接軌的通行證,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礎。

『貳』 什麼是經典什麼是經典教育
經典,是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經典具有深入人心、影響深遠、永不貶值、千年不朽、世代流傳的特性。經典好比是充滿智慧、閱歷豐富、德高望重的老人。
經典教育是指中華文化經典教育(簡稱國學經典教育、經典教育、讀經教育)即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誦讀中華經典詩文的教育活動,讓孩子通過對文化經典的系統修習,從而達到健全人格、開啟智慧、奠定深厚人文底蘊的目標,為他們的一生打下最為堅實的根基。
『叄』 最經典的教育名言
1.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於他是否會講述知識,而在於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教師最大的享受、最大的樂趣就在於覺得自己是學生所需要的,是學生所感到親切的,是能夠給學生帶來歡樂的。
3、站上講台的教師,是合格教師;站穩講台的教師,是骨幹教師;站好講台的教師,是專家型教師。
4、把一流的學生培養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師,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師;把非一流的學生培養成有用人才的教師,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師。任何一個教育家都是因為對非一流的學生的培養獲得成功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師是「介紹人」,介紹學生與學習相依相戀;教師是「打火機」,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智慧火把迅速點燃;教師是「領頭羊」,引領學生走進知識的茫茫草原;教師是「味精」,將學生的學習變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師「把學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學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獄中。」
7、如果學生不喜歡自己,是因為自己還不夠讓學生喜歡,因此,要想有所改變,首先得改變自己。只有改變了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學生。只有改變了自己,才可以最終改變屬於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學是否失敗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看一看學生通過學習後是更加熱愛學習還是厭惡學習。
9、學生崇拜教師,教師不值得炫耀;教師培養出的學生使自己崇拜,教師才值得眩耀。
10、師生關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賞。惟有這樣,師生關系才會水乳交融,並達到教學相長之目的。
11、教師對待學生要用「放大鏡」、「反光鏡」和「顯微鏡」:「放大鏡」——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反光鏡」——摘掉學生的缺點;「顯微鏡」——彰顯學生的個性。
12、一個教師超越其他教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斷地超越過去的自己教師要不斷地超越過去的自己,就要以樸素的感情,調整自已的心態;以奉獻的精神,從事崇高的事業;以高超的技藝,展示個人的才華;以不斷的追求,提升自身的價值。
13、只教學不搞科研的教師,其教學是膚淺的;只搞科研不教學的教師,其科研是空洞的。
14、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厭惡一個學生就等於毀掉一個學生。
15、「賞識」,有助於學生學習成功;「抱怨」,肯定會導致學生學習失敗。
16、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所做的一切要向他們負責。
17、愛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創新是教育的希望。
18、和學生共同成長,是新世紀賦予教育和教育者的新的要求。
19、「蹲下」一詞是多麼貼切的詞語,只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視線保持同一水平,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才能從孩子的位置出發去理解世界。
20、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積極地從新課程中尋找「自我」,尋找新課程中「自我」的意義,並主動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課程之中,敢於承擔責任,善於解決問題,使新課程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21、和學生交朋友,才能聽到他們的心裡話。
22、給學生一片藍天,他們會讓它繁星點點;給學生一片綠地,他們會讓它春色滿園。
23、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對教師來說,修養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人格是教育的風帆。
24、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我們應用「問題」來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
25、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
望採納,謝謝!
『肆』 談談對典型教育法的理解
你好,我認為典型教育法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方法。
這種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措施,這種方法關注到每一位學生,是一種公平的方法。
如果能利用好這種方法,自己的教育水平會有一個整體的提高。
『伍』 什麼是中國經典教育
經典教育就是讓兒童在大腦發育最迅速的年齡階段(0-13歲),通過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經典文化,開發孩子的高度智力、培養其健全人格,為孩子的成人成材奠定堅實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
經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世界各族文化的根本,是全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經典所蘊含常理常道,"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經典乃文化之寶藏,其價值歷久彌新。人類任何一個文化系統均有其永恆不朽的經典作為源頭活水,它博造文化,推動歷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音樂、美術、文學等各有經典,而最能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經典有:《大學》、《中庸》、《老子》、《論語》等。
『陸』 什麼是經典教育
經典教育就是讓兒童在大腦發育最迅速的年齡階段(0-13歲),通過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經典文化,開發孩子的高度智力、培養其健全人格,為孩子的成人成材奠定堅實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

0~3歲:建議直接讀《論語》。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無意識學習階段,吸收能力最強,聽力最好,適宜選擇篇幅較長的文章,只需用CD不斷播放熏陶即可達到極佳的學習效果,接近3歲的孩子也可以看動畫加強學習的效果。
3~8歲:建議先讀《弟子規》,因為《弟子規》只有一千多字,節奏感強,易記,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然後依次讀《三字經》、《大學》、《千字文》、《中庸》、《老子》、《論語》。有了這些基礎,再讀其他的經典就易如反掌。(4-6歲的孩子如要重點解決識字關的,可以先讀《千字文》)
8歲以上:建議先讀《論語》。作為四書之首,可以直接進入到文化的核心,得了根本的東西,再學其他的自然不在話下。讀完後可自主選擇其他的經典。這個階段的孩子掌握了拼音,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且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選擇帶拼音的讀物,配上童聲誦讀的CD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