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文化教育
A. 為什麼要開展廉潔文化
廉潔文化是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為人民服務,清白做人的精神。這是中華傳統美德,是一種值得學習的精神。它可以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在構築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廉潔文化的建設。
廉潔文化具有豐富內涵。廉潔,即公正不貪,清白無污。廉潔文化是廉潔的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總和,是關於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的總概括。

文化特徵:
1,是主體的大眾性,主要表現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
2,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掌握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恪守宗旨,執政為民。
3,是實施的職業性,主要表現為各職業階層的從業人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
4,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廉潔文化
B. 廉潔文化進校園
廉政文化進校園——廉政小故事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 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 錢太守」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 。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古 人雲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系,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於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里,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印券。」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 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
手好不要錢
清乾隆進士王傑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貴。當時和坤在朝中專權,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傑每每與其據理力爭。有一次,議政完畢,和坤有意戲弄王傑,拉著他 的手說:「好白嫩的手啊!」王傑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傑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坤羞愧而去。
C. 什麼是廉潔文化
網路上查到的...
廉潔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廉潔文化的發展可以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 在構築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建設。 廉潔文化具有豐富內涵。廉潔,即公正不貪,清白無污。廉潔文化是廉潔的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總和,是關於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的總概括。廉潔文化主要有四個特徵:一是主體的大眾性,主要表現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掌握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恪守宗旨,執政為民;三是實施的職業性,主要表現為各職業階層的從業人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四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廉潔文化,就是要倡導立足我國國情的廉潔奉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公道正派的社會文化,以不斷規范和約束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增強人們拒腐蝕的能力;就是要以社會公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為重點,以營造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的社會氛圍為指向,以樹立牢固的廉潔理念、構築反腐倡廉的社會公眾思想體系為根本任務,使廉潔意識內化為社會公眾的思想准則和道德准繩,外化為社會公眾倡導廉潔的自覺實踐,讓廉潔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會精神風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廉潔社會的形成和發展。 廉潔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是否包含廉潔文化是衡量一種文化是否先進的重要指標。文化是一種軟環境。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廉潔,以廉潔的尺度來評判社會,是廉潔文化最為根本的特徵。廉潔文化不僅是一種道德觀念,還是一種價值尺度。一個社會的廉潔氛圍濃厚不濃厚,是衡量這個社會是否健全的一個重要指標;一種文化是否先進,應看這種文化是否包含廉潔文化。缺乏廉潔理念的文化是難以長久支撐的,廉潔文化的研究和傳播不夠深入的文化是不完善的,排斥廉潔精神的文化更是腐朽落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廉潔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廉潔文化以鮮明的態度批判腐朽文化。廉潔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對立面和批判者。腐敗現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腐敗行為背後有腐朽文化作支撐,腐朽沒落的官本位意識、貪圖享樂的思想觀念、醉生夢死的生活方式等還有著一定的市場。而廉潔文化以鮮明的態度批判腐朽文化,從根基上摧毀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觀念,在全社會形成以廉潔為榮的濃厚氛圍,給腐敗行為造成巨大的社會輿論和社會心理的壓力,從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敗現象,達到幹部廉潔、政治清明的目的。 廉潔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 建設廉潔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加強對廉潔文化的研究與宣傳。通過廉潔文化的研究,形成系統的廉潔文化理論,用以指導廉潔文化建設的實踐,推動廉潔文化建設良性發展。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還應充分利用大眾媒體覆蓋面廣、群眾關注程度高的特點,加強對廉潔文化的宣傳,經常刊發和播出關於廉潔文化的影視作品和文藝節目,宣傳報道廉潔文化建設的進展、成效、經驗和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培養廉潔理念、樹立廉潔意識、營造廉潔氛圍,形成大力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的社會環境。 積極吸收和借鑒古今中外廉潔文化建設的優秀成果。建設廉潔文化應善於兼收並蓄。堅持古為今用,充分利用中國歷史文化傳統和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中的廉潔文化成果;堅持洋為中用,善於吸收和借鑒國外在廉潔文化建設方面的有益做法。要建立健全廉潔文化建設的體制和機制,以制度和規范作保障,特別是建立起與廉潔文化相適應的社會政治規范和法律規范,使廉潔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文化自覺,讓廉潔文化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每個方面。
D. 為什麼要提出進行全面廉政文化教育
新年伊始,中央下發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提出建立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反腐敗體系,提出要用改革的思路和發展的辦法防治腐敗。這是我們黨對執政規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重要舉措。為了更好地理解《實施綱要》的重大意義,深化對建立懲治和預防相結合反腐敗體系作用的認識,人民網與中紀委有關同志取得了聯系,請他們為網友解讀《實施綱要》。 問: 答:防治腐敗,教育是基礎。在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中,反腐倡廉教育是一個重要環節。《實施綱要》根據形勢任務的要求,適應社會生活和黨員幹部思想狀況的變化,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和辦法。重點闡述了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突出了「一個重點」即反腐倡廉教育要以領導幹部為重點。把反腐倡廉教育貫穿於領導幹部的培養、選拔、管理、使用等各個方面,要求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切實抓好對省部級領導幹部的反腐倡廉教育。 二是強調了「兩個面向」即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黨、面向全社會。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在全黨開展的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強調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促進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 三是要求進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格局,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黨的宣傳教育總體部署,完善宣傳教育制度,健全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形成整體合力。 與以往相比,《實施綱要》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部署上更加科學合理,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在如下幾個方面作了強化。一是強化了對領導幹部的教育,抓住了加強和改進反腐倡廉教育的關鍵。二是強化了對公民的教育,使反腐倡廉教育的領域進一步得到拓展。三是強化了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強調要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為推動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深入開展提供製度上的保證。 《實施綱要》提出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這是我們黨在總結國內外廉政建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是新形勢下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的客觀需要,是反腐倡廉教育理論和實踐的一次創新。反腐倡廉教育為什麼要面向全社會,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第一,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優良的黨風政風能夠帶動和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反之,如果沒有一個講廉潔、崇誠信、守法律的良好社會環境,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就會失去基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不能鞏固,優良的黨風政風就不能持久。從我們近些年查處的一些案件來看,有些違紀違法領導幹部喪失廉恥,對受賄行賄、貪污腐敗不以為然,甚至以貪為榮;有的混淆是非,認為不收人家送的錢物是不給人面子,不講感情;有的熱衷於享受,生活腐化墮落。這些固然與領導幹部自身思想蛻化、道德滑坡有關,但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黨全社會,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入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有利於凈化社會環境,增強全社會的反腐倡廉意識,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尚,營造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良好道德環境和社會氛圍。第二,公民的有序參與,是反腐敗的有效策略。人民群眾是反對腐敗的重要力量。充分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是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保證。如何實現公民的有序參與?一方面要靠制度設計,為公民參與反腐敗斗爭提供規范化、制度化的渠道。另一方面要靠教育加以引導,如開展反腐敗形勢教育,既讓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又充分認識到腐敗的危害性;開展廉政知識和法制教育,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增強監督意識和政策法律觀念,積極有序地參與反腐敗斗爭,這對於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深入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E. 什麼是廉潔教育
所謂廉潔教育,就是通過對公民進行廉潔方面的教育,來營造廉潔奉公,誠信守法的社會氛圍,以達到規范和約束個體行為的目的。
當前,在學校開展科學系統的廉潔教育已是全球共識。2003年第五十八屆聯大通過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要求其成員國將廉潔教育作為中小學和大學課程在內的公共教育的內容。
國家教育部發出的《關於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要求從2007年起,在全國大中小學校開展廉潔教育。
在《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中,進一步強調:要按照《關於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在學校德育教育中深入開展廉潔教育,豐富青少年思想道德實踐活動。

(5)廉潔文化教育擴展閱讀
廉潔教育的重要意義
1、進行廉潔教育是中國共產黨進行廉政文化建設的現實要求
2、進行廉潔教育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高校作為先進思想和文化的發源地,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
3、進行廉潔教育是構建和諧校園的現實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給校園環境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F. 廉潔教育和廉潔文化進入校園有什麼重要意義
1、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版
2、使學生接受廉權政文化的熏陶,從小培養尊敬廉潔人物、推崇廉政行為的情感。
3、充分發揮教育的積極作用,使廉潔廉政之風吹遍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G. 廉政教育有哪些內容
1、「廉政」啟蒙教育是加強公民道德教育的需要。拓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領
域,在校學生中開展「廉政」啟蒙教育,挖掘校內外已有的教育資源,通過學科滲透、主題活動、課外閱讀等等形式以廉潔為主題開展理想信念、道德觀念和法制意識的學習活動,可以促進廣大青少年學生逐步形成胸懷大志、為民為公的理想信念,誠實、節儉和有責任心的道德觀念,自律、守法和有正義感的法制意識以及對社會廉潔高效發展的監督意識,從而促進其德性發展,為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礎。
2、「廉政」啟蒙教育是繼承並落實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需要。教學生學會
做人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怎樣做人」在傳統美德中占據著突出的地位,它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核心。「廉政」啟蒙教育是以誠實、正直、節儉和有責任心為基礎的核心價值觀開展道德教育的一項有效載體,以達到繼承並落實傳統美德教育的需要。
3、「敬廉崇潔」啟蒙教育是整合學校德育資源的需要。開展「敬廉崇潔」啟蒙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培養青少年正直、廉潔、守法、公正等文明生活基本素養,同時探索德育資源整合的途徑,充分發掘教材的德育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4、「廉政」啟蒙教育是營造反腐倡廉良好社會氛圍的需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黨全社會的積極參與、配合和支持。青少年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希望,擔負著建設未來的重任,終歸將走出校門、走向社會,無論他們今後從事任何職業,都應該懂得「清正廉潔」的價值,在頭腦中根植「清正廉潔」的理念,使「清正廉潔」成為其立身立業之基,使「敬廉崇潔」成為中華民族興國興邦之源。與此同時,教育具有雙向性,孩子是家庭和社會的核心,子女監督是家庭和社會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程度上,子女監督能起到組織和社會監督所起不到的作用,對於父母能產生組織和社會力量所難以企及的影響。
H. 廉潔教育 廉潔文化進校園的重要意義
廉潔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築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建設。
廉潔文化具有豐富內涵
廉潔,即公正不貪,清白無污。廉潔文化是廉潔的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總和,是關於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的總概括。廉潔文化主要有四個特徵:一是主體的大眾性,主要表現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掌握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恪守宗旨,執政為民;三是實施的職業性,主要表現為各職業階層的從業人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四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廉潔文化,就是要倡導立足我國國情的廉潔奉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公道正派的社會文化,以不斷規范和約束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增強人們拒腐蝕的能力;就是要以社會公德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為重點,以營造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的社會氛圍為指向,以樹立牢固的廉潔理念、構築反腐倡廉的社會公眾思想體系為根本任務,使廉潔意識內化為社會公眾的思想准則和道德准繩,外化為社會公眾倡導廉潔的自覺實踐,讓廉潔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會精神風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廉潔社會的形成和發展。
I. 廉潔文化教育重在知法於心
廉潔文化教育重在知法於心,並且守法於行,雙管齊下,方能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