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教育教案中班
1. 中班我上幼兒園表演教學常規教案
一、教師方面:
1、認真備課,精心寫好教案,不備課,無教案不準上課。
2、認真學習和貫徹教學大綱,鑽研教材,明確教材目的與任務,掌握教材重點、難點明確本課的教學任務、幾為完成任務而採取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組織措施等。
3、根據教學任務,提前准備和布置好場地、器材、及教學用具、教師不準曠課、丟課的因故不能上課,必須經學校領導同意,並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學中,加強與重視「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5、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6、教師要注意儀表整潔,舉止大方,教態嚴肅、自然、 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設,並在課前三分鍾前換好服裝。在上課現場等候上課。
7、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期、學年體育成績的考核和評定,重視資料的積累和保管,並且定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8、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及積極分子的作用並且經常做好對他們的培養和訓練工作,使他們真正起到教師助手作用。
9、教學中要有嚴密的組織紀律,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與要求,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傷害事故要及時向領導匯報並作好妥善處理。
二、學生方面:
1、學習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2、上體育課,著裝要輕便,整齊,做到穿輕便運動鞋上課,不帶鋼筆,小刀等提前按教師要求,在指定地點等候上課。站隊時要做到快、靜、齊。
3、不得無故缺課,不遲到、不早退,服從領導,聽從指揮,遵守課堂各項規定。
4、在課堂上嚴格執行教師的各項要求,不經允許不得隨意移動器材教具要嚴格執行教師規定的各項保護措施。
5、要愛護體育器材,不得有意損害各種體育設備和用品,課後要按教師的要求如數送還各種器材。
一、來園常規
來園時不哭鬧,學習向老師、同伴問好,情緒穩定時能與家長告別再見。能在成人引導下不懼晨檢。在成人幫助下,將脫掉的外衣掛(放)到指定位置。在成人幫助下,參與晨間戶外活動或室內各種活動。
二、飲水常規
認清自己的水杯標志,會自己取水杯,能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不用奶瓶等飲水用具飲水。不喝生水,願意定時飲水,口渴時隨時向成人要喝水。喝水時不說笑,不邊走邊喝水,不玩耍,不浪費水。
學習正確的喝水方法;從口杯櫃中取出自己的杯子,放在自己座位的桌前方,等待老師倒水,或在老師指導下在保溫桶邊學著接水。坐在桌邊雙手端杯,一手拿杯把,一手扶著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身體坐正,不灑水,不玩水杯,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處。
三、如廁環節
知道大小便去廁所,不隨地大小便,不把大小排在池外,能分清男女廁所有大小便要求需及時告訴老師,逐漸學會自理大小便,學習自己擦屁股,自己提褲子。幼兒如廁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上下台階,小心滑倒。不在廁所逗留,玩耍,打鬧。
四、區域活動
知道各區域名稱,明確區域的空間方位,能說出自己在什麼活動區做什麼工作。學習並理解簡單的區域規則,活動時要愛護玩具材料,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取放材料。不把去域材料隨意帶到其它區域,玩完後放回原處,學習按區域材料標志歸放材料。
會自選活動區的活動材料及選擇游戲夥伴、游戲內容。學習並能掌握各區域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戶外體育活動
在教師引導下,願意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願意學習體育運動中走,跑,跳,爬,攀岩,鑽等基本動作,動作基本協調。會跟著教師做模仿操,輕器械操等,動作基本合拍,動作基本協調。
會選擇不同體育器械活動,能夠掌握簡單運動器械的基本玩法。知道戶外活動時不隨意離開成人和集體,在老師指定范圍活動,不互相擁擠,玩體育器械知道注意安全。身體不適,及時告訴老師。會與成人收拾整理活動器械和體育活動玩具。

六、有組織的集體教學活動
活動過程中情緒飽滿,對活動感興趣,能跟隨老師的引領進行感知和操作活動,並運用各種感官參與活動。能參與到活動過程中,與同伴互相學習,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向老師提出疑問。在活動中會傾聽,敢於表達,樂於交流,能運用材料進行操作,敢於在眾人面前表現。
能聽清老師對活動的要求,能在老師引導下堅持完成每一項活動,知道發言時要先舉手,不隨意插話,願意學習良好的傾聽,表達,輪流等學習習慣。能遵守集體規則。能正確地使用和整理活動材料或用具,學習良好的坐姿,舉手,看書等教學常規。
七、離園活動
不跟陌生人走,有安全意識。能參加簡單有趣的游戲活動,進行簡單安靜的桌面操作活動。家長來接時能放好自己的生活用品、玩具,擺放好自己的椅子。能找到自己的衣物、鞋子,在家長的幫助下穿戴整齊。在成人提醒下跟老師說再見。能向家長簡單交流自己當日在幼兒園的生活及活動情況。
3. 幼兒園常規教育小聲說話教案
活動目標1.體會大聲吵鬧與輕聲講話的不同效果.知道大聲吵鬧的危害,養成輕聲講話和安靜聆聽的良好習慣。 2.了解一些保護嗓音的方法。 活動准備一段幼兒平時大聲吵鬧的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錄音,討論大聲吵鬧的危害性,激發幼兒改變不良習慣的願望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聽一段真實的錄音,小朋友仔細聽是什麼聲音。 師:你們剛才聽到的是什麼聲音?(亂糟糟說話的聲音、大聲喊叫的聲音、吵鬧的聲音……)你們聽到的其實就是你們平時發出的聲音,老師在你們說話時悄悄錄下的。 2.師:你們聽了這段錄音,有什麼感覺?(亂糟糟的、很吵鬧、聽了不舒服、有點刺耳、覺得煩躁、不想再聽了、耳朵里嗡嗡嗡的響……)小結:老師和你們的感覺一樣,我們聽了這種聲音會覺得不舒服,不想再聽了,我們把這種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雜的聲音稱作「噪音」,經常處在這種嘈雜的環境中不但會損傷我們的聽覺,而且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時間長了甚至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3.師:想一想,如果你經常大吵大鬧或大聲講話,時間久了,你的嗓子會有什麼感覺?(疼、干、紅腫、發炎、嘶啞、聲音啞了)小結:經常大聲喊叫或長時間大聲說話、唱歌,就會感到嗓子疼、干,引起嗓子紅腫發炎。聲音嘶啞,說不出話來,嚴重的甚至會損害聲帶,以後就永遠變成嘶啞的聲音了。因此,為了我們的嗓音不受傷害,能不能大聲吵鬧呢?除了不大聲吵鬧,還應注意什麼呢?(不長時間大聲說話,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過度……)4.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大聲吵鬧有這么多危害,大家以後還想不想聽到這樣的吵鬧聲呢?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吵鬧聲呢?(小聲講話,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發出刺j耳的聲音……) 二、做實驗,引導幼兒進一步體會輕聲講話的益處1.師:剛才我們知道大聲吵鬧有這么多危害,應該小聲講話,可有的小朋友會說,那麼多人都在說話,我如果聲音小,別人會聽不清。果真是這樣嗎?咱們試一試。請幼兒小聲交流:現在請你們用小一些的聲音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話,看看你們相互之間能不能聽清對方的談話。(幼兒小聲交流)師:能不能聽見?能聽清楚嗎? 請幼兒大聲交流:這次請你們大聲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話,看看有什麼感覺? 2.師:現在請小朋友比較一下哪種談話方式更好?為什麼?(小聲說話,相互之間很容易就能聽得見,而且也不吵鬧,說話很省力:大聲說話太吵了,說話費勁,聽話也費勁:有時反而聽不清,令人不舒服。)3.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當許多人在同一地點同時交談時,大聲吵鬧反而會使我們的交談變得更費力、更吵鬧,而小聲說話會使我們更清楚、更省力地進行交談,也會覺得很舒適。 4.師:現在老師又有一個問題,如果兩人距離較遠又想說話該怎麼辦?(應該找合適的機會走近一些再交談,以免影響別人。) 三、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聆聽方法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平常講話應該輕聲.特別是許多人一起談話時,更應當輕聲。那麼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應當怎麼做呢?(認真聽、不插話、保持安靜)小結: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首先應該看著對方,其次應當保持安靜,不吵鬧,不插嘴,不亂動,不打斷別人,邊聽邊想別人說的是什麼意思。這樣,才是一個會傾聽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四、游戲「你的耳朵在聽嗎」,訓練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師:下面咱們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你的耳朵在聽嗎」。游戲時,老師會用不同大小的聲音來說話,誰聽得最仔細、最清楚.誰就會得到一朵小紅花。 老師面向集體或個人分別用大聲、小聲、氣聲等不同音量說話,請幼兒用相應的音量復述,訓練幼兒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
4. 幼兒園文明的常規教育教案
活動目標:1、觀看公益廣告,強化對正確行為的認知,了解小小宣傳員要宣傳的內容。
2、製作文明宣傳卡,大膽地向周圍人宣傳文明的行為。
3、通過小小文明宣傳員活動鍛煉積極主動的交往能力,並體驗做宣傳員的快樂。
活動准備:公益廣告(成人的文明行為)、錄像(幼兒的文明行為)、歌曲「講文明、懂禮貌」、不同造型的小紙卡、彩筆。
活動重難點:能夠清晰判斷社會行為的對與錯,用繪畫形式表達自己的認識。
活動過程:
1、通過傾聽歌曲「講文明、懂禮貌」(放錄像),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你聽見了什麼?你看到了什麼?
教師:歌曲里說了一件什麼事?
幼兒:我看見小朋友很懂禮貌,幫助有困難的人。
幼兒:做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教師:我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2、觀看公益廣告錄像,分辨正確行為。
教師:請小朋友們看一段錄像,看看他們都做了什麼?
幼兒:叔叔把可樂易拉罐從地上撿起,扔到垃圾桶里了。
幼兒:有個阿姨把一個盲人送過了馬路。
幼兒:還有個叔叔幫助阿姨把門給打開了。
幼兒:有個開車的阿姨把車停下讓走路的人先過去的。
教師: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幼兒:最喜歡叔叔,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幼兒:……3、觀看幼兒錄像「好娃娃」,進一步分辨幼兒行為的對與錯。
教師:錄像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麼?如果是你怎麼做?你想學誰?
幼兒:我喜歡排隊的小朋友,不推擠。
幼兒:我喜歡澆花的小朋友。
幼兒:我喜歡有禮貌地和別人說話的小朋友。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我們生活中有些行為很美,但也有些不好的行為。我們要上小學了,怎樣讓更多的人學習文明的行為。
4、共同討論。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更多的人講文明,表現文明的行為?
幼兒:我們要像錄像里的好娃娃學習。
幼兒:我們還可以向大家宣傳好的行為。
5、製作「文明宣傳卡」。
引導幼兒自選分成小組,用不同形式將我們了解的文明行為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做成宣傳卡。
6、幼兒走向社區、街頭宣傳文明行為,爭做文明小天使。
幼兒送出宣傳卡,並做簡單講解。
5. 中班第一學期吃飯前的常規教案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自己獨立就餐的好習慣。2、讓幼兒知道愉快就餐有益於身體健康。活動准備:餐具若干。活動過程:一、看幼兒讀物,引導幼兒注意觀察,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1、教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的看看,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麼呢?(吃飯)請你們看看這些小朋友進餐的時候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呢?
2、教師:貝貝是怎麼樣吃飯的呢?這樣好不好呢?(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畫面說一說。)
小結:貝貝沒有自己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還需要媽媽來喂,這樣是不對的哦,小朋友應該要養成自己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3、教師:亮亮吃飯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呢?這樣做對嗎?
小結:亮亮吃飯的時候拿小勺和小碗的姿勢不對,所以桌上總會灑出飯菜來。
4、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紅紅是怎樣吃飯的呢?她吃飯的時候對不對呢?
小結:紅紅坐得很端正,會拿勺子和小碗。做得很好。
5、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三位小朋友地,誰吃飯的習慣最好呢?誰做得最好,你們喜歡哪個小朋友呢?為什麼?(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好的進餐習慣,並教育幼兒應該向紅紅學習,自己吃飯,並且能夠坐得端正、吃得干凈。)
二、教幼兒學習正確的進餐方法,會使用勺子和小碗。
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吃飯的時候是會和誰一樣呢?你們自己有沒有一個好的進餐習慣呢?
2、教師: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要坐姿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一口飯,一口菜,細嚼慢咽,安安靜靜,不把飯菜灑在桌上、地上,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6. 幼兒園中班 常規活動 教案
其實就是和到起上課的教案是一樣的,但是要注意寫安全還有規則之類的。
7. 中班一日常規安全教案
一、入園
1、情緒愉快,積極地來園參加活動,主動使用禮貌用語。
2、配合教師進行晨檢,身體不適知道告訴老師。
3、入園時不攜帶物品、零食。
二、進餐
1、幼兒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靜進餐,會正確地使用碗勺,獨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2、不偏食、細嚼慢咽;不撒飯,保持桌面和衣服干凈;
4、飯後放好碗勺並用自己的餐巾擦嘴。
三、早操
1、認真有精神跟老師進行早操活動,聽口令、站隊;
2、會做徒手操、輕器械操。
四、集中教育活動
1、活動中能注意聽老師、同伴講話,發言先舉手,大膽在集體面前回答問題,養成良好的語言聽說習慣;
2、活動中喜歡動腦,大膽操作;養成正確的用眼、握筆、坐立、舉手發言的姿勢
五、游戲
1、積極參加各項游戲活動,會收放玩具和使用玩具;
2、遵守游戲規則,不喊叫,不亂跑,學習與同伴合作,主動交往,愛護玩具;
3、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選擇游戲材料、內容、同伴、角色、場地。
8. 中班幼兒常規教育教案
教案,首先要有課題就是教材的章節或課文的題目,
要有教學目的,包括傳授給學生哪些知識及達到的程度、培養他們的何種能力以及對他們進行怎樣的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重難點,每課的教學所包容的知識和技能是多方面的,在有限的可是內不可能也不必要等量齊觀的傳授給學生,這就必須區別輕重緩急和深淺難易,就是突出重點,攻破難點;
課時安排;
導入新課,一般由舊課向新課過渡的一種手段,導語要簡短新穎,並於本堂課講授的內容息息相關.
講授新課:這是教案的主體,首先要明確講什麼內容,尤其要注意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這是教案的血肉,其實是要設計具體的方法和步驟,這是教案的筋骨,就像血肉要依附於筋骨一樣,新課的內容要靠巧妙的方法和正確的步驟傳輸給學生,所以,教師要合理的運用講述、討論、朗讀等方法,為學生的接受創造一個活躍的課題氛圍.
講授新課時,其內容要點和相關的字、詞、句,要藉助板書設計展示給學生.板書要綱舉目張、條分縷析、清晰完整的顯露個部分內容之間愛你的內在聯系.
總結新課: 要言簡意賅的總結一下所講的有關內容,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布置作業:布置作業要有的放矢、形式多樣、份量適當、要求具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