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眠閃教學

眠閃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7-30 03:43:18

A. 悠悠球新手教程

保養方法:新球買回來,第一步把球拆開,拿出球繩、回收、軸承。
第二步用紙巾擦回收和悠悠球中間的油。(油是出廠時候為了保護軸承不腐蝕)
第三步把軸承放在有軸承清潔劑的可密封小瓶子裡面,搖3分鍾再泡10分鍾。(軸承清潔劑的量一定要覆蓋軸承,這里也是為了洗去出廠的油,注意用清水洗會腐蝕軸承)洗干凈拿出來吹乾後加上潤滑劑A。
保養工作完成,現在你隨便發球試試,空轉時間已經是平常的幾倍。
有條件可以換上最新出的高精密KK軸,用前先按上面第三步保養下,這樣可以更更上一層樓。基本動作視頻優酷120%沒毒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jg4OTU2.html
有問繼續答,滿意請採納。

B. 飛火流星能拆開嗎能玩閃電快打嗎怎麼把死眠球改活眠球,求悠悠球的教學視頻(從基礎開始)要清晰

能拆,不過不能玩閃電快打,用起死回生可以改活眠球(在網上搜索看),教學視頻在網上搜啊!

C. yoyo球教學視頻網址誰有最好是慢動作的,容易看得懂的。

悠悠球基本三十招
第一級 勁力旋風 Long Sleeper
抬起手臂,用腕力把悠悠球向下擲出。 注意:手心是向上的!
悠悠球拋出後,手保持水平,手心向下。悠悠球便在繩頭處不斷轉動(Spinning)。(如想悠悠球轉得更久,可以作45度向下拋出!)
手掌向上輕拉,悠悠球便自動回轉。
這是所有招式的基礎,要多多練習啊!

第二級 溜狗
先大力使出睡眠,慢慢將悠悠貼近地面。
悠悠便會向前走。
在悠悠將近停止轉動時,手一拉將悠悠收回。

第三級 爬行
先用力使出"勁力旋風",慢慢將悠悠球貼近地面。
悠悠球便會向前走。
身體同時蹲下,讓悠悠球向前滾動。
待悠悠球將繩子拉勁時,手一拉將悠悠球收回。

第四級 前拋(瞬雷出擊) Forward Pass

手垂直,手掌朝向後上方握住悠悠球
用力將悠悠球向前拋出。
悠悠球會自動收回,手掌向上接住。

第五級 逃脫(旋風掃落葉) Break Away
這是一個橫面花式的基礎動作。
抬起右手,將悠悠球放在約肩膀位置前。
揮手將悠悠球向右拋出,同時伸直手臂以離心力將悠悠球從右邊帶向左邊。
當悠悠球橫過身體,到達左肩的水平位置,便可拉繩將球收回

第六級 搖籃 Rock The Baby
使出"勁力旋風",在面前,右手向前移動將繩子繞過左手手掌。
右手捉住悠悠球繩上10cm的位置。
右手升起,左手手掌張開向下,讓繩子形成一個三角形。右手將悠悠球前後擺動。

第七級 火箭 Rocket
使出"勁力旋風",慢慢將繩圈從右手中指取下。
手指拿住繩圈,然後向上收球。
悠悠球會向上飛起,同時將繩子卷回。待悠悠落下時接住。

第八級 升降機Elevator
使出"勁力旋風",用左手食指將悠悠繩中間位置吊起。
用右手控制悠悠繩進進球體縫隙中。
右手向下慢慢拉,悠悠球隨之升起。
第九級 環繞世界 Around The World
將悠悠球向前拋出,環繞身體一圈,將悠悠球從面前位置收回。

第十級 閃電快打3次 Loop The Loop X3
使出"瞬雷出擊",當悠悠球回到手臂內側時,轉動手腕將悠悠球再次拋出。
此動作連續做三次,在最後收回動作時,手要接好悠悠。

好了,悠悠球基礎動作中的初級動作就是這些了。如果你學會了這十個動作的話,那恭喜你達到了悠悠玩法的入門級別,花樣無窮的玩法正等著你去發現!

初級10招基礎動作是悠悠所有玩法的起步階段,所以都是很簡單的動作。千萬不要以為悠悠球很無聊而就此停住腳步哦!後面的玩法可是很變態的,就看你敢不敢嘗試了。

D. 課堂上老師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

講課不吸引人,學生精力就會分散;經常不吸引人,學生就會對您的課產生厭煩情緒。
講課靠什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有幾條建議。

1、老師講課精神飽滿,有熱情,學生就會受到感染,聽課時精神集中。

這種熱情不一定表現在「高音教學」上;也沒有必要像電視劇里的老師那樣在教室里轉著圈走來走去地講課——那樣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分散;至於一些老師喜歡問「是不是啊?」「對不對啊?」,然後學生齊聲喊「是!」「對!」我並不欣賞,因為這只是熱鬧,誰知道喊得最響的人真懂了沒有?

老師講課時的熱情其實是教師內心對知識的熱愛的外在體現,也是自己工作熱情流露。

如果老師講課沒精打采,肯定不吸引人。如果老師總是個「戰斗臉」,學生懶得看你,還有什麼吸引力?如果老師動不動就激動地進行訓斥教育,您的精神倒是很飽滿,但是那能吸引人嗎?我的孩子上初中時只要回家對我說「我們老師又唱了半節課的詠嘆調」,我就知道他們那位班主任又發火了,而且我的孩子的抗干擾自學能力又提高了一截。

順便說一句,男教師不修邊幅,女教師過度化妝,都會分散學生注意力。

2、靠知識的新穎性吸引學生。

新知識、新方法、新觀點等等都是新穎的。這里說的「新穎」當然是對學生而言的,因為這些內容對於老師來說已經不新鮮了。然而,正因為如此,不少老師忽略了知識的引入過程,以為一上來就說「今天我們講***」學生就會豎起耳朵聽,恐怕實際效果不是這樣的。

一篇課文一定有它的時代背景、作者背景;一個新知識一定有它的理論背景或實際背景。總之,知識的發生過程對於學生來說不僅是新穎的,還是有啟發意義的——至少使他們意識到這個知識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產生的,或者這篇課文所在的文章是在什麼背景下寫出來的,這段歷史發生的時候社會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所有這些對於青少年來說都是一段生動的故事,都會有吸引力。

我見過幾本美國的大學數學教材,每當提到以某個數學家的名字命名的概念或定理時,在附註部分肯定有這位數學家的姓名、生卒年月、生平和主要成果,讀來十分吸引人。每當引入一個新概念之前,一定會舉出大量的背景實例。可是我們的教材和我們的老師,對於知識的發生過程多半是一帶而過。例如講圓,通常就是舉幾個諸如車輪、井蓋的例子,跟著就給出圓和圓心、半徑的定義。依我看,這些對於學生其實並不新穎,而為什麼車輪、井蓋做成圓形的,這才是教師要啟發學生並予以討論的。

如果學生既不知道知識從哪裡來,也不知道它有什麼用,就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學習它,自然也就失去了興趣,怎麼可能集中精神聽老師講課?至於有的老師成天說「這個知識很重要,考試一定要考」,以為這就能吸引學生認真聽課,可是您是否知道,同樣的話說得多了,與「狼來了」也就差不多了。

3、靠知識的應用前景吸引學生。

明知道學了也沒用的知識,誰會有興趣去學習?但是學生沒有開始學習之前不會知道它有什麼用,有人還會被人誤導或者自以為是地認為這門課沒用呢!

問題是誰來告訴學生知識有沒有用?當然是老師。

老師說些什麼?起碼能說一說為什麼要開設這門課吧?當然,如果能就這門課的某些知識說出它們有什麼用那就更好了。需要指出的是:基礎教育階段的知識不一定都能直接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相當多的知識是為後續知識打基礎的,但這也是應用。請老師們自己去收集一些實例吧,即使課堂上沒有時間多作介紹,留給學生課外閱讀也是好的(查閱資料恰好是中國學生的弱項)。不過有兩點建議:一是課程的重要性不能只體現在中考高考要考它;二是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教的這門課的重要性。

知識的發生背景和知識的應用可以稱之為知識的來龍去脈,忽視這「兩頭」,只對中間部分——理論推導和解題練習感興趣,是舍本求末的做法。這樣學得的知識是不完整的。

4、靠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吸引學生。

能將抽象復雜的知識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簡明扼要地進行講授,還不失知識的科學性,就叫深入淺出——這是我的理解。

但是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主要還是「深入」不易。這個問題以後有時間我可以就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發表我的見解。此外「淺出」也要注意不要像「戲說**」那樣,更不能將嚴肅的知識「低俗」化,就像小品中的「腦筋急轉彎」那樣。

還有的老師喜歡總結知識要點,這很好,但是要點過多對學生也是負擔。例如一本高考總復習上面總結了求函數值域的8種方法,是不是太多了?求值域不是什麼重要的內容,而且用導數加極限知識很容易就能解決,何必搞得這么繁瑣?

老師做的工作主要是解釋前人的成果,但是這種解釋必須有老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否則不要說深入淺出了,那乾脆就是照本宣科。

5、靠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

這個問題不用我多說了。不過您使用無論什麼先進的教學方法,別忘了一條:您是在引導或指導學生學習,而不是學生按著您的主觀意願在學習;別以為凡是您已經懂得了的東西學生就必須得懂,或者一定能懂。真要是那樣就不用老師了,更輪不到咱們這些草根教師了。

E. 魔獸爭霸教程

序言
游戲開始,趕緊命令你的農民開始採集資源,另外一部分建造建築,建造你的進攻性建築,然後生產士兵和英雄,當士兵積攢到一定數量以後開始清除附近的野生怪物,提高你英雄的等級,尋找新的資源點。
城鎮傳送卷軸
查看如何使用城鎮傳送卷軸。
防守
防守是非常重要的,在你的基地和擴張點建造防禦建築,因為你在戰斗中很可能會失利,這樣就等於你在失去戰斗優勢的同時也失去了擴張點的優勢,因為你的擴張點沒有絲毫防守建築。但是也不要在防守上下太大的功夫,這樣你會失去很多資源,如果把相應的資源轉化成有生力量的話,也許會有用得多。

自然建築物
不要害怕在自然建築物旁邊建造防禦塔,這么做可以防止敵人沒有代價的使用這些建築物,有些可以招募強大生物的自然建築物尤其需要保護。

食物
為了供給新的作戰單位,你必須為你的軍隊提供一定的食物,這樣你才能有能力生產新的單位。食物的供給情況被羅列在屏幕的右上角,不要等到系統提示需要建造更多的食物提供建築來實現更多單位的訓練才去建造相應的建築,時刻注意食物供給情況,然後根據需要決定是否建造新的建築。一般情況下,人口增長代表著你的軍隊數目增大,減少代表你的單位正在被殺。

食物上限
在war3中,食物上限是90,在游戲開始的時候你的基地會提供一定的食物,以後隨著食物的要求越來越高,你需要建造更多的可以提供食物的建築物才行。不死族可以建造通靈塔,人類建造農場,夜精靈建造月亮井,獸族建造獸穴來維持食物的補充。但是無論這樣的建築物你建造多少,都不會讓食物上限超過90。

釋放提高食物限度
有時候,你想馬上生產一種非常重要的兵種,但是暫時沒有足夠的食物,這時你就需要殺死一些工人或者是一些不強大的士兵來恢復食物的供給。這個辦法只在緊急關頭可以用。

屍體
多數單位死後都會留下屍體,屍體對一部分單位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空中單位和英雄死後不會留下屍體。屍體會在88秒以後消失在地面上。

了解如何對抗你對手每次舉動
無論你的敵人做什麼,你都應該立即知道如何去應付,能這么做並不容易,需要很多的練習和經驗才可以。

偵察是最簡單的達到上述目的的方法,詳細可以在上面的導航條里查看偵察這個欄目。

多看看replays,然後總結自己的失敗原因
war3是一個需要多領悟的游戲,當你作戰失敗,你就需要尋找自己失敗的原因,這樣你才能在以後的游戲中獲勝。看replay是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尋找自己做的不夠好的地方,找出重大失誤的地方,如果你在看完自己的replay後還是找不出自己失敗的原因, 把rep發給自己的朋友,讓他們給你一些建議。

進攻和防守
最好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不要為你的基地防守花費太多的資源和精力,沒有哪一種防禦體系是沒有弱點的,你應該把資源和精力放在進攻單位的生產,科技的研究,擴張點的建造上。

清除樹
在一些地圖上,你需要清除一些樹木來獲得一片金礦;也有可能需要清除一片森林來達到打擊敵人的目的,通常清除樹木的方法有:

人類:迫擊炮小隊
獸族:投石車
夜精靈:弩車,遠古守護者
不死族: 靈車

你可以讓你的攻城單位使用多重命令方法自動摧毀森林。

清除樹也有其他的辦法:

人類: 火焰襲擊
獸族: 地震
夜精靈: 自然的力量。
不死族: 死亡凋零,地獄火

特殊反延遲戰術
如果你持續在2分鍾內沒有基地,那麼系統會把這個消息告訴你所有的盟友,記得建造中的基地也將被算作基地。
經驗值會分散的給予一定區域內的所有友軍部隊.
下面給出了每個級別所需要的經驗點數.

英雄級別 1 2 3 4 5 6 7 8 9 10
要求經驗值 0 200 500 900 1400 2000 2700 3500 4400 5400

下表中給出了你殺害不同級別英雄所能獲得的經驗值,例如你殺掉一個4級的英雄,可以獲得140點經驗值。

英雄級別 1 2 3 4 5 6 7 8 9 1 0
獲得的經驗值 80 100 120 140 160 200 240 280 320 400

下表是中立部隊和一般單位所給予的參考經驗值。一個 9 級的中立部隊會給你 320 點經驗值。你可以查看每個種族的單位屬性來計算會得到多少經驗值,但是玩家單位的經驗值是同級別中立部隊的 1.25倍。殺掉一個一級的玩家單位會得到25點的經驗值.

單位級別 1 2 3 4 5 6 7 8 9 1 0
獲得的經驗值 20 30 40 60 80 120 160 240 320 400

F. 如何提高教師教學理論知識

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途徑淺談在教師成長的歷程中,求知始終閃爍著永恆的價值.教育的發展為教師知識修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提高、充實的機會,如學歷教育、進修培訓、自學反思等等,都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崗位上提高自身知識素養可供選擇的途徑. 1.多方攝取信息,爭做通才教師教師良好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養是合格教師的必備條件,也是完成時代賦予教師神聖使命的基礎.教師只有自身知識積淀豐厚,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高屋建瓴,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關於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是他知識視野中的起碼知識.只有當教師的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時,他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真正能手.」 張蘇奇教授把知識狀態完整的標准分解為「八個板塊」:即強烈的自我效應意識、學術水平、知識轉化能力、實踐和動手能力、心理素質、自我管理能力、適應環境、創造環境的能力;提出了「人心教育」說:把志氣、骨氣、毅力、耐勞、進取、拼搏的精神稱為人應具備的「本錢」,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管理科學以及三者互相滲透的教育當作人的「資本」,把三大科學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經濟,叫做人的「本事」,把人的自我生存、自我發展、自我壯大的能力和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稱為人應有的「根本」.這一切,當今的許多教師還顯然遠遠是不夠的! 信息技術使人類最新的教育、科學、文化成果可以很快地傳播,人人可以共享.教育的變化必然要求教師重視終身學習,破除傳統的封閉性,開闊自己的知識視野.那種只埋頭於課本和教學參考書的教師,很大程度上會使自己的教學脫離時代,脫離現實生活.這是因為當今的任何一本教科書都無法系統地把該門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概括和吸收進去,更不用說描繪清楚該學科與其它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當代科學文化的發展趨勢是各類各門學科走向綜合,這正如德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麥克斯·普朗克所言:「科學是內在的整體,他被分解為單獨的整體,不是取決於事物的本質,而是取決於人類認識的局限性.實際上存在著從物理到化學,通過生物學和人類學到社會科學的連續鏈條.這是一個任何一處都不能被打斷的鏈條.」當今教師,不少人努力加強與自己教學專業相關的邊緣學科知識的了解和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不少在職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增強自己智能的復合性.當今的許多教師,還把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未來學等學科當作攻玉的他山之石,不斷地將新學科知識融入自己的專業知識之中,向「博、大、精、深」邁進. 當今教師在智能上必須努力使自己成為知識視野開闊、博學多能的「通才」教師.這里所說的「通才」教師是指專博相濟、一專多通、一專多能、主精輔熟的教師.著名學者李政道博士說:「我是學物理的,不過我不專看物理,還喜歡看雜七雜八的書;我認為,在年輕的時代,雜七雜八的書多看一些,頭腦就能比較靈活.」可見,破除封閉性、開闊知識視野,是提高和完善教師智能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 問題教學是教學成功的重要途徑,是通往通才之師的康莊大道,也是促進師生發展的重要方式.曾聽人談起這樣一件事:國內某名牌大學的一位高材生到美國留學,課堂上這位學生認真聽講,作業更是完成得出色,可一學期下來還是只得了個C等成績.看著平時學得輕松但成績不錯的外國學友,他心情非常郁悶.後來他接受一位學友的建議,去找該課的執教老師談談.教師問:「你聽過我的課嗎?」「我沒有缺過一節課呀,作業次次都是優等呢.」學生委屈地說.「那你在課堂上提過問題嗎?幫同學解答過問題嗎?」高材生不解了:「課堂上您講的我都聽懂啦,沒有不懂的問題,而同學提的問題也實在是太簡單了.」教師鄭重地對這位學生說:「我的課堂歡迎有貢獻的人,而不歡迎消費者.」 仔細想想,這里涉及到一個學習方式的問題,傳統意義上的學習以接受學習、機械學習、個體學習和被動學習為主,教師滿足於學生聽懂聽會、理解記憶,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只是盛裝知識的容器,而不是追求發展的生命體;他獲得的更多是結果的成功,而絕少過程中豐富的情感體驗——那種大膽質疑的浮想聯翩,那種豁然開朗的妙不可言,那種合作探討的共鳴與碰撞,那種創新發現的幸福與癲狂,乃至不解、疑惑、爭辯、對抗……而這些才豐富了生命的色彩,體現了發展意義上真正的自由和尊嚴. 2.閱讀理論書籍,適應課改要求新課程標准實驗教材較之現行教材有很大變化,更加註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科技的發展,較好體現了師生、生生和課本之間的交流對話,在表現形式和陳述方式上特別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以及幫助學生改變學習方式等方面都為學生所喜歡;對於教師來說,新教材展示了學科的基本結構,但並不局限於學科結構,教科書既是教學的依據,又是一個拓展創新的平台.這一切要求課堂教學建立起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新模式.在這種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課堂氛圍中,實驗區的教師「經常有驚喜」,「經常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經常被難住」,一種久違的、渴望已久的東西回到他們中間,教學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但又普遍感到,讓學生體驗實踐花費的時間多,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不如直接灌輸來得快. 新課程從教育觀念到內容、方法,對於每個人都是全新的,處處體現著新思想、新觀念、新創意,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個現成的模式或成功的模式,只有依靠教師在實踐中摸索;課程改革,面臨最大挑戰的教師,這種挑戰不僅僅是壓力,更是一次「蛻變」:課程是一場深刻的教育觀念革命,在這場變革面前,每一位教師都有一個重新學習的問題,要敢於挑戰傳統,挑戰書本,挑戰自我.新課程教材難度降低了,知識面加寬了;教學變成一種充滿智慧的挑戰,學生自己參與、自己探索,教師如何引導,如何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觀念,具有寬厚的專業知識,掌握先進的教育技術,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能力能否達到新課程的要求,自身儲備的知識量能否適應課改,能否滿足學生的需要……都是我們教師面臨的課題. 一位老教師說「這種變革是一個是痛苦的過程」.因為,任何一種新觀念的確立,都是對舊觀念的否定,而否定的往往是那些我們已經駕輕就熟的東西,意味著改變我們現在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這幾乎等於要改變我們教師已經習慣的生活方式,其艱難性是不言而喻的了.傳統教育觀念下形成的教學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識地去改變,在教學中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回到「定勢」中去.這一點尤其是對於一些頗有建樹的成功教師來說更是艱難的.他們不僅要改變教育觀念、教育方式,甚至一定程度上要改變一些「成功經驗」. 面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達到新標准要求,使用好新教材,我們不僅要「洗腦」,還要不斷「充電」.教師只有不斷閱讀教育教學理論圖書並大膽實踐,才能適應課改要求,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藝術. (1)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有選擇地閱讀一些提高教師自身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圖書.課程改革要改變原來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改變學科本位、門類過多、缺乏整合的狀況,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改變原來的評價方式,教育的重心已不再是教給學生固有的知識,而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教師只有及時跳出學科本位思想的束縛,才能適應新課程教育教學的需要和教育發展的需要.像《教學方法——現代化的研究》、《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等圖書為教師教學活動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對我們廣大教師都具有極大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2)多讀一些真正提升教師自身內在修養的圖書.新課程反映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質的要求,教師必須隨著新課程所建立的學習方式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而教學方式的變化是由教育觀念決定的,因此,廣大教師應盡快提高專業化水平,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加強對優秀教育理論著作的學習.像各種教案、教參類的圖書應該看,但不能依賴.有的教師看教案類圖書,不是參考學習借鑒,而是圖方便、照抄照搬,這不但不能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反而有害.而像《專業:挑戰二十一世紀的教師》、《教會學生思維》、《師生溝通的藝術》這樣的圖書會使教師受匪淺. (3)學校應該為廣大教師提供良好的讀書條件,從目前教師購書情況看,絕大部分是集體購買或由課題經費報銷.影響教師個人出資購書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現在學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缺乏教師業務理論學慣用書的狀況,的確應該盡早改善.切實加強圖書館建設,為廣大教師提供能擴展視野、豐富知識結構的教育理論圖書實在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成功之舉. 3.加強相互交流,提高工作效率今天,教師的功能從傳統的教給學生知識發展為培養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這是一項艱巨的使命.當代的教育科學表明,人類的知識不僅在不斷分化,形成許多新的邊緣學科,教育也跟科技一樣,不僅各門學科縱橫交錯,形成知識的立體網路,就是教育學和教學法體系本身也日益豐富,同一學科內各種流派林立,同一教學內容也因教法迥異而效果懸殊.為能夠保證自己站在教學改革的前沿,教師就必須發揮群體優勢,加強橫向聯系、活躍學術交流,以彌補個人智能的不足.英國大文豪蕭伯納曾經形象而生動地評述過群體優勢: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每個人還是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每個人就有兩個思想,甚至多於兩個思想.」 加強橫向聯系,活躍學術交流,不僅要求在教師同行中創造一種「文人相敬」、相互啟發、相互促進的好風氣,還應根據時代的特點,大膽跨出校門,與科研部門、企業掛鉤,在實踐中搞科研、抓信息,使教師永遠處於人類科學文化的前沿,不斷補充知識的新鮮血液.教師與社會發生橫向的學術聯系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教師在參與這些學術交流後可以及時地提高自身的智能和教學水平,把最新的學術及科研成果傳授給學生,有利於克服教學脫離時代、脫離生產和生活實際的弊端. 在教師的生涯中真正令人遺憾的並不是教師「紅燭」般的命運「照亮了學生,耗盡了自己的光焰」,從一個有高尚責任感的教師的角度來看,那正是對教師崇高精神的禮贊.真正令人感到遺憾的,常常是匆匆流逝的時間.教師的一生,都消耗在講台前、學生的作業本上和備課的台燈下.難怪許多教師都不約而同地把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質的關鍵一環,集中到能否樹立科學的時效觀上.讓每一個教師掌握時間的運籌學,花盡可能短的時間,獲得智能上的較大發展,產生最大的效益來. (1)珍惜分秒時間.從教師的工作來看,其時間就更有價值,更應當珍惜.因為一位教師的一小時就是幾十名學生的一小時,教師在教學中如果漫不經心地白耗一小時,就等於剝奪了學生一個小時的黃金般的青春生命. (2)科學安排時間.教師的工作日程表總是排得滿滿的,就是星期六、星期天,有的教師也還要工作,莫說學習提高,就連鍛煉、做家務和休息的時間也擠掉了,許多教師為此而苦惱.作為當代科學文化的傳播者,教師應該是科學、健康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導者.科學地分配時間,掌握時間的運籌學是其中的關鍵.我們可以按照科學的比例分配好一天中工作、學習、休息、娛樂、鍛煉和睡眠的時間,有計劃調配一周乃至一月的活動,使之成為規律,不因工作繁忙而取消和不適當地壓縮睡眠、鍛煉,也不要過度消遣而偏廢學習和工作. 4.自學反思培訓,直擊三大難題教師投身業務進修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和能力,舉步維艱,經費緊缺、工作矛盾和與實踐脫節這三大難題,成為教師繼續教育的薄弱環節和難點,造成不少教師教育觀念與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後,部分教師學歷、文憑與水平不一致,職稱與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不符.因此,必須打破「進修為學歷」、「進修必離職」的傳統做法,把培訓滲透到教師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和過程中,使教師的培訓基礎化、全程化,提高培訓的實際效果.《21世紀民族地區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培訓》課題進行的「自修——反思」培訓,直擊以上三大難題,實踐證明是繼續教育有效的培訓形式. 自修——反思培訓模式,是以學校為主陣地的在職培訓,學校是培訓的主陣地,教師是培訓的主體,教師可以從自己最為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最感興趣的專題入手,確立課題,自訂培訓目標、自修培訓教程,並根據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總結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隨時隨地改進自己的工作,在自察自省、自評、自己總結的基礎上,進行教師互評、校長導評、專家審評,力求使每一位教師學會學習,使他們在群體學習活動的同時實現個性化. 而培訓者(培訓機構、科研所)則要轉變觀念和角色,和中小學聯合起來,走進學校,走進教師中間,參與到教師培訓中,做培訓的指導者、促進者、資源攜帶者,為教師提供隨時性服務,強調所有的學習活動都建立在學習者需要的基礎上,學習活動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培訓者將與被培訓者共同成長. 自修——反思培訓模式,其實質是一種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它面向全體教師,不必把教師集中到學校以外的某個培訓機構,不受時間、地點、經費的限制,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景中,進行反思性學習和培訓;是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決策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獲取知識,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的發展.其特點是每位教師都要帶著問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教學活動的不足,覺察到自己以前沒有覺察到的不良教育教學習慣以及它所帶來的消極後果,從而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並解決面臨的問題.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