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環境設計
1、客觀性
教學復環境是動態制的教學活動的存在形態,它同教學活動是不可分離的。
2、系統性
用系統論的觀點觀察教學環境,教學環境具有系統性。作為個系統的教學環境,它是一個由多要素多部分或多個子系統構成的有機體系,包括課堂教學、教學內容等。
3、群體性
人是教學環境基本的要素之一,沒有人也就沒有教學環境。一般而言,現代教學環境是由人群組成的。所以教學環境具有群體性。

4、能動性
教學環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而人是具有能動地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人的能動性決定了教學環境具有適應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種能動性首先表現在教學環境能夠主動地調整自身的各種不平衡狀態。
5、互動性
教學環境包括了教師和學生、教師與教師溝通的一種心理活動,有健康狀況、年齡特徵、人際交往等等,具有很強的互動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環境
是要做物理實驗嗎??
那你要做哪個實驗呢?
具體實驗具體設計啊
C. 課例設計中的教學環境及相關資源怎麼填
教學環境是一個由多種不同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廣義的教學環境是指影響學校教學活動的全部條件(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它可以是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而這兩類環境又可作為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存在,並具有各自不同的構成要素。狹義的教學環境特指班級內影響教學的全部條件,包括班級規模、座位模式、班級氣氛、師生關系等。教學環境可以分為物理環境和社會文化心理環境
D. 教師如何根據具體情況設計教學環境
你說的什麼意思?教學環境怎麼設計?
E. 教學情境的設計有哪些方式
課堂情景設計的專門著作好像還沒有。大概因為課堂情景設計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教學科目、學生學程、學情基礎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對課堂情景設計的探討一般都是在具體某階段、某學科的教學論著中作為一部分出現。如果對此有興趣,倒確實可以進行整合研究。如果要為具體學段的教學服務,那選擇相應學段的不同作者的教學論著相互參考,更合適。
一般來說,大家能統一的是課堂情景設計要遵循的一般原則,供參供:
課堂情景設計的原則
(一)適應性
也就是針對性。設計的情景必須針對教學中的概念內容。「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是不能搬入課堂的。
(二)基礎性
設計的情景必須與學生原有的情景印象相似或相近,才能使新細胞在共振中長出相似的樹突。否則就叫「對牛彈琴」。你和從未接觸過電腦的人講「回車」,人家肯定莫明其妙。前面所講的給沒有見過太陽的瞎子講太陽,再用他沒有見過的東西來比喻解析是沒有作用的。
(三)形象性
設計的情景的形象與教學的內容形象一致。例如用糖葫蘆形象「串」字。把學生組裝的一個小燈泡發光的電路拆開,與糖葫蘆比較形狀,從而導出「串聯電路」的概念。又如,量筒中液體體積的正確讀數時,必須眼睛平視,仰視則讀數偏低,俯視則讀數偏高。這幾句話是很難理解的。有個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將一支
100毫升的量筒裝了50毫升的水,放在講台桌子上,然後讓一個高個子和一個矮個子的同學同時來讀,結果高個子讀出51,而矮個子讀出的是
49。於是學生便把「高者把數據讀高,低者把數據讀低」記牢了。
(四)奇特性
設計的情景越奇特,對記憶細胞的刺激就越大。俄語「博物館」的漢語讀音是「muxieyi」(幕寫衣),之所以把「幕寫衣」記得那麼牢,是因為教俄語的老師是福建人,他把博物館讀成「波籮桿」也就是我們那兒人稱「玉米稈」的音。所以「奇特」是一個重要的原則。當然這種情景,是學生自己產生的。
(五)誘導性
情景的設計都是為了引起學生思考。讓設計的情景與學生頭腦中原有的情景形成共振。所以設計的目的是誘發。演示實驗便是情景。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多做一些實驗,來引發學生的思考。例如,蠟燭在水裡燃燒。
(演示)從側面看,蠟燭的火苗已經在水底下燃燒了,這是怎麼回事?唐詩《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白日怎麼會掉下山的呢?山區的學生就會回答,因為山高,下午兩三點太陽就下山了。由此讓學生討論出鸛鵲樓的地理位置——北邊是黃河,南邊是高山。
F. 教學環境設計的基本原則
新課程強調教育不只是讓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更應該使學生不斷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生成的。有效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內容總量×學生接受內容的百分數。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學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二是教學對象。然而,實踐證明,有效性教學的決定因素,並非教學內容,而取決於教學對象——學生,即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專注性。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學會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認知智慧增值。筆者認為,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教師要觀念轉變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優化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業務素質的優劣,對課堂教學最優化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教師業務、理論、實踐培訓活動,努力成為一個教學素質好、基本功扎實、教改意識強、課堂教學最優化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時間長短,對原來教材的理解去按經驗教學,認為傳授完知識,就完成了任務。而應該通過課堂教學,認真關注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會不會學」,用這樣的理念去指導自己的教學。 二、組織教學要有嚴謹性 所謂組織教學,就是要把學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緒、思維集中到課堂上來。組織教學而應貫徹教學的始終。其嚴謹性著重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師對所授課程要有嚴謹的態度。即每次課前認真備課,保證授課內容的思想性、科學性、正確性。第二,對教學過程要嚴密組織,做到周密思考、張弛有致、緊湊有序。第三,教師對教育對象要嚴格管理。從上課起立的站姿,課堂上的坐姿和眼神、回答問題、操作練習等,都要嚴格要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把問題推給班主任,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三、提倡新的學習方式 我國基礎教育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因此,新課程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為實現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合作學習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促進學生之間能有效地溝通。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調查、信息搜集及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 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政治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的新型倫理關系。其次,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要學會贊賞他們的付出所表現出來的微小的變化及對教科書的大膽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 此外,除了以上幾點,筆者還認為,要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應該做到這樣幾點:教學語言要有藝術性、教學方法要有靈活性、教學過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以上幾點,既是「傳道、授業、解惑」有效性教學必不可少的內涵,又是一名教師綜合實力的反映。具備這樣幾點,非一日之功,需要千錘百煉。
G. 如何設計體育教學環境
我准備活動安排有引導學生傾聽的舉措如:「木頭人,不許動」「大眼睛,亮晶晶」「誰最棒,我最棒」「請你像我這樣做,我就像你那樣做」「你不碰著我,我不碰著你」「小嘴巴,不講話」等呼號訓練,這些舉措在課堂必要的時候使用,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聽清講解和看清教師的示範,以及同伴的展示活動。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就使用「木頭人,不許動」、「大眼睛,亮晶晶」、 「小嘴巴,不講話」,當需要散點練習時就使用「你不碰著我,我不碰著你」。准備部分的作用是為了學生在從事某一體育項目時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備不足而對學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損傷。不同的體育項目對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我的准備活動,把主動權讓給學生,還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充滿想像、富於追求新意的空間,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經驗思維、加工、合成創造出新的活動內容,如跳山羊的教學中,學生結合學過的內容,進行准備活動,有劃船動作、馬步沖拳、小青蛙跳跳跳、小白兔蹦蹦蹦等小游戲。這樣既給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養成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有的准備部分還為學生在心理方面留有一定的空間,如「誰最棒,我最棒」的小游戲。教師可以設置場地情景,讓學生積極思維回答問題,並引導學生在實際練習中檢驗,讓學生正確理解理論與實踐兩者的相互關系,體會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三思而後行的良好習慣,如本月分腿騰躍山羊的器材擺放,跳躍教學時通過畫好場地吸引學生興趣:此外,暗示調節情緒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在准備活動中運用,教師正確、優美、輕松的示範,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加以領會、掌握、運用,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H. 學環境藝術設計出去後可以找什麼工作啊
近幾年颳起的環保熱潮,使環境設計專業成功地吸引了留學生們的關注。很多學生會選擇去環境設計留學,那麼環境設計去哪個國家留學最好?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國留學專業的相關資訊。

環境設計專業主要是針對人類生活的環境進行人為的、有目的性的改造設計和創新設計,滿足人類對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更好、更舒適的需求所開設的一門專業。
美國留學環境設計專業院校推薦
1.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土木與環境工程系目前擁有全職教授35人,研究領域包括:建築設計、大氣與能源、施工項目、環境工程與科學、環境流體力學與水文學、結構工程學與地質力學六大方向。
2.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從專業設置來看,該校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已從傳統的土木工程理論研究逐步擴展到了包括環境工程、管理學、地球科學、材料學、運籌學等多個交叉學科研究領域。因此,學校雖然只設立了土木與環境工程系,但其研究范圍的深度和廣度已超過了很多學校的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
3.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多年來一直位居美國土木工程專業前列,系內全職教授近 50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施工管理、建築材料、環境工程與科學、環境水文學與水利工程學、岩土工程學、結構工程學、交通運輸工程學和信息技術。
4.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喬治亞理工學院設有獨立的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學院擁有全職教授近 90人,目前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結構工程學、機械與材料、地理系統工程學、交通運輸系統工程學、環境流體力學與水資源、環境工程學與建築工程學。
5.得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土木、建築與環境工程系目前在崗全職教授 60餘人,研究領域包括:建築能源與室內環境、施工工程學與項目管理、環境與水資源工程、岩土工程學、結構工程與材料學、交通運輸工程學六大方向。
6.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密歇根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目前擁有全職教授29人,包括施工工程管理(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環境與水資源工程學(Environmental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岩土工程學(Geotechnical Engineering)、結構與材料工程學(Structur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四大研究方向。
申請要求
1.大多數院校要求GPA在3.0以上(4分制);
2.托福最低80,名校100分以上;
3.GRE310左右,作文3.0以上,一些院校不要求GRE專項考試;
4.對於想申請美國環境設計專業研究生的同學來說,實習經歷科研經驗也是很重要的參考條件。因此我們建議想申請藝術留學的同學,提前做好規劃。
環境設計去哪個國家留學最好?以上便是對美國環境設計留學的相關介紹,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及最新動態,歡迎咨詢美行思遠,我們將會有藝術留學顧問老師為您一一解答,為您提供最好的服務。
I. 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實踐
環境藝術設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建立教學與實踐之間的互動關系是培養高水平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重要環節。高等院校不是象牙塔,大學教育要強調素質教育,但也不應忽視基本職業技能的訓練,這是由環境藝術設計極強的實踐性所決定的,事實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自其成立之始,便由於市場的需求,而在教學過程中滲入了實踐的內容。因此,作為高等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我們應該提倡培養學生具有引導設計市場方向的理想與信念,同時也應具備適應設計實踐需求的扎實的基本技能。
強調創造精神與創新觀念並非是要與市場保持距離,而是要通過大學幾年的教學,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和為實現理想而能堅韌不拔努力進取的信念,未來能夠在任何需要創造力的環境下較好的生存並繼續發展,具備不斷學習與提高的意願與素質。不為眼前利益而放棄人生理想與藝術追求。
教學與實踐的互動反映在教學環節中實驗性與實踐性的互補與融合,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通過更新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等教學手段,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突出實驗性,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激勵同學開拓思想,敢於探索。如裝飾材料課程讓同學通過對設計實踐中常用的材料作充分的市場調查,了解材料運用的一般規律,在此基礎上,選取感興趣的原材料,發掘即使是最普通材料的造型表現力及材性上的建構可能性,自己動手實驗,嘗試製造裝飾材料。這樣一來,拓展了學生的設計視野,豐富了裝飾語匯和設計手段,使同學們逐漸建立起具有獨立意識的設計觀念,不至於在今後工作中隨波逐流,能以他們的設計理念影響井豐富設計實踐。
在突出教學實驗性的同時,中央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也非常強調在課程設計中引入實踐性教學,以具體的設計實踐結合理論教學,強化知識積累與處理具體實踐環節問題的有機聯系。如在教授環境生態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傳統民間建築的調研與測繪,在認識與總結傳統民居生態學意義的基礎上,由教師帶隊為農民設計符合生態原理並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民居及其環境,教學與實踐的互動拉近了學校與社會的距離。
與建築、農林、景觀、規劃等背景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相比,在美術學院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有其非常有利和獨特的條件,在教學中可以把藝術觀念與理論融於對當今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闡述中,避免脫離實際的空洞說教。我們將緊密依託美術學院濃厚的人文、藝術背景去充分發掘同學們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的創造性潛能,強調建築、空間、環境中藝術與技術有機融合的設計與教學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