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脫逃教育
1. 從幹警個人層面看,如何有效地緩解監所警察的心理壓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在不斷增加,這一問題已在全社會范圍內引起了高度重視。作為監獄人民警察,肩負著依法管理監獄、懲罰和改造罪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職責。由於他們所處於相對封閉的生活環境以及從事著成年累月與罪犯打交道的特殊工作,使其承受著數倍於常人的心理壓力。在此高壓下,不少幹警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弄清他們心理壓力的來源,並採取針對性的各種對策,幫助他們「減壓」尤顯重要。
一、分析監獄人民警察心理壓力的來源
所謂壓力是指個人在面對具有威脅性刺激情景中,一時無法消除脫離困境時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當這種具有威脅性刺激情境在一個人生活中長期存在時,就會產生心理壓力。解決監獄人民警察的心理壓力,就要分析心理壓力的來源,找准「病根」,做到「對症下葯」。筆者認為,目前,造成心理壓力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工作時間長,身心疲憊。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在政治領域、經濟領域和生活領域都發生了重大變革。這些變革一方面帶來了城鄉人口大流動、大融合、商品流通大發展,另一方面帶來了治安狀況惡化的突出問題,人們在享受自由社會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必須承受由此而來的較高的犯罪率。犯罪率的升高使在押犯人數急劇增加,而監獄幹警受編制限制,幹警人數增加較少。同時,我國監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監企不分、監社不分體制,監獄辦企業、辦社會花費人力物力財力,這些都造成警力不足。監獄基層一線幹警有的白天帶班,晚上還要值夜班,嚴重超負荷工作。還有,為了保證生產任務的順利進行,節假日也不得休息,更不用說帶薪休假,只好打疲勞戰、消耗戰。長期以來,造成身心疲憊,心理壓力得不到緩解。
2、工作壓力大,責任重。近幾年來,我國監獄在押罪犯人數及罪犯構成發生較大變化。由於犯罪率的不斷上升,各監獄普遍處於押犯人數飽和或過飽和狀態。押犯構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重刑犯比例不斷上升。近幾年監獄硬體設施建設投入雖然較大,但仍不能滿足監獄事業發展的需要,普遍存在監管設施老化或不足。鑒於以上等諸多因素,監內不安全隱患增大,防逃、防惡性案件困難重重。隨著監獄三化建設的要求,特別是監管安全「零指標」的提出,致使監獄人民警察工作壓力前所未有的增大。一旦發生罪犯脫逃以及惡性案件,除對直接責任人經濟處罰外,有的還要受黨政紀處分,有的甚至追究刑事責任。監獄警察普遍存在著「四怕」:生怕跑罪犯,生怕發大案,怕深夜有人打電話,怕聽到警報聲。在監獄人民警察的腦海里監管安全這根神經始終都綳得很緊。監區警察不但工作時間長,而且責任重,長期處於超負荷、高壓力的狀態下工作。
3、安全威脅大。監獄是社會矛盾比較集中的地方。長期以來,懲罰與反懲罰,改造與反改造,脫逃與反脫逃一直在監獄內長期存在,而且十分尖銳激烈,少數對社會和政府不滿的犯罪分子,他們總會把這種不滿情緒發泄到監獄警察的身上。由於犯罪分子膽大妄為,心狠手辣,加之,犯罪手段具有預謀性、隱蔽性、突發性和兇殘性。為了自身的安全,監獄民警不得不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對罪犯保持戒備心理,以防不測。這種高風險的工作環境給警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4、監獄人民警察受職業和生活環境限制,造成以下三種情況,也是形成心理壓力的因素
其一,交往面太窄。監獄大多部署在離市區較遠、較偏僻地帶,監獄警察工作任務十分繁重,不易與外界交往,使他們失去了與常人相同的社會生活方式。交往面太窄容易形成:一是,心中的苦悶、怨氣找不到發泄。他們整天面對的監獄同事,由於監獄的封閉性,監獄子女就業困難,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監獄子女大都照顧性地安臵在「身邊」,形成「勞改世家」,監獄內部幹警關系較為復雜,相互之間戒備心理嚴重,難以形成知心相交。並且工作繁忙,同學、親朋之間交往較少,久而久之關系淡薄。工作的不順,家庭的不幸,難以找人傾訴,怨氣找不到發泄。二是,青年民警找對象困難。根據我國監獄收押犯人規定,男犯和女犯分押管理,男犯監獄以接收男幹警為主,女犯監獄以接收女幹警為主,各個監獄普遍存在男、女幹警比例失衡;加之,監獄大多部署在較偏僻地帶,監獄警察交往少等原因造成幹警找對象難。青年警察將就找一些遠離監獄區單位且文化素質較低的對象,婚後共同語言少,家庭矛盾多,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定困難。三是,涉及到與社會相關的問題,難以處理。如孩子上學、就業等問題,由於交往少,缺乏應有的社會關系,難以處理妥當,造成心中苦悶。心中苦悶,無處訴說,難免會產生沮喪、壓抑的感覺,有的還產生自卑感,變得孤獨、呆板、憂傷、鬱郁寡歡;有的還借酒澆愁來消除壓抑感。
其二,業餘生活單調,疲憊的身心得不到很好恢復。監獄娛樂設施十分有限,文化娛樂活動開展很少,所以警察的業余文化生活非常貧乏,大都是在家看電視、打撲克消磨時光。
其三,家庭開支大,經濟壓力大。由於監獄幹警找對象難,有不少幹警的配偶沒工作,或有工作的大都是層次低工資低。加之,監獄無子弟學校,既是有條件差、教學質量不高,子女要想接受好點教育,就要付出昂貴借讀費。監獄幹警享受的是國家公務員工資,沒有其它收入來源。計劃經濟模式下的監獄企業受市場經濟形勢的影響,效益不佳,少數監獄幹警的工資不能全額發放。他們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錢生活,小孩要錢讀書,家庭要錢買房。收入不高,支出不少,經濟負擔給他們帶來了過重的心理壓力。
二、減輕監獄人民警察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監獄人民警察肩負著依法管理監獄、懲罰和改造罪犯、維護社會穩定、服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職責。解決監獄人民警察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始終保持一個良好心理狀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確保監管安全。針對監獄人民警察的心理壓力的來源,可採用以下途徑和方法減輕其心理壓力。
1、加強監獄的思想政治工作,從心靈源頭建築抵禦心理壓力的長城其一,開展「三觀」教育活動。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影響著人的認識、情感、意志、動機、興趣等心理活動,而且是個人行為的調節者。因此,是否具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著每個幹警的心理健康與否。只有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堅持不懈地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裝全體幹警,使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就會有從警為民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和光榮感,以寬闊的胸懷和偉大的理想、信念,抵禦各種心理壓力因素的侵入。
其二,掌握幹警思想動態,及時做好思想工作。幹警易在工作崗位變動、家庭異常等情況時出現思想波動,形成心理壓力,因此,要做到「五要」「一關注」:幹警工作崗位調整時要進行談話;幹警犯錯誤受到處分時要進行談話;年度考核、評先評優時要進行談話;家裡出現天災人禍時要及時家訪看望;關注幹警的婚戀問題,對戀愛、婚姻出現問題時要及時疏導。只有這樣,才能把問題和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確保幹警心情舒暢。
其三,開展「創建學習型監獄,爭做學習型警察」活動。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創建學習型監獄,爭做學習型警察,「學以致用、學以立志、學以修身」,以新知識、新理論、新理念、新技能來豐富自身的素質,充實自己的人生。
2、改善幹警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應加快監獄布局調整步伐,使監獄向大、中城市和交通沿線轉移,讓監獄警察進城居住享受現代城市文明,從而改善幹警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3、為幹警創造幹事創業的平台。一是在年度考核和爭先創優工作中,建立科學的量化考核機制,使考核和評優結果能真實地反映幹警的實績。二是在幹部晉職、任用方面,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科學的競爭機制,讓幹警的才幹得到展示。三是做好黨員發展工作,注意吸收青年幹警、長年累月在監區一線工作的幹警入黨。使幹警在公平、合理、科學的考核和竟爭機制下,有一個平衡的工作心態。
4、加大監管設施的投入,進一步提升物防、技防水平,提高監管安全系數,減輕人防壓力。建立具有科技含量的監管設施、監控系統、監獄管理計算機網路系統,提高了監獄工作效率,解放部分警力,也使監管安全更有保障,有效地縮短幹警的工作時間,減輕其工作壓力。
5、大力發展警營文化。一是營造釋放警察心理壓力的休閑空間。由於監獄警力嚴重不足,以及長期從事高危工作,加之社會文化的變遷和犯罪手段的不斷翻新等眾多警情不可控和不可預料性,工作中,警察被迫超負荷運轉,精神高度緊張,這就需要大力發展警營文化,為警察營造釋放心理壓力的休閑空間。如建立圖書館、閱覽室、籃球場、健身房等。二是開展警察易於接收的娛樂活動,使幹警在這些娛樂活動中能達到忘我,忘卻工作中的壓力,保持一個輕松的心態,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2. 如何提高罪犯改造積極性 點評教育
下列方法可以給罪犯上好思想教育課:
首先,應該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教育改造罪犯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我國《監獄法》等法律賦予監管改造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能。《監獄法》第四條規定:「監獄對罪犯應當依法監管,根據改造罪犯的需要,組織罪犯從事生產勞動,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術教育。」這是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的法定性。《監獄法》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對罪犯實施思想教育改造就有了法律強制性,這種強制性表現在:監獄作為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必須切實把對罪犯的思想教育改造貫徹到日常執法活動中去。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對罪犯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破除原有的犯罪思想、惡習的同時,重塑新人,這是思想教育的矯治性。
我們在監獄內經常看到這樣的標語:「改造思想,重新做人」、「重塑思想,積極改造」。其實,改造人的思想是最難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有歷史的原因,有社會的原因,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思想根源的原因。想的是不勞而獲、快速致富,過「上等人」的日子,這種思想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部分罪犯的改造。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罪犯將來可能刑滿釋放後,還會再重新犯罪。而現在對監獄工作的考核,已經把刑滿釋放後的再犯罪率做為一個重要的依據。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勞動、監管等是不行的,還必須做意識形態的工作,解決罪犯心靈深處的思想問題。所以,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必須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要注重有效的載體。當前監獄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沒有統一的課本,在日常的罪犯思想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有效的載體,讓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避免空洞的說教,易於罪犯接受。否則,思想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就可能是無根的浮萍。
比如,我們在進行反脫逃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讓罪犯明白什麼是自由,什麼是真正的自由,自由與約束的關系,如何獲得真正的自由等。通過這些問題,讓罪犯明白脫逃的危害性。同時,在的過程中,做為教師,應該通過互聯網、報紙、雜志等途徑多尋找一些案件,特別是近期發生的一些脫逃的案件,讓罪犯實實在在的明白:脫逃換不來的真正的自由,只有安心踏實改造,才是走向新生的唯一途徑。
在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思想教育與具體的一些活動進行有效結合,如:汶川抗震救災捐款、親情救助、慈善募捐等,增強思想教育的現實性。同時,把形勢教育、前途教育與現實的改造進行有機結合,避免空洞的說教,強制性的灌輸,增強思想教育的說服力、吸引力,讓罪犯加強思想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第三,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要注重罪犯關心的熱點問題。所謂熱點,就是比較受人們關注、歡迎的新聞或者信息。在日常的思想教學育過程中,應該在犯群中多進行調研,了解罪犯當前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向罪犯傳遞相關的信息,增強思想教育的針對性。這樣,也能夠在的過程中增強對罪犯的吸引力,加強罪犯受教育的主動性。
如:近期,針對國慶六十周大慶,部分罪犯從報刊、雜志等途徑獲知了關於特赦的問題,對於特赦抱有較大的希望。針對這個熱點問題,筆者作為思想教育教員,及時收集整理相關資料,舉辦了「特赦」專題講座。講座重點講解了什麼是特赦,特赦的目的、程序、法律效力等基本問題,明確中國歷史上,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幾次特赦的背景、對象等情況。同時,對照國外近期的特赦案例,具體進行了分析。專題講座還就當前部分法學專家、人大、政協代表和普通群眾等對於特赦的建議和意見進行了對比,讓罪犯明確特赦可能帶來的正面、負面影響、有可能特赦的對象等。通過專題講座,讓罪犯對特赦有了一個本質的認識,避免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空想與幻想,穩定了罪犯的思想,使罪犯能夠安心、踏實改造。
第四,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應把握住切入點。思想教育貴在選准切入點,也難在選准切入點。選准切入點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也是思想教育工作不斷創新的集中體現。一個好的切入點,能夠讓思想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的思想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把握好教育罪犯的機會,也就是所謂的切入點,只有這樣,才能讓思想教育深入淺出,讓罪犯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在課間休息期間,給罪犯放歌曲,發現許多罪犯對《自由飛翔》這首歌比較喜歡,多次要求重放,可以看出他們對自由的渴望,筆者在課上緊緊把握住這個切入點,重點講了什麼是自由的相關問題,講解了當前外面嚴峻的就業形勢,要求罪犯在這兒要認真學習必要的勞動技能,為自己出獄以後奠定基礎。同時,對罪犯獎金的支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把獎金分成三塊,三分之一在獄內消費;三分之一寄給親人,維系正常的親情關系;三分之一留做出獄後的生存保障金,讓自己出獄後的一段時間內,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所需。通過這個切入點,較好地對罪犯進行了反脫逃教育、形勢教育和親情教育,把思想教育的基本內容在不知不覺中灌輸給罪犯,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新形勢下,罪犯思想教育的內容方式、方法都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新的情況,在給罪犯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如果仍然沿用過去那些說教,講大道理的方式,來達到罪犯的思想轉變的目的,顯然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每位思想教育的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進行,注重有效的載體,解決罪犯關心的熱點問題,把握好切入點,做到以情感人,讓思想教育入腦入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的目的,讓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提高罪犯改造質量,促進監獄安全穩定。
3. 如何給罪犯上好思想教育課
下列方法可以給罪犯上好思想教育課:
首先,應該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教育改造罪犯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我國《監獄法》等法律賦予監管改造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能。《監獄法》第四條規定:「監獄對罪犯應當依法監管,根據改造罪犯的需要,組織罪犯從事生產勞動,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術教育。」這是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的法定性。《監獄法》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對罪犯實施思想教育改造就有了法律強制性,這種強制性表現在:監獄作為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必須切實把對罪犯的思想教育改造貫徹到日常執法活動中去。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對罪犯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破除原有的犯罪思想、惡習的同時,重塑新人,這是思想教育的矯治性。
我們在監獄內經常看到這樣的標語:「改造思想,重新做人」、「重塑思想,積極改造」。其實,改造人的思想是最難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有歷史的原因,有社會的原因,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思想根源的原因。想的是不勞而獲、快速致富,過「上等人」的日子,這種思想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部分罪犯的改造。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罪犯將來可能刑滿釋放後,還會再重新犯罪。而現在對監獄工作的考核,已經把刑滿釋放後的再犯罪率做為一個重要的依據。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勞動、監管等是不行的,還必須做意識形態的工作,解決罪犯心靈深處的思想問題。所以,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必須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要注重有效的載體。當前監獄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沒有統一的課本,在日常的罪犯思想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有效的載體,讓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避免空洞的說教,易於罪犯接受。否則,思想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就可能是無根的浮萍。
比如,我們在進行反脫逃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讓罪犯明白什麼是自由,什麼是真正的自由,自由與約束的關系,如何獲得真正的自由等。通過這些問題,讓罪犯明白脫逃的危害性。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做為教師,應該通過互聯網、報紙、雜志等途徑多尋找一些案件,特別是近期發生的一些脫逃的案件,讓罪犯實實在在的明白:脫逃換不來的真正的自由,只有安心踏實改造,才是走向新生的唯一途徑。
在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思想教育與具體的一些活動進行有效結合,如:汶川抗震救災捐款、親情救助、慈善募捐等,增強思想教育的現實性。同時,把形勢教育、前途教育與現實的改造進行有機結合,避免空洞的說教,強制性的灌輸,增強思想教育的說服力、吸引力,讓罪犯加強思想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第三,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要注重罪犯關心的熱點問題。所謂熱點,就是比較受人們關注、歡迎的新聞或者信息。在日常的思想教學育過程中,應該在犯群中多進行調研,了解罪犯當前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向罪犯傳遞相關的信息,增強思想教育的針對性。這樣,也能夠在授課的過程中增強對罪犯的吸引力,加強罪犯受教育的主動性。
如:近期,針對國慶六十周大慶,部分罪犯從報刊、雜志等途徑獲知了關於特赦的問題,對於特赦抱有較大的希望。針對這個熱點問題,筆者作為思想教育教員,及時收集整理相關資料,舉辦了「特赦」專題講座。講座重點講解了什麼是特赦,特赦的目的、程序、法律效力等基本問題,明確中國歷史上,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幾次特赦的背景、對象等情況。同時,對照國外近期的特赦案例,具體進行了分析。專題講座還就當前部分法學專家、人大、政協代表和普通群眾等對於特赦的建議和意見進行了對比,讓罪犯明確特赦可能帶來的正面、負面影響、有可能特赦的對象等。通過專題講座,讓罪犯對特赦有了一個本質的認識,避免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空想與幻想,穩定了罪犯的思想,使罪犯能夠安心、踏實改造。
第四,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應把握住切入點。思想教育貴在選准切入點,也難在選准切入點。選准切入點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也是思想教育工作不斷創新的集中體現。一個好的切入點,能夠讓思想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的思想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把握好教育罪犯的機會,也就是所謂的切入點,只有這樣,才能讓思想教育深入淺出,讓罪犯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在課間休息期間,給罪犯放歌曲,發現許多罪犯對《自由飛翔》這首歌比較喜歡,多次要求重放,可以看出他們對自由的渴望,筆者在課上緊緊把握住這個切入點,重點講了什麼是自由的相關問題,講解了當前外面嚴峻的就業形勢,要求罪犯在這兒要認真學習必要的勞動技能,為自己出獄以後奠定基礎。同時,對罪犯獎金的支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把獎金分成三塊,三分之一在獄內消費;三分之一寄給親人,維系正常的親情關系;三分之一留做出獄後的生存保障金,讓自己出獄後的一段時間內,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所需。通過這個切入點,較好地對罪犯進行了反脫逃教育、形勢教育和親情教育,把思想教育的基本內容在不知不覺中灌輸給罪犯,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新形勢下,罪犯思想教育的內容方式、方法都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新的情況,在給罪犯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如果仍然沿用過去那些說教,講大道理的方式,來達到罪犯的思想轉變的目的,顯然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每位思想教育的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進行,注重有效的載體,解決罪犯關心的熱點問題,把握好切入點,做到以情感人,讓思想教育入腦入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的目的,讓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提高罪犯改造質量,促進監獄安全穩定。
4. 如何給罪犯上好思想教育課
「5+1+1」教育改造模式的基本內涵是罪犯每周五天勞動,一天集中課堂學習,一天休息。思想教育是罪犯教育的重要內容,既十分重要,又相當難做,講起來更是不好把握,有時會覺得太空洞,不實際。那麼應該呢?首先,應該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教育改造罪犯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我國《監獄法》等法律賦予監管改造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能。《監獄法》第四條規定:「監獄對罪犯應當依法監管,根據改造罪犯的需要,組織罪犯從事生產勞動,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術教育。」這是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的法定性。《監獄法》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對罪犯實施思想教育改造就有了法律強制性,這種強制性表現在:監獄作為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必須切實把對罪犯的思想教育改造貫徹到日常執法活動中去。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對罪犯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破除原有的犯罪思想、惡習的同時,重塑新人,這是思想教育的矯治性。我們在監獄內經常看到這樣的標語:「改造思想,重新做人」、「重塑思想,積極改造」。其實,改造人的思想是最難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有歷史的原因,有社會的原因,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思想根源的原因。想的是不勞而獲、快速致富,過「上等人」的日子,這種思想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部分罪犯的改造。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罪犯將來可能刑滿釋放後,還會再重新犯罪。而現在對監獄工作的考核,已經把刑滿釋放後的再犯罪率做為一個重要的依據。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勞動、監管等是不行的,還必須做意識形態的工作,解決罪犯心靈深處的思想問題。所以,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必須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要注重有效的載體。當前監獄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沒有統一的課本,在日常的罪犯思想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有效的載體,讓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避免空洞的說教,易於罪犯接受。否則,思想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就可能是無根的浮萍。比如,我們在進行反脫逃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讓罪犯明白什麼是自由,什麼是真正的自由,自由與約束的關系,如何獲得真正的自由等。通過這些問題,讓罪犯明白脫逃的危害性。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做為教師,應該通過互聯網、報紙、雜志等途徑多尋找一些案件,特別是近期發生的一些脫逃的案件,讓罪犯實實在在的明白:脫逃換不來的真正的自由,只有安心踏實改造,才是走向新生的唯一途徑。在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思想教育與具體的一些活動進行有效結合,如:汶川抗震救災捐款、親情救助、慈善募捐等,增強思想教育的現實性。同時,把形勢教育、前途教育與現實的改造進行有機結合,避免空洞的說教,強制性的灌輸,增強思想教育的說服力、吸引力,讓罪犯加強思想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第三,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要注重罪犯關心的熱點問題。所謂熱點,就是比較受人們關注、歡迎的新聞或者信息。在日常的思想教學育過程中,應該在犯群中多進行調研,了解罪犯當前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向罪犯傳遞相關的信息,增強思想教育的針對性。這樣,也能夠在授課的過程中增強對罪犯的吸引力,加強罪犯受教育的主動性。如:近期,針對國慶六十周大慶,部分罪犯從報刊、雜志等途徑獲知了關於特赦的問題,對於特赦抱有較大的希望。針對這個熱點問題,筆者作為思想教育教員,及時收集整理相關資料,舉辦了「特赦」專題講座。講座重點講解了什麼是特赦,特赦的目的、程序、法律效力等基本問題,明確中國歷史上,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幾次特赦的背景、對象等情況。同時,對照國外近期的特赦案例,具體進行了分析。專題講座還就當前部分法學專家、人大、政協代表和普通群眾等對於特赦的建議和意見進行了對比,讓罪犯明確特赦可能帶來的正面、負面影響、有可能特赦的對象等。通過專題講座,讓罪犯對特赦有了一個本質的認識,避免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空想與幻想,穩定了罪犯的思想,使罪犯能夠安心、踏實改造。第四,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應把握住切入點。思想教育貴在選准切入點,也難在選准切入點。選准切入點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也是思想教育工作不斷創新的集中體現。一個好的切入點,能夠讓思想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的思想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把握好教育罪犯的機會,也就是所謂的切入點,只有這樣,才能讓思想教育深入淺出,讓罪犯明白其中的道理。如:筆者在課間休息期間,給罪犯放歌曲,發現許多罪犯對《自由飛翔》這首歌比較喜歡,多次要求重放,可以看出他們對自由的渴望,筆者在課上緊緊把握住這個切入點,重點講了什麼是自由的相關問題,講解了當前外面嚴峻的就業形勢,要求罪犯在這兒要認真學習必要的勞動技能,為自己出獄以後奠定基礎。同時,對罪犯獎金的支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把獎金分成三塊,三分之一在獄內消費;三分之一寄給親人,維系正常的親情關系;三分之一留做出獄後的生存保障金,讓自己出獄後的一段時間內,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所需。通過這個切入點,較好地對罪犯進行了反脫逃教育、形勢教育和親情教育,把思想教育的基本內容在不知不覺中灌輸給罪犯,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新形勢下,罪犯思想教育的內容方式、方法都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新的情況,在給罪犯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如果仍然沿用過去那些說教,講大道理的方式,來達到罪犯的思想轉變的目的,顯然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每位思想教育的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進行,注重有效的載體,解決罪犯關心的熱點問題,把握好切入點,做到以情感人,讓思想教育入腦入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的目的,讓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提高罪犯改造質量,促進監獄安全穩定。
5. 課堂教育對罪犯進行輔導的具體要求
首先,應該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教育改造罪犯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我國《監獄法》等法律賦予監管改造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能。《監獄法》第四條規定:「監獄對罪犯應當依法監管,根據改造罪犯的需要,組織罪犯從事生產勞動,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技術教育。」這是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的法定性。《監獄法》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對罪犯實施思想教育改造就有了法律強制性,這種強制性表現在:監獄作為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必須切實把對罪犯的思想教育改造貫徹到日常執法活動中去。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是對罪犯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破除原有的犯罪思想、惡習的同時,重塑新人,這是思想教育的矯治性。
我們在監獄內經常看到這樣的標語:「改造思想,重新做人」、「重塑思想,積極改造」。其實,改造人的思想是最難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有歷史的原因,有社會的原因,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思想根源的原因。想的是不勞而獲、快速致富,過「上等人」的日子,這種思想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部分罪犯的改造。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罪犯將來可能刑滿釋放後,還會再重新犯罪。而現在對監獄工作的考核,已經把刑滿釋放後的再犯罪率做為一個重要的依據。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勞動、監管等是不行的,還必須做意識形態的工作,解決罪犯心靈深處的思想問題。所以,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必須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要注重有效的載體。當前監獄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沒有統一的課本,在日常的罪犯思想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有效的載體,讓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避免空洞的說教,易於罪犯接受。否則,思想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就可能是無根的浮萍。
比如,我們在進行反脫逃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讓罪犯明白什麼是自由,什麼是真正的自由,自由與約束的關系,如何獲得真正的自由等。通過這些問題,讓罪犯明白脫逃的危害性。同時,在授課的過程中,做為教師,應該通過互聯網、報紙、雜志等途徑多尋找一些案件,特別是近期發生的一些脫逃的案件,讓罪犯實實在在的明白:脫逃換不來的真正的自由,只有安心踏實改造,才是走向新生的唯一途徑。
在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思想教育與具體的一些活動進行有效結合,如:汶川抗震救災捐款、親情救助、慈善募捐等,增強思想教育的現實性。同時,把形勢教育、前途教育與現實的改造進行有機結合,避免空洞的說教,強制性的灌輸,增強思想教育的說服力、吸引力,讓罪犯加強思想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第三,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要注重罪犯關心的熱點問題。所謂熱點,就是比較受人們關注、歡迎的新聞或者信息。在日常的思想教學育過程中,應該在犯群中多進行調研,了解罪犯當前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向罪犯傳遞相關的信息,增強思想教育的針對性。這樣,也能夠在授課的過程中增強對罪犯的吸引力,加強罪犯受教育的主動性。
如:近期,針對國慶六十周大慶,部分罪犯從報刊、雜志等途徑獲知了關於特赦的問題,對於特赦抱有較大的希望。針對這個熱點問題,筆者作為思想教育教員,及時收集整理相關資料,舉辦了「特赦」專題講座。講座重點講解了什麼是特赦,特赦的目的、程序、法律效力等基本問題,明確中國歷史上,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幾次特赦的背景、對象等情況。同時,對照國外近期的特赦案例,具體進行了分析。專題講座還就當前部分法學專家、人大、政協代表和普通群眾等對於特赦的建議和意見進行了對比,讓罪犯明確特赦可能帶來的正面、負面影響、有可能特赦的對象等。通過專題講座,讓罪犯對特赦有了一個本質的認識,避免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空想與幻想,穩定了罪犯的思想,使罪犯能夠安心、踏實改造。
第四,對罪犯進行思想教育,應把握住切入點。思想教育貴在選准切入點,也難在選准切入點。選准切入點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也是思想教育工作不斷創新的集中體現。一個好的切入點,能夠讓思想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的思想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把握好教育罪犯的機會,也就是所謂的切入點,只有這樣,才能讓思想教育深入淺出,讓罪犯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在課間休息期間,給罪犯放歌曲,發現許多罪犯對《自由飛翔》這首歌比較喜歡,多次要求重放,可以看出他們對自由的渴望,筆者在課上緊緊把握住這個切入點,重點講了什麼是自由的相關問題,講解了當前外面嚴峻的就業形勢,要求罪犯在這兒要認真學習必要的勞動技能,為自己出獄以後奠定基礎。同時,對罪犯獎金的支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把獎金分成三塊,三分之一在獄內消費;三分之一寄給親人,維系正常的親情關系;三分之一留做出獄後的生存保障金,讓自己出獄後的一段時間內,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所需。通過這個切入點,較好地對罪犯進行了反脫逃教育、形勢教育和親情教育,把思想教育的基本內容在不知不覺中灌輸給罪犯,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新形勢下,罪犯思想教育的內容方式、方法都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新的情況,在給罪犯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如果仍然沿用過去那些說教,講大道理的方式,來達到罪犯的思想轉變的目的,顯然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每位思想教育的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進行,注重有效的載體,解決罪犯關心的熱點問題,把握好切入點,做到以情感人,讓思想教育入腦入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的目的,讓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提高罪犯改造質量,促進監獄安全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