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育熊孩子

教育熊孩子

發布時間: 2021-07-30 05:14:32

『壹』 應該怎麼教育熊孩子

別再拿事情不大找理由了!每個熊孩子的背後必然站著一個熊家長,因為他們的熊行為,都是家長放任的結果。其實,我只是想叮囑一句:孩子,長大之後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請記住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

是的,親愛的孩子

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

但外面的世界可以

家長可以原諒孩子

但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

孩子的成長沒有兒戲

如果家長自己不教育

總有人來幫你教育

所以沒有熊孩子

只有熊爸和熊媽

圖文轉自網路

(本文來自:網路寶寶知道博士寶貝兒)

————————

世界很復雜,網路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台、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貳』 如何教育熊孩子

孩子有時候做出出格的行為很大情況下都是缺少父母關心的結果,他們希望能夠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更多的關心一下他們,這和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不謀而合,家長忙於工作很少照顧到孩子,這也是誘發熊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叄』 如何教育熊孩子

如何教育家裡的「熊孩子」
俗語說「自家孩子自家養」。家長們不妨轉變一下思路,如果是別的孩子來你家不守規矩,你會怎麼辦?如果沒有規矩,沒有看管,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不是更可怕嗎?
允許「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作為大人應允許孩子有「熊」的行為,但不能沒有限度。孩子在「熊」時,也在觀察大人的底線,如果一味溺愛放縱,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養成孩子的不良習慣。
轉移孩子注意力
面對熊孩子們,我們究竟該怎麼辦?當孩子要表現出熊的一面時家長應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壞物品,也免除了與孩子的正面沖突。對於孩子,無論是打罵說教或許都會給他造成不良影響,要盡量避免。
需要循序漸進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不可急於求成,切不可因為孩子的出格舉動當眾嚴厲訓斥或體罰,應該將其帶到沒人的地方再進行耐心教育。孩子雖小但是自尊心很強,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至深,或許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要想讓熊孩子真正有所轉變,需要平時長期的訓練。
家長要賞罰分明
其實熊孩子所表現出的,都是孩子的天性,比如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不必對他們過於苛求,要想讓熊孩子真正轉變成人見人愛、乖巧聽話的萌孩子,需要平時長期的教導。家長必須賞罰分明、言出必行,平時給孩子訂好規矩、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的將正能量傳遞給孩子,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

『肆』 熊孩子的教育應該怎樣

允許「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作為大人應允許孩子有「熊」的行為,但不能沒有限度。孩子在「熊」時,也在觀察大人的底線,如果一味溺愛放縱,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養成孩子的不良習慣。
轉移孩子注意力
面對熊孩子們,我們究竟該怎麼辦?當孩子要表現出熊的一面時家長應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壞物品,也免除了與孩子的正面沖突。對於孩子,無論是打罵說教或許都會給他造成不良影響,要盡量避免。
需要循序漸進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不可急於求成,切不可因為孩子的出格舉動當眾嚴厲訓斥或體罰,應該將其帶到沒人的地方再進行耐心教育。孩子雖小但是自尊心很強,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至深,或許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要想讓熊孩子真正有所轉變,需要平時長期的訓練。
家長要賞罰分明
其實熊孩子所表現出的,都是孩子的天性,比如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不必對他們過於苛求,要想讓熊孩子真正轉變成人見人愛、乖巧聽話的萌孩子,需要平時長期的教導。家長必須賞罰分明、言出必行,平時給孩子訂好規矩、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的將正能量傳遞給孩子,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
給孩子立個規矩
要給熊孩子立個規矩,讓他從小就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意識在寶寶頭腦中紮下了根,就會成為他的行為准則,形成自律。寶寶需要一個界限,這個界限給他展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如何避免做「熊」家長?認真對待孩子犯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年幼的孩子,則更容易犯錯誤了,對於孩子犯錯誤,很多家長是採取暴力的態度,責罰孩子,但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還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卻認為自己孩子干什麼都是對的,採取無限溺愛的態度,從而讓孩子一錯再錯,「熊孩子」就是這樣煉出來的。俗話說,「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怎樣避免做一名「熊」家長呢?私以為,認真對待孩子犯錯是最好的方式。
0~2歲:這個時期的孩子犯錯,都是無意的,因為孩子還分不清楚是非,也難以分辨對錯,所以及時孩子犯錯也是必然的,所以作為家長不能隨意責罰孩子。否則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犯錯,要採取積極引導的方式,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才能避免孩子犯錯。
2~5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是非觀念,正確和錯誤已經有了一個小小的認知,如果孩子犯錯,那麼家長可以清楚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教育要順其自然,不能採取責罰的態度。
5~12歲:孩子5歲以後,是非觀念都比較明確了,如果犯了錯,他也有意識到是自己錯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告訴孩子這些規則是不能違背的,並且告訴孩子犯錯了是要承擔責任的,幫助孩子樹立責任感。

『伍』 在不打罵的情況之下,如何教育熊孩子

現在生活中的熊孩子是比較多的,在社會上凶孩子的名聲也不是很好。如果家中有一個熊孩子,父母也會操很多的心。孩子因為調皮犯錯了,室友的父母會選擇打罵孩子,希望孩子聽話一點。但是打罵的方式往往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孩子更加調皮。那麼父母在教育熊孩子的過程中,除了打罵的方式可以採取哪些方法呢?

只有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夠避免下次再犯。有些孩子之所以會調皮,因為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比如有的父母總是在加班,忽略了陪伴孩子。在這種關系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是缺愛的,所以他們想要通過一些行為引起父母的注意。當父母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發生改變時,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有時候多跟孩子交流,可以緩解兩代人之間的隔閡。

『陸』 究竟應該如何教育「熊孩子」

「熊孩子」這一稱呼原本帶有些許昵稱的意味,但現在逐漸演變為指代那些不懂事、無規矩,經常闖禍,甚至父母已經沒辦法控制的孩子。「熊孩子」小則不聽話、搶別人的東西,大則打人、偷盜,甚至置他人生命於不顧。

再次,別打孩子。心理學家發現打屁股對孩子並無好處,如果父母解決孩子問題行為的第一個方法沒有奏效,應該換種方式,但最好別打孩子。

另外,心理學家還建議,如果家長們覺得跟自己孩子之間喪失了基本的關心、交流、合作或者依從關系,想要將親情關系拉回正軌,可能是時候需要向心理學家或是教育專家求助。

熊孩子背後,估計也是個熊家長!

『柒』 如何正確教育熊孩子

如何教育家裡的「熊孩子」
俗語說「自家孩子自家養」。家長們不妨轉變一下思路,如果是別的孩子來你家不守規矩,你會怎麼辦?如果沒有規矩,沒有看管,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不是更可怕嗎?
允許「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作為大人應允許孩子有「熊」的行為,但不能沒有限度。孩子在「熊」時,也在觀察大人的底線,如果一味溺愛放縱,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養成孩子的不良習慣。
轉移孩子注意力
面對熊孩子們,我們究竟該怎麼辦?當孩子要表現出熊的一面時家長應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壞物品,也免除了與孩子的正面沖突。對於孩子,無論是打罵說教或許都會給他造成不良影響,要盡量避免。
需要循序漸進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不可急於求成,切不可因為孩子的出格舉動當眾嚴厲訓斥或體罰,應該將其帶到沒人的地方再進行耐心教育。孩子雖小但是自尊心很強,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至深,或許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要想讓熊孩子真正有所轉變,需要平時長期的訓練。
家長要賞罰分明
其實熊孩子所表現出的,都是孩子的天性,比如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不必對他們過於苛求,要想讓熊孩子真正轉變成人見人愛、乖巧聽話的萌孩子,需要平時長期的教導。家長必須賞罰分明、言出必行,平時給孩子訂好規矩、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的將正能量傳遞給孩子,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
給孩子立個規矩
要給熊孩子立個規矩,讓他從小就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意識在寶寶頭腦中紮下了根,就會成為他的行為准則,形成自律。寶寶需要一個界限,這個界限給他展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如何避免做「熊」家長?認真對待孩子犯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年幼的孩子,則更容易犯錯誤了,對於孩子犯錯誤,很多家長是採取暴力的態度,責罰孩子,但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還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卻認為自己孩子干什麼都是對的,採取無限溺愛的態度,從而讓孩子一錯再錯,「熊孩子」就是這樣煉出來的。俗話說,「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怎樣避免做一名「熊」家長呢?私以為,認真對待孩子犯錯是最好的方式。
0~2歲:這個時期的孩子犯錯,都是無意的,因為孩子還分不清楚是非,也難以分辨對錯,所以及時孩子犯錯也是必然的,所以作為家長不能隨意責罰孩子。否則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犯錯,要採取積極引導的方式,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才能避免孩子犯錯。
2~5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是非觀念,正確和錯誤已經有了一個小小的認知,如果孩子犯錯,那麼家長可以清楚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教育要順其自然,不能採取責罰的態度。
5~12歲:孩子5歲以後,是非觀念都比較明確了,如果犯了錯,他也有意識到是自己錯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告訴孩子這些規則是不能違背的,並且告訴孩子犯錯了是要承擔責任的,幫助孩子樹立責任感。

『捌』 老師應該怎樣教育無法無天的熊孩子

某小學四年級有一個調皮的學生小柱,簡直無法無天,老師們一見到他就來氣。

思想品德課上,老師說「做人要誠實」,小柱就接話:「誠實要吃虧。」老師說「拾金要不昧」,小柱又接一句:「不拿白不拿」。思品老師氣壞了,停下來訓了他整整大半節課,可小柱毫不在乎,聽得笑眯眯的,感覺還挺受用的。

數學課上,數學老師正在講一道壓軸題,小柱這孩子突然發出了一生雞叫,教室里一下子炸了鍋,全部同學鬨堂大笑,還有好幾個跟著學,氣得數學老師滿臉通紅。而罪魁禍首倒好,一本正經地坐著,好像事情跟他完全無關一樣,這反差讓同學們笑得更歡了。

學校里的那些事兒

音樂課上老師教大家唱《魯冰花》:「天上的星星??」小柱突然吼了一個:「參北斗啊!」好多同學一下子被帶得找不著調,接著哈哈大笑,課都上不下去了??

體育課上小柱偷偷把同學的鞋帶系在一起,害得同學摔傷了膝蓋??

老師們一個個都向班主任劉老師告狀。

劉老師也很頭痛,找小柱談了好多回,可他就是不長記性,前面點頭,後面又犯。

這天,小柱直接把戰火燒到了劉老師頭上。英語課上,劉老師正帶著同學們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經過小柱身邊,小柱冷不丁伸出一條腿,把沒有防備的劉老師絆了一跤,大為狼狽地摔倒在地,眼鏡都飛出去了。劉老師氣得把小柱直接拖進辦公室。

「說,你哪天不挨罵就渾身不舒服是不是?」平日里溫柔的劉老師此時已經氣得全然沒有平日里優雅的形象:「你到底對老師們有什麼不滿?你說啊!你!」

「因為??因為你們都是女的。」

學校里的那些事兒

「豈有此理!女老師就好欺負是不是!」劉老師一聽更加生氣,憤怒地一巴掌狠狠地拍在桌面上,把辦公室其他老師也嚇了一跳。

小柱也嚇得一哆嗦,眼淚刷刷地直往下掉。他抹著眼淚抽泣著說:「不是這樣,不是,我媽媽,自從我媽媽和爸爸離婚以後,媽媽就不知道去哪裡了??看見你們罵我,就好像媽媽還在我身邊一樣。可是我只有搗亂你們才會生氣,這樣才能看到你們罵我的樣子??對不起,劉老師??」

劉老師完全沒想到是這個原因,心裡猛地一顫。

學校里的那些事兒

很多老師都領教過這個「熊孩子」的無法無天,但好像沒人研究過他,甚至都沒有提出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他為什麼會這樣?他心裡在想什麼?」

是沒有研究的時間和精力嗎?也不是。是沒有研究的習慣。老師們經常「教育」這個孩子,所謂的「教育」,無非就是批評。

沒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懶惰的、情緒化的教育,是教師素質提高的一種障礙,各位,你們覺得呢?

『玖』 那些我們遇到的「熊孩子」,如何教育「熊孩子」

父母之愛——力量的源泉 孩子小的時候都把父母看作是巨人,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常常說「我爸爸如何如何——」或者「我媽媽怎樣怎樣——」。 一個在外留學的女孩子在自己的廚房裡煮開水,一不小心燙傷了手,她不知道做任何處理,卻抓起電話打給遠隔重洋的媽媽,「媽媽,我該怎麼辦?」而在幾年後,當她自己成為一個小女孩的母親的時候,她的小女兒受傷的時候,她卻迅速的作出了反應,進行了一系列安全而恰當的處理。事後她回憶到,她自然的知道怎麼做,雖然沒有受過訓練。 是的,父母不是完美的,在我們逐漸長大的時候,我們確實可以認識到父母並不是知識和真理的唯一來源,甚至很多人會推翻父母的權威性。但是,父母一直給了兒童無條件的關注與支持,從父母那裡,兒童首先知道世界上有人愛自己,有人支持自己,在了解世界的同時也接納自己。對自己的接納與熱愛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想一想,如果一個人自己都不愛自己,那麼他還會努力改變自己與發展自己嗎?那麼他也不會熱愛生活,熱愛我們這個世界。 人們對自己的接納源於父母對其的接納。父母之愛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之一,它不僅會樹立孩子的信心、自尊心、面對生活的勇氣與決心,而且它本身也使父母具有強大的力量,尤其是在面對危險的時候。所以,請珍惜你成為父母的機會,並且努力的愛你的孩子。 家長應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 人的一生總會碰到不少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 首先,要教會孩子正確看待造成自己失敗的原因,父母親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問題,教孩子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身邊的事物,抓住問題的關鍵。 其次,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了解並發揮自己的長處。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而正在成長的孩子們就更需要時間來體驗挫折,享受成功,進而認識自己。 家長們除了教孩子正確分析和理解造成挫折的原因外,也要幫孩子做應付困境的心理准備。 只要父母注意從小培養孩子以積極的心態來應付自己周圍的一切,孩子的生活就會時時充滿了陽光,當他遇到困難時,就不會總是感到自卑和畏縮了。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注重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呢?以下幾個方面可為您提供參考: 第一,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在培養快樂性格的過程中,友誼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 第二,給孩子提供決策的機會和權力。快樂性格的養成與指導和控制孩子的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系。父母要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使孩子從小就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 第三,教孩子調整心理狀態。應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樂,其秘訣在於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這使他們能很快地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在孩子受到某種挫折時,要讓他知道前途總是光明的,並教孩子注意調整心理狀態,使他恢復快樂的心情。 第四,限制孩子的物質佔有欲。因為給孩子東西太多會使其產生「獲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這樣一種錯覺,所以應結合事例教育他們,人生的快樂不能僅與物質財富的佔有劃等號。 第五,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平時注意孩子的愛好。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並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業余愛好廣泛,自然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 第六,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滿和諧。家庭和睦,也是培養孩子快樂性格的一個主要因素。有資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後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要多得多。 過去常說"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其實,孩子生下來之後心理狀況也如一張白紙一樣,家長的心理素質、教養方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心理發展方向。有些家長帶孩子來咨詢時總是訴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殊不知許多問題都是由於家長的病態心理造成的。 首先,家長的過分要強、虛榮心過高會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讓孩子的身心承受超負荷的壓力,最終導致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甚至疾病。例如,有位家長把一個七歲孩子所有的課余時間都安排了各種各樣的訓練課程,鋼琴、繪畫、英語、書法、下棋、作文等等,結果孩子由於過於緊張造成抽動-穢語綜合症。還有的孩子在家長的嚴密監督下彷彿學習考試都是為了家長,平時學習還可以,一到考試就緊張得不得了,失眠、厭食、歇斯底里發作等,有的臨近考試竟要放棄。 第二,家長的過分挑剔、完美主義造成孩子許多心理障礙。例如,家長對孩子寫作業要求甚多,孩子寫一筆要反復描,擦了寫,寫了擦,結果動作拖拉,有時考試都寫不完,嚴重的還會造成強迫行為。 第三,家長的緊張焦慮情緒會傳給孩子。有的孩子從小體弱多病,家長非常擔憂,經常抱怨、煩躁不安、絮絮叨叨,對孩子過分關注,結果孩子變得敏感多疑、自卑、退縮、神經質。 第四,家長對孩子總是否定,讓孩子失去自信心。家長總希望孩子要表現得和自己小時候一樣好,甚至更好,稍有一點缺點就橫加指責,把打罵當成家常便飯。有個5歲的孩子經常發脾氣,做事沒有長性,問他為什麼會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