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傳統教育
(1)黨的三大作風教育,即教育人們要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要密切聯系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關心群眾疾苦,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在黨內和人民內部本著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2)教育人們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特別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這新的形勢下,我們更要發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3)教育人們學習革命先輩們不為名,不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為革命,一心為人民的崇高品德。 (4)教育人們,特別是幹部、黨員,要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養成民主作風,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5)教育人們繼續發揚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政治優勢,結合新形勢和新特點,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② 「紅色名城」如何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傳統教育
成都10月16日,重溫抄歷史,不忘初心。四川瀘定縣人武部門充分利用駐地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教育。
瀘定縣將以創建雙擁模範縣為契機,再強思想認識,推進雙擁工作機制化;再濃雙擁氛圍,推進宣傳教育立體化;再新形式內容,推進擁軍優屬社會化;再密軍民關系,推進擁政愛民常態化,不斷開創雙擁工作新局面,同心「率先脫貧、同步小康」,共建紅色宜居、美麗幸福新瀘定!
③ 紅色傳統教育是什麼意思
紅色傳統教育,指用紅色文化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可以激發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繼承革命傳統,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而獻身的精神。
④ 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意義
革命傳統教育是德育內容之一。使受教育者繼承和發揚無產階級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優良作風和高尚品德的教育。對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教育。
主要內容是:養成密切聯系群眾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風;培養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謙虛謹慎等良好品質;養成艱苦奮斗、勤勞勇敢、不怕困難的品德;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英勇犧牲的獻身精神。[1]
中文名
革命傳統教育
性質
德育內容之一
意義
使受教育者繼承和發揚無產階級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等
目標
振興中華,實現四化
形式
作報告,組織參觀、座談等
快速
導航
主要內容
目標
形式
革命傳統教育
用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長期斗爭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傳的優良革命傳統,這就是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輩前仆後繼、英勇奮斗的英雄業績和革命精神,是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培育出來的黨的三大作風。這些革命傳統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鼓舞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奮發圖強,積極為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巨大動力。其精神實質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奮斗終生。
主要內容
(1)黨的三大作風教育,即教育人們要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要密切聯系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關心群眾疾苦,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在黨內和人民內部本著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2)教育人們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特別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這新的形勢下,我們更要發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3)教育人們學習革命先輩們不為名,不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為革命,一心為人民的崇高品德。
(4)教育人們,特別是幹部、黨員,要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養成民主作風,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5)教育人們繼續發揚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政治優勢,結合新形勢和新特點,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目標
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可以激發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繼承革命傳統,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而獻身的精神。
形式
革命傳統教育的形式很多,如作報告,組織參觀、座談,訪問革命老人,談革命回憶錄,看革命歷史題材的電影、戲劇,進行劇評、影評等,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要注意從群眾的思想實際出發,講求實效。
⑤ 求關於革命傳統教育的內容
11月25日,陝抄西職業技術學院組織科級以上領導幹部50多人,赴西安參觀「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展覽」,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以紅軍長征精神為動力,促進學院的進一步發展。
此次展覽共分為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遵義會議、偉大轉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圍;斬關奪隘、一往無前;艱苦卓絕、理想勝天;勝利會師、抗日救國;長征精神、光耀千秋等7部分。深刻地闡述了中國工農紅軍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的過程,以及廣大紅軍官兵團結一致、同甘共苦、生死與共,以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翻越雪山、草地的「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念和不畏艱難困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者仔細的聆聽,認真地做筆記,紛紛表示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發揚革命傳統,做好本職工作,為職院的美好明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⑥ 如何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弘揚紅色文化
教育要依託學校,通過課程、教材、教學等多個渠道直接或間接地進行革命文化的教育與滲透,更好地承擔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推動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
一是可以利用基礎性課程進行滲透。通過課程與教材滲透的形式進行民族革命文化教育。
二是可以開設民族革命文化教育專門課程。為使傳統文化代代傳承,實現中華文化的振興和發展,最重要的途徑是在中小學開設專門的傳統革命文化教育課。
三是可以結合節日與活動開展革命文化專題教育。傳統節日以及重大活動等都是進行革命文化教育的有利時機和典型素材。
四是依託專業的清廉紅色教育培訓。進行專題教學、延伸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音像教學、延伸教學。此種方式,也適用於黨員黨性的教育,能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培訓。
⑦ 建功新時代,為什麼要進行紅色傳統教育
建功新時代也就是要發揚一些老一輩的優良傳統,所以要這樣寫,讓大家不忘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