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學相長的詩句
教學相長原文詩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譯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餚,不吃,不會知道它的味道鮮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不會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過學習然後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過教然後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後才能夠督促自己進一步學習。
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後才能夠自我奮發進取。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兌命》說:教別人也是自己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1)有關教學相長的詩句擴展閱讀:
教學相長意思: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指在教學過程中,教者老師和學生相互促進各有長進。長,提高,促進。
教學相長是教與學相輔相成。《禮記·學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原意是就教師自身的教與學而言。後引申為師生之間相互促進:一方面教師的教導使學生得到發展;另方面學生提出問題和要求,又促使教師繼續學習,不斷進步。
2. 關於教學相長同義名言!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3. 有關教學相長的詩句
原文: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譯文:雖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雖然有極好的道理,不學,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處。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後才能嚴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處,然後才能勉勵自己奮發上進。所以說教人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 關於「教學相長」的詩句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5. "教學相長"的詩句
原文: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譯文:
雖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雖然有極好的道理,不學,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處。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後才能嚴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處,然後才能勉勵自己奮發上進。所以說教人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的。
6. 有關教育的詩句有哪些
1、題弟侄書堂
唐代:杜荀鶴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
家山雖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譯文
雖然住的屋子簡陋但知識卻沒有變少,我還是與往常一樣,盡管外面已經戰亂紛紛。
故鄉雖然在打仗,可是弟侄還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還在書桌上搖擺,硯台中的墨汁好像發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聲。
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鬆自己的努力。
2、勤學
宋代:汪洙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譯文
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
苦學幾年,「三冬文史足用」,學問也就有了,那時候誰還會笑話你胸無點墨,沒有學問呢?
3、書院
宋代: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譯文
努力學習就像農人努力耕作,是勤勞還是懶惰只有自己會知道。
就算書的種類繁多,只要努力終究會有熟讀、理解的那一天。
4、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5、讀書
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
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
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7. 與"教學相長"相近的詩句或成語
相近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相近成語:
取長補短
【拼 音】:qǔ cháng bǔ ǎn
【解 釋】: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出 處】:《呂氏春秋·用眾》:「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示 例】:中西醫合作;彼此可以向同志學習;是進步的表現.
8. 關於教學相長的名言
教學相長,成語,出自《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意為教和學兩方面互相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