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安全教育圖片
① 大班的安全教育內容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一):
會咬人的電
活動目標: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透過故事明白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初步培養幼兒安全用電和安全意識。
4、初步了解電的危險性。
5、學慣用電的常識,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准備
1、「有電危險」的標志圖片一張、電插線板一塊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兒操作用圖片人手一套;笑臉、哭臉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並根據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裡有誰?
(2)他們偷的寶貝是什麼?(教師根據幼兒提問並出示電插線板)(3)電插線板里藏著什麼?電插線板能夠碰嗎
(4)我們教室里哪裡有電插線板?你家哪裡有電插線板?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師:喜羊羊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圖片,我一齊來看一看,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裡見到過這樣的標志。
3、誰對誰不對(1)師:這是喜羊羊給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兩張圖片,他要考考我們,這兩張圖片上的小朋友最對誰不對。(幼兒自由交流並請個別幼兒說一說)(2)出示哭臉和笑臉,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決定將對的送到笑臉處,錯的送到哭臉處。
4、總結談話:教育幼兒不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屬片捅插電插線板和插座的小嘴巴,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② 幼兒用油畫棒畫圖片:安全知識方面的內容
油畫棒使用「三不」 1.不要放置於陽光或者高溫環境下。油畫棒在溫度高的環境下容易軟化。 2.不要放在易燃物品旁。 3.不要讓兒童吞食,畫完後記得洗手。 油畫棒是一種棒形畫材,由顏料、油、蠟的特殊混合物製作而成。油畫棒的弊端:油畫棒是普遍使用的美術用品。但油畫棒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重金屬元素,如鉛、鋇、鉻、銻、鎘、汞、砷等,不知不覺地攝入這些重金屬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染料是油畫棒的主要成分,油畫棒中的重金屬主要來源於添加的無機染料,即天然礦石。這些礦石中的銻、砷、鋇、鉻、鎘、鉛、汞等重金屬元素,當過量被攝入人體後,會造成重金屬中毒。其中砷的部分化合物是已知的致癌物質,會引致皮膚癌、肺癌及消化系統癌症。鋇的所有水溶性化合物皆有毒,中毒症狀包括肌肉抽搐、高血壓、痙攣、腎臟受損害。 建議: 1.我國有些城市的兒童血鉛含量已達到中毒水平,其中不乏有使用含鉛量較高的繪畫用品的原因。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應給孩子使用安全衛生的繪畫用具。 2.在購買油畫棒時,應到正規的商場或美術用品專賣店購買,不要貪圖便宜,批發市場的產品質量有時難以保證。 3.選擇油畫棒時注意其包裝上的標識是否齊全,有無產品名稱、廠家廠址、有無安全標志等,目前安全標志主要有「CE」「CP」兩種。 4.看清油畫棒有無警示語,適用年齡段等標注
③ 幼兒繪畫「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
導讀:五、研究內容,1、創設有安全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圍,使學生的安全意識逐步增強,向學生傳授水、電、火、氣、交通、地震、突發事件的處理及自我保護等相關的安全知識,3、傳授自我保護以及應變突發事件的技能,使之形成能力,六、研究方法,2、文獻研究法:認真學習國內外的研究理論、現狀、發展趨勢、方法等,為本課題研究提供資料,3、個案研究法(案例研究):對個別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深入、細致的
於日常生活中,以減少或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五、研究內容
1、創設有安全特色的校園文化,通過學校、家庭、社區三方合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圍,使學生的安全意識逐步增強。
2、學校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多種形式,向學生傳授水、電、火、氣、交通、地震、突發事件的處理及自我保護等相關的安全知識。
3、傳授自我保護以及應變突發事件的技能,開展行之有效的實踐活動,使之形成能力。
六、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用問卷調查法調查現狀以及收集資料。
2、文獻研究法:認真學習國內外的研究理論、現狀、發展趨勢、方法等,為本課題研究提供資料
3、個案研究法(案例研究):對個別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4、總結研究法:教師從工作體會和經驗中進行總結,力求以全面,科學的態度去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教育原則和教育理論。
5、行動研究法:觀察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的表現,觀察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教育行為、機智等,積累研究的具體資料,並在實施中進行評價、調整和完善。
6、實踐反思法:在活動開展中,不斷反饋,及時調節活動的方法,內容,途徑,使實踐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七、研究對象
建設小學一年級全體學生
八、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2014年1月----2014年2月)
本階段主要研究的項目和內容為:
①、組建課題組,制訂課題方案,進行課題論證,課題組成員進行課題研究
的學習和培訓。
②、對我校小學生安全常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現狀調查;進行課題立項申報。
2、實施研究階段(2014年3月----2015年1月)
本階段主要研究的項目和內容為:
在教學活動和實踐中進行研究,探索最有效的適用於提高小學生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增強小學生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①設計家長、學生安全常識和自護能力問卷調查表,並匯總家長意見和建議進行分析和總結。
②學生與家長共同搜集安全常識與自護常識資料。全年級進行一次安全常識與自護知識競賽。(評選出自護小標兵)
③定期開展家校合一的安全知識與自護能力專題教育活動課。(家長安全知識專題講座、學生安全知識與自護能力專題講座)
④定期開展主題班隊會:安全自護演練(反恐演練、防震演練、防火演練、溺水自救演練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小品、演講等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評選出自護班長,發揮榜樣的作用。
⑤充分利用黑板報和牆報第宣傳陣地達到教育目的。(文字、圖片)
⑥制定班級安全責任班規班約。
⑦做好各項活動反饋記錄。
⑧組內成員的相關學習和討論。(查閱資料和文獻)
⑨個案分析。
在總結前一階段實施效果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課題實施過程和方案。反思這一階段實施效果,寫出階段小結。對研究的成果進行推廣。
3、總結階段(2015年2月)
本階段主要研究的項目和內容為:
①召開課題組會議,匯總研究情況。
②完成實驗材料的分類整理,撰寫相關論文。
③回顧整個課題實施階段,寫出結題報告。
九、課題實施和完成條件的分析
(1)教學設備齊全。我校作為全縣窗口示範學校,近幾年來,學校在教學硬體和軟體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經費,辦學條件良好,為課題研究提供了保證。
(2) 經驗積累豐富。 近幾年來,學校在上級教科研部門的領導下,進行了一系列的課題實驗與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研究經驗,同時培養了一支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3)本課題部分組成員還同時擔任了縣級課題或州級課題的實踐研究。通過課題研究,提高了課題組成員的教學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進一步轉變,活躍了我校的課題研究並形成特色。這些都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4)人才條件優越。本課題負責人 亢利波,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校級骨幹教師。具有本科學歷,上進心強,有多篇論文發表和獲獎,教學業績突出,工作認真負責,有很強的科研能力。課題組成員:張媛波、王向紅、朱玉英、趙玉瓊,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都是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一線班主任教師,知識結構比較合理,具有新的教學理念,有改革課堂教學實踐的操作能力,勤奮好學,能通過讀書獲取知識,又能利用網路等先進的媒體獲取信息,並且有分析和整理的能力,是本課題順利完成不可缺少的條件和主力軍。
我們認為開展本課題的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通過努力,是能取得一定成果的。
十、課題組人員分工:
亢利波 :課題負責人,負責課題的設計和全面實施,統籌課題的運作,組織課題會議和教研活動,撰寫研究方案和報告。
張媛波:負責課題調研、調查分析、數字統計、撰寫階段研究計劃和相關論文。
王向紅:負責課題資料的收集整理,會議記錄,研究錄像,提供人力和物力保障,撰寫相關論文。
朱玉英:負責課題實踐,課例及活動的開展,提供課題實踐研究的設計內容和效果反饋信息,撰寫相關論文。
趙玉瓊:負責課題理論、技能培訓,個案分析,階段總結,撰寫相關論文。
十一、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和實施方案。(書面材料)
2、小學生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前測情況的分析及中後期調查統計分析。(書面材料)
3、個案分析。(書面材料)
4、課題研究論文與隨筆。(論文集、書面材料)
5、活動設計、活動過程資料。(書面材料、圖片材料)
④ 幼兒安全教育ppt 壞人來了,怎麼辦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准備:
1、圖片1幅
2、兒歌《陌生人》
活動建議: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圖片內容,
提問:圖片上有誰?
他們在干什麼?
小姐姐為什麼擺手?
教師進行小結: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她怕陌生人會傷害她。
二、學習兒歌《陌生人》
1、告訴幼兒老師有一首關於《陌生人》的兒歌,請大家一起欣賞。
2、請幼兒跟老師學習這首兒歌,並能把這首兒歌說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三、引導幼兒討論:陌生人為什麼會送禮物個小朋友?我們為什麼不要陌生人的東西?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知道陌生人給小朋友禮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騙小朋友離開媽媽、爸爸;有的想騙小朋友到他家裡去偷他家的東西。教育幼兒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禮物迷惑,而上當受騙。
附:兒歌: 陌生人
陌生人給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領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禮物,我不要,
陌生人來敲們,我不開。
⑤ 幼兒園安全教育圖片
http://2fuxiao.whu.e.cn/item/669.aspx
⑥ 幼兒安全教育掛圖的介紹
《幼兒安全教育掛圖》是2011年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圖片編輯部。

⑦ 幼兒安全教育繪畫圖片有哪些
幼兒交通安全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