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吟誦教學

吟誦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7-30 09:12:12

① 泡桐樹小學如何推廣吟誦,在平時的教學過程開展吟誦

泡桐樹小學如何推廣吟誦,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② 吟誦古詩詞的基本方法

1 根據曲調,由聲入境

吟誦區別於朗誦的主要之處就在於:吟誦是有曲調的。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第一步就應該明確吟誦的曲調。教師在教學時先要作吟誦示範,一句一句的地交給學生帶基本調子的吟誦,直到學生能夠獨立吟出模仿的調子來。這樣一來,先是第一時間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通過聲音的感染力,把學生帶入了古詩詞的意境中去。

吟誦雖有曲調,但不同於唱歌,因為吟誦的曲調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說,同一首詩可以用不同的曲調來吟誦。現有傳統吟誦、現代吟誦、自成曲調三種方式。

在學習吟誦的最初階段,我們可以先模仿現有的吟誦曲調。在模仿的過程中,再漸漸感受其中的情感、發掘其中的規律:比如,回環往復——吟誦的曲調大都比較簡單,每句都是同一個調,句句如此,回環往復;再比如,依字行腔——根據詩句中每個字的讀音的高低起伏來拉長聲腔,以此來形成簡單的曲調。吟誦得多了,自然就會感受到其中的規律。

在學生基本掌握吟誦的曲調之後,應要引導學生通過聲音走進作品的意境、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老師應帶領學生一起展開想像,一邊吟誦,一邊引導學生去想像詩詞中所描繪的畫面,去想像作者當年創作詩歌時的情景。音樂很容易左右人的情緒,當學生們用著或低回沉鬱或高亢嘹亮的曲調吟誦時,作品所蘊含的感情會更深的鐫刻在他們心中,讓其感同身受。

2 字正腔圓,感受韻味

在小學階段,要保證學生對詩句的理解,還是要從基礎抓起。先吟准字音、吐字清晰,做到所謂的「字正」,再通過拖音,使聲腔飽滿,做到所謂的「腔圓」,字正腔圓是對吟誦的基本要求,以此來感受詩歌的韻味。教學將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2.1 吟准音節,吐字清晰

小學階段,對字詞的掌握屬於重點教學內容。在用吟誦教古詩時,教師以普通話吟誦為主,帶領學生吟准字音,使學生通過吟誦,掌握整首詩的字詞發音。

在吟准字音的基礎上,還要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圓。漢字的音節是優美的,能夠准確清晰飽滿地讀出來,展現腔調的圓潤,給人以美的感受。

2.2 運用腔音,感受韻味

中國古典詩詞,除了節奏鮮明之外,還要押韻。押韻不僅使古詩詞讀起來整齊、好聽,還可以使古詩詞充滿風韻。古詩詞的韻味體現在韻尾發音時可以引起鼻腔和胸腔的共鳴,讓人有一種盪氣回腸的感覺。在吟誦時,通過對韻尾拖腔的處理,可使學生感受到詩歌的韻味、體會到詩人在創作時的情感,餘音裊裊,回味無窮。

③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古詩詞吟誦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絢麗奪目的泱泱詩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早在先秦,孔子就說過:「不學詩,無以言。」誦讀古詩詞,是語言特點本身所選擇的語文教育優秀傳統。為了發揚傳統、繼往開來,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下留學校從本學期開始開展了「誦讀經典古詩文」活動。
一、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的,學生有了誦讀的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經典誦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經典誦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經典誦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誦讀時,要善於聆聽,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優點,哪怕是一個字、一句詩,只要讀好了都應該給予適當的表揚。這樣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就會樹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誦讀的興趣就會越來越高。
1、採用多種誦讀形式。(1)聽經典誦讀。我從電腦裡面找尋到一些好的視頻誦讀,經常組織學生聽讀;(2)范讀。當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以聲情並茂的范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的誦讀慾望。教師聲情並茂的范讀能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只有教師的誦讀水平高了,才能正確指導、點撥學生;只有教師的表情誦讀多了,學生臉上才會顯出豐富的情感;(3)此外,還可以採用:同桌賽讀,小組賽詩,男女生賽讀,師生賽讀等多種形式綜合背誦,靈活而富有變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古詩詞的積極性,學生掌握了背誦古詩詞的方法,就能在實踐中樂此不疲。只有恰當的應用誦讀方式,學生才能愛上誦讀,並讀有所獲。小學生只有熟讀、背誦、摘記大量的古詩詞,才能充分汲取古詩詞的精華,得到古詩詞的浸潤,從而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那麼怎樣引導學生多背誦詩詞呢?古詩詞不是無情物,根據兒童年齡特點,讓他們在背誦時,加上適當的動作,邊背誦邊配上樂曲表演,會增進對詩的理解,從而詩的情感產生共鳴,促使學生背得快,記得牢。
2、採用激勵評價。《課程標准》指出:為了促進每個學生在學習中健康快樂發展。要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應採用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來。評價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讓學生在評價中進步、成長。因此我在引領學生誦讀積累經典詩文後,還對學生的積累情況、學生成果進行及時總結評價,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評價中認識自我的不足,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我採用」經典詩文誦讀擂台賽」等形式來評選優秀人員來鼓勵學生誦讀經典;採用官銜命名「我是誦讀王」「我是小小藏詩家」「我是吟唱家」等學生自命的官銜來鼓勵學生來誦讀經典。除外,我在學校每天進行的課間操活動結束後充分展示學生誦讀積累經典的成果,讓學生找到誦讀積累經典所帶來的樂趣,找到成功的喜悅。
二、指導學生的誦讀方法
當然,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和不斷總結,找出適合學生的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和途徑,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引領學生誦讀。
1、培養良好的誦讀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誦讀也不例外,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誦讀習慣。首先要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要用普通話,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字句,不讀破句子。在正確的基礎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讀,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其次朗讀時要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要做到「七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顛倒,不重復,不唱讀(拖尾韻),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再次,「一天不練口生」,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練就扎實的誦讀本領,一定要保證多讀多練。誦讀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讀得多了,詩句的語言、節奏、句式、格調等自然而然地浸潤到學生的內心深處,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學生對詩句的感受力。「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2、選擇誦讀內容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記憶特點,讓學生們自己選擇喜歡、的古詩文來記。因此,我對學生誦讀內容的選擇不規定,即使他們依舊選擇小時候就能背誦的簡單不過的內容,我也會容許他們拿來作為他們匯報的的成果。只是適地鼓勵他們若能記得更多、內容更豐富些就好了。除了讓學生自由選擇誦讀內容以外,我也會相機地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選擇的去選擇誦讀內容。可以按朝代、人物、描寫內容等方面去進行引領。如,我在引導學生讀了李白的詩後,就會向學生簡單介紹李白這個人物,讓學生對其有一定的了解,再引導學生誦讀積累「李白」的詩;隨著時令、節氣的變化,讓學生搜集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文進行誦讀並選擇背誦。因此通過採取有目的的引領就能讓學生在誦讀古詩時能達到「觸類旁通」。
3、合理安排誦讀時間
我把學生要誦讀積累的內容整理列印出來,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抄寫在專用的「經典誦讀「本子上。然後我們學校利用每周一和周三下午寫字前半小時,集體引導檢查學生進行誦讀。並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間十分鍾或早自習之前,或中午上學以後等課內外時間,引領學生誦讀積累。「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努力去擠,總會有的。」另外,還可採用同桌互助、好友相幫、老師督導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主動積極地行走在經典誦讀之路上。
當然,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和不斷總結,找出適合學生的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和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

④ 中華吟誦學會的中華吟誦學會

為了搶救、傳承、推廣吟誦,2010年1月24日,經教育部批准,民政部注冊,在北京成立了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吟誦分會(中華吟誦學會)。該會團結了一批有識之士,在近幾年赴全國各地開展了搶救、采錄、整理、研究的工作,並獲得中央精神文明辦、國家語委、教育部語用司的支持。開展了吟誦的宣傳、推廣工作。該學會是一個吟誦文化志願者群眾團體,也是唯一的全國性吟誦組織。其每一位會員都希望能為吟誦的傳承、發展和普及盡自己的力量。
2009年,中華吟誦學會在籌備的同時,已經在全國7個省市開展了吟誦的宣傳推廣活動,並取得了熱烈的社會反響。一年中,中華吟誦學會舉辦了30多場講座和培訓,直接聽講的人在5000人以上,其中主要是中小學教師。一大批學校表示了進行吟誦教學的興趣,有很多老師已經開始了嘗試,有的已經探索出了一定的方法,在《中華誦》夏令營和中華吟誦周上,都看到了體現在學生身上的成果。《人民教育》、《小學語文》、《小學語文教師》等有影響力的刊物紛紛發表了一些著名教師的文章,對吟誦教學表達了熱情的支持和深入的探討。2009年,學會還參加了《中華長歌行》、《中華誦》、《和韻天歌》等多場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教育電視台的晚會和節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10月,中華吟誦學會在北京組織了「中華吟誦周」活動,邀請了韓國、日本、台灣、香港和內地各地區各流派的吟誦專家,以及教育界、學術界、藝術界等精英匯聚一堂,舉辦了6場演出、4場學術論壇、在12所大中小學舉辦了15場「吟誦進校園」活動。直接參加吟誦周活動的有5000多人,中央電視台「朝聞天下」等節目和許多媒體進行了報道,吟誦周的多場演出後來都在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播出,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⑤ 吟誦對古詩教學到底有沒有意義

古詩《春曉》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中描寫的景象,喜愛春色;2.初步學習按古詩節律吟誦.活動准備:畫有古詩中景象的圖片一幅,多媒體教學課件。活動過程:(一)復習古詩《清明》,請全體幼兒一起朗誦1-2遍。(二)談話活動,引出話題。1.小朋友有沒有記得《清明》這首詩中所描寫的是什麼季節啊?(春天)2.對了,春天到了,那你們有沒有和爸爸媽媽出去遊玩的時候,發現春天帶來的變化呢?(幼兒自由回答)(三)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畫,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有沒有在畫上看到了什麼啊?(幼兒自由回答);2.地上和河裡的花瓣是怎麼來的呢?它怎麼會落下來的啊?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回答。教師小結:這是因為,在春天的一個晚上,下了一場雨,到了早晨的時候,樹上的很多花瓣就飄落了下來。當時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詩人,看到了這些景象,他就寫下了這樣兩句詩: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請幼兒一起跟教師跟讀兩遍。3.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讓我們來聽聽看這首詩到底是怎麼寫的。(教師播放課件)(四)教師朗誦,並幫助幼兒理解古詩。1.小朋友們都知道這首詩叫什麼啊?(春曉)2.教師講解詩的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覺就天亮了,當詩人醒來後,聽到了外面都是小鳥的叫聲。詩人想:昨天又是風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來。於是他就想到要寫一首詩,古人寫詩常常能用短短幾句話就能把一件事說清楚。3.下面請小朋友們聽老師來讀一遍。教師朗誦第一遍。4.教師朗誦第二遍,幼兒邊看圖片,邊聯想詩人所寫的景象。(五)幼兒學習朗誦。1.古詩中有的詞語有很多意思,所以我們小朋友在朗誦時要慢一點,音要拖的長一點,別人才能聽的懂。2.幼兒師范朗誦詩3-4遍(可採用多種形式,如分組朗誦等)(六)活動延伸請幼兒把在家學會的古詩朗誦給大家聽,鼓勵幼兒相互學習,並要求幼兒回家後把今天學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在家還可以學一些古詩。參考資料: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活動評析:《春曉》對於某些幼兒來說,已經在家裡和家人學習過了,因此比較熟悉,但是絕大多數幼兒並不理解古詩內容,所以在本堂課的教授中,重點讓幼兒在理解中學習,而不是單純的灌輸,幼兒對學習古詩的興趣也比較濃厚,所以課堂氛圍比較好。

⑥ 為什麼古詩詞教學要採用吟誦教學

吟誦是按照一定節奏、韻律和腔調,有感情地吟詠、誦讀古典詩歌的一種讀書方法 ,是人們進行詩歌創作、鑒賞和傳播的有效的傳統方式。吟誦要依字行腔,根據一定的節奏進行,也要在吟誦時賦予一定的靈活性和自由度,在古詩詞教學中,吟誦還要博採朗誦、歌唱等藝術形式之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吟誦效果。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