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1-07-30 09:54:18

Ⅰ 大班教案《小學什麼樣》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教學時,總體感覺很順暢,學生思維活躍
1、本課從實際生活情景引入,讓學生產生疑問,從而引出百分數。
本課開始,設計了一個網上競答:李斯同學答25題,對22題;張良同學答20題,對18題;劉清同學答50題,對46題,你覺得那位同學可以參加下一輪的比賽呢?學生開始了積極思考,說出了以下幾種結果:「劉清,因為他答對的最多。」「張良,他答錯的最少」「我比較正確率」。在學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學的回答之後,我再和大家一起討論第三位同學匯報的結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較正確率,轉化為分母為100的分數的比較,在將這些分數改寫成百分數的形式,學生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了百分數的含義。
2、通過課前收集百分數信息,課上匯報,主動去理解百分數的含義。
百分數的含義只有一句話,如果老師教給學生只要幾分鍾,但真正理解它還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給他們不如讓他們自己來理解領悟。學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 70%」,「橙汁含量 〉10%」等等,讓他們說出含義之後再問學生,到底什麼叫百分數?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自己總結,印象深刻,理解透徹。
《扇形統計圖》的教學反思(九)
我上了一節「扇形統計圖」,課後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舉
1、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課上我是通過提問發散性問題來激活學生思維。如:「從這幅圖中你能想到什麼」學生回答五花八門,多是膚淺的問題,但參與面很廣。接著第二次提問:「從這幅圖中你還能想到什麼」學生的回答轉向一些具體問題。如:「我們一般用圓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標的落實
如提問:「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公民你應該怎樣去做。」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敗筆之處
1、有些題目講的太快部分學生沒有跟上,特別是第七張幻燈片中計算扇形B表示的人數和C表示公頃數時講的不透徹。
2、沒有掌握好時間,整節課前松後緊,以至於有點拖堂。

《百分數的應用》的教學反思(十)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在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的。從實施情況來看,整堂課學生情緒高漲、興趣盎然。在教學中,教師一改往日應用題教學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實際,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實用價值。
1、改變應用題的表述形式,豐富信息的呈現方式。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出示例題、習題時,呈現形式應力求多樣、活潑,讓學生多種感官一起參與,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對數學的興趣。本課的教學中,我大膽地改變了教材中的知識例題,重組和創設了「實驗活動」這樣一個情境,從而引入「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即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學習的實際需要,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更好地為下一環節的自主探索、主動發展作好充分的准備。
2、突出數學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指出,要讓學生能夠「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本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例題從學生的游戲中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自己的探究,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又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研究解決生活的其它數學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同時,例題的教學注重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創設民主氛圍,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民主、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是學生主動參與、敢於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前提條件。在本課的「請你選擇感興趣的百分數嘗試編一個百分數應用題」中,學生卸下了書本應用題、教師思維的束縛,大膽設想、討論,從實際效果來看,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決方法,使學生的個性學習發揮的淋漓盡致。更培養了學生自己收集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應對學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點「關愛」的指導,大膽地讓學生在學習的海浪中自由搏擊,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學習的方法,有頭腦、有個性、有能力的學生才能應運而生。
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的教學反思(十一)
在這節課當中,我主要藉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同時結合引導學生畫圖的方法,再配合假設法。充分運用了動手操作這個手段,讓學生弄懂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解題思路。師生共同經歷了三種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後問:能用圖形來表示雞兔頭和腿之間的關系嗎?
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操作活動,但是,在畫圖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經歷了一個探索的過程,這時候再介紹假設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實現了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目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Ⅱ 廢物,再見大班社會教學反思

活動在孩子們愉快的游戲中結束,從孩子們開心的笑容可以看出,他們是玩得開心,學的快樂的,本次活動是圍繞合作這個概念而開展的一個集體教學活動,縱觀整個活動,整體感覺是自然流暢,輕松活波的,從活動效果來看,預設的教學內容是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方式的,活動通過幾個亮點有效促成預設目標的達成。

Ⅲ 大班社會教案忙年嘍反思

教學意圖:
當今社會的家庭結構,往往導致很多孩子處於「獨我」的教育環境。「不願分享」,這是十分明顯的特點。培養孩子分享不是一天一時就能形成的,需要時間、時機,當然也需要策略。最重要的是讓孩子一點一滴地感受到分享的快樂。於是開展了此次活動《共享快樂》。

教學目標:
1、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及錄像,引導幼兒分析、討論,了解一些朋友間交往的方法。
2、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友好協商,才能獲得友情,感受快樂。
3、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教學重點:
學會與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樂,培養良好的參與、合作意識。

教學難點:
理解分享是種快樂。

教學准備:
1、信箱背景,信(有畫面),攝像機,事先錄好的錄像(幼兒生活中的一些交往情景),多媒體課件1、課件2。
2、創設四個活動區域。(根據幼兒的人數,准備一些玩具、書等 新奇的東西)。
3、牆面布置「快樂屋」

教學過程:
一、出示信箱,引起興趣:
1、師:「又到看寶寶信箱的時候了,我們來看看今天誰的信箱里有信?」
2、師讀信(一封有關幼兒在家裡能與客人有禮貌的說話的表揚信),師問:「xx,你聽後有什麼感覺?」
幼1:說話有禮貌,誰都會喜歡的。
幼2:客人表揚xx,他一定很高興、很快樂。
3、師:為什麼會高興和快樂?在生活中,小朋友做哪些事情還會感到快樂?」
應對措施:如果幼兒說不出什麼是快樂或不快樂的事情,師引導「快樂」一詞的含義。
幼1:說話有禮貌,大人們會誇獎我們,說我們是懂事的好孩子。
幼2:老師喜歡有禮貌的孩子,所以我們會高興。
幼3:幫助小朋友系鞋帶,我很快樂。
幼4:小朋友跌倒了,我把他扶起來,我會很高興。……

評析:《綱要》中指出:要培養幼兒的注意傾聽的能力,並營造幼兒積極參與的語言氛圍,在這一環節讓幼兒說出自己對信的內容的理解,並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的表達自己快樂的感受。
引出下一個環節
師:我這里也發生了一件事情,不知道是快樂的事情,還是不快樂的事情,請小朋友們看一看。

二、觀看多媒體課件1,引導討論:
1、 畫面上兩個小朋友發生了什麼事?(兩個小男孩正在奪搶玩具槍的課件)
2、他們臉上有什麼樣的表情?(明明橫眉立目,冬冬流著眼淚)
3、他們這樣做會快樂嗎?為什麼?
幼1:他們都不會快樂的。
幼2:這樣做很沒禮貌,他們沒有互相謙讓。
幼3:如果把玩具槍搶壞了,誰也完不成了,他們就高興不了了。
幼4:如果沒有打仗的夥伴了,一個人玩玩具槍也不好玩。

3、我們小朋友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幫助他們,讓他們都高興起來?
實錄:幼1:玩具應該大家一起玩,不應該搶。
幼2:應該大家一起分享玩具,這樣才會快樂。
幼3:明明應該讓著冬冬,哥哥要學會照顧弟弟。
幼4:明明和冬冬應該好好商量誰先玩,誰後玩,這樣就不會打架了。

評析:《綱要》中指出:「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所以在這一環節我認為,教師應該給幼兒更多的時間來發言,而且應該要求幼兒運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表達。初步引導幼兒分析、討論,了解一些朋友間交往的方法。
4、再次觀看課件2(課件內容:明明主動把槍讓給冬冬玩,並說:「冬冬你小,還是你先玩吧,冬冬高興得說聲「謝謝」,兩人都高興得笑了。)說一說:「明明和冬冬快樂嗎?他們是怎樣解決的?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評析: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說出解決問題的好多種辦法,這說明活動前幼兒有了這方面的知識儲備,這與平時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引出下一環節
師:「瞧,他們都在干什麼?」

三、播放錄像(提前錄好的有關幼兒之間發生的一些事情)
1、讓幼兒觀察錄像中有哪些快樂的事情;有哪些不快樂的事情?(錄像內容:①一個幼兒主動幫助小朋友系鞋帶,並說了一些有禮貌的用語。②小朋友在排隊洗手時互相擠③小朋友在活動區里能友好合作④大姐姐把正在哭著的小弟弟送回教室⑤兩個小朋友正在吵架,另外一個小朋友給他們說和好了)
2、xx事情為什麼是不快樂的?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幼1:一個小朋友主動幫助系鞋帶,他會很快樂,因為他幫助別人做好事了,所以會很快樂。
幼2:洗手時應排隊,不排隊會很擠、很亂,這樣我會很不高興。
幼3:我們都會說:「對不起、沒關系」就會很快樂。……

評析:《綱要》中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和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所看的錄像內容具有一定的判斷力,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意見,這樣通過初步感知及再次滲透,讓幼兒了解朋友間的交往方法,這樣不僅突出了重點,難點也迎刃而解了。

3、在與小朋友玩耍時,都會遇到哪些不快樂的事情?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在此我們會使用哪些禮貌用語
(師提示:如果你想玩別人東西時,應該怎樣做、怎樣說…)

評析:幼兒根據上述環節的情感經驗,能說出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一些禮貌用語。
引出下一環節
師:「今天活動室里開設了許多活動區域,想一想應該怎樣與小夥伴一起玩。」

四、創設情景,幼兒體驗:
幼兒自由結伴,分別到已創設的活動區域自由選擇玩,教師當場捕捉有價值的進行錄像。
評析:創設情境讓幼兒來體驗禮貌交往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教師最好也要深入其中,與幼兒共同參與活動。

五、播放剛才幼兒游戲實況錄像,再次討論:
1、剛才你們是怎麼玩的?你們喜歡和誰在一起?快樂嗎?為什麼?
2、幼兒情景表演
(1)體驗想玩別人的東西時,應該怎麼辦?
小結:如果要別人東西玩,可以有很多方法解決,關鍵要有禮貌,徵得對方同意,大家一起玩既是快樂的,又會有很多朋友。
(2)想借東西時,應該怎樣說?
小結:如果想像別人借東西,必須說一些禮貌的話,這樣別人才會高興的給你使用。
(3)別人遇到困難了,你看見後會怎樣做?(模仿一些交往的方法,如禮貌用語等)
小結: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你主動地幫助別人,不僅會給對方帶去快樂,同時你自己也會很快了。

評析: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和情境表演進一步了解一些朋友間交往的方法,體驗友好協商,才能獲得友情,在帶給別人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感受快樂。

活動延伸:
展示「快樂屋」牆飾
師小結:每個人每天都會有一些快樂的事情,如果你的快樂也會給別人帶來快樂,那麼,你將會得到一顆快樂星放到快樂屋裡,小朋友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能夠依據幼兒生成的有價值的教育內容,創設情境激起幼兒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沖突
2、活動設計清晰,能按預設的活動環節展開教學活動,活動中各環節的過渡自然。
3、努力領悟《綱要》精神,在活動中,力爭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努力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積極的、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4、教師適時的提問、引導,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講述,在整個活動環節中,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得到很好的發揮,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5、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不足之處:
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不是很好,部分孩子不能說完整話;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教師干預的有些多,(即給予的命題有些多),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
總之,通過活動的教學,既有成功的收獲,也有不足。不過,我將不懈努力。讓孩子們放飛快樂,盡情的回味著分享快樂的愉悅。通過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加以總結,變成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是十分珍貴的財富。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Ⅳ 大班社會活動:愛是什麼教案和教學反思

教育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體驗生活的美好。 (2)能大膽的用語言表達對愛的理解與感受,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愛。 活動重點:體驗不同的愛,感受愛帶給我們的幸福,並學習如何表達愛。 活動准備:有關父母的愛的短片,動畫《鷹爸爸和小鷹》,幼兒園里老師和小朋友之間的愛的短片,各種有關愛的圖片,歌曲「我愛你」,愛心圖片。 活動過程:(一)導入部分: a:出示愛心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它是什麼,表達了什麼含義?(它是桃心,愛心,它代表了「愛」) b:提問:愛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 (小結:愛能帶給我們溫暖,快樂,幸福。) (二)基本部分:a:播放動畫,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他們分別表達了什麼樣的愛? 動畫一:觀看動畫,感受親情間彼此的關愛,懂得孝敬長輩是一種愛。 提問:你找到愛了嗎?都有誰對誰的愛?那在你家,你都感受到了誰給你的愛?那你是怎麼做的?(感受到了來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愛,我也愛他們。) 小結:孝敬長輩是一種愛,這種愛會帶給大家溫暖。 動畫二:通過觀看,懂得分享也是一種愛。 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在這個大家庭里,你都感受到了誰的愛? 有來自老師的愛,小夥伴的愛,一起游戲,一起看書,一起吃飯等等,體驗分享也是一種愛。 小結:分享是一種愛,這種愛會帶給我們快樂。 動畫三:觀看鷹爸爸和小鷹的故事,結合生活實際,懂得嚴格要求也是一種愛,觀看第一段視頻提問:鷹爸爸和小鷹在干什麼? 觀看第二段視頻提問:鷹爸爸是怎麼做的,那他是一個好爸爸還是壞爸爸,爸爸對小鷹的愛是什麼樣的愛? 提問:在生活中,誰給了你這種嚴厲的愛?(爸爸,媽媽,老師等) 小結:嚴厲也是愛,這種愛會讓你成長,也會讓你進步,需要你用心體會。 b: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愛。 我們身邊有這么多的愛,那你愛誰?那你怎樣讓他知道你很愛他?(用語言,動作等)播放歌曲「我愛你」,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愛。 小結:愛要大聲的說出來,還可以通過動作,行為來表現。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愛。 (三)結束部分:結合圖片和音樂,引導幼兒感受各種各樣不同的愛。 小結: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心存愛,奉獻愛,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Ⅳ 大班社會《怎樣過新年》教案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新年快到了,大街小巷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快樂氣氛,為了增進孩子們對我國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組織了這次談話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大膽的創新精神。

2.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求幼兒能夠用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情 景, 並能夠使用豐富的詞彙來形容新年的快樂和自己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大膽的創新精神

難點:引導幼兒用 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表達自己的心情。

活動准備

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或者物品

活動過程

談話導題:「新年就要來到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來想一想,怎樣過新年才快樂呢?」幼兒自由討論,請想好了的小朋友來講一講,他准備怎樣過新年?去年的時候是什麼過的?心情怎麼樣?

1、出示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麼,人們在做什麼?他們的表情看起來怎麼樣?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是什麼樣的?為什麼?

2,憶去年小朋友給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請幼兒想一想當時的情景是怎麼樣的?我們在拜年的時候說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拜年》這首兒歌,全班一起來背誦,激發幼兒對新年的嚮往。

3、告訴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開始,小朋友又大了一歲了。提問:你在新的一年裡有些什麼打算,有什麼願望,應該怎樣做?

4、教師小結:我們不僅自己要快樂的過新年,而且還有給身邊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們已經學會了很多拜年的話,還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畫出來,做成賀年卡,送給自己最喜歡的人,好嗎?

5,孩子們畫畫,動手做賀卡。

教學反思

新課程實施,明確提出了「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優化教與學的過程」 要求。要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關鍵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學方式應由以直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自主活動為主,凸現幼兒的體驗、探索與發現、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兒學習的過程,豐富幼兒活動的經歷和體驗,為幼兒提供多種活動與表現能力的機會、條件;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支持性的環境,讓每個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有效互動中,大膽地探索,充分地表達,獲得各種有益的經驗。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們看一看,想一想,將孩子們們引入過新年的氣氛中,孩子們在回憶拜年,發壓歲錢,看煙花爆竹中感受到了我國傳統的節日的豐富和有趣,讓孩子們說祝福的話,做賀卡,表達對親人朋友的祝福和愛,孩子們在活動中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暢所欲言,充分地表達自己的願望,凸現幼兒的體驗、探索與發現。

Ⅵ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新年的計劃的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新年快到了,大街小巷到處洋溢著節日的快樂氣氛,為了增進孩子們對我國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組織了這次談話活動。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大膽的創新精神。 2.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求幼兒能夠用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情 景, 並能夠使用豐富的詞彙來形容新年的快樂和自己愉悅的心情。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大膽的創新精神難點:引導幼兒用 較為流利的語言描述,表達自己的心情。活動准備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或者物品活動過程談話導題:「新年就要來到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來想一想,怎樣過新年才快樂呢?」幼兒自由討論,請想好了的小朋友來講一講,他准備怎樣過新年?去年的時候是什麼過的?心情怎麼樣?1、出示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麼,人們在做什麼?他們的表情看起來怎麼樣?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是什麼樣的?為什麼?2,憶去年小朋友給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請幼兒想一想當時的情景是怎麼樣的?我們在拜年的時候說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拜年》這首兒歌,全班一起來背誦,激發幼兒對新年的嚮往。3、告訴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開始,小朋友又大了一歲了。提問:你在新的一年裡有些什麼打算,有什麼願望,應該怎樣做?4、教師小結:我們不僅自己要快樂的過新年,而且還有給身邊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們已經學會了很多拜年的話,還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畫出來,做成賀年卡,送給自己最喜歡的人,好嗎?5,孩子們畫畫,動手做賀卡。教學反思新課程實施,明確提出了「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優化教與學的過程」 要求。要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關鍵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學方式應由以直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自主活動為主,凸現幼兒的體驗、探索與發現、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兒學習的過程,豐富幼兒活動的經歷和體驗,為幼兒提供多種活動與表現能力的機會、條件;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支持性的環境,讓每個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有效互動中,大膽地探索,充分地表達,獲得各種有益的經驗。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們看一看,想一想,將孩子們們引入過新年的氣氛中,孩子們在回憶拜年,發壓歲錢,看煙花爆竹中感受到了我國傳統的節日的豐富和有趣,讓孩子們說祝福的話,做賀卡,表達對親人朋友的祝福和愛,孩子們在活動中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暢所欲言,充分地表達自己的願望,凸現幼兒的體驗、探索與發現。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