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神話
英盛觀察認為神話被譽為「人類文明最早的一縷綺艷無比的曙光」,是原始先民質朴思想的誠實表現,是他們智慧的結晶,更是人類思想的精神源頭。中國古代神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源頭。如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有機整體觀、重社會輕個體與重人倫輕人慾的道德思想等,其思想源頭都可以追溯到中國的遠古神話。中國神話反映的獨特思想體現了我國初民的思維模式、世界觀和生命觀等,並且深刻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發展。本文所研究的中國古代神話,不是利用神話資料考證具體的史實,研究諸神的起源,也不是演繹神話故事,追溯神話原型,而是從宏觀上把握我國古代神話中有關的教育思想。因此,本文嘗試從教育的角度來研究中國古代神話,挖掘其中的教育內涵和教育思想,重視其內在的教育價值和教育意義。
2. 關於教育的起源,有哪些學說
一.神話起源說—最古老的觀點
1.代表人物:所有宗教
2.觀點: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創造的,教育體現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與神或順從於天。
3.評價:這種觀點是根本錯誤的,是非科學的。
二.生物起源說—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學說
1.代表人物:利托爾諾、沛西·能
2.觀點:教育起源於動物界的生物本能
3.評價:它的根本錯誤在於沒有把握人類教育的目的性和社會性,沒能區分出人類的教育行為與動物類養育類行為的差異,因而是錯誤的。
4.地位: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學說,標志著在教育的起源問題上開始從神話解釋轉向科學解釋。
(口訣:「本能生利息」,本能—生存本能,生—生物起源說,利—利托爾諾,息—沛西·能)
三.心理起源說
1.代表人物:孟祿
2.觀點:教育起源於日常生活中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心理起源說批判了「教育生物起源說」不區分人類教育和動物本能的庸俗觀點。
3.評價: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雖然它將動物排除在外了,這一點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但是它認為的「無意識模仿」仍然是先天的,不是後天的,是本能的,因而是錯誤的。
(口訣:「心理仿夢露」,心理—心理起源說,仿—無意識模仿,夢露—孟祿)
四.勞動起源說
1.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凱洛夫
2.觀點:教育起源於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展的需要的辯證統一。
3.評價: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勞動起源說是正確的起源學說。
(口訣:「米夫愛勞動」,米—米丁斯基,夫—凱洛夫,勞動—勞動起源說)
3. 談談你對教育神話起源論的看法
科學依據,都是假的!
4. 神話傳說在小學教育中的意義
神話傳說在小學教育中的意義:
豐富孩子的知識面,培養想像力。學習神話人物的優秀品質。
5.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裡管教育的人
中國古代神話主管考試教育的是文曲星:星宿名之一。
在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漢族民間出現過的文曲星包括:比干、范仲淹、包拯、文天祥、許仙的兒子許仕林、劉伯溫。文曲星屬癸水,是北斗星,主科甲功名,文曲與文昌同屬為福星,代表有文藝方面的才能或者愛好文學及藝術。文曲星不同於文昌星的是,此星帶有桃花,若女命再逢巨門同宮,自甘墮落、水性楊花。文曲星喜與文昌星同宮,可對照充分發揮其才藝,若再遇武曲星同宮,主博學多能。
6. 希臘神話中誰掌管教育的,誰掌管財富的
哈得斯(Hades):宙斯的兄長;掌冥界,也是財富之神。
古代希臘人認為,哈德斯是克洛諾斯和瑞亞的兒子,他被分去管轄陰間,那原本也是克洛諾斯領土的一部分(荷馬《伊利亞特》)。哈德斯的名諱據說來自於「埃多紐斯」(Aidoneus),也就是「不可見的人」,其古代語詞根為「fid」或「idein」(看見)。還有一種說法,哈德斯的名字來自於單詞「ao」或「pneo」(breath,「呼吸」或「生命」之意),以及「ido」(thanks,「感謝」之意),而近代的語言學研究發現在哈德斯的名字與古印度的梵語單詞「asu」(靈魂)、「asfofis」(靈魂所去之地)、「aisfa」(命運)以及「aifon」(聖明的持續時期)等有某種聯系。
在《伊利亞特》中,荷馬提到哈德斯有一頂魔法頭盔,是用一條叫做「科恩」(Kyn)或叫做「凱恩」(Kyne)的狗的皮製成的,這是獨眼巨人基克洛普斯送給哈德斯的禮物。無論是誰戴上這頂頭盔都可以隱形;在與巨人的戰斗中,哈德斯便是戴著這頂頭盔出戰的。荷馬還提到,哈德斯曾被赫拉克勒斯打傷,之後他登上了奧林匹亞山,在那裡帕厄翁(Paean)或帕伊翁(Paeeon)治好了他的傷。
有一個人盡皆知的神話與哈德斯有關。他在宙斯的同意下綁架了珀爾塞福涅,荷馬曾在其獻給德墨忒耳的頌歌中提及這一故事:科瑞正在尼薩山谷的一塊野地上採摘鮮花,當她俯下身子去折一朵水仙花時—那是蓋亞生長出來獻給青年那喀索斯的禮物—大地忽然分裂開來,哈德斯駕著他的戰車從地下現身出來搶走了科瑞,她只剩下發出一聲哭喊的份兒。
這次綁架激起了收獲女神德墨忒耳的憤怒,她開始四處尋找自己失蹤的女兒。最後雙方通過折中的辦法解決了問題,根據雙方達成的意見,珀爾塞福涅會在大地之上的光明世界中度過8個月的時間,而剩下的4個月則要在黑暗的陰間度過。
珀爾塞福涅並沒有多少情敵。神話中只提到有一個山林川澤女仙與哈德斯調情嬉戲,結果遭到珀爾塞福涅或德墨忒耳無情的追殺,並最終被肢解了;後來哈德斯將這位仙子變成了一種植物—薄荷①。不過有時候人們會提到有一個女仙是哈德斯的情人,那就是海洋之神奧克阿諾斯的女兒琉珂(Leuce)。
當琉珂死去的時候,她變成了銀色葉片的白楊樹—這種樹生長在極樂世界的曠野中。赫拉克勒斯剛從死亡世界回到大地上來的時候,她曾經從白楊樹上折下一些樹枝做成了一頂花冠戴在頭上。
古希臘人並未建造神廟以祭祀無情的哈德斯。就像帕薩尼亞斯所寫道的,只有伊勒伊安人為了向哈德斯表示敬意而為之建造了一座神殿。這座神廟一年只開放一次,屆時會進行一次血牲祭,所獻祭的牲畜皮毛必須是黑色的。
殘忍、粗暴、野性十足、毫無感情、遭人討厭,但同時又富有、對於死者的靈魂可以施加強大的威權,這就是哈德斯,他是芸芸眾生及其卑微命運的最高審判者。他經常被人敬稱為狄俄尼索斯,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哈德斯會被稱為「扎格列歐斯」的原因。在《伊利亞特》中,哈德斯生活在大地之下,而到了《奧德賽》中,他生活在海洋之神奧克阿諾斯所在的希墨里昂(Cimmerions)的陸地下面,這塊土地連結著阿刻戎河(Acheron,痛苦之河)、皮利福來格松河(Pyriphlegethon,希臘神話中的地下火河)、科塞塔斯河(Cocytus)、斯提克斯(Styx,環繞地獄的冥河)。哈德斯的大門由畸形而凶暴的惡狗刻耳柏羅斯看守著,它長有3個(或者據某些記載所說是15個)腦袋,無論是誰,只要膽敢靠近它主人的宮殿,刻耳柏羅斯就會將其吞吃掉。哈德斯的仆從包括厄里倪厄斯(復仇女神)、亡靈女神刻瑞斯,引人草率行事而因此受到懲罰的犯罪女神埃特(Ate),報應女神涅墨西斯(Nemesis),還有莫伊萊(命運三女神)及與之同居一室的是狄刻(正義女神)。
教育之神在古希臘神話里是沒有的,當時社會進步的程度,掌管教育的職能還沒有被社會分工細分出來。現代人認為的教育之神,古希臘神話一般認為有2個,繆斯卡(Mousika)學習女神;繆斯(希臘語 Μουσαι,Mousai),音譯自英語Muses。繆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科學、藝術女神的總稱,為主神宙斯與記憶女神謨涅摩敘涅所生。繆斯女神的數目不定,有三女神之說,亦有九女神之說。
繆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九位古老的女神,它們代表通過傳統的音樂和舞蹈、即時的和流傳的歌所表達出來的傳說。它們是海林肯山的泉水的水仙。最初,在人們對海妖的印像不是太壞的時候,繆斯也曾被歸於海妖,因為繆斯作為女神,專司文藝,再加上天生麗質,所以氣質非凡。後來人們將奧林匹斯神系中的太陽神阿波羅設立為她們的首領。
普遍認為一開始只有三個繆斯:阿奧伊德(Aoide,歌,聲音)、米雷特(Melete,實踐,情況)和摩涅莫辛涅(記憶),這三個繆斯體現了遠古時代人們進行崇拜儀式時所需要的詩歌形式和技巧。
後來繆斯才發展為九位,最經典的九位繆斯被認為是以下組合:
* 歐特碧(音樂)
* 卡莉歐碧(史詩)
* 克莉奧(歷史)
* 埃拉托(抒情詩)
* 墨爾波墨(悲劇)
* 波莉海妮婭(聖歌)
* 特爾西科瑞(舞蹈)
* 塔利婭(喜劇)
* 烏拉妮婭(天文)
在阿波羅和馬爾修稚斯的比賽中繆斯是裁判。奧菲斯死後,繆斯收集和埋葬了奧菲斯殘破的屍體。塔米里斯向繆斯挑戰,繆斯懲罰他的狂傲使他失明。
繆斯這個名字可能來自印歐語根*men-,希臘語中的摩涅莫辛涅(Mnemosyne)、拉丁語中的米諾娃(Minerva)和英語中的mind(意見)、mental(智力)和memory記憶都來自這個語根。 繆斯即是藝術的代表,也是藝術本身(英語中Music,音樂,一詞來自繆斯)。在希臘人掌握文字以前,繆斯也是學習的代表和神。泰勒斯所寫的第一本希臘的天文學書籍就是以詩的體裁寫的,許多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書的體裁也是詩體。柏拉圖和畢達哥拉斯都認為哲學是藝術(mousike)的一部分。希羅多德將他寫的《歷史》的每一卷以一個不同的繆斯命名。
7. 古代人們創作出各種神話故事,和孩子們的想像教育有關嗎
神話故事的產生主要是基於人們的想像,和孩子的想像教育關系不大,但是神話故事的產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孩子們想像力的發展。古人創造神話故事大部分是源於自己的想像,古代沒有電子設備,也沒有很多的娛樂場所,人們除了一日三餐,一天中還剩下很多的時間是空白的,所以很多人都會在這些閑暇的時間,進行一些內心活動,比如天馬行空的想像,亦或是進行總結反思,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才會頭腦風暴出一些神話故事。

古代的神話故事影響力頗大,甚至有些神話故事還流傳到了現在。說到這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創造力,他們利用自己的奇思妙想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8. 有哪些可以講給孩子的神話故事
《西遊記》為代表的中國民間故事。我也講過《格林童話》等國外的,但小孩不聽,一個孫悟空反復講了N遍。每個小孩是不一樣的,喜歡聽的故事也不盡相同,開始講時換幾種不同的試一下,就會知道小孩的喜好了。講故事最好是繪聲繪色,照本宣科不大受小孩歡迎。
9. 有教育意義的神話傳說故事
一、盤古開天闢地
遠古的時候,天和地是連在一塊兒的,混混沌沌像個大雞蛋,盤古就生長在這裡面。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地分開了,那些清清的陽氣冉冉升起,變成蔚藍色的天空和雲朵;那些渾濁的陰氣慢慢下沉,變成了大地和山嶺。
盤古站在天地之間,一天變化多次,智慧超過天,能力超過地。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增厚一丈,盤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長一丈。如果天和地有什麼地方還牽連著,沒有分開,他就左手拿著一把鑿子,右手握著一把板斧。
或者用鑿子鑿,或者用板斧劈,天地就徹底分開了。這樣又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極高了,地變得極厚了,盤古的身體也變得極長了——據說天和地的距離是九萬里,推想盤古的身量也該是九萬里,真是頂天立地的巨人!這以後,才出現了人類,出現了三皇五帝。

二、女媧補天
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來,他們從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鬧得到處不寧,結果祝融打勝了,但敗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頭撞向不周山。
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
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如此奇禍,感到無比痛苦,於是決心補天,以終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後又斬下一隻大龜的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
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的囂張氣焰。最後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媧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
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蒼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龍蛇猛獸僉欠跡了,人民又重新過著安樂的生活。但是這場特大的災禍畢竟留下了痕跡。
從此天還是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眾星晨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又因為地向東南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裡匯流。
三、後羿射日
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封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後羿射日的故事。
四、大禹治水
堯帝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大家推薦禹的父親鯀去治水,鯀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禹一門心思全花在治水上,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禹終於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五、愚公移山
從前,有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名字叫愚公。他家門前有太行山和王屋山兩座大山,這兩座山有一萬多丈高,七百里寬,把村子擋得嚴嚴實實,大家進進出出都要繞很遠的路。
一天,愚公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提議說:「這兩座大山擋住(Block)了我們的去路,我們一起努力把它們移走,你們覺得怎麼樣?」大家都深受這兩座大山之害,十分贊同愚公的話。
但是,愚公的妻子提出了異議,她說:「像你這樣的年紀,即使像魁父這樣的小山,也未必能輕易搬動,何況是太行、王屋這樣的大山?魁父與它們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何況,那些石頭和泥土又該放在哪裡呢?」
大家說:「我們可以把石頭和泥土堆放在渤海邊。」愚公心意已決,於是,帶領他的兒子和孫子,一行三人來到太行、王屋兩座山下,敲碎石頭,挖出泥土,用簸箕和竹筐把這些東西裝走,運到渤海邊。愚公的鄰居中,有一個寡婦(Relict),她家裡八九歲的孩子也跑出來,和愚公他們一起運土。
在黃河邊上,住著一個精明的老人,別人都叫他「智叟」。智叟聽說愚公想要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就竭力阻止愚公,並嘲笑他說:「你這個老糊塗!都這把年紀了,還想去動那兩座大山,別說是運石塊和泥土,即使是山的毫毛你也損傷不了。」
愚公聽到智叟的評論,長嘆一聲說:「你這樣冥頑不靈,連寡婦和兒童都不如。我當然會死,但我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就這樣,子子孫孫,一代又一代,是沒有窮盡的。而這兩座大山卻不會增高,怎麼會搬不走呢?」幾句話說得智叟啞口無言。
有一個手持蛇形拐杖的神聽到了愚公和智叟的對話,也看到了愚公一家的行動,嚇得不得了,擔心愚公真會固執地把兩座山挖走,就向天帝作了報告。天帝也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動,命令天神把兩座大山搬走了。從此,愚公一家再也不為進進出出而發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