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學方法
把復雜問題簡單化,通俗化
B. 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有什麼區別
一、 教學形式的區別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整個教學過程是圍繞教師展開的,教師多半是在講台上完成教學任務的。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授教方式客觀上限制了學生潛能的充分發揮。在現代教學方法中,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是教學的主要形式。
二、教師作用的區別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授課過程中,每個教師通過其形象生動的語言,將他所掌握的知識源源不斷的傳給學生。現代教學的方法對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並不把傳授知識作為其唯一的任務,而主要是准備教學情境,營造學習氛圍,組織和引導教學過程。

三、 教學目標的區別
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注重認識目標的實現,強調學生通過感覺、知覺、思維、想像、注意和記憶等方式進行學習,往往更注重記憶的方式乃至於形成了上課記筆記、下課整理筆記、在現代教學方法中,認識目標的實現固然仍是非常重要的但已不是唯一的目標。
C. 如何正確使用現代教學手段
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集聲音、圖像、視頻和文字等媒體為一體,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它可以根據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內容,創設了形象逼真的教學環境、聲像同步的未完情景、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一些問題也日漸暴露出來,如課堂的教學模式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只是用多媒體屏幕代替了黑板板書,現成的軟體和網路下載的內容代替教師的教案。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師生互動方式和教學內容等並無大的改進。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使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優勢尚未真正發揮出來。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應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交流
處理好傳統教學與現代化教學的關系,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而完全放棄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應因材施法,合理地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是廣大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價值。但相對現代化教學手段而言,傳統的教學方法速度慢、范圍窄,限制了信息的擴充。盡管它有一定的缺點和局限性,但仍有頑強的生命力,它與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各有側重,各有特點,又相輔相成。如黑板的即時重現性較強,隨寫隨看隨擦,靈活方便。一些結構可邊畫簡圖邊講解,這樣更能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幻燈片操作簡單,同學們可列印可復制,可以彌補記筆記跟不上講課進度的缺陷。所以我們在上課時既使用多媒體也使用黑板,多媒體用來播放復雜的解剖圖、講課提綱,黑板用來在講解過程中畫簡單的結構圖和生理曲線圖。這樣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著使用,更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屏幕上只放復雜的圖形、動畫和講課提綱,教師根據提綱講解,並不需要在屏幕上播放文字,這樣就減少了學生吃力地緊張地記憶屏幕上稍縱即逝的內容和趕筆記的辛苦。 二、多媒體教學應與教學內容相貼近
多媒體輔助教學屏幕交換快,可在短時間內向學生展示大量的教學資料,省去了寫板書和擦黑板的時間,教學節奏明顯加快,教學內容容量加大,但卻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接受能力,忽視了重點與難點的突破。使用多媒體教學最突出的優點是可以更好地解決在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課程所有教學內容都能運用多媒體教學
三、多媒體教學課件應與教師授課的風格相一致
多媒體教學需要教師對所教知識進行再加工,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等進行分析設計,按照自己的思路製作出教學課件。課件畢竟是教學的輔助工具,代替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一方面,現成的課件與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定相符,課件容量小,會使學生的學習鬆懈,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課件容量大,會加重學生處理信息的負擔,也使學生難於抓住重點;再者,各地各校各年級的學生實際情況不同,現成的不加改造的課件,很難適用於教師本地的教學對象,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使用現成的課件,除了完全忽視了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外,還忽視了自身的教學語言、授課藝術和教學特點,背離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輔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師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體現教師自己的教學意圖和教學風格,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自己創作課件,或選擇現成課件中能為己用的部分,並加以改造,使課件與自己的授課風格相適應。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僅是構成教學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可取代教學過程中的所有環節。使用多媒體教學要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使多媒體教學真正成為優秀的教育資源,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
D. 現代教學手段有哪些
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聲、光、色、形、像、動畫等功能,創設物理情境,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轉化為形象生動的物理畫面,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多媒體輔助科學教學的優越性表現在下列個方面:
一.通過使用多媒體,能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幸福指數。 傳統的教學工具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教學形式單一、枯燥,而多媒體的出現,利用文字、圖像、影像、聲音、視訊等不同的媒體信息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的內容,綜合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景,化動為靜,化抽象為直觀。
二. 多媒體應用於實驗當中還能提高實驗的可見度,可以進行靜態的和動態的演示,增強演示實驗有效性,從而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課堂效率 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節約教師寫板書的時間,增大課堂容量。對於一節新授課,我們通常是要先復習上一節課所學的內容,然後再引出這節所要學習的內容,通常我們都是以口授的形式完成。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些要復習的內容都做到一個CAI課件上去,在口授的同時再投影到大屏幕上去,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寫板書的時間,還可以吸引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以增大課堂的容量。而且做成的課件還可以長期保存,易於修改,並可反復使用。
三. 應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將抽象的,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識形象化,模擬化 ,彌補實驗中的不足 在科學課堂中,用實驗來演示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但由於實驗受到時間、空間等因素影響,總有許多力不從心的地方,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是我們藉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模擬物理實驗,就可以彌補其中不足。
四. 應用多媒體技術,師生間雙向交流 傳統的科學教學過程中,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不利於學生個性的培養,應用CAI能夠改變學生和教師的位置,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當學生有問題時,可以及時提出或利用計算機網路與同學討論,從而多渠道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當學生對某個科學現象有自己的觀點時,也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研討和交流,教師提供解答。雙向交流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學思想。 多媒體課程資源在高中物理課程中,也不是萬能的,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教學過程若以課件為中心,偏離教學主體,影響實際的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核心特徵應該是「輔助」,即輔助教師教學,輔助學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處於主導地位,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中所有的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但在目前的教學軟體還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有很多的教學課件,不是教師本人製作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無法按照自己的上課思路去授課,他只能以課件為中心按部就班的操作,偏離教學的主體。所以這樣的教學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學而不實,教師授而不深的結局,這樣反而影響實際的教學。
2.信息量過大,滯留時間短,不利於記憶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大大節省了教師寫板書、板圖的時間,這是大家公認的。但對於經驗不足的教師來說,大多數課件為了操作方便,都將課件製成「流水型」模式,教師只要簡單的操作,就會很順利的「放映」。我們都知道,對於學生接受信息來說,需要一定的時間跨度,過快的更換屏幕內容,學生來不及記憶、理解,屏幕就被切換掉,這樣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種課件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很難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靈活調度,導致教學信息一晃而過,起不到應有的輔助作用。
3.多媒體課件不能代替科學實驗,弱化了教師的示範作用。 對於一些受時間、空間影響而不能在課堂演示的實驗來說,用多媒體課件來模擬,可以讓學生觀察的更清楚,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但如果什麼實驗都用課件來模擬,課件即使模擬得再逼真,但它畢竟是假的,這樣就會使學生不尊重客觀事實,不理解科學學本質。
因為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實驗是探索科學知識的源泉,無論是科學概念的建立,還是科學規律的探索與驗證,都離不開實驗.它是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等的基本途徑。 總之,多媒體輔助科學教學優勢很大,但只有恰當的利用CAI,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促進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多媒體的發展對科學教學的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還存在著一定局限性和困難,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相信計算機輔助科學教學的軟、硬體都會得到很好的解決,教師製作課件的水平也會不斷提高。我們要盡量利用現有條件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科學教學的巨大優越性,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E. 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5)現代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
首先,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教學的實際,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
其次,無論選擇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要以啟發式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另外,教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性。
F. 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就是口對口,書本對照學習。老師在上面念,學生在下面跟讀朗誦記憶,偶爾的互動就是考試。
現代教學不拘泥於形式,有多媒體,戶外,以及其他多種類型的方法。可以明確地說現代教學互動性更強,學生上課比較輕松。
記憶和理解是雙結合,現在教學但缺點也很明顯,一是圖片影視多,對於學生想像力以及強化記憶方面遠不如傳統教學,所以需要兩者結合。
G. 現代教學方法的特徵
一、以發展學生的智能為出發點
二、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為基本特徵
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
四、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
五、對待統教學方法適當保留並加以改造
H. 現代教學方法對現代教育有哪些意義
1.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必將有力地促進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推動教學方法的革新,並將逐步改變,甚至可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應該充分地認識到信息與計算機技術廣泛深入到教學領域以後,教學思想、教學過程、教學模式、教學組織都將會發生重大變革。
2.現代教育技術是以視聽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為主要媒介,通過多種媒體和學生之間的交互作用達到教學的目的。既可以用來代替教師進行整門課程的教學,也可以作為常規教學的補充手段,教學過程是通過課程軟體來進行控制,由各種媒體實現教學功能的,課程軟體是教學內容與教學邏輯的結合體,各種媒體通過具體的課件完成對學習者的指導。
3.現代教育技術可以較好地貫徹先進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由於教學方法的改變,教學方式不限於教師、教室和書本,而採用人機對話的方式,既可以最有效地實現程序化教學、啟發式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生興趣,使學生生動地進行學習,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的實現。對於學生程度不同的學生可以得到較為友好的區別對待,對學習發生困難的學生不至於因跟不上學習進度而形成惡性循環,對於學習較好的學生也能及時得到幫助,而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可較好的實施因材施教。
4.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可以擺脫重復性勞動,而把精力用於更有創造性的教育活動中去。
5.因為課程教學內容、軟體的研製與開發可以集中專家、教授群體的智慧,創作出的課件優於一般教師的水平,有利於保證教學質量,在某種程度上也有利於解決優秀師資不足的問題。
6.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實施遠程教育,把優秀的教學資源送到老少邊窮地區,是有效地解決我國教育資源相對短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有效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