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學游戲
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重要方式,是符合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前蘇聯的阿爾金稱游戲為「兒童的心理維生素」。我們知道在幼兒園的很多活動中,游戲貫穿於語言,音樂、美術、鍛煉、數學等各項活動中,幼兒通過各種游戲獲得了知識,開發了智力,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⑵ 兒童教育游戲設計思路
一、、 使孩子在游戲中有交通隱患意識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老師教育幼兒常用的、有效的手段,然而由於幼兒年齡小,自控力差、應急反應慢、因此常在游戲中產生散隊,走失的現象。為此在開學初期,就開展「跟著××走」等游戲,讓幼兒明白小動物都跟著爸爸媽媽,從不掉隊,走路時不推擠。從而激勵幼兒在現實生活中也要時刻跟隨著父母,在游戲中不掉隊,以預防意外傷害的發生。
同時交通隱患也是給予我們慘痛教訓的啟示。於是父母還是通過一系列的游戲讓幼兒學習和鞏固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游戲《開汽車》,首先將場地布置成街道的樣子,分配角色,讓幼兒在游戲中明白,扮演司機的應該注意車子和車子不能碰撞,扮演行人過馬路的時候走斑馬線,認清行、停指示燈,過馬路時要看清是紅燈還是綠燈,紅燈行,綠燈停。
二、、體育游戲滲透自我保護智慧
體育游戲具有競爭、競技和趣味性強的特點,有一定的激烈程度和完成難度,幼兒參與的慾望一般都比較強烈,這就使得他們在參與地過程中比較容易忘乎所以,會不同程度的產生一些激動的情緒,在加上有允許自由發揮來完成活動的餘地,每個幼兒的活動過程都不可能相同,所以我們也無法完全預料活動過程中會發生什麼事情。
因此要適時地教給幼兒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應變方法。如小班幼兒一進入幼兒園,首先面臨的就是如何排著隊走路,此時如果讓幼兒學開火車,小手當輪子,拉好前面小朋友衣服的下擺,並編一首順口溜:「火車開在鐵軌上,一個跟著一個走,不推也不擠。」效果一定不錯。又如在開展「聰明的小狗」這一游戲時,為了較好的完成「學習向前爬、側爬、後退爬的動作技能」這一游戲目標,可以採用室內游戲的方法,布置利於幼兒爬動的「草地」,並在其兩邊各放置了小雞、小貓的家,通過向小動物問好和尋找「肉骨頭」 的方式練習各種爬的技能,雖然受到空間環境的限制,卻恰如其分的投放游戲材料,幼兒能更清楚地聽指令小洞,對於「爬」這個動作也能很好的掌握。並減少了等待的時間,活動量也有所控制。
在幼兒進行四散跑和追逐跑時,父母先示範奔跑的動作,再提醒幼兒奔跑時不能低頭向前猛沖,眼睛要學會觀察周圍的情況,避免因相互碰撞而跌到,與此同時進行情境表演學會避讓;如果不慎跌到,要盡力用雙手支撐身體,防止頭部著地;如果感到身體不適,學會主動告訴,以便及時脫衣、休息,調整活動量。除此以外,父母要經常帶著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無論是晨跑、還是體育游戲都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幫助幼兒逐步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將「自我保護意識」滲透在體育活動中,學會在運動中保護自己。
三、、「角色游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學校為兒童製作了一輯主題為「不要開門!」的專題節目:一男性工作人員,喬裝成送貨員,帶著大堆禮物與五彩繽紛的氣球,到一些父母不在家、孩子「獨守空房」的家庭造訪(事先已得到父母的同意)。結果顯示,半數孩子表現良好:對「送貨員」的百般誘惑,要麼不予理睬,要麼隔著門應答。但是,另有半數的孩子,則讓父母們擔心不已:他們不但引「狼」入室,還以小主人公的姿態,帶「送貨員」逐個房間參觀。這次節目引起了父母們的普遍關注和擔心,大家想出各種辦法,竭力保護兒童的安全,並策劃了一次造訪警局的「遠足日」活動。活動中最吸引孩子們的就是精心製作的那本獨自在家安全手冊了,因為它是一本可以自己塗色的畫冊,孩子們在塗塗畫畫的同時,能領悟到很多道理。
1.如果獨自在家,陌生人來敲門,可以隔著門告訴他,爸爸媽媽正忙著,或在睡覺。不論他有任何理由,也不要開門。
2.不可獨自行走,出門總要與朋友相伴。
3.不接受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特別是食物。
4.如果陌生人對你說:保證帶你去一個很好玩的地方,或和你玩一種很有趣的游戲,不要相信,千萬不要跟他走。
當然,僅僅一次角色游戲還不足以讓孩子們牢記這些安全守則,再把經常在幼兒園玩的「角色游戲」教給父母們,讓「安全守則」成為親子游戲的一部分。讓孩子在玩中學習,更能訓練孩子的反應能力。比如父母充當陌生人——
1、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他能用他的車載你回家,你該怎麼應付?
2、在游樂場,一個陌生人說,他的寵物狗丟失了,問你「能幫我找一找嗎?」你怎麼辦?
不過,不管事先怎樣灌輸,「演習」中還是有不少孩子會作出錯誤的回答,所以我們會明確告誡父母:不必大驚小怪;即使經過你的糾正,仍不盡人意時,也不必過分擔心,以大人應有的智慧,加上足夠的耐心,多幾次與孩子一起找出恰當的回答堵塞「漏洞」,孩子最終會在游戲中學會自我保護的。
⑶ 幼兒課堂小游戲有哪些
一、《敲鈴》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聽聲音記數,初步培養幼兒的心算能力;
2、發展幼兒的聽覺系統、記憶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游戲內容:
1、在游戲前准備鈴鐺一個。
2、家長拍手引起幼兒注意,並問「我拍了幾下」引起幼兒游戲興趣。家長說「好,你注意聽,拍完我要問拍幾下。」幼兒回答正確後家長說「我現在敲鈴」敲一回,問一回。然後讓幼兒敲鈴,並說出自己敲了幾下。
游戲指導:
1、鈴聲不宜過大,以免影響幼兒的聽覺系統。
2、盡量讓幼兒敲鈴,邊敲邊說出敲了幾下,提高幼兒的游戲興趣。
二、《看誰數得對》
游戲目的:
1、使幼兒真正理解1~4的真正涵義;
2、訓練幼兒的聽覺能力、反應能力、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內容:
1、家長准備小貓、小狗、小羊卡片各一張(可自選)。
2、家長先拿出小貓卡片說:你們是小貓,先叫幾下(幼兒會叫「喵、喵」)現在我們做游戲。我說小貓叫一聲,你就叫「喵」,我說小貓叫2聲,你就叫「喵、喵」,依次說到4聲。做完游戲後,家長和幼兒對換角色繼續下去。說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繼續游戲,直到幼兒熟練掌握。
游戲指導:
1、游戲時,幼兒叫聲不對,家長可以引導幼兒。不能直接叫所要的聲數。
2、此游戲可以多個小朋友一同進行。
三、《看誰的記憶里強》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數數的能力,強化實物點數的能力;
2、鍛煉幼兒的記憶力及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游戲內容:
1、准備1個蘋果,2個皮球、3個梨、4個橘子;報紙若干張(其他幼兒熟悉物品皆可,家長可據情況引申)。
2、家長將准備好的物品散亂的放在桌子上,讓幼兒向後轉,等家長用報紙把這些物品覆蓋起來布置好之後,再請幼兒轉過身來坐好。游戲時,家長對幼兒說「報紙下面覆蓋了許多樣小物品,把報紙掀開之後,很快的看幾分鍾,並要記住這許多物品的名稱和個數」說完後,就打開報紙,讓幼兒仔細觀察約3分鍾,然後用報紙遮蓋起來。 最後讓幼兒把物品一件件的說出來,有幾個同類物品要說出同類物的總數。看是否說得多,說得對。
游戲指導:
1、家長布置物品時,幼兒不許回頭窺看。
2、物品的體積不要太大,以小物品為宜,而且是幼兒認識並能叫出名字的。
3、觀看的物品根據幼兒的反應能力,可多可少,難度提高。比如:兩個蘋果、三個梨、三塊積木、四隻筆。
4、可以請小朋友來家中一同玩游戲。看誰說得多,看誰說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