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教育談話內容
㈠ 批評教育記錄
你好,既然你在網上有過言論錯誤!再近幾年中有檔案記錄!要再多年後能撤銷!也要看你將來表現!一但你再發表不當言論,你就影響將來參軍,上班或者做企業單位員工!所以你一定要誠實守信,做一位優秀學生!
㈡ 組織處理主要包括: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取消評先、調離崗位、責令辭職等7種形式。
根據中紀發[2008]19號文中的精神,組織處理是指黨組織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涉嫌違犯黨紀的黨員幹部,進行必要的崗位、職務調整的組織措施。文件中,組織處理的方式有三種。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組織處理,是指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違反《幹部任用條例》、《組織人事幹部行為若干准則》等有關規定,尚構不成紀律處分的主要責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採取的處理措施和教育手段。組織處理主要有批評教育、通報批評、調離、降職、責令辭職、免職等形式。在實際工作中,組織處理還包括批評教育、通報批評、降職、責令辭職等,誡勉談話也可以視為組織處理。組織處理由紀檢機關與組織(人事)部門共同研究決定。組織處理和行政處理、黨紀處分、司法處理是不同的概念,不能相互替換,但可以同時使用。一個犯了錯誤的黨員領導幹部,可能在被調查期間受到組織處理,在調查結束後同時受到黨紀處分和行政處分,如果情節嚴重觸犯刑律,還可能被移送司法處理。一般必須處理一年後,經組織考察,本人確實認識並改正錯誤,符合提拔任用條件的,才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提拔使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組織處理,是指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違反《幹部任用條例》、《組織人事幹部行為若干准則》等有關規定,尚構不成紀律處分的主要責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採取的處理措施和教育手段。
組織處理主要有批評教育、通報批評、調離、降職、責令辭職、免職等形式
㈢ 談話提醒與批評教育的區別
現代漢語中,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談話提醒」與「提醒談話」,其實,是同一意思。但是,在黨內法規中,作為一種執紀監督方式和一種黨內談話制度,「談話提醒」與「提醒談話」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談話提醒」是紀檢監察機關在日常監督執紀工作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工作方式和手段,它與澄清了結、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一樣,是紀檢監察機關對反映黨員幹部問題線索的一種處置方式。《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接到對幹部一般性違紀問題的反映,應當及時找本人核實,談話提醒、約談函詢,讓幹部把問題講清楚……談話記錄和函詢回復應當認真核實,存檔備查。沒有發現問題的應當了結澄清,對不如實說明情況的給予嚴肅處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第二十一條第(二)項規定:「問題輕微,不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採取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等方式處理。」由此可見,上述兩處的「談話提醒」都是紀委在對一般性違紀問題線索過程中的一種處置方式,一種具體的工作措施和手段。而提醒談話則是《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二十一條作出的明確規定:「堅持黨內談話制度,認真開展提醒談話、誡勉談話。發現領導幹部有思想、作風、紀律等方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有關黨組織負責人應當及時對其提醒談話。」此處出現的「提醒談話」是指黨委在落實主體責任時實施的一種談話制度和措施。目前,執紀監督中,一些同志仍時常將「談話提醒」與「提醒談話」混為一談。事實上,「談話提醒」和「提醒談話」確實都是針對問題輕微,不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一種處置方式,但兩者仍有著明顯區別。一、談話的主體不同談話提醒是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的一種方式,其實施的主體是紀檢監察機關(包括派駐紀檢監察組);而提醒談話則是黨內談話制度的一種具體措施,其實施的主體是本級黨組織負責人。如黨委書記、黨組書記、黨總支書記等。二、適用的情形不同談話提醒具體規定在《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中,其適用於採取談話函詢或初步核實來處理問題線索時所採取的一種處置方式,針對的是具體的問題線索。從其未規定在《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可見,「談話提醒」並非是黨內的問責方式。「提醒談話」在《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的適用情形是,發現「幹部有思想、作風、紀律等方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並非指具體的問題線索。可見,「談話提醒」和「提醒談話」均是針對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但這兩者針對的並非僅僅是指「問題」本身,更是為了防患未然,抓早抓小抓苗頭,突出預防性,防止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三、結果的運用不同對問題輕微,不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執紀監督中,一般採取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等方式處理。作為一種處置方式,「談話提醒」是談話函詢結果的有機組成,應當存入黨員幹部個人廉政檔案,在其提拔、任免時作為參考依據;而提醒談話作為黨內談話制度的具體實施,是對於黨員幹部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時,黨組織負責人作出的代表黨組織的一種適時提醒,是黨內談話制度的一種預防性措施。因此,提醒談話並不符合結果運用的條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黨員幹部實行「談話提醒」制度並非僅僅適用於紀檢監察機關。2015年6月28日施行的中央組織部(中組發〔2015〕12號)《關於組織人事部門對領導幹部提醒、函詢和誡勉的實施細則》對此也有明確規定。該《細則》第二條規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在黨委(黨組)的領導下,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領導幹部進行提醒、函詢和誡勉」;第四條規定:「組織人事部門在幹部日常管理監督或者黨內集中教育活動、領導班子換屆、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年度考核、巡視等工作中,對領導幹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以及其他需要引起注意的情況,應當及時進行提醒」;第六條規定:「對領導幹部進行提醒,一般採用談話方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形式」。
也就是說,在目前的黨內法規中,落實黨內談話制度和執紀監督,對黨員幹部進行「談話提醒」和「提醒談話」的主體有三類:擔負主體責任的黨組織負責人、履行監督責任的紀檢監察機關和對黨員幹部進行日常管理監督的組織人事部門。在日常的執紀監督中,紀檢監察機關只能適用「談話提醒」,而不能適用「提醒談話」。
㈣ 批評教育,誡勉談話兩個處分依據是什麼
1、通報批評是將錯誤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公布,希望行為人或其他人吸取教訓、引以為戒的一種措施。
誡勉談話主要是對有輕微違紀行為或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談話、誡勉教育,達到提前打招呼、及時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
2、組織處理主要包括
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取消評先、調離崗位、責令辭職等7種形式。
3、組織處理
組織處理是指黨組織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涉嫌違犯黨紀的黨員幹部,進行必要的崗位、職務調整的組織措施。
根據中紀發[2008]19號文中的精神,組織處理是指黨組織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涉嫌違犯黨紀的黨員幹部,進行必要的崗位、職務調整的組織措施。
文件中,組織處理的方式有三種。
1)停職: 暫時停止履行職務,檢查反省問題。
2)調整:調離工作崗位。
3)免職:免去或者建議免去擔任的黨內外領導職務。
在實際工作中,組織處理還包括批評教育、通報批評、降職、責令免職等,誡勉談話也可以視為組織處理。
組織處理由紀檢機關與組織(人事)部門共同研究決定。
組織處理和行政處理、黨紀處分、司法處理是不同的概念,不能相互替換,但可以同時使用。
一個犯了錯誤的黨員領導幹部,可能在被調查期間受到組織處理,在調查結束後同時受到黨紀處分和行政處分,如果情節嚴重觸犯刑律,還可能被移送司法處理。
一般必須處理一年後,經組織考察,本人確實認識並改正錯誤,符合提拔任用條件的,才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提拔使用。
㈤ 一個黨員給了批評教育,以過一年後有誡勉談話後有什麼處分
1、通報批評是將錯誤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公布,希望行為人或其他人吸取教訓、引以為戒的一種措施。誡勉談話主要是對有輕微違紀行為或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談話、誡勉教育,達到提前打招呼、及時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2、組織處理主要包括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取消評先、調離崗位、責令辭職等7種形式。3、組織處理組織處理是指黨組織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涉嫌違犯黨紀的黨員幹部,進行必要的崗位、職務調整的組織措施。根據中紀發[2008]19號文中的精神,組織處理是指黨組織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對涉嫌違犯黨紀的黨員幹部,進行必要的崗位、職務調整的組織措施。文件中,組織處理的方式有三種。1)停職: 暫時停止履行職務,檢查反省問題。2)調整:調離工作崗位。3)免職:免去或者建議免去擔任的黨內外領導職務。在實際工作中,組織處理還包括批評教育、通報批評、降職、責令免職等,誡勉談話也可以視為組織處理。組織處理由紀檢機關與組織(人事)部門共同研究決定。組織處理和行政處理、黨紀處分、司法處理是不同的概念,不能相互替換,但可以同時使用。一個犯了錯誤的黨員領導幹部,可能在被調查期間受到組織處理,在調查結束後同時受到黨紀處分和行政處分,如果情節嚴重觸犯刑律,還可能被移送司法處理。一般必須處理一年後,經組織考察,本人確實認識並改正錯誤,符合提拔任用條件的,才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提拔使用。
㈥ 淺談如何進行批評教育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遇到一些或表現不佳,或學習不好的學生,我們通常稱之為「問題學生」。問題學生是指那些與同年齡段學生相比,由於受到家庭、社會、學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響及自身的存在的劣性因素,從而導致在思想、認識、心理、行為、學習等方面偏離常態,需要在他人幫助下才能解決問題的學生。首要表現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現在學習、行為、心理方面。 在對問題學生的教育中,有的老師恨鐵不成鋼而粗言惡語,甚至拳打腳踢;有的老師感到頭痛傷心而力不從心,有的搖頭嘆氣說其是扶不起的阿斗。有的卻在教師的教育下,轉化為好學生。可見,不同的教育方法會教育出不同的學生類型,而對於問題學生的轉化,也實在是需要教師下大力氣去了解問題學生,轉化問題學生。 首先,我認為要了解問題學生。 誰也不是天生惡骨,生來就不喜歡當好學生,很多問題學生的心理阻礙來自各個方面:比如說現今常見的父母離異,性格孤僻怪異,不被重視,價值觀偏離,父母溺愛,學習成績差,渴望表現,抵觸老師等等。 心理分析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人的精神或行為的異常表現,本質上都可以追溯到其心靈史上(特別是兒童期)所受到特殊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就是由語言、表情、動作、姿勢、態度和行為給人造成精神上的打擊和創傷或者造成其不良的情緒反應;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原理則相反,那就是用語言、表情、動作、姿勢、態度和行為反方向地對對方施加心理上的影響,解決其心理上的矛盾,達到治療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 而我們的問題學生,究其本質,一般都是特殊精神刺激或不正確教育方式導致的行為不端,並非嚴重的道德品質缺失,總體來說,如果方法得當,還是有葯可救的。 一、熱愛問題學生 白朗寧說:拿走愛,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對待我們的學生又何嘗不是呢?愛是教育的靈魂。教育學生的前提是獻出愛心給學生;教師的愛心,對學生學習,個性的發展影響甚大。而問題學生尤其如此。大多數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缺少關愛,感覺被世界遺棄了,於是自暴自棄,愈演愈烈。這時候教師唯一能做的就是拿出你的關愛,用真心感化問題學生。 給差生一點微笑,給他一份關愛,甚至一句簡單的問候,也許就能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在生活上給予關心,讓他感到溫暖,感到這個集體需要他,並沒有遺棄他。從學生的心理需要上講,愛和信任是他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學生渴望在充滿愛心和信任的環境中成長。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興趣和愛好等,從而尋求最佳的教育方法。當他們有困難時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而當他們做錯事時,教師首先應用寬容的態度來對待,指導他們變缺點為優點。熱愛讓一切變得簡單。 二、表揚問題學生 魏書生說過:「用學生身上的光,照亮學生的路是最節省的能源。」作為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應適時適度地給問題學生以鼓勵,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要及時表揚和贊賞。榮譽是人的自尊心的需要,恰當而又適當地給後進生以表揚和鼓勵,能夠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激發榮譽感和進取心。在平時,我們要多找問題生的「閃光點」,他們並不是一切都壞的,他們身上也有「閃光點」。有的雖然紀律觀念淡薄,但能積極勞動,不怕苦,不怕臟,帶頭完成任務;有的對班集體不夠關心,但常常能夠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有的文化基礎較差,但學習態度比較認真……我們對差生凡有積極行為和進步表現的,都給予表揚和鼓勵,來激勵後進學生的進步。適當的表揚會帶給問題學生自尊心的滿足,甚至一點點改變,走向好的方面,轉問題學生為優等生。 三、 深入心靈的談話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學生總會犯一些錯誤,不論老師強調多少遍,仍然會有不長記性的人,而這一點上,問題學生犯錯極其頻繁,簡單粗暴式的大聲訓斥也許會產生一時的教育效果,暫時控制住學生的不良言行,卻會在無形當中引起學生的不滿,管理起來難度更大,從而失去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親情感。甚至會導致師生之間感情的疏遠、破裂。對於屢次犯錯的問題學生,應該給他一次機會,然後進行一次深入心靈的談話,真正意義上的了解他。讓他打開心結,敞開心扉,當教師用低聲細語的方式與學生談話時,學生就會體會到教師的沉著與威嚴,這很深得學生的尊重與愛戴。在學生穩住情緒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冷靜地進行有效教育。在深入心靈的談話過程中學生感到師生處在平等地位上,顯示出教師對學生的親切感,能引起學生對老師談話的興趣,真正領會教師所談內容的涵義,從而使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接受了教育的內容。並能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當然,還要找准談話時機,作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適當的談心,既掌握了他們的心理活動,又消除了他們的精神壓力,還取得了他們的信任。 四、家校聯系共同教育問題生 對那些屢教不改的問題學生,除了上述方法之外,還要具備十足的耐心,重視家訪工作,多與家長取得聯系,多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家長一起商量有效地辦法,做到有的放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尤其要通過觀察側面了解他們的特長。如有的同學幫家長分憂解難;有的同學樂於助人;
㈦ 公職人員批評教育、檢查、誡勉談話材料要進檔案嗎
公職人員批評教育、檢查、誡勉談話材料,原則要寫進檔案。
但是,如果有效進行了改正,也可以不裝入檔案。
關鍵看你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