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華東
A. 華東師范網路教育在教育部做過備案嗎
華東師范大學網路教育在教育部做過備案。
華東師范大學網路教育學院招生簡章
學校基本情況:華東師范大學網路教育學院是教育部正式批準的全國67所遠程教育試點學校之一,是上海八所重點高校網路學院協作組成員。華東師范大學網路教育學院從1999年開始籌建,2000年報教育部審批,2001年1月正式揭牌成立,由徐伯興擔任常務院長。華東師范大學網路教育學院是教育部正式批準的全國67所遠程教育試點學校之一,是上海八所重點高校網路學院協作組成員。2007年9月學校對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網路教育學院成為學校獨立的二級學院,由祝智庭教授擔任院長,萬明霞擔任黨委書記,目前由胡瞻宏、閆寒冰擔任副院長。華東師范大學網路教育學院以教師繼續教育為主,依託學校豐富的教學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立足上海,面向華東,服務全國,不斷構築在職教師繼續教育新模式,逐步構建教師終身學習體系。
招生對象1、高升專:具有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技校、中專畢業文憑或其它同等學歷者。 2、專升本:具有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專科(含高職)畢業文憑者;
3、第二本科:具有國民教育系列本科畢業文憑者,
免試入學,並且免修教學計劃中的公共課。
招生專業【高起專】 行政管理、教育學(小學語文方向)、教育學(小學數學方向)、教育學(小學體育方向) 學前教育、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方向)、電子商務、旅遊管理、物流管理、美術(漫畫方向)(僅限上海地區)、會計、計算機應用技術
【專升本】應用心理學、學前教育、漢語言文學、教育學、小學教育、英語、體育教育、特殊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 工商管理、法學、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公共關系學、會計學、旅遊管理
【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畢業證書:學生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考試成績合格,修滿規定學分,則發給國家承認的華東師范大學(網路教育)畢業文憑(專升本學生在讀期間必須通過全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學校網路教育公共課(「大學英語」 和「計算機應用基礎」)統一考試)。學位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將授予成人高等教育學士學位。
B. 復旦大學屬於教育部管轄,上海大學屬於教育部華東分部管轄,對嗎
復旦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所以由教育部直接管轄,而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高校,屬於省部共建的,所以它由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管轄
C. 教育部直屬六大師范院校分別是什麼
教育部直屬的六大師范院校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
1、北京師范大學

院校介紹
東北師范大學(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簡稱東北師大,位於北國春城-長春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由教育部與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D. 教育部直屬六大師范大學是哪六所
教育部六所直屬師范大學名單如下:
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
1、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 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2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范大學。
2、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簡稱「華東師大」,位於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設有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是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海洋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3、東北師范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坐落於吉林長春。1946年建校,原名東北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50年根據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易名東北師范大學。1958年劃歸吉林省管理,更名為吉林師范大學。1980年重新劃歸教育部,復名為東北師范大學。
4、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簡稱「華中師大」或「華大」,位於湖北省會武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學校創辦於1903年。
5、陝西師范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簡稱「陝西師大」、「陝師大」,坐落於古都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大學。是國家培養高等院校、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管理幹部以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譽為「教師的搖籃 」 。
6、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簡稱西大,坐落於重慶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由教育部、農業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是「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西南大學由原教育部直屬西南師范大學與原農業部直屬西南農業大學於2005年合並而成。
E. 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院校是那六所
教育部直屬六所師范院校名單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華東師范大學(上海)、東北師范大學(長春)、華中師范大學(武漢)、陝西師范大學(西安)、西南師范大學( 重慶,已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並為西南大學)。
F. 教育部不讓新成立的大學以中國,華東等為名,也不讓已有的大學這樣子更名
你仔細看規定,主要針對的是那些三流和假冒、高仿的大學,所以不允許以外地地名命名什麼的。
G. 「華東五校」和「中堅九校」誰更勝一籌
毫無疑問,“華東五校”相對於“中堅九校”更勝一籌!
二者區別華東五校包含: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堅九校包含:廈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從辦學性質上來講“華東五校”的綜合辦學實力應該是屬於“雙一流高校”高等水平;而“中堅九校”則屬於中等水平,因此二者區別較為明顯。曾有科學工作和根據數據報告,將我國最難考的大學分為四個梯度,其中“華東五校”的與清華北大、中國人民大學同屬於第一梯度;“中堅九校”則類屬於第三梯度。
H. 請問有中國教育部主管 華東師范大學主辦的《基礎教育》刊物是國家級刊物嗎
教育部主管的是國家級哦
例如教育廳主管的是省級刊物~~
I. 教育部直屬的六個高校是哪六所
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和陝西師范大學。
教育部直屬的六所重點師范大學中,有兩所是985工程、雙一流高校,即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可以說從地理位置、建設地位方面數一數二,其中北京師范大學作為「珠峰計劃」高校,更是在聲譽上是公認的第一。
這六所高校屬於免費師范生項目。費師范生四年畢業以後必須到中小學任教,到中小學任教的每一位免費師范生都有編有崗;免費師范生在上學期間免除一切費用,切每個月有一定數額。

(9)教育部華東擴展閱讀:
免費教育師范生入學前要簽訂三方協議,三方分別為部屬師范大學、免費教育師范生為乙方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部屬師范大學在招生錄取前將經學校簽字、蓋章的《師范生免費教育協議書》(一式三份)按招生計劃數120%比例寄送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後者簽字並加蓋公章後及時寄回相關大學。
由中央財政負責安排免費師范生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並發放生活補貼;補助一般為在校期間每月600元。即每年發十個月;免費師范生在協議規定的服務期內可以在學校之間進行流動,有到教育管理崗位工作的機會。
免費師范生入學前要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承諾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育10年以上。到城鎮學校工作的免費師范畢業生,應先到農村地區學校任教服務2年。國家鼓勵免費師范畢業生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J. 華東五校與華中三校的區別有哪些
華東五校與華中三校的區別有教學質量,教學經費投入,學校面積等方面都有區別。
華東五校,即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東部沿海華東地區長三角一帶五所頂尖高校的統稱。這五所高校被公認為是僅次於首都北京的兩所頂尖高校--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之外的中國頂尖學府,且都位於省會城市,五所高校均為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並為中國頂尖大學聯盟C9聯盟成員。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竺可楨老校長也因其歷史貢獻,成為了浙大校史上最偉大的人,並確立「求是」校訓和《浙江大學校歌》。
浙江大學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是中國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C9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成員,是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是中國著名頂尖學府之一。
截至2015年9月,浙江大學共擁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6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築面積2072303平方米,圖書館藏書671萬余冊,並有7家附屬醫院;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4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2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2個;本科專業123個,全日制在校學生4636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3952人,博士研究生8779人,本科生23633人。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位於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雙一流、「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21世紀大學協會成員,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全國重點大學。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新的復旦大學。截至2017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244.9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20萬平方米。
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發揚「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復旦精神,以服務國家為己任,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於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屬,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九校聯盟」、Universitas 21、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
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緒22年)由清政府創立、盛宣懷督辦的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數個發端之一。南洋公學數易其名,經商部高等實業學堂、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南洋大學堂、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堂多個階段,於1921年改組為交通大學(Chiao Tung University);而後復遭波折,歷交通部南洋大學、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至1949年剔去「國立」二字,徑稱「交通大學」。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兩所學校,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2005年7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並入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工學、商學、醫學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影響力。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是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追溯學脈古為源自孫吳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多次變遷,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
南京大學是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實施高校,也是九校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高校。
截至2014年底,南京大學有鼓樓、浦口、仙林三個校區,28個直屬院系,各類學生總計31304人。全校設本科專業8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0個,博士後流動站3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13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有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2] 南京大學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被楊振寧稱贊為「中國最頂尖的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是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為中管副部級高校,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 。
中國科大1958年創辦於北京,1970年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該校有中國「科技英才的搖籃」之稱,在國內外均享有較高聲譽,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曾稱贊其為「世界一流大學」。
截至2014年,學校在校學生15500餘人,其中博士生1900餘人,碩士生6200餘人,本科生7400餘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