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分齋教學法

分齋教學法

發布時間: 2021-07-30 19:07:40

❶ 蘇湖教法或分齋教學法的含義。

「蘇湖教學法」又名「分齋教學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蘇州、湖州二地辦學,使用的一種新的教法。這種教法一反當時盛行的重視詩賦歌律的學風,提倡經世致用的實學,重經義和時務,主張」明體達用「。他在校中設「經義」、「治事」兩齋,經義齋學習研究經學基本理論,屬於」明體「之學;治事齋則以學習農田、水利、軍事、天文、歷算等實學知識為主,屬於」達用「之學,在治事齋中,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攝一事,創立了分科教學和學科的必修以及選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是最早的。范仲淹當政興學時,曾取其法,「著書令於太學」。此謂「蘇湖教法」。

❷ 北宋時學堂、老師、學生分別叫什麼

學堂叫書院
書院
書院——起源於唐代,興盛於宋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學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組織形式,從唐中葉到清末,經歷了千年之久的辦學歷史,並形成了一套獨具他色的辦學形式、教授方法、管理制度等教育模式,使源遠流長的傳統私學趨於成熟和完善。
①、中央官府設立,用於收藏、校勘和整理圖書的機構。
②、民間設立,供個人讀書治學的地方。從宋朝開始,書院作為一種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③、也有叫書屋的,如魯迅筆下的三味書屋。
老師叫夫子
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學生叫書生
書生
讀書人。古時多指儒生。《東觀漢記·趙孝傳》:「[ 孝 ]常白衣步擔,嘗從 長安 來過直,上郵亭,但稱書生,寄止於亭門塾。」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合下,書生也。《詩》、《書》、《禮》、《樂》是習,仁、義是修、法度是束。」 宋 何薳 《春渚紀聞·楊文公鶴誕》:「屬對用事,如老書生,而筆跡則童稚也。」 茅盾 《脫險雜記》十二:「人家說他戰前還在 廣州 教書,現在他雖然是游擊隊的司令官了,但一舉一動,依然是書生風度。」

❸ 我國古代最早提出分科教學的是

北宋著名教育學家胡安定(993—1059),又名胡瑗,字翼之,他在中國最早提出文理分科教學理念,比西方早800年。
胡安定為了貫徹「明體達用」的教育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首先創立了分齋教學的制度。他設立經義和治事二齋,依據學生的才能、興趣志向施教。經義主要學習六經;治事又分為治民、講武、堰水(水利)和歷算等科。凡人治事齋的學生每人選一個主科,同時加選一個副科。另外還附設小學。這種大膽嘗試,即使學生能領悟聖人經典義理,又能學到實際應用的本領,勝任行政、軍事、水利等專門性工作。實踐證明,這種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培養了一批學有專長的人才。如長於經義之學的孫覺、朱臨、倪天隱等,長於政事的范純仁(范仲淹之子)、錢公輔等,長於文藝的錢藻、騰元發等,長於軍事的苗授、盧秉等,還有長於水利的劉彝等人。

❹ 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分科教學為什麼不是南朝的總明觀而是宋代的蘇湖教法

我剛剛也有這個疑問,所以仔細閱讀了一遍教材孫培青老師主編的《中國教育史》。我從兩個層面理解。
一、書里介紹「總明觀」是一個集藏書、教學、研究為一體的機構,它是機構,不是制度。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分科教學的制度還是始於北宋時范仲淹在慶歷興學中提出的「蘇湖教學法」也叫「分齋教學法」。從「法」「制度」來理解,一個機構不能稱之為制度,所以總明觀不是第一個分科教學制度。
二、「分科教學法」的「科」首先應該理解為是擁有同等地位的科目,有同等地位的科目才能理解為「分科」
書中對此評價的原文為:「在中國教育史上,雖然有孔子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教人,魏晉南北朝時,有宋朝設計儒學、玄學、史學、文學四個學館的記載,但就分科的具體內容來說,均囿於文科;隋唐時期,設立了算學、書學、律學等專科學校,這是一大進步,但這些學校的地位比儒學低得多,規模也小的多。直到胡瑗創立分齋教學制度,才在中國教學制度發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實際需要,在同一學校中分設經義齋和治事齋,實行分科教學」。
從以上原文來看,以前的都不能稱之為分科教學,因為都是以儒學為主,其它的科目與儒學不具有平等性,不平等也就不存在分科的說法。就好比我們以前的文理分科,文理科目是平等地位,所以存在「分科」「選課」,而有些學校會附帶足球等其他特色課程,這顯然不是一個級別,不能把特色課程和我們的傳統文理科看成是「分科教學」。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

❺ 宋朝時期教育制度的發展演變

封建社會後期中央官學的發展,具有如下特點:
①思想統治癒益強化。「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教育思想,到南宋末年以後,更獲得正宗地位。元代開始,朱熹注的《四書集注》被御定為基本教材。
②等級限制逐步消失。宋代國子學與太學的等級限制已趨寬松。元、清是中國境內少數民族所建立的統一政權,統治以漢人為主體的國家,故學校的民族界限極森嚴。少數民族生員在學的待遇與出仕,均優於漢族國子監生。但就同一民族的學生而言,等級限制逐步趨向消失。
③太學教學組織形式的不斷發展。宋皇祐、嘉祐年間,太學中推行胡瑗的「分齋教學」(又稱「蘇湖教學法」)。其特點是經義與實學並重,因材施教與學友互相切磋相結合。宋熙寧、元豐期間,推行王安石創立的「三舍法」,即在太學中分置外舍、內舍與上舍,建立了一套品德與學業兼顧、平時考查與升舍考試並重的升舍及詮選制度,試圖將國家選拔人才與培養人才統一於學校。元延佑期間,繼 「三舍法」 建太學六齋,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各二齋,東西相向。三等之間,始有確切的程度區分。漢人升入上兩齋,蒙古及色目人進入中兩齋,實行積分制。明、清因之。明國子監首創監生「歷事」制度,即監生實習制度,時間1~年不等。。 宋的地方教育比漢、唐發達,其特點如下:如
①設立專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長官。宋熙寧四年(1071)始設諸路學官。宋崇寧二年?11,諸路設提舉學事司。
②國家頒置學田作為地方學校的固定經費。宋天聖元年(1023)第一次賜兗州學田。宋熙寧四年田。宋詔諸州「給田十頃贍士」。凡地方官學均有相應的定額學田,田租收支由學校經理。
③注意發展地方科技教育和武學教育。兩宋繼唐在地方設立醫學。
⑤形成了較完善的學校管理制度。宋以後分別建立了府、州、縣、社各類學校的建制與廩養制度(規定教官名稱、職責以及學生人數和待遇),教學制度,考試制度,獎懲制度,以及向中央國子監輸送監生的貢士制度等,頗為詳備(見中國古代地方官學)。
總之,中國封建後期官學,就建制而言,從中央到地方,堪稱完備。但其在培養人才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則視各個朝代各個皇帝的政治統治力量強弱而轉移。而地方官學的興衰,則更與州、縣守令對待教育的態度直接相關。宋熙寧、元豐時期,明洪武、永樂時期,太學、國子監頗具特色。北宋胡瑗受聘蘇州、湖州府教授,所創造的「蘇湖教學法」,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尤為著名。一般說,歷代多數帝王熱衷於科舉取士,而忽視培養人才的學校,尤其在每一朝代後期,學校徒有形式,僅為生員取得應科舉考試的一種資格而已。宋以後,怎樣處理科舉取才與學校育才的關系,一直是封建政論家和教育家所爭論的重要課題。

❻ 制度創舉各自內容和目的是什麼三舍法和分齋教學法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使用科目之一,即用學校教育取代科舉考試。「三舍法」,是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官員子弟可以免考試即時入學,而平民子弟需經考試...

❼ 蘇湖教法的含義和意義

「蘇湖教學法」又名「分齋教學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蘇州、湖州二地辦學,使用的一種新的教法。這種教法一反當時盛行的重視詩賦歌律的學風,提倡經世致用的實學,重經義和時務,主張」明體達用「。他在校中設「經義」、「治事」兩齋,經義齋學習研究經學基本理論,屬於」明體「之學;治事齋則以學習農田、水利、軍事、天文、歷算等實學知識為主,屬於」達用「之學,在治事齋中,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攝一事,創立了分科教學和學科的必修以及選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是最早的。范仲淹當政興學時,曾取其法,「著書令於太學」。此謂「蘇湖教法」。
「蘇湖教法」的意義:
1.在中國教學制度發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實際需要,在同一學校中分設經義齋和治事齋,實行分科教學;
2.治民、治兵等實用學科正式納入官學教學體系之中,取得了與儒家經學同等的地位;
3.並且開創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聲。
分齋教學制度產生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四方之士,雲集受業」,紛紛到胡瑗主持的湖州州學來求學。甚至京師太學,也「取胡瑗法以為法」,開創了我國分科教學之先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❽ 分齋教學制度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誰發明者

論我國古代分齋教學制度西南師范大學別必亮分齋制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教學形式,由北宋教育家胡援(公元993—1059年)
別必亮:《論我國古代分齋教學制度》,《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以上資料來源杭州圖書館,希望有助於你的問題研究。

❾ 何為「蘇湖教法」

蘇胡教法是北宋胡媛所提出的,他這一種教法是在蘇州,湖州所實行的,因此而得名。蘇湖教法也稱為分齋教學法。主張將是經世致用,明體達用。分為經義齋和治世齋兩齋,經義益齋主要學習儒家經典,經世之學。治事齋主要學習治水治兵治民等,學習達用之學。學生可以選修一科,輔以他科。注重在實際過程當中的實踐。范仲淹慶歷興學時期引入太學。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