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教學
『壹』 「區域活動」是什麼
區域活動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
是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生活和游戲活動。
根據幼兒發展需求和主題教育目標創設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有效運用集體、分組和個別相結合的活動形式,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生活和游戲。

(1)區域教學擴展閱讀:
區域活動的意義
幼兒的區域游戲作為一種自主游戲,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地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夥伴,主動地進行探索與交往,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深受幼兒喜愛。
它是幼兒游戲的主要形式,更是學前教育邁進更優質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地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夥伴,主動地進行探索與交往,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這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教育活動方式。
在這些區域活動中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進行游戲。區域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在某種程度上能挖掘周圍的環境和人,成為一個有主見、有主意、有辦法、能獨立做事和不斷地向自己挑戰的人;也促使幼兒能主動與他人建立聯系,學會合作與分享。
區域活動也是幼兒的自主性探索活動,表現為兒童之間,或是教師與兒童互動的雙邊活動。它可以體現多種類型的學習活動,如:
以欣賞性為主的閱讀區、故事區;以表現性為主的美工區、表演區、建構區、娃娃家;以探索為主的科學區、益智區、植物角;以戶外動作練習為主的自然游戲區、固定運動器械區等。
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教師直接教給的,而是通過兒童自由自主的探索學習活動,通過積極快樂的情感體驗逐步培養發展起來。區域活動正是具有自由、自選、獨立而協作的優勢。
『貳』 幼兒園怎麼上區域教學
幼兒園區域教學一般就是因材施教,了解每一個孩子擅長的方面,以後就可以分區域,分階段去教學,發掘每一個孩子的優點,讓孩子可以更好的去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處。
『叄』 如何認識區域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相聯系,又不同於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
教學科目(學科)是教學內容的基本門類。
課程是指各個教學科目與課外活動的綜合。
所謂課程目標,實際上就是在教育部各個學科的《課程標准》里,要求每個參與基礎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關注的內容。
如:信息技術學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中,對課程目標的描述為:「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表現在: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並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普通高中14個學科的課程目標大都是指如下的三個方面:
①知識與技能。②過程與方法。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注意:這絕不是課堂教學教案、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
『肆』 幼兒園里什麼是區域教學
最主要是要有主題,在主題和情景氛圍中,幼兒進行活動~
『伍』 班級的區域教學都有哪些
隨著二期課改的推進,主題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結構模式,滲透在幼兒的學習活動中。而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深受幼兒喜歡的自主性活動。在孩子們的日常活動中,學習(主題活動)與游戲是相互並存的兩大內容,它們在幼兒發展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們在建構主題教學、區域活動時往往是從平行角度去設計兩方面的內容,它們都在發展,卻保持著一段不近不遠的距離。「它們之間是否有著更親密的聯系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嘗試著以縱向的角度,從一個整體去設計主題教學與區域游戲,在實踐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主題教學與區域活動是能相互交融,攜手共同發展。
一、班級區域活動是主題活動的延伸
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幼教改革地不斷深入,如何將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相結合,從而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主題內容貫穿於一日活動及各科教學之中,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直觀到具體,有針對性等特點來設置區域活動,並根據當前主題的需要和孩子們的興趣,生成新的區域活動。區域活動是面向全體的活動,幼兒在這些區域中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充分表現和大膽創造,獲得多種經驗,使他們的語言、交往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這些區域活動內容隨著主題活動的開展不斷調整和更新,為主題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方便。
如:在主題「快樂的小廚師」里,通過角色游戲「我家廚房」「蔬菜水果超市」呈現主題內容,從做什麼樣的飯菜、需要什麼樣的材料、到超市去購買、回來後洗菜做菜到招待客人,孩子們在已有簡單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模仿並創造,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為幼兒提供了相互交流、合作學習的最佳場所,滿足了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和學習方式,使每個幼兒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二、區域游戲有效推動主題活動的發展,引發新的主題活動
我們在主題活動中注重觀察孩子,發現孩子興趣所在,然後再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與發展水平,投放相應的區域材料,及時把握幼兒的興趣點與需求,誘發主題活動的生成,幫助幼兒生成新的主題。
如:在「我愛勞動」這一主題中,我們開展了角色游戲「美發店」。活動中美發師熱情接待顧客,詢問顧客想做什麼樣的發型,熱情地為顧客洗發吹發燙發,這些貼近生活的內容吸引著孩子的目光,他們都搶著參與游戲。看到這種情景,我們意識到這是幼兒的一個興趣點,也是很好的教育契機。於是,我們調整分析幼兒對美發店的知識經驗,有關發型創意造型的主題生成了。孩子們可以藉助小夾子、小發帶、假發等進行進一步的探索發型的設計,並在美工區投入設計發型的紙板以及立體紙偶,活動中孩子們輪流介紹自己的創意,玩得開心極了。
三、明確主題區域活動的目標
目標是活動開展的依據,因而,明確主題性區域活動的目標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確定主題性區域活動的目標呢?即將主題目標逐層分解為各主題性區域活動目標。並要根據大中小班年齡特點分層次遞進目標。
如中班區域活動「我家廚房」剛開始投放材料後讓幼兒自由選擇區域活動,幼兒興趣性很高,但是玩一段時間後,就失去了興趣,尋找原因是老師制定的目標不明確,沒有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指導性的語言,明確目標後,首先讓幼兒知道餐廳都有哪些人?分別做上不同身份人的標牌,這樣幼兒進入區域後就會有選擇的分配角色,並附帶一定的角色情節,比如:今天又一位阿姨帶著孩子到餐廳吃飯等。幼兒在進行區域活動的時候就會有目的的進行活動,一段時間後幼兒的經驗豐富了,就可以自己分工合作,分配角色。
四、主題背景下各個活動區域之間以整合的內容為契機,發揮幼兒學習的創造性
圍繞著開展的主題活動開展區域活動是緊密結合的,在實踐探索中,我們發現創新思維和創造潛力每個孩子都有,關鍵在於教師如何去啟發和引導,而且我們越來越體會到:教師要巧於思考,循循善誘,及時發現孩子的創造性。因此,我們主題背景下將各區域的內容進行了整合,打破了各區域原來所設定的固有的名稱和彼此孤立的內容,將各種游戲進行整合,使其看起來「活化」了,這樣才能使得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促動和發展。比如:我們的語言區域與其它的區域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美工區為語言區製作了豐富的自製圖書,為故事劇場製作頭飾、道具、海報等等。同時,在美工區也處處可見「語言」的滲透和運用,美工區的材料盒上用文字標注了各種材料的名稱,手工製作的方法步驟配有相應的圖文說明。在各個角色區,如娃娃餐廳、理發店、超市等,物品的名稱、游戲開展的步驟等都有圖文並茂的說明,既讓幼兒理解了游戲玩法,又豐富的游戲的環境。
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在幼兒教育中有同等教育的作用,對幼兒發展的意義是不可相互代替的,只有二者結合起來,實現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一體化,才能使幼兒教育最大程度的得以完善。
『陸』 幼兒園里的區域教學到底是什麼概念應該怎麼來實施 大神們幫幫忙
根據區域,個人情況的不同,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同,類似有的地方學俄語,有的地方學英語,有的地方學日語,這叫區域。分組就是根據孩子性格不 同 教學方式也不同 希望採納
『柒』 怎樣實現「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區域教育均衡,不但要「師資資源均衡」,長遠看,更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均衡;奧威亞教育均衡方案,從區域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區域內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兩方面一起抓,來讓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