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儀教學
教學目的:1.使學生學會觀察地球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示意圖;知道地球的形狀、地球的極半徑和赤道半徑,記住地球的平均半徑和赤道周長。
2.使學生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緯線和赤道的意義,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緯線、兩極和赤道。
3.使學生知道緯度的確定方法和低、中、高緯度的劃分,記住南北半球的劃分,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南北半球。
4.通過講解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說明自然界物質運動與變化的規律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掌握的。
教學重點: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2.緯度和低、中、高緯度的劃分。
3.南、北半球的劃分。
教學難點 :緯度的劃分。
教具:地球儀、投影儀、自製投影片、經緯儀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和談話法、電化教學法。
教學過程 :
(引言)同學們,如果有人問你,人類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麼?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地球」。但是,作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對地球還知之甚少。為了讓同學們了解地球的「廬山真面目」,今天,我們就先來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況,首先學習「地球和地球儀」。
(板書)第一章 地 球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看圖)看地球衛星照片(課本封底彩頁)指出地球形狀是球體。
(出示投影片: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講述)眾所周知,地球是個球體,但是古代人卻認為整個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大鍋,有「天圓地方」的說法。後來人們逐漸發現,有很多自然現象表明了地球表面是圓的,特別是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證明了地球的球形形狀。現在,人造衛星從宇宙空間拍攝到的球狀的地球照片,更是一目瞭然。
(想一想)有哪些現象證明地球是圓的?
(出示投影片:人們從海邊觀察船從遠處駛來或船離岸遠去的現象)
(板書)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是個球體
(提問)地球是個球體,但它是不是絕對圓的圓球體呢?
(看圖)看《地球的半徑和赤道周長示意圖》
(談話)地球半徑是否等長?(結論:不等長,赤道半徑比極半徑長)所以,地球不是絕對圓的圓球體。
(板書)2.地球是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的球體
(講述)由於極半徑與赤道半徑相差很少(只差21千米)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的時候,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因此,人們仍把地球看作正球體,其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計算)根據地球平均半徑算出赤道周長:2πr=2×3.14×6371千米=40030千米≈4萬千米
(講述)地球的體積非常龐大,人們難以真正觀察其全貌。為了便於學習和研究地球知識,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並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製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板書)二、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
(展示地球儀)講述地球儀上各種顏色、符號和文字的含義。
(轉動地球儀)讓學生找出南北兩極。
(黑板繪圖)說明地球自轉時是繞著地軸旋轉的。
(板書)三、地軸和兩極
(提問)地球裡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軸?(結論:沒有,是假想的)
(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說明正確方法:面對地球儀,讓其自左向右(即自西向東)作逆時針轉動。
(做一做)先後請幾位學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轉,並在地球儀上指出東、西、南、北4個方向。
(講述)只知道東西南北,還無法確定某一地點的准確位置。利用地球儀上的經緯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必須知道排號和座號才能找到座位一樣。經緯網是由緯線與經線構成的。
(板書)四、緯線和緯度
(展示地球儀)說明緯線的概念
(展示經緯儀)讓學生觀察緯線的特點,師生共同分析,得出下列結論:
(板書)1.緯線的特點:是圓、長度不等、指示東西方向。
(提問)從赤道到兩極,緯線長度的變化有何規律?(結論:由赤道向兩極不斷縮短,赤道最長,兩極點為零。)
(講述)在地球儀上能畫出無數條緯線。為了區別每一條緯線,人們給緯線標定了不同的度數。這就是緯度。
(板書)2.緯度
(展示經緯儀)讓學生觀察赤道,通過談話得出赤道的意義。
(板書)(1)赤道的意義:南北半球的分界線、零度緯線、北緯(n)與南緯(s)的分界。(看《南北半球的劃分圖》)回答問題:亞洲大部分在哪個半球?南極洲呢?(結論: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極洲在南半球。)
(板書)(2)緯度的劃分
(黑板繪圖)說明緯度的劃分,並標注北緯和南緯。
(出示投影片:緯線和緯度)讓學生完成「想一想」。(見教材p6)
(出示投影片:低、中、高緯的劃分)讓學生觀察低、中、高緯度各自所佔的緯度范圍。
(提問)張家港市沙洲中學的緯度約為32°n,它位於哪個緯度帶?(結論:中緯度)進一步提問學生:海口(20°n)呢?中山站(69°s)呢?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地球的形狀和必須記牢的兩個數據,(即: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0000千米)知道了地球儀就是地球的模型,明確了緯線的特點和赤道的意義,掌握了緯度的確定方法和低、中、高緯度的劃分,對在地球儀上如何識別緯線、兩極和赤道以及識別南北半球也有了一些感性認識。
② 電子經緯儀怎麼打90度啊!(要簡單,實用的)方法!
電子經緯儀打90度角的方法:
把電子經緯儀照準一個方向,鎖定製動,先把角度置零,再解制動,然後轉過大約90度,鎖制動,微調至90度就行了。
電子經緯儀是利用光電技術測角,帶有角度數字顯示和進行數據自動歸算及存儲裝置的經緯儀,可廣泛應用於國家和城市的三、四等三角控制測量,用於鐵路、公路、橋梁、水利、礦山等方面的工程測量,也可用於建築、大型設備的安裝,應用於地籍測量、地形測量和多種工程測量。

(2)經緯儀教學擴展閱讀:
電子經緯儀型號眾多,有相同的特點如下:
1、儀器橫軸和豎軸採用相同的合金鋼製造的密珠式軸系,軸與軸套之間是螺旋形排列的滾珠,採用輕壓過盈配合。其間隙為零,它的誤差僅僅是加工形狀誤差,因此這樣軸系具有精度高,溫度影響小,低溫轉動靈活,抗震性能好,不易卡死,壽命長等特點,從而保證儀器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2、光柵條數少(水平盤的光柵條數僅 6480 條),因此降低結構的技術要求,從而增大儀器的穩定性,提高儀器抗振能力。
3、具有自動修正功能,能修正儀器指標差、視准軸誤差值和橫軸誤差,從而提高儀器精度。
4、電路板小,採用信號自動平衡數字電路,實現電調自動化,增強儀器可靠性。
5、耗電小,工作電流低。
6、採用激光對中,對中醒目、清晰,使用方便。
7、有全站儀操作功能。
8、角度有三種表示形式:60 進制,400 進制,6000 制密位。特別是密位制可供部隊使用。
③ 電子經緯儀的使用視頻
給個郵箱,給你發份書面使用方法。
④ 如何用經緯儀測量角度
經緯儀是一種的大地測量儀器,有光學經緯儀和電子經緯儀,是測量方位角的主要儀器,可以測量水平角、豎直角。
光學的現在基本淘汰了,因為讀數復雜,而且誤差較大,現在都常用電子經緯儀,只要你架好機器,設置好一個參照點,讀數置零,然後旋轉到另一個測量點,儀器上自動會顯示兩點之間的角度。
⑤ 全站儀.經緯儀怎麼使用
水準儀:主要步驟(粗平—瞄準—精平—讀數)。粗平:先二後一,雙手一起圓水準泡移動的方向與左手大拇指的方向相同。瞄準:先大致估計目標的位置,再調整物鏡對光螺旋,盡量調整到最清楚。之後調整目鏡對光螺旋。精平:長水準管對中,輕微調動輕微螺旋。讀數:從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估讀)。
經緯儀:主要步驟(對中—整平—瞄準—讀數)。對中:找到對中點,一隻腳放在點的位置。雙手分別拿起腳架移動使其對中。再使圓水準管與兩螺旋平行,雙手調整居中(水泡移動的方向與左手移動的相同),然後旋轉90度調另外一個螺旋使其居中,再轉回去觀看是否居中,最後旋轉180度。(反復調整)。瞄準:同樣先用望遠鏡上方的十字架大致瞄準物體,再調整物鏡使物體清晰、然後就是目鏡(調整十字絲)分別進行上下、左右的制動。讀數:先調整測微輪使格子對正,再先看最上面的讀數,讀的是左邊其,讀數是度。之後讀中間的數是幾十分,最後一行是一格為一秒。
⑥ 蘇州一光DT202C經緯儀使用方法,最好是教學視頻
這個不像是蘇一光的儀器,像常州的一款經緯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