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
㈠ 小学六年级数学重要吗
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认识这些特殊性,对指导数学阅读有重要意义。
首先,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而一般阅读“理解和感知好像融合为一体,因为这种情况下的阅读,主要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把它与新的印象联系起来,从而掌握阅读的对象”,较少运用逻辑推理思维。
其次,数学语言的特点也在于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浏览、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学习。
第三,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时,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阅或浏览无趣味的段落,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 “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数学阅读常出现这种情况,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形式表述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
第四,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过程。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数学阅读时,对重要的内容常通过书写或作笔记来加强记忆;另一方面,教材编写为了简约,数学推理的理由常省略,运算证明过程也常简略,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还有,数学阅读时常要求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如解题格式、证明思想、知识结构框图,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这些往往要求读者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㈡ 六年级数学问题
六年级的数学题我不会的,我现在联系五年级的数学题,我都不会为难under armour把这个。
㈢ 小学六年级数学
第一步,求两个圆相交部分的面积,这是两个120度大弓形的面积和,求解用120度的扇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得到的差乘以2,即
[3.14*2"*120/360 - 2根号3*1/2]*2
= 3.14*8/3 -2*根号3
第二步,求中间空白的面积,这是三个弓形的面积和,加上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可用三个扇形的面积,减去两个三角形面积,则
3*[3.14*2"*60/360]- 2*[根号3*2/2]
= 3.14*2 -2*根号3
第三步,前两值相减,就是两圆相交里面的一个阴影面积,将它乘以3,就是三个圆两两相交的阴影面积了。
3*[3.14*8/3 -2*根号3]-3*[3.14*2 -2*根号3]
= 3.14*8 -6*根号3 -3.14*6 +6*根号3
= 3.14*2
这就是6.28平方厘米。
其实还有更简便的方法,连接两个圆心,以及这两个圆的圆心到两圆的交点,形成一个菱形。与菱形相接,在两个圆相交的面积里面,包含了两个等边三角形,以及四个60度的弓形。
其中,一块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一个三角形加上两个弓形,再减去一个弓形,由于这些60度弓形面积全部相等,所以一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一个三角形加上一个弓形,三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就是三个扇形的面积。
分析明白以后,我们求解就方便多了。
S阴影= 3*3.14*2"*60/360= 3.14*2 =6.28
题目要求的,三个圆两两相交的三块阴影面积和,就是6.28平方厘米
㈣ 六年级数学题及答案
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8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车以14km/时的速度,在两队之间联络。甲队5km/时,乙队4km/时。两队相遇时,骑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1、18/(5+4)=2小时
2.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平均数是38,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48,中间一个数是多少?
2)5个数共190
前两个数之和190-48*3=46
第三个数为X,则:(46+X)/3=27
X=35
3.除法求出469和1072的最大公因数
3、1072/469=2余134
469/134=3余67
134/67=2余0
即469和1072的最大公因数是67
4.()()x()()=1995?()里数字不同。
4、1995=3*5*7*19=21*95=35*57
又()里数字不同
所以填(2)(1)x(9)(5)=1995
或(9)(5)x(2)(1)=1995
三个小朋友家里都种着树,小月说我家比小华家少种了20棵,小亮说我家比小月家多种1/4,小华说我家比小月家多种1/5,
问5、小华家种了多少棵树
5.120棵
6、小亮家种了多少棵树
6.125棵
7 .打四分钟电话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个学生?
四分钟最多通知:一分钟1个,两分钟3个,三分钟7个,四分钟15个
8要通知60个学生,最少要几分钟?
六分钟
9数学题90,100,600,3四个数的答案是2400(用加减乘除或括号计算)90÷3×100-600 =2400
10.还有一题,,姐姐做英语题,比妹妹做数学题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题多用42分钟,妹妹做数学、英语两门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设妹做数学用x英语用y 1,{x+y=44 {x=25
{x+42=y+48 解{y=19 答:用了19分钟
给分!!!!!!!!!!!!!!!!!!!!!!!!!!!!!!!!!!!!!!!!!!!!!!!!!!!!!!!!!!!!!!!!!!!!!!!!!!!!!!!!!!!!!!!!!!!!!!!!!!!!!!!!!
㈤ 六年级数学问题
在二人行走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二人拉开的距离满足“速度差×时间=距离差”的关系
上山时,甲领先了乙600米。下山时,如果甲乙同时从山顶出发,由于二人速度同时翻倍,故甲下山的时间变为上山的时间一半,“速度差翻倍、时间变为1/2”,因而甲到达山脚下时甲领先乙的距离仍然为600米
现在的情况是,甲开始下山时乙还没开始下山,而是乙需要行走600米后才能开始下山,由于上山速度是下山的一半,折算为下山速度的距离,相当于乙在比甲“退后”600×2=1200米的地方与甲同时开始下山。结果乙落后甲的距离不再是600米,而是变成了半个山的距离,落后距离增加的部分刚好等于“退后”的那1200米。
故即半山腰的距离=1200+600=1800米,整座山的高度为1800×2=3600米
㈥ 六年级数学小游戏
邻居李大妈购买了一套新房子,正准备装修。今天我们去做做装修小参谋吧!
(1)各室地面是什么形状?
(2)算一算。
客厅需地板砖多少块?
卧室需多少块地板砖?
厨房需多少块地板砖?
(3)付钱。
李大妈购买地板砖应付多少钱?
其中一个卧室宽2米,另一个卧室宽3米,长5米,客厅宽4米,厨房长3.5米,卫生间长1.7米。
装修材料公司提供的项目价格:(单位:厘米)
客厅地板砖规格:60×60 单价:15元
卧室地板砖规格:60×60 单价:15元
厨房地板砖规格:50×50 单价:6元
卫生间地板砖规格:40×40 单价:3元
(怎么算呢?)
问题行吗?
有8张骨牌 每张骨牌上有2个数字 分别为5.5 6.3 5.3 4.3 4.2 3.2 3.1 3.0
按照给定的摆放图案 使每个横行竖行和两个对角线的4个小块的数字相加都相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规定的摆放位置就是第一行 两个横放 第二行和第三行都是一个竖的一个横的再一个竖的 最后一行还是两个横放的
数独游戏很不错的,是一种源自18世纪末的瑞士,后在美国发展、并在日本得以发扬光大的数学智力拼图游戏。拼图是九宫格(即3格宽×3格高)的正方形状,每一格又细分为一个九宫格。在每一个小九宫格中,分别填上1至9的数字,让整个大九宫格每一列、每一行的数字都不重复。 数独的玩法逻辑简单,数字排列方式千变万化。不少教育者认为数独是锻炼脑筋的好方法。
这是一个网站,http://oubk.com/
介绍数独还有 一些题目
㈦ 六年级数学怎样学好
小学6年级数学辅导怎样做?数学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是一科较难的科目,并且跟随年级的增长也逐步变难,正因为这样数学是被拉分的科目.好多学生以为数学就是练习,以为练习好多,得分就会升高.其实有一个关键因素在阻碍我们数学得分的升高,那就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6年级数学辅导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的八种好习惯:
1、认真"听"习惯.为了使教学和学习同步,教师应该让学生集中精力在课堂上思考,专心听老师的讲课内容,对重点和难点做标记.
2、积极的"思考"习惯.积极思考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使他们始终处于学习活动中,这种方法对于提高成绩效果明显.
3、仔细"检查"习惯.检验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的表达.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学会掌握单词,并正确理解内容,关键内容如、公式、规律、法则、等重要内容应经过认真审查、反复练习,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
4、自己"做题"的习惯.练习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进行对知识实践的过程,直接反映出孩子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教育学生理解知识,不要盲目改变他们的意见.不受别人的影响,用自己的思维去找到答案.
5、擅长"问"习惯.俗话说:"善于提问的孩子将来才有出息."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向老师,学生、父母提问,强烈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数学问题,并与他人沟通,以便他们更好地整合师生,增进同学友谊,使学生的沟通能力逐渐提高.
6、有"争论"的习惯.讨论和辩论是思考的最佳媒介.它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信息交换,让学生在争论中表达自己、相互启蒙、增长知识.
7、早期"学习"习惯.从小学生的理解角度来看,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牢牢抓住预习、听讲、作业、复习四个基本环节.
8、重复"检查"习惯.培养学生的考核能力习惯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举措,这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责任感的必要过程.小学6年级数学辅导只要从以上八点出发,相信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有惊人的进步.
㈧ 怎样才能上好小学六年级数学
小学6年级数学辅导怎样做?数学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是一科较难的科目,并且跟随年级的增长也逐步变难,正因为这样数学是被拉分的科目.好多学生以为数学就是练习,以为练习好多,得分就会升高.其实有一个关键因素在阻碍我们数学得分的升高,那就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6年级数学辅导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的八种好习惯:
8、重复"检查"习惯.培养学生的考核能力习惯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举措,这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责任感的必要过程.小学6年级数学辅导只要从以上八点出发,相信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有惊人的进步.
㈨ 六年级数学小故事
1796年的一天,一个青年开始做导师留的数学题。
前两道题完成顺利。只剩第三道题:要求只用尺规,画出一个正17边形。
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是毫无进展。
困难激起了斗志。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导师看到学生的作业惊呆了。他激动地说:“你知道吗?你解开了遗留两千多年的数学难题!”
原来,导师因为失误,把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学生。
每当回忆时,这位青年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