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高三数学书答案

高三数学书答案

发布时间: 2020-11-22 12:39:40

哪个网站有高三第一学期数学练习册的答案 PS:是上海教材的,而且最好是答案完整的

去问你们班主任要。班主任肯定有,要是没就去问科任老师,答案都是标准的

❷ 谁有上海高三数学书书上课后习题答案,急求!!!

一、选择题
1.定义运算a⊕b=a2-ab-b2,则sinπ6⊕cosπ6=()
A.-12+34 B.-12-34
C.1+34 D.1-34
2.(2010•课标全国卷)若cos α=-45,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sin(α+π4)等于()
A.-7210 B.7210 C.-210 D.210
3.3-sin 70°2-cos210°=()
A.12 B.22 C.2 D.32
4.设tan(α+β)=25,tan(β-π4)=14,则tan (α+π4)的值是()
A.318 B.322 C.1318 D.1322
5.已知cos(α-π6)+sin α=453,则sin(α+76π)的值是()
A.-235 B.235
C.-45 D.45
二、填空题
6.已知tan(π4-θ)=3,则cos 2θ=________.
7.(2011•泰州模拟)sin α=35,cos β=35,其中α,β∈(0,π2),则α+β=________.
8.已知sin(π6-α)=13,则cos(2π3+2α)=________.
三、解答题
9.(2010•上海高考)已知0<x<π2,化简:lg(cos x•tan x+1-2sin2x2)+lg[2cos(x-π4)]-lg(1+sin 2x).

图3-3-1
10.如图3-3-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x轴为始边作两个锐角α,β,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交于A、B两点,已知A、B的横坐标分别为210、255.
(1)求tan(α+β)的值;
(2)求α+2β的值.
11.已知向量a=(sin θ,-2)与b=(1,cos θ)互相垂直,其中θ∈(0,π2).
(1)求sin θ和cos θ的值;
(2)若5cos(θ-φ)=35cos φ,0<φ<π2,求cos φ的值.

答案及解析
1.【解】sinπ6⊕cosπ6=sin2π6-sinπ6cosπ6-cos2π6=-12-34.
【答案】B
2.【解】∵cos α=-45且α为第三象限的角,
∴sin α=-35.
又∵sin(α+π4)=sin αcos π4+cos αsin π4
=22(sin α+cos α)=22×(-35-45)=-7210.
【答案】A
3.【解】原式=3-sin 70°123-cos 20°=23-sin 70°3-sin 70°=2.
【答案】C
4.【解】tan (α+π4)=tan [(α+β)-(β-π4)]=322.
【答案】B
5.【解】∵cos(α-π6)+sin α=453,
∴32cos α+12sin α+sin α=453,
∴3(12cos α+32sin α)=453,∴sin(α+π6)=45,
因此sin(α+76π)=-sin(α+π6)=-45.
【答案】C
6.【解】∵tan(π4-θ)=1-tan θ1+tan θ=3,∴tan θ=-12.
故cos 2θ=cos2θ-sin2θcos2θ+sin2θ=1-tan2θ1+tan2θ=35.
【答案】35
7.【解】∵α,β∈(0,π2),sin α=35,cos β=35,
∴cos α=45,sin β=45.
∴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0.
∵α,β∈(0,π2),∴0<α+β<π,
故α+β=π2.
【答案】π2
8.【解】cos(2π3+2α)=2cos2(π3+α)-1,
又cos(π3+α)=sin(π6-α)=13,
所以cos(2π3+2α)=-79.
【答案】-79
9.【解】lg(cos x•tan x+1-2sin2x2)+lg[2cos(x-π4)]-lg(1+sin 2x)
=lg(sin x+cos x)+lg(2cos x•cos π4+2sin x•sin π4)-lg(1+2sin xcos x)
=lg(sin x+cos x)+lg(cos x+sin x)-lg(sin x+cos x)2
=2lg(sin x+cos x)-lg(sin x+cos x)2
=lg(sin x+cos x)2-lg(sin x+cos x)2
=0.
10.【解】由已知条件得cos α=210,cos β=255.
∵α,β为锐角,∴sin α=1-cos2α=7210,
sin β=1-cos2β=55.因此tan α=7,tan β=12.
(1)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7+121-7×12=-3.
(2)∵tan 2β=2tan β1-tan2β=2×121-122=43,
∴tan(α+2β)=7+431-7×43=-1.
∵α,β为锐角,∴0<α+2β<3π2,∴α+2β=3π4.
11.【解】(1)∵a⊥b,
∴sin θ×1+(-2)×cos θ=0,∴sin θ=2cos θ.
∵sin2θ+cos2θ=1,∴4cos2θ+cos2θ=1,∴cos2θ=15.
∵θ∈(0,π2),∴cos θ=55,∴sin θ=255.
(2)由5cos(θ-φ)=35cos φ有
5(cos θcos φ+sin θsin φ)=35 cos φ,
∴5cos φ+25sin φ=35cos φ,
∴cos φ=sin φ.
∵0<φ<π2,
∴cos φ=22.

❸ 浙江高考数学选择题答案

这有试卷可以对照答案看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理科)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2页)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备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个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参考公式:如果事件 互斥,那么柱体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 相互独立,那么其中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 表示柱体的高锥体的体积公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函数 若 ,则实数 (A) —4或—2 (B) —4或2 (C)—2或4 (D)—2或2(2)把负数 的共轭复数记作i,i为虚数单位。若z=1+i,则 (A) (B) (C) (D)3(3)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4)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平面 ⊥平面 ,那么平面 内一定直线平行于平面 (B)如果平面 垂直于平面 ,那么平面 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 (C)如果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那么 ⊥平面 2 ,, (D)如果平面 ⊥平面 ,那么平面 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
(5)设实数 、 是不等式组 ,若 、 为整数,则 的最小值为(A)14 (B)16 (C)17 (D)19(6)若 , , , ,则 (A) (B) (C) (D) (7)若 、 为实数,则“ ”是“ ”或 的(A)充分二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已知椭圆 ( > >0)与双曲线 有公共的焦点, 的一条最近线与以 的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于 来两点。若 恰好将线段 三等分,则(A) (B) 13 (C) (D) 2(9)有5本不同的书,其中语文书2本,数学书2本,物理书1本。若将其随机地****,则书架的同一***,则同一科目都不****得是(A) (B) (C) (D) 5(10)设 为实数, 。记集合 。若 分别为集合 的元素个数,则系列结论不可能的是(A) 且 (B) 且 (C) 且 (D) 且 非选择题部分(共100分)注意事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11)若函数 为偶函数,则实数 (12)若某程序??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 值为 (13)若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常数项为 ,若 ,则 的值是 。(14)若平面向量 满足 ,且以向量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则 与 的夹角 的范围是 (15)某毕业生参加人才招聘会,分别向甲、乙、丙三个公司投递了个人简历,假定该毕业生得到甲公司面试的概率为 ,得到乙公司面试的概率为 ,且三个公司是否让其面试是相互独立的。记X为该毕业生得到面试得公司个数。若 ,则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 16.设 为实数,若 则 的最大值是 .17.设 分别为椭圆 的焦点,点 在椭圆上,若 ;则点 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本题满分14分)在 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且 .(Ⅰ)当 时,求 的值;(Ⅱ)若角 为锐角,求p的取值范围; (19)(本题满分14分)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 的首项 为 ( ∈R)设数列的和 成等比数列。(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及 (Ⅱ)记A= + + +…+ · β·= + + 当 ≥2时,试比较A与B的大小(20)(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三棱P-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PO⊥平面ABC,垂足O落在线段AD上,已知BC=8,PO=4,AO=3,OD=2(Ⅰ)证明:AP⊥BC;(Ⅱ)在线段AP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二面角A-MC-β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AM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本题满分15分)已知抛物线 = = ,圆 的圆心为点M(Ⅰ)求点M到抛物线 的准线的距离;(Ⅱ)已知点P是抛物线 上一点(异于原点),过点P作圆 的两条切线,交抛物线 于A,B两点,若过M,P两点的直线 垂足于AB,求直线 的方程 (22)(本题满分14分)设函数 = , ∈R(Ⅰ)若 = 为 的极值点,求实数 ;(Ⅱ)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任意的 ∈(0,3 ],恒有 ≤4 成立注: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❹ 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 高一高二高三 分别学些什么

根据提问者的叙述我判断你说得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也就是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现行教材。
该教材高一第一册和高二第二册都分为上下两册,分别供上下两个学期使用;其中第二册下分为A、B两个版本。高一、高二的教材均为必修,不分文理,高考、会考均考,第二册下学生可选择学习A或者B(事实上是由学校或者地区教育部门自行决定)。A、B两个版本的区别在于A是用传统几何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而B除了传统几何方法外更侧重于空间向量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高考中空间向量不单独考,高考立体几何题有两个答案分别用空间向量和传统几何方法,空间向量的方法往往更为简便易学。有的学校规定文科学A版,理科学B版,这是自行规定并不是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无论A版还是B版文理均可选用,但B更简便而且掌握了B的内容自然能够掌握A的方法,反之则不然。
高三教材为选修教材,高考考选修内容但是会考不考。高三选修教材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两种,选修Ⅰ供文科使用,选修Ⅱ供理科使用。

颜良文丑的回答基本正确,我来补充一下:高三文科选修Ⅰ目录如下:
第一章 统计
1.1 抽样方法
1.2 总体分布的估计
1.3 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
实习作业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实际问题

第二章 导数
2.1 导数的背景
2.2 导数的概念
2.3 多项式函数的导数
2.4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2.5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6 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研究性学习课题:杨辉三角

理科用的选修Ⅱ详细内容如下:

第一章 概率与统计
一 随机变量
1.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二 统计
1.3 抽样方法
1.4 总体分布的估计
阅读材料 累积频率分布
1.5 正态分布
1.6 线性回归
阅读材料 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
实习作业 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实际问题

第二章 极限
一 数学归纳法
2.1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
阅读材料 不完全归纳法与完全归纳法
研究性学习课题:杨辉三角
二 极限
2.2 数列的极限
2.3 函数的极限
2.4 极限的四则运算
阅读材料 无穷等比数列的和

2.5 函数的连续性

第三章 导数
一 导数
3.1 导数的概念
3.2 几中常见函数的导数
阅读材料 变化率举例
3.3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3.4 复合函数的导数
3.5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导数
阅读材料 近似计算
二 导数的应用
3.6 函数的单调性
3.7 函数的极值
3.8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9 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第四章 数系的扩充——复数
4.1 复数的概念
4.2 复数的运算
4.3 数系的扩充
研究性学习课题:复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的联系

第二册下A、B两个版本区别在于第九章。两版本的第九章内容如下:
第二册下A版:
第九章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一 空间直线和平面
9.1 平面
9.2 空间直线
9.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9.4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9.5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9.6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二 简单几何体
9.7 棱柱
9.8 棱锥
阅读材料 柱体和锥体的体积
研究性学习课题: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阅读材料 欧拉公式和正多面体的种类
9.9 球

第二册下B版
第九章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一 空间的直线与平面
9.1 平面的基本性质
9.2 空间的平行直线与异面直线
9.3 直线和平面平行与平面和平面平行
9.4 直线和平面垂直
二 空间向量
9.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9.6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三 夹角与距离
9.7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
9.8 距离
阅读材料 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四 简单多面体与球
9.9 棱柱与棱锥
研究性学习课题: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阅读材料 欧拉公式和正多面体的种类
9.10 球

❺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数学答案

5年高考3年模拟》是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与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曲一线主编,全国新课标地区的百余位一线名师及盛市教研员联合编写的高考辅助学习系列参考书,分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9册及其文综、理综,科学总结规律

❻ 关于高考数学辅导书

你现有的书中,龙门专题最好,难度略高一点,但绝对是好书!<<灿烂>>专题性也很好版,但东西相对还是少了点,适合第权一轮复习时用,你若时间充足,可以把那本双基看看(基础好的话就不用).
个人推荐几本:
辅导类:<<绿色通道>>,<<53金典B版>>,<<王后雄考案>>
题集类:<<中华一题>>(题出的真的很好,易错但帮你提高)<<名师伴你行>>(题不多,但有代表性)
模拟试卷类:<<天利38套>>(这是最好的),<<天星金考卷>>(每两个周一期,网罗高考最新动态,但选题不太精,不要过分依赖这套卷),<<发瑞特模拟卷>>(很难买,但从出题,答案,评分标准解释上,与高考十分吻合!)
<<鹏升模拟卷>>(题很难,而且时有错题,如果不怕这些可以一用)
最后建议 :最好的,但是最便宜的书 :你的数学课本,笔记,和纠错本,那是你的真正财富!!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祝你高考一路顺风!

❼ 高三数学点要答案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

(奇变偶不变)

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符号看象限)

例如:

sin(2π-α)=sin(4·π/2-α),k=4为偶数,所以取sinα。

当α是锐角时,2π-α∈(270°,360°),sin(2π-α)<0,符号为“-”。

所以sin(2π-α)=-sinα

上述的记忆口诀是: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右边的符号为把α视为锐角时,角k·360°+α(k∈Z),-α、180°±α,360°-α

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可记忆

水平诱导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各种三角函数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如何判断,也可以记住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余割);三两切;四余弦(正割)”.

这十二字口诀的意思就是说: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

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内切函数是“+”,弦函数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上述记忆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内切,四余弦



还有一种按照函数类型分象限定正负:

函数类型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正弦 ...........+............+............—............—........

余弦 ...........+............—............—............+........

正切 ...........+............—............+............—........

余切 ...........+............—............+............—........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六角形记忆法:(参看图片或参考资料链接)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1)倒数关系: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2)商数关系: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

(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3)平方关系: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两角和差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二倍角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半角公式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sin^2(α/2)=(1-cosα)/2

cos^2(α/2)=(1+cosα)/2

tan^2(α/2)=(1-cosα)/(1+cosα)

另也有tan(α/2)=(1-cosα)/sinα=sinα/(1+cosα)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万能公式推导

附推导:

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

(因为cos^2(α)+sin^2(α)=1)

再把*分式上下同除cos^2(α),可得sin2α=2tanα/(1+tan^2(α))

然后用α/2代替α即可。

同理可推导余弦的万能公式。正切的万能公式可通过正弦比余弦得到。

三倍角公式

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三倍角公式推导

附推导:

tan3α=sin3α/cos3α

=(sin2αcosα+cos2αsin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sinαcos^2(α)+cos^2(α)sinα-sin^3(α))/(cos^3(α)-cosαsin^2(α)-2sin^2(α)cosα)

上下同除以cos^3(α),得: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sin3α=sin(2α+α)=sin2αcosα+cos2αsinα

=2sinαcos^2(α)+(1-2sin^2(α))sinα

=2sinα-2sin^3(α)+sinα-2sin^3(α)

=3sinα-4sin^3(α)

cos3α=cos(2α+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cos^2(α)-1)cosα-2cosαsin^2(α)

=2cos^3(α)-cosα+(2cosα-2cos^3(α))

=4cos^3(α)-3cosα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三倍角公式联想记忆

★记忆方法:谐音、联想

正弦三倍角:3元 减 4元3角(欠债了(被减成负数),所以要“挣钱”(音似“正弦”))

余弦三倍角:4元3角 减 3元(减完之后还有“余”)

☆☆注意函数名,即正弦的三倍角都用正弦表示,余弦的三倍角都用余弦表示。

★另外的记忆方法:

正弦三倍角: 山无司令 (谐音为 三无四立) 三指的是"3倍"sinα, 无指的是减号, 四指的是"4倍", 立指的是sinα立方

余弦三倍角: 司令无山 与上同理

和差化积公式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积化和差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0.5[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积公式推导

附推导:

首先,我们知道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们把两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

所以,sina*cosb=(sin(a+b)+sin(a-b))/2

同理,若把两式相减,就得到cosa*sinb=(sin(a+b)-sin(a-b))/2

同样的,我们还知道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所以,把两式相加,我们就可以得到cos(a+b)+cos(a-b)=2cosa*cosb

所以我们就得到,cosa*cosb=(cos(a+b)+cos(a-b))/2

同理,两式相减我们就得到sina*sinb=-(cos(a+b)-cos(a-b))/2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sinb=-(cos(a+b)-cos(a-b))/2

有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以后,我们只需一个变形,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

我们把上述四个公式中的a+b设为x,a-b设为y,那么a=(x+y)/2,b=(x-y)/2

把a,b分别用x,y表示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

sinx+siny=2sin((x+y)/2)*cos((x-y)/2)

sinx-siny=2cos((x+y)/2)*sin((x-y)/2)

cosx+cosy=2cos((x+y)/2)*cos((x-y)/2)

cosx-cosy=-2sin((x+y)/2)*sin((x-y)/2)

❽ 我听说高三把高中三年的数学书看一遍课后习题做一遍,高考就能考120分左右是不是

现在很多的同学数学的分数都不是很高,这拉低的整体的平均分,所以很多的学生都会是做很多的练习题来改善这种问题,那么初中数学练习题做的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吗?

数学习题

在做初中数学练习题的时候,家长不可以让孩子做的过于多,需要给孩子一定的休息时间,以防止孩子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这样只会让分数出现下降并不会有上升的情况,所以只有详细的制定计划之后才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孩子的分数问题,还可以改善孩子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孩子的以后有非常大的影响.

❾ 请问再高三一轮复习中如何利用好教材书,以数学为例,该如何去做,是要概括吗,可是书上没多讲解题方法啊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摘要答题技巧

现在数学这个科目也是必须学习的内容,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孩子们都不喜欢这个科目,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会做这些题,导致这个科目拉他们的总分,该怎样学好高中数学?对于数学题,他们都分为哪些类型?

高中数学试卷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这也是需要我们自己群摸索一些学习的技巧,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这还是很关键的.

❿ 求高三数学练习册答案,上海教材的

两个方式获得

1、去书店买。这样的书很多的

2、网络文库有直接下载即可,链接给出:http://wenku..com/view/199bd1eb6294dd88d0d26b4d.html

热点内容
铁军老师 发布:2025-09-20 22:09:17 浏览:369
乱码英语 发布:2025-09-20 17:36:36 浏览:446
初中历史课件免费下载 发布:2025-09-20 17:25:25 浏览:605
高一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2025-09-20 16:10:10 浏览:993
南京小学数学 发布:2025-09-20 14:23:56 浏览:542
大二化学 发布:2025-09-20 12:26:52 浏览:201
路路老师照片 发布:2025-09-20 12:14:17 浏览:967
写老师的评语 发布:2025-09-20 09:55:18 浏览:282
校长寄语班主任 发布:2025-09-20 09:40:33 浏览:814
远大诺康生物 发布:2025-09-20 09:06:08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