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儿歌
㈠ 语文童谣
童谣是儿童中流行的歌谣,是儿童歌谣的简称,它反映了儿童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各种认知和心态,歌唱了他们的生活、亲情和意趣,内容丰富、生动、健康,富含教育意义,说唱起来生动、活泼、顺口、有趣,特别为儿童所喜爱是一种儿童的启蒙教师,也是我国民族遗产中一束绚丽的花朵。童谣既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又可以训练儿童的口才,发展儿童的语言,启迪儿童的智慧,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它的特点是形式简单,形象生动,朴素自然,通俗易懂,不但可以用口唱,还可以边唱边游戏。对儿童知识面的扩大,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美感的启迪,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的伙伴。在实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运用童谣的特点,结合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让童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应用童谣把知识程序化。
智障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主要的是提高生存能力。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为他们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们最喜欢逛超市了,为了让学生学会到超市购物,掌握超市购物的方法,我把超市购物的一系列程序编成童谣《逛超市》:商场里面真热闹,来来往往人如潮,购物之前先存包,入口进去把货找,收银台除把钱交,整理货款走出口,离开超市再取包。每次去超市购物之前,先让学生说上一遍,久而久之,学生们在童谣的帮助下经过反复训练,终于学会了到超市购物。
二、应用童谣把知识简单化。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我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讲解我国元宵节的时间和庆祝方式,可一节课忙乎下来再问学生们学习的知识点,对着图片它们能说出一、二,可离开图片后他们依然一无所知,因为元宵节这一知识内容对于智障学生来说确实太难了。究其原因,原来是大脑对直观形象物产生反应是第一信号系统在发挥作用,而对语言产生反应则是第二信号系统在发挥作用,智障学生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存在脱节现象,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难题。怎样才能把知识简单化,让学生牢固记忆能呢。我依然编写了一首童谣《元宵节》: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耍狮子舞大龙,圆圆的汤圆碗里盛,你一口我一口,甜美的生活好心情。为了加深记忆,我一边带领学生说童谣,一边再次播放幻灯片,两遍下来,学生们竟然可以对应图片说出内容,几遍下来复杂的元宵节知识在童谣声中变得简单化了。
三、应用童谣把知识生活化。
智障学生受识字量的限制,阅读速度一般较慢,能流利的朗读一篇50字的短文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童谣语句简短,内容精炼,合辙押韵,便于朗读,解决了学生朗读短文的难题。在讲解待客的礼仪这一主题内容时,我先是向学生简单陈述了待客的一般礼仪,又让学生实际操作,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发现,讲解的内容太多待客时要做的事情又多,学生不能全部记住。为了让学生记住待客的礼仪,我便写了《客人来到我的家》:爸爸妈妈上班了,客人来到我的家。我学妈妈来待客,请进让座再沏茶。客人夸我有礼貌,我的心里乐开花。就这样,一首小小童谣就让抽象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适应生活。
四、应用童谣让课堂活跃化。
同学生们之所以喜欢说唱童谣,是因为童谣语言简短,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能够起到调节情绪愉悦身心的作用。智障学生胆子小,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更是容易紧张。记得那次公开课,许多外校的老师来听课,同学们被这种场面吓坏了,他们紧张的坐在座位上不吱声。为了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我带领他们说唱童谣《过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房土,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说完我有夸张的扭了起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短短几分钟儿歌唱完后,课堂的气氛显得轻松活跃起来,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总之童谣由于词句简短语言精练,结构单纯,内容生动,想象丰富,有优美的节奏,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是适合智障学生歌唱吟诵的韵体作品,它符合智障学生的兴味和心理状态,它不但把知识程序化、简单化、生活化,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智障的孩子从童谣中获得教育和启迪。
㈡ 有关于儿歌教学的理论(小学语文)
文章摘要: 结合新课程理论,让多元智能走进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做法: 在具体的环境中,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开发学生的自省智能;利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交流智能;在游戏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动觉智能;利用活泼、节奏感强的儿歌,开发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语文教学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多元智能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999年中文译本出版发行,又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有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等。每个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种智能,开发孩子们的多元智能,对于孩子们将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让多元智能走进语文教学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在具体的环境中,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 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而低年级段是开发语言智能的最佳时期。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因此,要想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就得在具体的环境中,使学生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托,让学生有话可说。 1、利用每天吃水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爱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每天吃水果时,孩子们都表现得特别认真!于是,我就利用这个特殊的环境,培养孩子的语言智能。如:在吃香蕉时,我让孩子们观察香蕉的形状、颜色并展开想象,说一句话。孩子们在领香蕉时用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香蕉的认识。有的孩子说:“香蕉弯弯像月牙儿”;有的孩子说:“香蕉弯弯像小船”;还有的孩子说:“香蕉是黄色的,我喜欢吃香蕉”等等。又如吃柚子时,我先对孩子说:“今天我们认识一种水果,它叫柚子。”然后让孩子说说柚子的形状和颜色,有的孩子说:“柚子像个大葫芦!”有的孩子说:“柚子像个黄色的大皮球。”最后让孩子说说吃法。当我把柚子切成两半,给大家看的时候,有的孩子说:“切开的柚子像个瓢”。当我把柚子发给孩子们的时候,有的孩子一边吃一边说:“老师,看这儿多像棉花,软软的,白白的!”瞧,孩子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有的人说让孩子在玩中学,我觉得让孩子在吃中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2、利用书中情境图编故事,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中有很多色彩鲜艳、形象生动逼真的情境图。我总是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都发现了什么?然后把这些内容联系到一起试着编个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例如:复习四中的“我会讲”这幅情境图,有的孩子这样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学会了谦让》。一天早晨,小白兔背着书包去上学,走到小河边,刚要过独木桥,看见了猴妈妈挑着筐,领着小猴也要过独木桥摘桃子。猴妈妈对小猴说:‘我们让小白兔先过桥吧!’可是小猴不听,飞快地跑上桥。小白兔见了,也急忙走上了独木桥。他们谁也不让谁,使劲一撞,都掉河里去了。他们都不会游泳,急坏了猴妈妈。幸亏河水很浅,他们费了好大劲儿,终于爬上岸。这时,猴妈妈说:‘你们要懂得互相谦让,就不会这样了!’小猴和小白兔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们懂得了谦让。” 孩子们凭借这些有趣的情境图和丰富的想象,编出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开发了他们的语言智能。 3、利用教材中的儿歌或课文,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 一年级上册中安排了大量活泼有趣的儿歌和琅琅上口的课文。有的时候,学完儿歌或课文,紧接着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创编。例如学完韵文《菜园里》,我引导学生模仿儿歌韵律进行了创编。孩子们的热情很高,也编出一首: 菜园里 蒜台青青细又长, 茄子身穿紫衣裳。 柿子高高像灯笼, 土豆地下捉迷藏。 白菜娃娃地上坐, 黄瓜越老皮越黄。 红绿黄紫真好看, 菜园一片好风光。 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这个创作过程不仅开发了他们的语言智能,而且启迪了他们的灵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为将来写作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开发学生的自省智能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大幅度更新教学内容,不论是插图、儿歌,还是课文,都富有时代精神,富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例如:韵文“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渗透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儿歌《登山》,渗透了培养意志品质的教育;课文《借生日》讲儿童对母亲的关心,体现了母女之间的真情;课文《爷爷和小树》和《小熊住山洞》则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课本剧表演以及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课文内容产生情感的体验、共鸣,从而促进学生的自省智能的发展。 三、利用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交流智能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还要提倡积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拼音、识字时,我常常让同桌互相认读拼音卡片或每篇课文的生字,并交流记住它们的办法;在学习课文中,常常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在学完课文后,还会让学生合作表演课本剧。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交流智能的发展。 四、在游戏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动觉智能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让孩子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用动作表示所学的知识。如:在学拼音时,我让学生将学的拼音用手势表示出来。孩子们纷纷动脑筋想办法,将小手摆来摆去,直到像字母的形状才罢休。再如:学习儿歌《轻轻地》时,我让学生一边朗诵一边加上合适的动作,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我还开展了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如:“找朋友”、“摘苹果”、“送小动物回家”等等,让孩子在玩中学,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同时又开发了学生的动觉智能。 五、利用活泼、节奏感强的儿歌,开发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新教材中有许多喜闻乐见而且节奏感强的儿歌。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拍手打节奏来朗诵儿歌。例如:学习《小白兔》,我让学生这样打节奏“XX X|XX X | XX X|XX X |XX X | XX X |XX XX |XX X |”配上儿歌内容就是这样:“小白 兔|穿皮 袄,|耳朵 长,|尾巴 小,|三瓣 嘴,|胡子翘,|一动 一动 |总在 笑。|”这样不仅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又在流动的节奏中开发了学生的节奏智能。 以上是我结合新课程理念,让多元智能走进了语文教学。但我深知,要想让每个孩子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还需要对多元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可谓是任重道远。
㈢ 帮我收集一下很有趣的语文儿歌,诗歌,对联
颠倒歌 意味深长的《颠倒歌》又叫反常诗,又叫撒谎歌,是我国诗歌园地里有一种颇为有趣的反义诗,这类诗多为民谣打油诗,虽名不见经传,却广为流传。 产生颠倒歌的原因有社会因素存在颠倒的社会现象;二是人们丰富的想象。 特点是把很多不可能发生的或不合常理的事物,用歌谣的形式,非要说出来,让人听了笑破肚皮,还在嬉笑怒骂中学到待人接物,是移风易俗的好教材。 反常诗和撒谎歌其实是有区别的,反常诗反映的是颠倒的社会现象或不合情理的社会现象,撒谎歌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两者区别很大。因此,颠倒歌可分为反常诗和撒谎歌两类。 颠倒的社会现象容易产生大批的颠倒诗, 一)反常诗 诗中专列悖逆常理的现象或事物,多用于刺时骂世之作,故称“反常诗”。 《东汉初民谣》: 灶下养,中将郎; 烂羊胃,骑都尉; 烂羊头,关内侯。 言朝中显贵反倒是些猥琐无能之辈。 《颠倒歌》: 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这是东汉末时的民谣。秀才不知道经书,孝顺出名的人却和父亲分了家,号称清白或雄才大略的,反倒龌龊,猥葸不堪。这类作品把在生活中的怪现象如实地反映出来,也使人觉得怪诞不经。 汉末民谣; 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此诗直斥世象为“反常”。 这些诗所举都是不应有的反常现象,使人深切感到社会的荒谬不合理。 泥瓦匠,住草房; 纺织娘,没衣裳。 卖盐的,喝淡汤, 种田的,吃米糠。 编凉席的睡光床, 当奶妈的卖儿郎。 武则天曾让10位存抚使分别推荐人。他们总共推举了100多人。武后不问贤愚,一律拔用,分别任命为试凤阁舍人、给事中、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等官。时人讽刺说:“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碗脱校书郎。”意即补阙和拾遗这类官多得可以车载斗量,侍御史多得可以用四齿杷推,校书郎就像碗的毛坯那样粗滥。时有沈全交者,傲诞自纵,露才扬己,高巾子,长布衫,南院吟之,续四句曰:“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 元人张明善又将此意敷衍为散曲《水仙子》: 铺唇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 胡言乱语咸时用,大纲从来都是哄。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 两头蛇南山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明冯梦龙《古今笑》曾裁有《老人八反》、《贵人八反》、《妇人八反》、《世事八反》等,都是罗列世上反常之事。 贵人八反 夜宜卧而宴宴,早当起而高卧。 无病常服药,人皆做时却不做。 买贱不嫌贵,妻妾不爱爱侍儿。 和上列“反常诗”同属愤世刺时之作,看似荒谬绝伦,实则是一针见血的准确真实。 有人仿写为大学生八反 夜不眠而白天眠,课虽选而常不上, 书不读而常游戏,早饭当食而不食, 买书无钱而喝酒有钱,宁使家中潦倒也要人前显贵, 虽青年而体虚弱、身佝偻,不重内修而重外表: 妇人八反 不爱长儿爱少子,不爱子而爱女, 不信人而信鬼,惜小钱而花大钱, 为姑时定怨嫂,为嫂时却嫌姑, 最忌讳却最咒咀,最怕不到老又怕人说老。 老人“八反” 夜不卧而昼睡;子不爱而爱孙; 近事不记而记远事;哭无泪而笑有泪; 近不见而远见;打不痛不打却痛; 面白却黑,发黑却白; 如厕不能蹲,作揖却蹲; 世事八反 达官不忧天下,草莽士忧之; 文官多谈兵,武官不厮杀; 学人不说文,无学偏说章; 僧道茹荤,常人多持素; 乡宦把持郡县;秀才却粗鲁。 说大话 明 朱载堉 我平生好说实话,养个鸡儿.赛过人家马。我家老鼠,大似人家细狗;避鼠猫儿,比猛虎还大。头戴珍珠,大似一个西瓜,一贯头簪儿,长似一根象牙。昨天在黄鹤楼上饮酒,昭君娘为我弹了一曲琵琶。十二个麒麟生了二十四匹战马,手拿凤凰与孔雀厮打;实话:到天上模了摸轰雷,儿乎把我吓傻! 宰相升知府,将军舞大旗, 老爷求小的,和尚抱山妻, 蝴碟吱吱叫,蛤蟆队队飞, 小猫吞猛虎,蚂蚁捉雄鸡。 《颠倒语》: 十冬腊月秋蝉叫,五黄六月雪花儿飘。 太阳出来把纱窗照,到五更,架上的金鸡方睡觉。 梨树开花,结下了樱桃。 笼鹌鹑,站在树上把喜报。 想迷了心,八月十五把元宵闹。 这原来是首情歌,由于思念情人迷了心窍,走火入魔吧,弄得神魂颠倒,它与《汉乐府?上邪》:山为陵,江水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虽然有某些渊源关系,但毕竟不同类,它是思情,而《上邪》是对天发誓。(又见清人颜自德编的《霓裳续谱》) 古代《批谎歌》 太阳落坡坡背坡,听我唱个扯谎歌。 扯根茅草三抱大,吊起太阳往上拖。 半天云里安磨子,推得月亮转哆嗦。 白云高头搭灶火,抓把星宿下油锅。 一脚踏倒五根树,两拳打破太虚穴。 王母娘娘来找我,将她琼浆当水喝。 玉帝气得吹胡子,牛郎乐得笑呵呵。 扒块石头来烧火,水上浮萍放茅坡。 两个跳蚤比大腿,两个虱子比耳朵。 两个和尚来打架,头发抓成乱鸡窝。 儿歌中的扯谎诗: 月亮白光光,贼来偷酱缸。 聋子听见忙起床,哑子高声喊出房, 瘸子快快走,麻手也来帮。 一把抓住头发,看看是个和尚。 解放前北平流传的《颠倒歌》: 东西街,南北走,忽闻门外人咬狗。 拿起门来开开手,拾起狗来打砖头, 又被砖头咬了手。骑了轿子抬了马, 吹了锣鼓打喇叭。 是非颠倒的社会现实 南北大街东西走,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反被砖头咬了手。 有个老头才十九,喝着藕就着酒。 从来没听过这桩事,三轮拉着火车走。 听我唱个颠倒歌 太阳从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山上鲤鱼搭成窝; 腊月酷热直淌汗,六月寒冷打哆嗦; 姐在房中头梳手,门外口袋把驴驮; 咸鱼下饭淡如水,油煎豆腐骨头多; 黄河中心割韭菜,龙门山上捉田螺; 捉到田螺比缸大,抱了田螺看外婆; 外婆在摇篮里哇哇哭,放下田螺抱外婆。 月红云碧雨声多,釜底何人唱棹歌? 我欲高山挂帆去,杜公词里拜湘娥。 极目遥赏欵乃曲,耳中忽嗅车马过。 鲤鱼飞在树枝上,水面有人骑毛驴。 竹鞋芒杖游水去,一叶扁舟岭上浮。 长笛一声天欲睡,有人骑虎上高楼。 颠倒歌(平舆) 如今世上古怪多,听我说个颠倒歌。 东西大街走南北,村头碰到人咬狗。 拾起狗来砸砖头,砖头咬住狗的手。 数九天热直冒汗,三伏冷的打哆嗦。 倒唱歌来顺唱歌,河里石头滚上坡; 满天月亮一颗星,百万将军一个兵, 从来不说颠倒歌,庄子听了笑呵呵! 树上一只小麻雀 树上一只小麻雀,天天早晨唱反歌: 先生我来后生哥,生了爸爸生婆婆; 妈妈出嫁我快乐,我在门前打大锣。 我从外公门前过,外婆坐在箩蔸窝, 坐在箩窝不入睡,舅舅还在摇外婆。 扯谎歌 自从未唱扯谎歌,风吹石头滚上坡。 去时看见牛生蛋,转来看见马长角。 四两棉花沉了水,
㈣ 一年级语文下册儿歌问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短文阅读练习精选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荷花村(cūn)。荷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池(chí)塘(táng)里,荷花红红的。小路旁,嫩(nèn)草绿绿的。瓜地里,西瓜圆圆的。山坡下,泉水清清的。我的家乡真可爱!(1)、短文共有_____小节,第二节有_____句话。(2)、读短文,再填空。荷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池塘里,荷花______的。小路旁,嫩草______的。瓜地里,西瓜______的。山坡下,泉水______的。彩虹雨过了,天晴了。天空架起了一道七色的彩虹。青蛙说:“彩虹是座七彩桥,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最美丽的风景。”海燕说:“彩虹是大发卡,戴在大海妈妈的头上,她显得更加漂亮了。”蝴蝶说:“彩虹是大花环,围绕着飞舞,心里无比快活。”1,短文有()小节,第2小节有()句话。2,文中有()个人说话,请在文中圈出它们。3,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1)大花环(2)大发卡(3)七彩桥青蛙说彩虹是(),海燕说彩虹是(),蝴蝶说彩虹是()。有趣的天空小妹妹站在窗前,抬头看着天空。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一朵像金鱼,一朵像山羊,另外一朵像白马,最大的一朵像白熊。小妹妹向它们招招手:“朋友们,快来和我一起跳舞,好吗?”(1)这篇短文有()小节,在文中标上小节号。(2)读一读,圈一圈:天上的白云像什么?请圈出来。(3)读一读,连一连:给词语找好朋友。一匹白熊一只金鱼一朵白云一条山羊一头白马一个朋友小铅笔我有一支心爱的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这支铅笔花花绿绿,很美丽。铅笔上画着一支大白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它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水面上有一片片的荷叶,好像漂着一顶顶帽子。水缓缓地流着,好像在说:“小朋友,你要好好学习呀!”1、这篇短文()节。2、第二节有()句话。3、用“_____________”划出描写铅笔头上大白鹅的句子。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用“√”)①这支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②水要小朋友好好学习。…………………………()③这支铅笔很美丽。………………………………()春雨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儿绿了”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1、给短文标上小节号。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小草()的桃花()的柳树()的杏花3、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请你用“————”把句子划下来。4、按短文内容填空:1)小白鸽认为春雨是(),小燕子认为春雨是(),麻雀认为春雨是()。2)你能像小鸟们一样说说春雨的颜色吗?我说:“春雨是()的。你们瞧!,春雨()。”5、连词成句:①屋檐下②小鸟③争论④有趣的⑤在⑥一个⑦问题小蜻蜓清请的小河边长满了绿油油的草,夹杂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这就是小蜻蜓活动的天地。小蜻蜓,身体轻,看上去好像一架小飞机。它们有时在花间飞舞,有时轻轻掠过水面。这里飞飞,那里停停,小蜻蜓过者悠闲的日子。1、短文共有()节,标上小节号。2、正确连线:一架野花一棵飞机一朵青草3、在正确内容的括号里打√①小蜻蜓活动的天地在哪里?小河边()大树下()原野上()竹林里()②小蜻蜓看上去像什么?小蜜蜂()小飞机()小蚊子()小燕子()4、为什么小蜻蜓过着悠闲的日子?请把有关的语句用“___”划。出来小白兔的时钟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帮忙想法。小山羊送给它三盆花。太阳出来了,牵牛花开了,张开了小喇叭。中午,午时花开了,张开了笑脸。天黑了,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请轻地唱歌。1、这篇短文有()小节。第2小节有()句话。2、小山羊送给小白兔什么花?请用“____”把答案在文中划出来。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花早晨开,()花中午开,()花晚上开。好邻(lín)居(jū)每天早晨(chén),我都能(néng)听见花喜(xǐ)鹊(què)的叫声。我醒(xǐng)来就(jiù)趴(pā)在窗(chuāng)台上,数一数大树上落下了多少只花喜鹊:一只、两只、三只……啊(ā),一共有九只,比昨(zuó)天又多了两只哪(nǎ)!我真高兴,花喜鹊已(yǐ)经(jīng)把我家的大树当成(chéng)它们的家啦(lā)!花喜鹊帮助(bāngzhù)大树除(chú)害虫(hài),每天还把我从(cóng)睡梦(shuìmèng)中叫醒(jiàoxǐng),花喜鹊是我的好邻居。1、短文共有()小节。第二节有()句话。2、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我”的好邻居是(谁)?(1)大树()(2)花喜鹊()(3)小蝴蝶()春姑娘春姑娘轻轻地飞来了。她飞过高山,来到江河,飞过森林,来到田野,把春风春雨送到人间。1、短文共有()句话。2、拼读拼音,从文中找到这个字,根据要求写一写。fēi(),第一笔是()。lái(),共有()笔,第四笔是()。bǎ(),共有()笔,第四笔是()。小种子一粒小种子,谁在泥土里,春风吹吹它,春雨抱抱它,太阳公公叫醒它,春来啦!春来啦!小小种子伸伸腰,呀!变成一棵绿苗苗!填空:(填序号)(1)春风(2)春风(3)太阳(4)泥土一粒小种子,睡在()里,()抱抱它,()吹吹它,()叫醒它。小猫种鱼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农民把花生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了地里,它收了很多小鱼呢!1,农民把()、()种在地里,小猫把()种在了地里。2,小猫这样做,到了秋天,能收到小鱼吗?()(1)能(2)不能两只羊一天,一只白羊从南面上了独(dú)木桥,一只黑羊从北面上了独木桥。它们同时到桥当中,白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黑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它们谁也不肯(kěn)让谁,就打了起来,不一会儿,只听到河里“扑通!扑通!”的响声,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1,短文一共有()小节,第一节有()句话。2,拼读下列音节,并在文中圈出这些词语:(1)dúmùqiáo(2)tóngshí(3)běimiàn(4)xiǎngshěng好消息三月的微风把好消息轻声告诉了一朵云,云儿背着许多小雨滴。雨滴噼噼啪啪落下来,把好消息告诉了苹果树上的一朵花儿。正在采蜜的小蜜蜂听到了好消息,就嗡嗡地唱着歌告诉山丘上的每一朵蒲公英。蒲公英一句话也不说,她们金黄色的脸儿,在雨后的阳光下露出了笑容。现在每一个人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春天来了。1、全文共有()个自然段。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哭—()坏—()去—()上—()3、短文中写了谁在传播那个好消息?4、你知道这个好消息是什么吗?写下来。小兔运南瓜一天,住在森林边上的小白兔到菜地里收南瓜。他蹦蹦跳跳地来到地里,看见南瓜长得又圆又大,他高兴极了,伸手就摘下来一个。这一下他可发愁了,这么大的南瓜怎么搬得动呢?正在这时,小熊猫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边走边说:“小白兔,你好!”看见小熊猫骑的车子,小白兔一下子有主意了,他想:我的大南瓜圆圆的,多像车轮呀,不是也可以转动吗?好,有法啦!小白兔用力把
㈤ 大班语文儿歌《鱼儿游》教案
学习目标 学说儿歌,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尝试根据儿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初步发展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掌握前、中、后的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 《鱼儿游》儿歌。 两至三首不同类型的歌曲。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 :集体 1. 出示《鱼儿游》儿歌,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鱼儿游 鱼儿游向前, 鱼儿向后转, 向上跳一跳, 转个大圆圈。 2. 请一位幼儿按老师的指示,做向前游、向后转、向上跳和转圆圈的动作,给其他幼儿做示范。 3. 播放两至三首歌曲,请幼儿从中选出适合为扮演鱼儿游动做伴奏的音乐。 4. 播放音乐,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条鱼,随着音乐,一边说儿歌,一边做动作。 5. 音乐停下来时,老师请幼儿做"造型",并根据当时幼儿的位置,帮助他们巩固和加深理解前、中、后的概念。 活动评价 能说儿歌《鱼儿游》,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有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 能说出自己的位置。
㈥ 根据儿歌内容和同学说一说语文后都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你学习了语文,你就会发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心境,你就会明白语文给你带来的好处。
它会让你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会让你的眼界放的更远,会让你的眼里闪烁着知识的光芒。
这就是语文,可以给你带来愉悦,也可以通过小说文章给你带去精神的盛宴。
学习语文是很重要的,先不说我们是中国人,如果连自己国家的语文都学习不好,如何去强大国家。
并且,学习语文也可以丰富我们自己的经历,丰富我们自己的阅历。学会语文,别人所不知道的,你可以用语文的角度去为他解惑。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都能学好语文,毕竟,语文是我们国家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去理解生活的沟通方式,是我们去描绘一个事物所必须用到的途径。
所以学习任何知识之前都必须先学语文,没有语文就没有通往其他知识领域的敲门砖,没有语文就没有其他任何书籍著作的产生。故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多大,不言而喻,不学好语文,在知识的海洋里则寸步难行。
㈦ 一年级语文题:儿歌中有几句话
滴嗒,滴嗒,下雨了!——1 种子说:“下吧,下吧!——2 我要发芽。”——3 梨树说:“下吧!——4 下吧!——5 我要开花。”——6 麦苗说:“下吧,下吧!——7 我要长大。”——8
㈧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生字儿歌大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
生字表(一)
汉语拼音
3、爸 妈 我 4、大 米 土 地 马 5、花 哥 弟 个 画 6、下 洗 衣 服 鸡 7、做 过 了 不 乐
8、出 读 书 骑 车 的 话 9、你 他 水 白 皮 子 在 10、小 爱 吃 鱼 和 牛 草 好 11、家 飞 机 有 儿 河 入 校 12、山 田 左 片 右 半 云 她 13、老 师 文 朵 鹅 条 雨 天 桥 识字(一)
1、一 去 二 三 里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口 耳 目 羊 鸟 兔 日 月 火 木 禾 竹 3、 沙 发 报 纸 台 灯 电 视 晚 上 送 果 笑 也
4、打 球 拔 拍 跳 高 跑 步 足 响 课 真 身 体 课文
1、远 色 近 听 无 声 春 还 人 来 惊 2、 对 说 是 叶 圆 夏 秋 雪 肚 就 冬 3、排 中 游 流 唱 两 岸 树 苗 绿 江 南 4、哪 座 房 漂 亮 青 门 窗 香 屋 要 们 5、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开 伞 热 6、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7、船 弯 坐 只 看 见 闪 星 蓝
8、阳 像 金 野 更 面 长 早 晨 拉 进 谁 9、影 前 后 常 跟 着 黑 狗 它 朋 友 10比 尾 巴 短 把 猴 松 鼠 扁 最 公 鸭
识字(二)
1、黄 猫 杏 桃 苹 红 边 多 少 群 颗 堆 2、商 场 包 奶 牙 毛 巾 笔 尺 作 业 本 东 西
3、菜 园 豆 角 萝 卜 心 又 捉 迷 藏 嘴 越 风
4、明 鲜 尘 尖 灭 力 男 休 手 林 森 从 众 课文
11、想 告 诉 路 能 走 北 京 城 安 广 升 旗
12、点 数 清 彩 飘 落 空 问 回 答 方 13、平 搭 间 这 些 都 住 呢 啊 没 很 14、自 己 吧 您 带 吗 深 学 会 那 景 美
15、次 瓜 燕 什 么 样 得 再 可 仔 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