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微课课型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2、 学习读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课外书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以“聪”导入:你想变得更聪明吗?那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呢?(多读书)
2、 说说你平时是怎样读书的?
引入:读书要讲究方法
二、读书方法的指导
1、指导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指导具体的读书方法:选读法、粗读法、精读法、笔记法
3、指导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像型、评价型
三、总结:读书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四、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而生在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后阅读肯定会更顺利,生的阅读兴趣会更浓。因此,本节教学旨在引导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贰』 微课的类型在内容上有哪些分类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叁』 语文什么样的课适合做微课
都适合,关键你怎么看语文,这个是核心,观念不更新,不深入思考,就只能版做出微课的形式,得不到微课的权本质。
精彩的内容+优质的表现。就是微课的关键。
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最难的时如何精简自己的教学,因为中国90%的教师上课“废话”比较多。
『肆』 微课的类型有哪些
电子白板课件
使用专业高清互动大屏录播室,PPT演示教学内容,讲师与教学内容一体化录制。立体化还原传统教学,让老师自由发挥授课。
面授现场课件
教学现场多机位方式拍摄,原生态展现传统课堂,影视特效制作交互式场景,让在线学习体验原汁原味的课堂。
flash动画课件
专业影棚拍摄,教学内容与教师融合呈现,光影中实现互动教学。
虚拟场景课件
专业虚拟影棚拍摄,应景教学,美轮美奂的画面设计,科幻大片的学习体验。
访谈互动课件
高端访谈,互动中实现教学,让微课画面更生动、在线学习不孤单。
PPT课件
唯美画面、专业配音,美轮美奂展现内容,简洁呈现教学。
情景模拟课件
情景互动教学,富媒体、多交互,身临其境的学习效果
『伍』 微课的教学类型有哪些
0
1
录屏
通常,计算机相关的课程,需要演示详细的操作步骤,较多采用录屏的形式。借助录屏软件,把讲解者的电脑画面或每一个操作步骤清晰录制下来即可。
此类微课对制作者的技术要求不高,难度系数不大,同时可以让受众快速抓住重点,更加清楚每一步的操作。
吸睛指数:三颗星
0
2
动画
往往动画类型的微课视频,经常用来解释晦涩难懂的名词,课程中的重难点、易错点、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者科普类的小知识。
此类微课需要制作者具备一定的动画制作基础,创意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了。
用动画的形式来呈现,轻松活泼、好玩有趣,更容易让受众接受、区分知识误区、牢记知识要点。
吸睛指数:五颗星
0
3
实录
跟录屏不同的是,实录是指用手机或摄像设备拍摄录制的视频。这种类型的微课,有些以情景式教学导入新课,或者用特写镜头来表现某个知识点的操作流程。手工类、实验类、实践类的课程较多采用这种形式。
此类微课需要视频拍摄者具备一定的摄像基础,保证视频画面与课程内容合理相结合。
吸睛指数:五颗星
0
4
课件+教师出镜
这种形式的微课,也是近些年最常见的微课形式。教师出镜和录屏相结合的这种形式,比单纯的录屏效果更好一些。
受众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同时能通过画面感受主讲教师的个人魅力,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此类微课要求制作者有一定的后期技巧,主讲教师有一定的镜头表现力。
『陆』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步骤
利用微课,理来解课文内源容课文内容是多方面的、丰富的,同时由于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阅历问题,导致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诸多疑难。微课程,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弥补了教材设计的缺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要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但是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无法对上述特征加以分析;而且课本上没有插图,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那么巧妙借用《苏州园林》的微课程,就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门窗的设计等,与视频图画相搭配,同步插入教师解说词,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溶画文于一体。
『柒』 什么是“微课”!微课与教学课例、课例片段、微型课堂、微课堂有何区别!
1.“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见图1)。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图1 “微课”教学资源组成
2.“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摘自《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胡铁生,佛山市教育局,2011年5月20日)
『捌』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程
(一)课前导入
“万事贵乎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虽然不能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但能影响整堂课的氛围。一次语文课上,学习的课文是林海音的《窃读记》。教师利用微课程介绍作者,简洁的文字配上图画及音乐,一下子让孩子们进入了作者的生活年代,使学生对老北京的生活有了浓厚的兴趣,对老北京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整节课因为有了微课程作铺垫,营造了良好的场景,学生体悟得相当好。我们也不得不重新定位微课程在课堂上的作用。又如学习《晏子使楚》,可以从外交家谈起,先利用微课程讲周恩来机智应对的外交故事,再转回课文,古代也有言辞犀利、机智过人的外交家,引出晏子。
(二)解决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为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而头痛,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出现很多低技术水平的错误,明明是自己或者同学可以修改的,却一直保持到最后由教师批改。他们不愿意和同学交换修改,自己修改的激情也不高。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给学生播放这样一则视频《四色笔》:视频中的学生准备了黑、绿、蓝三支笔:自己写作文用黑色笔,同伴修改使用绿色笔,自己再修改时则使用蓝色笔,最后,教师使用红色笔点评或批改。因为字迹的颜色不同,所以能清楚地看到学生互动的过程,也能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与同学的合作,也习惯了互相修改作文,学生作文的水平会在不断的自我修改与互相修改中提高。
(三)拓展延伸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