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小学数学解方程

小学数学解方程

发布时间: 2021-07-30 14:00:41

A. 小学数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如果是应用题小学方程应该有四大类吧,多做几题这些类型题目,做到深刻了解,举一反三。其实应用题方程是很好解的,只要列好未知项,就可以按题目一步步依次列式就好。如果是计算题,具体的方法也没有,无非也就那几类题类,千万不离其中,代那些方法,公式,关键是活用

B. 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检验过程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

(2)小学数学解方程扩展阅读

1、解方程的方法:

(1)估算法:刚学解方程时的入门方法。直接估计方程的解,然后代入原方程验证。

(2)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方程。

(3)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

(4)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2、方程的应用范围:

(1)根据问题变未知数

(2)围绕未知数,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3)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

(4)解方程,并作答

C. 小学数学(解)方程式入门!!!

列方程解应用题,应进行如下一些训练:

(1)列代数式的训练。正确、迅速地列出代数式是列方程的基础,可以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训练:

①用数学语言叙述代数式。例如:

3x+5(一个数的3倍与5的和);

7×8-4x(7的8倍减去一个数的4倍)。

②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例如:

a的6倍(6a);

90减去x的5倍(90-5x)。

③根据题意叙述代数式的意义。例如:“学校买来6个小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8个排球,每个b元。”要求学生叙述以下各式的意义。

6a(表示6个足球的价钱),

8b(表示8个排球的价钱),

6a+8b(表示两种球的总价),等等。

反过来,老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列出代数式。

(2)找等量关系的训练。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事例中的一些等量关系,使学生逐步熟悉。

例如:小侠到商店去买笔记本,总价钱是1.6元,小侠付出2元,找回0.4元。把这件事情列出等式。

付出的2元-笔记本总价1.6元=找回的0.4元,

笔记本总价1.6元+找回的0.4元=付出的2元,

付出的2元-找回的0.4元=笔记本总价1.6元。

(3)列方程的训练。把列代数式的训练和找等量关系的训练结合起来进行(只要求列出方程,不必解方程)。

例1:计划修一条水渠260米,已经修了7天,每天能修x 米,还剩50米没有修。

等量关系是:计划米数-已经修的米数=剩下的米数;

方程是:260-7x=50

例2:农具厂两个车间计划生产720把镰刀。第一车间每天生产镰刀38把,第二车间每天生产镰刀42把,x天完成了任务。

等量关系是:第一车间生产数+第二车间生产数=全部任务;

或(第一车间工作效率+第二车间工作效率)×x=全部任务。

方程是:38x+42x=720,

或 (38+42)×x=720。

D. 小学数学解方程是怎样解的

小学数学解方程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的,为的是和中学接轨。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不为0),等式仍成立。
例如: x+86=100
解: x+86-86=100-86
x=14

再如: x÷86=100
解: x÷86×86=100×86
x=8600

E. 小学数学方程有几种!

主要是一元一次方程和整数方程

F. 小学数学解方程有什么技巧吗

看准未知数,将它提到式子的左边,然后将其他的数据改变符号后放在右边,最后算出右边的数据再除以未知数的个数就行了!

G. 小学数学解方程100道

X
-
15%X
=
68
3.5X+1.8=.3
3.6X÷2=2.16
0.8X-4=1.6
5X÷2=10
X-0.25X=3
4+0.7X=102
X-0.125X=8
x-0.375x=3/4
5
X-2.4×5=8
15X÷2=60
4X+X=3.15
3.4X+1.8=8.6
5X-X=2.4
1.5X-X=1
6.6X-6X=1.8
x
-
0.8x
=
16+6
X+25%X=90
12x=300-4x
30÷x+25=85
410-3x=17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5×3-x÷2=8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x+2x+18=78
(200-x)÷5=30
(x-140)÷70=4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
x+19.8=25.8
5.6x=33.6
9.8-x=3.8
75.6÷x=12.6
5x+12.5=32.3
5(x+8)=102
x+3x+10=70
3(x+3)=50-x+3
5x+6=11
2x-8=10
1/2x-8=4
12+34x=56
22-14x=12
54-X=24
7X=49
126÷X=42
13+A=28.5
2.4X=26.4
70%X
+
20%X
=
3.6
2X+7X=9/10
180+6X=330
2.2X-1=10
X-0.8X=10
X+
2/5X=21

H. 小学数学计算题(解方程)

1.2:x=2:15
解:2x=1.2×15
x=9
3/4:6/7=X:5/12
解:6/7x=5/12×3/4
x=5/16×7/6
x=35/96

I. 解方程,小学数学。

1、今年比去年少支出5万元,那么节约是5/20=25%;
2、总共1.5L,喝了1/2,剩下就是1.5/2=0.75L,每1/4L装一杯,即每杯0.25L,那么0.75/0.25=3杯
3、设全书共X页,根据条件得出(20%X+77)/(X-20%X-77)=3/5,解除X=440;即全书440页

J. 小学数学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1、移项变号

把方程中的某些项带着前面的符号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并且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以,除以变乘。

2、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不为0)。

(10)小学数学解方程扩展阅读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举例说明:a+b=13 符合等式,有未知数。这个是等式,也是方程。

5+3=8 ,30×70=2100,这两个式子符合等式,但没有未知数,所以都不是方程。

方程中,恒等式叫做恒等方程,矛盾式叫做矛盾方程。在未知数等于某特定值时,恰能使等号两边的值相等者称为条件方程,例如 ,在时等号成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热点内容
背影教学 发布:2025-08-04 13:17:55 浏览:991
叫老师 发布:2025-08-04 12:44:46 浏览:432
新时代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04 11:14:27 浏览:685
八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 发布:2025-08-04 10:50:13 浏览:847
军师生 发布:2025-08-04 09:22:14 浏览:41
班主任工作经验收获及感悟 发布:2025-08-04 09:13:20 浏览:583
传说的教师 发布:2025-08-04 05:09:14 浏览:445
祁东教师招聘 发布:2025-08-04 03:08:14 浏览:453
大专数学教材 发布:2025-08-04 02:41:14 浏览:554
课程教学研究杂志 发布:2025-08-04 01:56:59 浏览: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