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发布时间: 2021-08-03 16:42:44

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数学全册教案

上月抄见数 本月抄见数 实际用量 单价 金额
水 供水:152吨 198吨 (46 )吨 1.03元 (47.38 )元
排水:/ / 41.4吨 0.9元 (37.26 )元
电 207千瓦时 365千瓦时 ( 158)千瓦时0.61元 (96.38 )元
89千瓦时 142千瓦时 (53 )千瓦时0.30元 (15.9 )元
天然气231立方米 274立方米 (45 )立方米2.1元 (94.5 )元
参考资料:我们老师说的,肯定没错!记得给分

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 北师大课标版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苏教课标版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人教义务版六年级 数学 北师大课标版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苏教课标版一年级 四年级 人教义务版六年级 英语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外研社版(一年级起点)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外研社版(三年级起点)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综合资源听力训练 看图说话 情景对话 儿歌欣赏 常用话题 课堂用语 音乐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 二年级 人音课标版一年级 二年级 美术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 人美课标版一年级 二年级 科学 冀人教课标版三年级 四年级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苏教课标版五年级 品德与生活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
第一单元 第五单元
1 窃读记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4 我的“长生果” 我爱你,汉字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六单元
第二单元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8 慈母情怀
5 古诗三首 6 梅花魂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7 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 20 学会看病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第三单元 第七单元
9 鲸 10 松鼠 21 圆明园的毁灭 22 狼牙山五壮士
11 新型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23 难忘的一课 24 最后一分钟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
第四单元 第八单元
13 钓鱼的启示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25 七律·长征 26 开国大典
15 落花生 16 珍珠鸟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28 毛主席在花山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讲学稿
课题5、古诗词三首 课型 新 授 执笔 石龙龙
审核人 适用年级 人教五年级上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利用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 ,疏通课文大意。
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他的父亲一生只做了几任地方州县官吏,最后死于通判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任上。王安石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因此,他视南京为第二故乡。年轻时,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因受到守旧派的反对,被迫离职回到江宁,最后忧愤而死。由于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倔强的性格,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情真意切。其诗文有不少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人生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遒劲清新。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张籍(767—830) 唐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故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有《张司业集》。
纳兰性德(1655—1685) 清代词人。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他是清大学士明珠的公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尤以小令见长,时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著有《通志堂集》。
课前检测
1.我能背诵一首思乡的古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古诗,给带点字注音。
一水间( ) 数( )重( )山 照我还( ) 意万重( ) 洛( )阳 榆( )关 那畔( )行 千帐( )灯 风一更( )
3.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
4.解释诗句中带点字词的意思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的意思是 。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
整句诗的意思是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
5.自己多读几遍这三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6.认真朗读三首古诗,把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抄写下来。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
《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自主、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在小组内说一说。
2、《泊船瓜洲》诗人所在的瓜州与他的故乡南京是近还是远?为什么?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3、你喜欢《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诗中的哪句话?为什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词表示?把这些词放入诗句读读、想想,结合课后资料袋想象画面,体会哪个词用得更好?为什么?

4、是什么勾引起了诗人张籍对家乡的思念呢?作者在洛阳城里都看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

5、细细地品读《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诗,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当堂检测:
1、读《泊船瓜洲》填空。
作者当时船停泊在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乡并不远。诗中的“绿”字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字,但“绿”字更加传神,“绿”字让我们想到 等描写春天的词语,还想到描写春天的诗句 。
2、王安石评价《秋思》时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请找出来抄一抄

3、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红杏枝头春意( )。(旺、闹、浓)
(2)、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2、默写《秋思》。


能力提升
1、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抓住“见秋风”“欲作”“意万重”变成“写家书”片段,或者抓住“复恐” “临发”“又开封”变成“送家书” 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歌曲,在班级展示。(选做)

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讲学稿
课题5、古诗词三首 课型 新 授 执笔 石龙龙
审核人 适用年级 人教五年级上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 ,疏通课文大意。
2、要充分预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15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课前检测
1.我能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2.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由朗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
3.读拼音,写词语。
luó yánɡ yú ɡuān hé pàn wén zhànɡ
( ) ( ) ( ) ( )
4.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1)“秋风”给人的感觉是 ,在诗中更能表达诗人的
(2)“山一程,水一程”是形容 ,在诗中更能表达诗人的
(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思是
5.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自主、合作、探究:
问题一:作者的“身”在哪里?“心”又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问题二:自由朗读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请选择一个画面、一种场景,用手中的笔,更用心中的情把它们写下来。

问题三:读完《长相思》,你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问题四:细细地品读三首诗,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读出自己的不同感受。

当堂检测:
1、根据不同季节,抓住不同景物进行描写,从而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本课三首诗词的共同特点。读读背背想想,完成下列作业。
(1)《泊船瓜洲》写的是( )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2)《秋思》写的是( )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3)《长相思》写的是( )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2、“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
“风一程,雪一程”表示征程
能力提升
1、读一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月夜忆舍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杜甫 (唐)王建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④ 求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整体备课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
第一组“走进西部”, 第二组“永远的童年”, 第三组“语言的艺术”,
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 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
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 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
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 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 300个。
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朗读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默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语文课,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根本的任务。
(1)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三)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第二,要创设特定的情境。第三,要体现双向互动。第四,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资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
第四步:依照样本,撰写报告。

热点内容
数学著作是 发布:2025-09-24 17:34:39 浏览:407
小放牛教学反思 发布:2025-09-24 14:41:45 浏览:686
高一数学必修一幂函数 发布:2025-09-24 13:56:40 浏览:567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 发布:2025-09-24 13:55:15 浏览:604
班的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24 09:35:19 浏览:584
校园招聘书籍 发布:2025-09-24 08:41:59 浏览:359
2017高考全国卷三历史 发布:2025-09-24 07:58:21 浏览:404
物理必修一试题 发布:2025-09-24 07:41:41 浏览:245
日用英语 发布:2025-09-24 05:59:41 浏览:782
大学班主任毕业鉴定 发布:2025-09-24 03:24:03 浏览: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