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初二语文短文两篇

初二语文短文两篇

发布时间: 2021-08-07 14:32:18

㈠ 初二上语文短文两篇注释

陋室铭的:(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这里用为动词,著名、闻名。
(3)灵:灵异,有灵气。
(4)斯:这。是:判断动词。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5)惟:只。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德馨:这里指品德高尚。馨,香气。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
(7)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8)白丁:本指科举时代没有功名的人,这里与“鸿儒”对举,泛指不学无术的平庸小人。通俗讲为没有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调,原指调弄,这里指弹奏。弹奏闲雅的古琴。素:不加装饰的。
(10)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一说《金刚经》
(11)丝竹: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2)乱耳:扰乱耳朵。
(13)案牍(dú):公文,文告。
(14)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劳累。
(15)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杨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17)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内容

1,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⑴高,有仙则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⑶。斯是陋室⑷,
惟吾德馨⑸。苔痕上⑹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⑺,往来无白丁⑻。 可以调素琴⑼,阅金经⑽。无丝竹⑾之⑿乱耳⒀,无案牍 ⒁之劳形⒂。南阳⒃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⒄。孔子云:“何陋之有⒅?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神仙(居住)就能声名远扬。水不在于多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纵情谈笑的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没有文化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这里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编辑本段作品注解、词语注释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⑴ 在:在于,动词。 ⑵ 名:出名,名词作动词。 ⑶ 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 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 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儒:有学问的人。 ⑻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弹奏。素琴:素雅的古琴。 ⑽金经:指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金经
⑾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音乐。 ⑿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⒁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⒂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⒃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⒅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2.(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编辑本段作品译文
濂溪清赏
水里陆地上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喜爱牡丹。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艳,它中间贯通,外部笔直而不弯曲,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在远处观赏它,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它呀。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能有谁呢?喜爱牡丹的,当然有很多人了!

编辑本段句子翻译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水上、陆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⒉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⒊自李唐来,世人甚(盛)爱牡丹。
从唐朝以来,天下的人们大多喜爱牡丹。

⒋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我只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⒌中通外直,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

⒍不蔓不枝,
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⒎香远益清,
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幽,

⒏亭亭净植,

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但不可以贴近玩弄它啊。

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者;

⒒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⒓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此句为判断句,从“者也”看出,其中真正的关键是判断动词——“是”)

⒔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在此作语气助词)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⒕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⒖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了。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这句描写莲花的高洁、质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描写莲花正直

㈢ 初二 语文 短文两篇 请详细解答,谢谢! (17 11:29:44)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4。
1。唐 温庭筠 《春秋》
罢注直铜龙,旧宅佳莲照水红。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㈣ 初二语文26课《短文两篇》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译文二:
高高的山峰直插云天,清清的流泉明净见底。
两岸石壁上,五色缤纷交相辉映。
那青翠的丛林,碧绿的修竹,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
晓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猴和百鸟的啼叫声交织成一片;夕阳即将坠落之际,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腾跃。
这实在是人世间的仙境。
自从谢灵运以后,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妙山水的人了。

㈤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的中心思想

《陋室铭》本文通过检验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和分析证明“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爱莲说》本文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㈥ 初中语文 短文两篇 人教版

【贪婪】
贪得无厌,不知足。

【堕落】

1、沦落;流落。

2、指思想行为趋于下流。文中是第一种含义。

【点缀】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冉冉】

形容事物慢慢变化或移动。

【雏形】

事物的初步形式。

【稀疏】

不稠密。

【累累】

连续不断;连接成串。

【低回】

纤回曲折。引申为情感或思绪萦回。

【繁弦急管】

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红灯绿酒】

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玲珑剔透】

形容精工制造、结构奇巧、内部镂空的手工艺品。

【形容俊俏】

漂亮,聪明灵活。

【具体而微】

整体的各部分都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回味无穷】

回味,从回忆中体会。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㈦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 《短文两篇》 原文

《陋室铭》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㈧ 初二语文 短文两篇 只要课文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㈨ 初二语文27课:短文两篇的翻译

答谢中书书翻译: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内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容,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里,(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只见月光照进室内,于是我高兴地起身出行。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朋友,就到承天寺寻找我的好友,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两个人)就一起在庭院里散步.

热点内容
船用化学品 发布:2025-07-08 11:24:18 浏览:912
大老师恶心 发布:2025-07-08 08:52:35 浏览:959
日本历史学 发布:2025-07-08 08:37:05 浏览:487
有什么好歌 发布:2025-07-08 07:06:26 浏览:68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发布:2025-07-08 07:06:19 浏览:841
数学老师推荐信 发布:2025-07-08 04:44:51 浏览:167
mc另类压声教学 发布:2025-07-08 04:35:41 浏览:891
古代地理学巨著 发布:2025-07-08 04:35:00 浏览:600
松鼠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2025-07-08 04:08:22 浏览:946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