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距离
小学里是用方向位置和距离联合表示的。例:北偏东45度2千米处。相当于初中解析几何中的原点到座标点方位与距离。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成“十”字,同地图上的方位。其它方位用北偏或南偏来表示,一般不出现东偏或西偏。
② 小学数学路程公式是怎么来的
通过实验测试和计算,得到物体匀速运动的规律:速度×时间=距离
其中速度是一版个因数,时间也权是一个因数,距离是积。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所以就有了
距离÷速度=时间
距离÷时间=速度
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三个数量关系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数量,就能算出未知的第三个数量。
③ 小学数学,一共6cm(两段线条距离)
速度是用千米来做单位的,所以第三个小题要用360÷90
④ 小学数学相邻距离
在一条直线上依此A,B,C,D,E,F六个点,每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AB:BF=( 1:4).
⑤ 求A B两地的距离(小学数学)
相遇时间是
1÷(10分之1+15分之1)=6小时
相遇时,客车行了全程的
10分之1×6=5分之3
AB两地的距离是
25÷(5分之3-2分之1)=250千米
⑥ 小学数学甲和乙之间的距离
36×2÷(54-48)×(54+48)
=12×102
=1224千米
甲乙的距离1224千米
⑦ 小学数学距离问题
按行走路程来解答
甲乙 开始出发 甲从A 乙从B 第一次相遇 甲走了3/10路程 而乙走了7/10路程 把这个时间看做一个标准时间t
于是
第二个t 甲走到6/10 乙走到A又返回4/10
第三个t 甲走到的9/10 乙返回B又走了1/10 第2次向遇
第四个t 甲走到B并走回2/10 乙走到8/10 甲乙同向
第五个t 甲走出 5/10 乙到A反回走到5/10 第3次相遇
第六个t 甲走到8/10 乙走到B反回走到2/10 甲乙同向
第七个t 甲走到A返回1/10 乙走到9/10
第4次相遇
第八个t 甲走到4/10 乙走到A返回走了6/10 甲乙同向
第九个t 甲走到7/10 乙走到B返回3/10 第5次相遇
第十个t 甲走到B 乙走到A
可得到 在第10个t 甲刚好走到B 而乙刚好走到A 期间共向遇5次
可以推出 在第20个t 甲回到A 而乙回到B 相遇10次 而前5次和后5次的相遇点 完全一样 顺序相反 前10次相遇点 分别是 总距离的 3/10 9/10 5/10 1/10 7/10 7/10 1/10 5/10 9/10 3/10
所以 当第2000次相遇的时候 刚好完成N个t的循环 甲在A 而乙在B 相当与回到开始的状态
所以第2008次 2009次相遇的地点 相当与第8次 和第9次相遇的地点根据上面得到的相遇点 第8次和第9次相遇分别是在总距离的5/10 和9/10处
因此 设总距离为x
得到 (9/10-5/10)x=120
x=300
A B两地距离为300千米
⑧ 小学数学题速度,距离,相遇
速度=距离÷时间
所以,相遇的时间=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的时间=距离
距离÷时间=速度和
⑨ 小学数学题,距离问题。
甲每分钟行120米,已每分钟80米,那么甲每分钟比乙多行120-80=40(米)。
甲距中点还有560米,乙距中点还有1040米。这说明甲乙两人共同走了
(1040-560)÷40=12(分钟)
算甲乙两人走了多少路程:
12×(120+80)=2400(米)
东西两镇相距:
2400+1040+560=4000(米)
答:东西两镇相距4000米。
⑩ 小学数学家到学校距离的问题
设他家到学校的距离为X千米。
X/50-3=X/70+5
X=1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