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数学中考规律题

数学中考规律题

发布时间: 2021-08-09 21:42:29

A. 初三数学找规律题有没有什么诀窍啊

初中数学找规律方法.txt
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
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初
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
: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

n
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
a
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
为增幅,(n-1)b
为第一位数
到第
n
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
a+(n-1)b。
例:4、10、16、22、28……,求第
n
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
6,增幅相都是
6,所以,第
n
位数是:4+(n-1)
×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
列)
。如增幅分别为
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
n
位的数也有一种
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
n-1
位到第
n
位的增幅;
2、求出第
1
位到第第
n
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
1
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
n
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
n
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
n-1
位到第
n
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
〕×(n-1)÷2=(n+1)×(n-1)=n2-1
所以,第
n
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
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
增幅为
1、
2、4、8.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
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
些技巧。

B. 中考数学规律题

图2比图1多2个得:2=1的平方+1
图3比图2多5个得:5=2的平方+1
图4比图3多10个得:10=3的平方+1
依此类推
图5比图4多17个得:17=4的平方+1
图6比图5多26个得:26=5的平方+1
图7比图6多37个得:37=6的平方+1

公式:
第n个图比第n-1个图多多少=(n-1)的平方+1
把n=7代入上式:得图7比图6多37个

C. 数学中考规律题中找到两种规律但正确答案只有一种怎么

月亮啊!今天明天呢?我知道,看过吗?嗯,南中男男女女煎卷肯定不能出错了,中考中锐隽都是秘密研发的,而且题都是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审核的,并且被分都是多人脾气道题取平均分的笔法,这也说明了中考。出卷和批卷的严格性那么大,初做的可能基本上就没有了,这也就是说只是因为你没长大而已,并不是因为这个题出错了。

D. 找规律(数学中考题)

规律按方法不同可分为一:
3(n-1)+2 当n是奇数时为B,当n是偶数时为C
3(n-1)+3 当n是奇数时为C,当n是偶数时为B
3(n-1)+4 当n是奇数时为D,当n是偶数时为A
二、
6(n-1)+1=A 6(n-1)+2(或+6)=B 6(n-1)+3(或+5)=C 6(n-1)+4=D 因为n为自然数,要减去0这一个整数,所以每次要减1

按第二种规律算,那么第12个就是第2个n,刚好是B,即将12放入上述等式右方取代字母,当能整除时就OK。故而C第201次出现是第101轮的第一个C所以为6X100+3=603,第2n+1次出现则数到6(2n+1-1)+3(或+5)。
若解法不对敬请谅解,呵呵,好久没做过题了。

E. 中考数学的出题规律

大体是一样的,各市(或省)可能有一些差异,你要想找出题规律应该参考近几年你所在市(或省)的中考卷,参考性会比较大。

F.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求法

一、关于找规律的问题
1、先要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数据组数,一般中考中找规律的问题给你的数据不会超过4组。
2、如果是3组数据,你就要考虑一次函数关系(y=kx(+b))和反比例函数关系(y=k/x)。将前两组数据分别代入这两个函数关系式(先一次函数,后反比例函数)。然后用第三组给出的对应数据验证,一般来说是成立的。
3、如果是4组数据,就要考虑二次函数关系(y=ax²(+bx+c)).分别求出a、b、c的值,再将第四组数据带入验证即可。
4、如果是5组数据那么就说明这道题的难度是很大的,那就干脆跳过,不要浪费时间了。
二、翻折问题
1、如果是选择题,难度就不会很大,你就可以直接用草稿纸折一下,答案就很容易发现了。
2、如果是证明之类的解答题就要做到以下技巧:
(1)抓住不变量,尤其是角的度数和线段的长度;
(2)会做辅助线,主要是三点:①连接翻折后重叠的两点,则折痕一定是这条线的垂直平分线;②旋转,这个难度较大,需要证明相似或全等;③反向延长,构建一个特殊的四边形。
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在中考中再遇到这种题目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我也只是刚刚毕业的,这几点是我在老师基础上总结的。
祝你好运!!!

G. 数学规律性中考题

37
观察一下,每个数之间分别相差的是3,5,7,9……全是连续基数所以下一个数应该比前一个数大11,即37.
或者,可以通过列函数式找出规律,
设这个数为Y,所排在的位置为x
即y=x²+1
最后一种思路初三学过二次函数就很明了了,其实用第一种方法就可以简单的做出了。

H.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

一、关于找规律的问题

1、先要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数据组数,一般中考中找规律的问题给你的数据不会超过4组。

2、如果是3组数据,你就要考虑一次函数关系(y=kx(+b))和反比例函数关系(y=k/x)。将前两组数据分别代入这两个函数关系式(先一次函数,后反比例函数)。然后用第三组给出的对应数据验证,一般来说是成立的。

3、如果是4组数据,就要考虑二次函数关系(y=ax²(+bx+c)).分别求出a、b、c的值,再将第四组数据带入验证即可。

4、如果是5组数据那么就说明这道题的难度是很大的,那就干脆跳过,不要浪费时间了。
二、翻折问题

1、如果是选择题,难度就不会很大,你就可以直接用草稿纸折一下,答案就很容易发现了。

2、如果是证明之类的解答题就要做到以下技巧:

(1)抓住不变量,尤其是角的度数和线段的长度;

(2)会做辅助线,主要是三点:①连接翻折后重叠的两点,则折痕一定是这条线的垂直平分线;②旋转,这个难度较大,需要证明相似或全等;③反向延长,构建一个特殊的四边形。

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在中考中再遇到这种题目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我也只是刚刚毕业的,这几点是我在老师基础上总结的。

祝你好运!!!

热点内容
老师上了自己的学生 发布:2025-07-02 13:52:03 浏览:43
如何写教学计划 发布:2025-07-02 13:29:22 浏览:531
教育工作计划 发布:2025-07-02 12:31:30 浏览:98
柏莱雅眼霜怎么样 发布:2025-07-02 11:26:50 浏览:295
2017天津数学高考卷 发布:2025-07-02 11:18:39 浏览:511
韩剧我的老婆是班主任 发布:2025-07-02 08:55:20 浏览:801
辛雷智能物理 发布:2025-07-02 07:44:54 浏览:315
密妆生物 发布:2025-07-02 07:13:54 浏览:966
幼儿教师的标准 发布:2025-07-02 07:05:30 浏览:463
嘉鱼美术培训 发布:2025-07-02 05:36:50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