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发布时间: 2021-08-17 15:29:57

①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 年 级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1、把下列字写在方格内,力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成功源于自信

2、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滞(zhì)留 粲(càn)然 庶(shù)祖母 脊(jí)背
B、眷(juàn)恋 胆怯(qiè) 真谛(dì) 忏(chàn)悔
C、胡髭(zì) 黝(yǒu)黑 一绺(liǔ)绺 颔(hàn)首
D、蜿(wān)蜒 稽(jī)首 号(hào)叫 破绽(zhàn) [ ]
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内(2分)
A、油光可鉴 翻来复去 杳无消息 藏污纳垢 [ ]
B、粗制滥造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诚皇诚恐 [ ]
C、无可质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花团锦簇 [ ]
D、冥思遐想 胜气凌人 不求甚解 郁郁寡欢 [ ]
4、 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请说说“诸葛亮、刘备”是哪部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并写出有关他们的两个成语或典故。(3分)
①“诸葛亮、刘备”是 里的人物。
②成语或典故:
5、 根据要求默写。(5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③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 ,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格调截然相反。
⑤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 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在温州打工的商丘青年李学生救出一名男孩之后,又去抢救另一名女孩时,被火车撞倒,壮烈牺牲。他的事迹被媒体宣传后,感动了中国。在腾讯网、温州网等网站共话“河南英雄感动中国”网页上,网友评论如潮。新浪网也作了专题报道。如果你看到了这个报道,登陆了其中某网站,看到了网友们的留言,请你对下面选摘的两位网友的留言加以评论并写下你的留言。(4分)
新浪网网友:你不再救另一个不就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了吗? 你真傻!
温州网网友:每一个生命都是偶然,生命的意义何在,你做了最好的诠释。向你致敬!
你的评论:

你的留言: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 (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3分)

8、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4题 (共14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2)猿则百叫无绝( )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4) 经纶世务者( )
10、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2分)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2分)

13、第二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2分)

1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4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 题。(共13分)
A.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谈谈这样写的好处。(3分)

16、A段②处主要从哪个方面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3分)

17、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8、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4题。(共19分)
十一支康乃馨
记得那个母亲节,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也是我们留在澳洲的最后一年。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我们整整一个月没光顾游戏机室,终于有了小小一笔钱。
下午,当我和弟弟兴冲冲地打算去买礼物时,却发现了一桩糟糕的事情,我把攒的那笔钱给丢了。“我记得是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我惊慌失措地说,弟弟已经快要哭出来了。
我们俩翻遍了上衣口袋,都不见那钱的影子——在我们的计划中,那钱够买一打包装精美的康乃馨和一大块巧克力。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之后,我们决定马上上附近的花店去打临时工,在节日里,花店是最需要一些送花的小工的。
休斯太太的花店,就在学校边上。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我和弟弟都相信她会给我们一些帮助的。
老板娘正在忙着招呼顾客。在她身后,全是新鲜的康乃馨,小小的店铺弥漫着一种馨香。
“买花吗?”漂亮的老板娘看见了我们。“素色的康乃馨,送给你们的妈妈。”
“是的,噢——不,我们是想找一份工做,您这儿还缺人手吗?——我们打算用自己挣的钱给妈妈买一份礼物呢。”
“好孩子,你们等一等,就会有活儿干的——哦,瞧——”老板娘从一位先生手中接过扎好的一束花,打上蝴蝶结,附上地址交给我们;接着又有人电话来订花。不一会儿,我和弟弟都有了满满一筐子待送的鲜花;我们把筐子挂在自行车前,骑着车出发了。
“能不能向收到鲜花的母亲们要一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第一位主顾收到我们送去的鲜花后幸福快乐的样子时,我突然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这个办法一定行,谁不愿意将幸福与人分享呢?况且我们可以不要小费。”弟弟也说。于是第二位主顾收下鲜花后,我鼓足了勇气说道:“是真的,太太,你要相信我们,我们就要离开澳大利亚,爸爸带我们回到中国,可是妈妈有事没法走,这是我们跟妈妈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母亲节——你知道我们多想送妈妈一束康乃馨,叫妈妈开心。”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奇怪,等到这位好心的太太出人意料又如我所愿地递给我一支漂亮的康乃馨时,我红着脸竟不知道该怎样表示感谢。
三个钟头内我们跑了大半个堪伯宁,累得气喘吁吁,却异常兴奋。因为每一位接受礼物的母亲,在听我们的解释之后,都乐意只留下十一支康乃馨,而让我们选取一朵最漂亮的。
桑费尔德区,格林伍治街,72号……我按着地址按响了门铃。这是最后一位主顾。
开门的是位老太太,披着针织的披肩。一见到我手中的花,就先笑了。
“谢谢!”她接过花,深深地闻了一下,带点骄傲地告诉我们:“我儿子再忙也记得今天这个日子的,我已经有二十七张烫金的收据了。”说着就掏出小费。
“不。”我说,“我只希望你能允许我在这束康乃馨中挑一朵。我只要一朵,可以吗?”
“噢,当然,如果你需要的话。”老太太显得很惊讶,“可是,你要它做什么呢?”
“送给妈妈。”并说我们已经有十支了,就要实现我们的计划了。
老太太听完我叙述,就从花束中挑出一朵最漂亮的,交给我说:“多好的孩子,快回去吧。我祝福你们的妈妈。”
近傍晚了,我们快乐地回到家,送给妈妈的,也是十一支康乃馨。
19. 十一支康乃馨是怎么得来的?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3分)

20.为什么每位收到祝福的母亲都乐意让“我们”选一支最漂亮的康乃馨?(3分)

21.请你想象一下,当“妈妈”知道这十一支康乃馨的来历后,她会怎么说。(3分)

22.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文中加点的“漂亮”一词除写花的漂亮外还有没有别的更深的含义?(3分)

23.文中对“我和弟弟”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请各举一例说明。(举出两例即可)(3分)
① ( )描写。例:

② ( )描写。例:

③ ( )描写。例:

24.有人说“十一支康乃馨”表达了孩子们对母亲的祝福和爱心,也有人认为它同样表达了母亲们对孩子们的爱。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在文中找出理由说说你的观点。(4分)

得分 评卷人

25、请以“(风景、感动、和谐、竞争……)________无处不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切记文中不要出现与自己身份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②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初二年级(语文科)
2009越秀区第二学期末调研测试指导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越秀区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既是评价该年级整体教学质量和检验实施新课程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年级学业基本标准和是否能较好地适应新学期正常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这次阶段性(学段性)学业水平考试,重点检测年级教学质量要求必须掌握和运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它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能对教学起重要的激励、促进、诊断和监控作用,能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试题命制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语言教学与评价、考查内容与标准的命题原则,并按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包括语文课本后面的附录内容和指定背诵的诗词要求而制定。

二、测试范围、内容及要求
(一)测试范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能力要求
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掌握本册教材每篇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其组成的常用词的字音、字形及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了解病句类型以及句子的简明得体等语言基础知识。认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多义词的常用义及其近(同)义词,词的语境义。句子成分和句子的主干等语法知识,往往是以辨别修改病句的形式出现。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初步学会鉴赏诗歌,赏析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中所塑造的形象;课文规定背诵的诗句进行默写。
3、能阅读并鉴赏简单的文言文。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能够进行判断和翻译;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能准确翻译重要的文言句子以及进行正确地划分节奏。
4、练习快速地默读文章,抓住文章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高尚的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会分析文章的语言运用技巧和表达技巧。分析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对文章进行分析并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透析文章的主题。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5、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切合题意、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生动的文章。
6、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能主动参加综合性学习,掌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本学期需积累有关“母爱”的格言与诗句;积累有关“春”的诗句;了解广州的名胜民俗及特点,并搜集一些名胜的对联;学会积累、品读古诗等。

(三)测试内容:
内容及相应的能力要求如下:
1、语言基础与运用 (范围:课内为主)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语言基础
1.字音
识记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里面的词语,课文注释里面重点的注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字形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主要考查汉字书写的正确和规范。归纳整理常见的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形似字。
3.词语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4.病句
病句:要求了解病句的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会诊断病因,修改病例。
5.文学常识
关注课文的注释①部分与“名著导读”部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语言运用
各单元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内容,语言的实际运用。
2、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1)默写
会背、默课文指定背的文段与诗句(包括“课标”指定八年级下册背诵的古诗文及附录在本册语文书后面的诗词)。
(2)诗词鉴赏
考查课文内容,非课后背诵篇目。对诗词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诗词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3)文言文阅读
范围包括自读课和讲读课。考查学生朗诵诗歌时能正确划分节奏的能力。要求会解释重点词语(实词、虚词),会作一词多义的比较,古今异义的辨析,会翻译重点句子,概括课文大意和理解基本内容,具备初步的比较、分析、鉴赏的能力。
3.现代文阅读阅读(范围:课内两篇,课外一篇)
要求理解文章内容及上下文的联系;理解和分析词语的深层含义;会分析文章结构,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和归纳内容;把握文章思路,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4.作文
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有真情实感。作文形式为命题或半命题作文。

四、检测的形式与方法
全卷满分120分,形式为闭卷纸笔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
(一)题型
主观题和客观题。
(二)题量
共22题。
(三)结构
第Ⅰ卷
题型 题号 分值分布



题 1(字音) 3分
2 (错字) 3分
3 (词语运用) 3分
4 (病句辨别) 3分
5 (文学常识) 3分
6 (标点运用) 3分
非选择题 7 (综合实践语言运用) 8分

第Ⅱ卷
题型 题号 分值分布


题 8(1)默写 2分
10(朗读节奏) 3分
11(1)(文言文字词解释) 4分
13(课内文段内容理解) 3分



题 8(2)默写 8分
9(诗歌鉴赏) 4分
11(文言文翻译) 4分
12(文言文文章分析) 4分
14(课内现代文内容概括) 3分
15(课内现代文句意分析) 3分
16(课内现代文手法分析) 3分
17(课外现代文内容概括) 4分
18(课外现代文手法分析) 4分
19(课外现代文主题理解) 4分
20(课外现代文联想感悟) 6分
21(作文) 40分
附加题
(5分) 22(1)(2本名著)选择题或填空题 2分
(2)(2本名著)简答题 3分
(试卷结构以最终版为准)
(四)分值安排
第一卷约25分。第二卷约95分,其中作文占40分。

六、难易题比例
易题占60%,中等难度题占30%,难题占10%。

温馨提示
本学期两本名著:《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③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贝多芬 法 罗曼·罗兰

④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2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柔nèn( ) ②魁wú( ) ③wén( )丝不动 ④繁花似jǐn(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败贺滑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①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采斑斓、争奇斗研的牡丹花和金盏花。

②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尉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及。”

错别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篇名。(6分) ①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③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 4.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更换个别词语,也可调整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我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答]
5.名著阅读。 ①《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请写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位水浒英雄的姓名和绰号。(4分) [答]

②请从众多的水浒英雄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并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然后简述喜欢的原因。(3分) [答]

第二部分(40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拍猜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察腊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走送之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④不敢出一言以复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2分) A.余幼时即嗜(shì)学 B.既加冠(guàn) C.主人日再食(shí) D.同舍生皆被(pī)绮绣 [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译文]
9.作者求学如此艰辛却能学有所成,他的这一段经历能作为什么观点的有力证据?请写出这一观点。(2分) [答]

10.《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成功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请结合下面的语段作具体说明。(2分) [答]

阅读《城东早春》,完成11—12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1.这首诗中的哪一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早春”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2.这首诗是针对“诗家”说的,细读全诗,说一说诗人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创作见解。(2分)

[答]

阅读《孔乙己》选段,完成13—15题。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13.在情节安排上,作者为什么不让孔乙己把“回字的四样写法”写完呢?(2分) [答]
14.孔乙已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奉者。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刻画孔乙己这一特点的。(2分) [答]

15.有人说孔乙己是喜剧人物,也有人说孔乙己是悲剧人物。对于这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阅读《错过》选段,完成16—17题。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竞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而更有虹彩。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车站。

16.作者认为“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 [答] 17.文中画线句子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具体说说作者通过怎样的方法担这个令人深思的道理说清楚的。(4分) [答]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22题。

一诺千金
秦文君 ①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问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我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②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③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④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⑤后来,从那男生的获奖作文中知道,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农推菜。到了第五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疲倦极了,就倒在桥洞中熟睡,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⑥那是我和那男生的唯一的一次交往,但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守信用”这类的字眼,总会联系上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精神。

⑦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遗忘了我们相处的这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⑧一诺千金看来只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牢靠,可它的内涵涉及到对世界是否郑重。诚挚、严谨的人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了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和精神、正气在其中。

⑨然而处在大千世界,有着太多随意许诺,却从不兑现的人。那种人较之于一诺千金的人似乎活得轻松。可惜,这种情景不会长久,一个人失信多了,他的诺言也就被当成戏言,大打折扣,全面降价。且不说别人会怎样看轻他,就是他自己,那种无聊、倦怠都会渐渐袭上心。人一沾上那种潦倒的气味,做人的光彩就会大为逊色。

⑩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到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守候。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也是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上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白茫茫的,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突然,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露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场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11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

12当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当时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对于并不怎么看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暴雨中的少年。

18.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手心里像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一句话的表达效果:(2分)

19.细读第⑨段,说说“人一沾上那种潦倒的气味,做人的光彩就会大为逊色”一句中“潦倒的气味”具体含义。(2分)
20.从文章看,“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了这一点外,你觉得“他”身上还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

21.如果把文中所写的“那两个少年风雨无阻如约会而”的故事删掉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22.文末“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暴雨中的少年”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2分) [答]

第三部分 (40分)

23.作文。(40分) 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体裁不限。
跟 说再见 --------------------------------------- 不过不同地方的试卷是不同的像今年绍兴作文题目是鉴水悠悠(小作文)心中有话对你说(大作文)

⑤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IE4.X:在〔查看(View)〕菜单中〔字体(Fonts)〕,然后选[简体中文(Simplified Chinese)GB2312]。 ·IE5.X:在〔查看(View)〕菜单中选〔编码(Encoding)〕,然后选[简体中文(Simplified Chinese)GB2312]。 在查看编码中是否可以选择更改编码方式,此外XP SP2补丁也可能引起部分网页浏览时出现乱码 微软的相关网页: 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ilyID=e29e54c2-715e-4f04-b995-6e060ac7e5b1 微软下载地址: download.microsoft.com/download/6/3/a/63a2d9a3-43c8-47ba-bab1-67ce70de52cb/WindowsXP-KB886677-x86-chs.exe

热点内容
数学拼搭教案 发布:2025-05-23 15:08:28 浏览:565
必修一生物课本 发布:2025-05-23 13:00:54 浏览:845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发布:2025-05-23 11:13:10 浏览:478
小学英语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发布:2025-05-23 09:09:51 浏览:731
恋足师生 发布:2025-05-23 07:40:50 浏览:880
德宏州历史 发布:2025-05-23 04:10:49 浏览:944
化学式hf 发布:2025-05-23 03:35:36 浏览:858
零基础学b超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23 02:08:22 浏览:876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发布:2025-05-22 23:46:40 浏览:782
学美术赚钱 发布:2025-05-22 22:37:49 浏览:740